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王涵:公共開支佔GDP大增 賣地收益要新策


香港的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自回歸以來不斷攀升,由回歸後 1997-98 年度的 14.13%增加至 2019-20 年度的 21.79%,於 2022-23 年度更攀升至 28.44 %。對比高稅率國家如美國,扣除國防開支,2021 年美國的總公共開支佔 GDP 約 26%,同年香港高達24%,只相差 2%。政府財政連年出現赤字,公共開支不斷上升,情況確是值得關注。

按照《基本法》,香港要奉行低稅制,財政預算應以 「量入為出」之原則 ,若要加大公共開支,必需增加收入以取得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雖未明文規定「公共開支不超過本地生產總值20%」,但特區政府早已視之為財政紀律,因此需要審慎考慮控制公共開支,並增加收入以取得收支平衡。

 

在收入方面,利得稅、地價收入、印花稅及薪俸稅等都是政府主要收入來源。現時利得稅佔政府總收入約逾26%,大企業的投資及經濟活動非常重要,直接影響政府稅收,有助刺激經濟。而地價收入與本港房屋及土地政策緊密相連,對本港經濟影響舉足輕重,故此,實行有關房屋或土地的措施前,必須審慎思考。稅收增加的前提是有活躍的地產市場、金融投資活動及良好的投資環境。高收入人士亦是香港社會及經濟的重要支柱,他們對薪俸稅收入的貢獻不容忽視。

 

然而,公共開支的增加與收入的增加並非必然關係,也需要考慮到香港經濟的整體發展。大企業及高收入人士無論作投資或消費,因涉及較大額資金,可產生較大的乘數效應,有增增的效果,有助增加GDP,助市場「做大個餅」,這才能確定有較穩健的財政收入,應付不斷上升的公共開支。

 

綜上所述,控制公共開支並增加收入,吸引大企業及高收入人士來香港及在香港作投資及作大額消費,是促進香港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需要慎密考慮土地房屋政策,以避免對香港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例如應逐步撤銷一系列樓市辣招,以免窒礙房地產市場正常交投及發展。同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商業樞紐,需要維持良好的投資環境,才能吸引更多企業及投資者來港,促進經濟發展。政府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財政政策,使公共開支與收入相對平衡,並加強投資、創新及科技發展,以創造更好的營商環境。相反,特區政府若未能有效開源,香港不久的將來或出現結構赤字,政府日後或須靠負債度日,而國際信用評級會隨之下降,港元即時面對狙擊風險,香港屆時便麻煩了。

 

 

撰文:王涵  堅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

延伸閱讀:王涵:以結果為目標賣地解財赤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