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企業專訪
【封面故事】投資推廣署 生產力局 引進辦 共建招商引資平台 助港成「內聯外通」樞紐
企業專訪
2025.05.07
【封面故事】投資推廣署 生產力局 引進辦 共建招商引資平台 助港成「內聯外通」樞紐
alt not available
Henry Lau
追蹤
Bookmark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美國總統特朗普向全世界發動關稅大戰,衝擊全球的貿易及供應鏈,對世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挑戰。特區政府近年透過不同部門及組織,包括投資推廣署、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OASES)及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等平台,建構全方位招商引資,積極吸引外國企業進入本港及內地;同時為內地企業藉著本港開拓海外市場,進一步強化本港作為「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平台樞紐角色。

撰文:劉智恒 ︱ 攝影:張展銳

面對美國向全球發動關稅戰,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強調,在大環境挑戰下,香港經濟須尋求新出路,他提到,除行政長官李家超多次率團外訪,自己亦已出訪東盟10國中的其中七至八個國家,探求新機遇。香港在海外所設的十四個經濟貿易辦事處,能夠協助推廣香港優勢、說好香港故事,讓外國商界利用香港走入大灣區,享受《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協議的優惠。特區政府會繼續向全球進行推廣工作,期望和更多不同的經濟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將商業網絡一直擴展出去。

丘應樺提及,本港作為國家一個窗口,可以協助這些企業「走出去」,協助國家「雙循環」,亦為本港經濟提供發展空間。

丘應樺在回覆立法會提問時指出,該署會繼續聯同相關本地機構進一步完善高增值供應鏈服務機制,吸引及協助更多有計劃「走出去」的內地企業來港,以善用香港作為跳板發展跨國業務。

據統計,現時單是珠三角和長三角便有5萬多家中型生產企業,當中不少涉及海外業務,並且都有把部分製造工序「走出去」的需要。它們在部署應對變化時,香港豐富的國際貿易經驗和國際一流的專業服務可以協助它們把握商機。

丘舉例說,去年12月,投資推廣署和貿發局已建立機制,並與有關本地機構積極協作,包括信保局、生產力局等,聯手支援內地的在港企業「走出去」。為進一步加強跨局跨部門的協調,在財政司司長的支持下,投資推廣署去年成立了由該署署長領導的跨部門 / 機構轉介機制,由署方積極留意和研究內地及海外企業在落戶香港時面對的關注和痛點,以便向相關政策局、部門或機構反映和商討適切方案。轉介機制設立大半年以來,成功處理了多項事宜以配合業界需要,例如開設銀行戶口、外來勞工的申請和工作安排、申請使用空置土地等,以便利內地及海外企業落戶香港和擴展業務。

據悉,過去兩年多,在投資推廣署協助下,累計合共約1,200間內外企業落戶或擴展業務,提早實現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2023至2025年吸引1,130間企業來港的目標,顯示本港具營商優勢。

2024年,母公司在海外或內地的駐港公司數目再創新高,達到9,960間,按年增加10%,可見內外企業對本港經濟前景投下信心一票,彰顯香港在全球的競爭優勢。


投資推廣署劉凱旋:

超額完成引進家辦目標 帶動專業服務建生態圈

alt not available

特區政府早於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目標在2025年底前協助不少於200間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在專訪中表示,至今已協助逾160間家辦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另有約150間正準備或已決定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預料可超額完成目標。

她提及,今年3月由財庫局與投資推廣署合辦第3屆「裕澤香江」高峰論壇,再次匯聚世界各地具影響力的家族辦公室決策人於香港。今年論壇取得成功,有逾130位來自內地、亞洲、歐洲、美洲、中東的家族辦公室決策人和家族成員雲集香港,期間互相交流;本屆論壇演講嘉賓有阿里巴巴(9988)主席蔡崇信、ADLEGACY創辦人兼adidas第三代家族成員Horst Bente、小馬智行聯合創始人彭軍等中國科技代表,以及施華洛世奇副主席Robert Buchbauer等歐洲代表,論壇廣受好評,再次肯定本港是卓越的全球家族辦公室中心之一。

劉凱旋表示,家辦拓展業務將帶動整個「生態圈」,當中包括私人銀行、律師、會計等專業服務。投資推廣署的家族辦公室團隊自2021年6月成立至今年2月底,已協助超過160間家族辦公室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當中包括98間單一家族辦公室及63間聯合家族辦公室。在現時160間家辦中,有超過一半來自中國內地,亦有不少來自東南亞及美國。此外,還有147間家族辦公室正準備或已決定在港設立或擴展業務,其中82間來自內地及台灣、34間來自歐洲及美洲、22間來自亞太地區及大洋洲,以及9間來自中東地區。

劉凱旋指出,東盟地區有意來港設立家族辦公室呈明顯上升趨勢。她說:「在東盟地區當中有不少是家族生意,現在已開始由第二代接棒,他們除了管理資產外,更希望達到傳承效應,家族資產可以受到保護,繼而惠及第三代、第四代。除了稅務優惠的考量外,發展新業務如藝術、創科,第三代教育(留學),也是吸引他們來港的原因。」

劉凱旋特別指出,在本港設立家族辦公室擁有不少有利條件,包括香港稅務簡單、清晰個人入息稅最高不過16%,亦不設資產增值稅、銷售稅,即使購買物業,現時港人與外國人享有同等稅率,最高為4.25%,況且近年歐洲各國針對富人的稅務並不友善,因此香港在稅務上尤其對一些傳統歐洲富裕家族來說,有絕對的吸引力。

alt not available

第三屆「裕澤香江」高峰論壇3月底圓滿結束,該論壇由財庫局與投資推廣署合辦,吸引來自全球和本港的決策者參與,共同探討如何運用財富推動社會進步和建立可持續影響力。

另外,投資推廣署未來推廣的重點之一將放在內地,因為中國內地著重創科,亦有不少新晉高凈值人士,而且毗鄰香港更容易推動;加上特區政府重啟新資本投資入境計劃,更於今年3月進一步優化計劃,開設家辦的資產可以撥入移民計劃當中,她指兩者是互相緊扣合作,希望未來可以見到成效。

談及未來工作方向,劉凱旋強調,香港是亞洲領先的全球財富管理、創新及可持續投資樞紐,未來該署會繼續全力協助環球投資者把握各種新機遇,在亞洲以至更廣泛地區發揮長遠影響力。該署會積極透過舉辦不同形式的投資推廣活動(例如圓桌論壇、研討會、投資者會議、傳媒訪問和外訪等),接觸並鼓勵更中外的多高淨值人士在港設立家族辦公室。

至於下半年重點推廣活動,她透露,今年11月舉辦的「香港金融科技周 x StartmeupHK創業節2025」,匯聚環球政府官員、監管機構、金融科技創新者及行業領袖,舉行多場專題會議、演講以及討論,吸引更多來人才及資金,繼續說好香港故事。

關於外訪活動,投資推廣署今年已馬不停蹄先後前往南韓、內地、印度等地區參訪;另外,特區政府去年11月與秘魯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日前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表示,計劃在今年內訪問哥倫比亞麥德林、秘魯利馬及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與當地的商會合辦投資推廣活動,以加強在拉丁美洲的投資推廣工作。

alt not available

(完整內容可參閱《CAPITAL 資本雜誌》5月號,新書現已上架,歡迎購買,或可訂閱電子揭頁版。)


延伸閱讀:【封面故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 著力科技與制度並行 確保選舉公平高效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