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黃文琪:漫談數據管理


在現今商業世界,加上新冠肺炎疫情,令大眾生活模式改變,無論大小企業,都趕着推行數碼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 ,盡快利用不同的網络渠道,為產品和服務作適時推廣、宣傳及營銷。

這類直接或間接的數碼化銷售方式,加速了各企業對儲存及處理大量數據的需要,當中包括如客户及職員的資料、商業伙伴的合约、每日的銷售情況、貨品供應鏈的狀態、財務數據等等。而這些外來及內部營運的數據,種類繁多,已經不單只是文字,還包括文檔、圖象、語音等非结構化數據。

為了要在市埸作快速反應(Time to Market)共作出部署,除了要求日常營運的匯報準確有效率外,更需要從收集到的大量數據中,作多維度分析,了解客户的需要和足跡,洞悉市埸的反應,從而制定相關的商業策略,改善客戶的經驗,為新產品销售作預測。因此,很多企業己經視這些迅速增長的數據,為公司重要資產的一部分,並開始實施不同的方案,以管理及監控各類数據。

現時,企業的數據一般是儲存在公司內(On Premise))或雲端(Private / Public Cloud),甚至兩者都用上,而數據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要確保儲存的數據是準確、合符法規(例如香港的PCPO、 歐洲的GDPR等,以及資料是安全地儲存和使用的。

要做到積極主動的數據管理,最基本是要記錄數據生命週期(Data Lifecycle) 和數據沿襲(Data Lineage),就是由如何收集(Collect)數據開始,然後分類儲存(Store) 和使用(Use),直到最後資料被删除(Delete)的過程,當中涉及要確保數據安全(Data Security)和數據質量(Data Quality)。

數據安全,就是要保障資料是適當地使用,尤其是屬於個人可識別資料(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 如身份証號碼、住址、手指模等。近年很多機構也因資料外洩而被罰款,如香港有航空公司因未能實施適當的數據安全方案,導致2018年洩漏客戶個人資料而被英國ICO(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罰款達五十萬英鎊。這案例已引起企業對数據處理的警覺。

隨著5G和物聯網(IoT)的迅速發展,網络營商方式千變萬化,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AI/ML)技術的運用,確實可幫助加强市埸競爭力,而各地政府對數據監管,亦將會更加嚴謹,所以各行各業,都要準備投放更多資源在數據管理方面。根據IDC 預計,環球企業於2020年,在實施數據管理軟件方案,投放約22億美元,務求達至靈活合法地使用数據,以助企業在資訊發達的時代,突圍而出。

 

撰文:黃文琪  香港電腦學會人工智能專家小組執行委員會成員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