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t not available
企業專訪封面故事
【封面故事】數字政策推動智慧城市 助港提升 數碼經濟
企業專訪封面故事
編輯精選
2024.09.05
【封面故事】數字政策推動智慧城市 助港提升 數碼經濟
alt not available
Loading...

數字政策辦公室(簡稱數字辦)於今年7月正式成立。數字辦旨在制定數字政府、數據治理及資訊科技政策,標誌著香港在推動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城市建設方面邁出重要的一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年4月在網誌指出,數字辦將全面制定和實施推動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發展的政策;另一方面,亦會審視相關的法例和指引,提升數據治理、建立更清晰的數據收集和處理指引,保留應對科技發展的空間。

撰文:劉智恒、李樹明 ︳ 攝影:張展銳

alt not available

剛剛成立的數字辦,工作集中三方面:一是負責制定和公布數字政府政策、目標和措施,以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其次是制訂數據治理政策和標準,以便收集、分析、共享和應用數據;再有是負責確保足夠和安全穩健的數字基建,推動與不同產業合作,支持數字政府、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香港政府過去先後推出《香港智慧城市藍圖》和《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目的優化和擴大現行城市管理工作和服務,讓市民更能感受智慧城市及創新科技為日常生活帶來的裨益。簡單而言,智慧城市是使用信息和通信技術(ICT)來提高營運效率、與公眾共享信息,從而改善政府服務質素和市民福利。數碼化就是通過IoT、攝像機、GPS等裝置去獲取各種基礎建設數據,並且通過網絡傳遞給另一媒介,再進行不同分析。

「智方便」達至「一網通辦」

在發展智慧城市方面,數字辦肯定是其中一個主力部門。數字辦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表示,明年所有需要核實身份的政府服務必須放上「智方便」平台,達至「一網通辦」。屆時各部門現有的應用程式(App)會逐漸被淘汰,藉此減省部門在維護不同應用程式的資源需要。據了解,現時不同政府部門推出了逾百個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及維護成本介乎數十萬至過百萬元,隨著這些應用程式逐漸減少,將可以減省各部門在維護及更新應用程式的開支。黃志光並且透露,現時「智方便」登記人數約290萬,平均每日有10萬人次登入使用。政府正在全面提升「智方便」平台,今年起分階段提供更好的服務整合、優化用戶體驗和開發更多便民利商的服務,以及在2025年讓所有政府電子服務採用「智方便」,實現政府服務「一網通辦」。目標是明年底可以增加至超過400萬人使用。

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今年出台了《促進和規範資料跨境流動規定》、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布了《香港促進資料流程通及保障資料安全的政策宣言》,這為內地與香港資料合作打下重要的制度基礎。在未來3到5年內,特區政府將大力支持便利與內地以及世界各地其他交易夥伴的資料流程互動與合作。

香港於去年11月便將「智方便」與「廣東省統一身份認證平台」對接,在廣州市、深圳前海及福田增設「智方便」登記服務櫃位元,並於廣州市推出首部香港「跨境通辦」自助服務機,方便身處大灣區城市的香港居民和企業使用「跨境通辦」服務和辦理「智方便」登記。

對於近期黑客經常攻擊政府部門系統,以及部門資料外洩等問題,黃志光稱會在三個層次提高網絡安全。第一是各部門指派高層同事監察系統、定期進行風險評估;第二是數字辦主動出擊,突擊巡查部門系統,作入侵測試及掃描系統漏洞;第三是引入「攻防演練」實戰安排,年底舉行「網絡安全攻防演練」,由內地專家作支援,透過實戰提升偵測及反應能力。

全球主要國家重視發展數字經濟

世界主要國家均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紛紛出台戰略規劃,並探討立法規管,以促進數字經濟的健康發展。例如國務院出台《「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並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新加坡提出智慧國藍圖;英國亦推出《數字經濟法》、《英國數字戰略》。本港數字辦的成立,長遠對推動香港智慧城市具有積極作用。

事實上,香港近年銳意發展智慧城市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就。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於今年4月公布的2024年世界「智慧城市指數」調查,以「應用技術來提高城市化給市民 帶來的好處,並減少其缺點的城市環境」為智慧城市作定義。香港在全球142個城市中位列20,在亞洲城市則排名第六,排第一位是新加坡。整體而言,香港在「智慧城市評級」中獲得A級,在「科技服務」及「城市結構」指標上分別獲得AAA級和BBB級。

從評級中可見,作為成功的智慧城市必需擁有先進的數碼科技,包括將先進技術整合到現有的城市基礎設施中;城市必須升級其基礎設施,以支援物聯網(IoT)設備、高速互聯網和資料中心。此外還要擁有創新和人才等。不過,智慧城市亦存在一些短處,例如智慧城市需大量使用現代化科技,致基礎設施需要高額的投資預算;數字化的盛行會增加網絡犯罪風險;再有是對民眾的穩私保護等等。有評論認為,智慧城市過份依賴技術,並且潛在系統故障。而全天候自動化和技術將帶來大規模失業。

除了推動智慧城市外,數字經濟也是香港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兩年前成立的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今年就優化香港整體數字政策、加強數字基礎設施、促進本地和跨境數據流動、加快數字化轉型、制定可持續數字人才策略等五大範疇,向政府提交建議。每項建議都附有「2年內」或「3至5年」落實的指標性行動時間。

在今年4月舉行的2024數字經濟峰會上,陳茂波強調,數字經濟已經成為香港乃至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動力,而內地數字經濟發展領先全球。最新測算顯示,內地數位經濟規模2023年突破50萬億元,佔GDP 40%以上。

剛剛結束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培育全國一體化技術和數據市場」,「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完善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政策體系」。隨着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廣泛應用,數據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興產業、預測未來趨勢方面的能力和潛力將得到空前釋放。

alt not available

香港全力推進數字經濟

為推進香港數字經濟,香港正在建設首座「超算中心」,支持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至於5G網絡、資料中心、電子支付和地理位置編碼系統等,均被列為特區政府下一步推廣和拓展的重點設施。特區政府去年提出加速推動第三代互聯網生態圈發展,一年來進展良好。數碼港目前有超過220家從事相關業務的企業,包括3家獨角獸公司。

數字貨幣方面,2018年開通的「轉數快」讓市民可以使用網上銀行和電子錢包進行即時轉帳,支援港元和人民幣交易,實現跨銀行及儲值支付工具的即時資金轉帳。香港金融管理局去年10月完成「數碼港元」先導計劃的第一階段試驗,研究可程式設計支付、離線支付、代幣化存款等。此外,「數字人民幣」將在香港擴大試點範圍,市民可開立和使用數位人民幣錢包。

面對本地以至鄰近地區的激烈競爭,不同企業都有更迫切的需要讓業務及經營更數字化。陳茂波表示,首先要優化香港整體數字政策。另一方面,政府會審視相關的法例和指引,以提升數據治理、建立更清晰的數據收集和處理指引,同時保留應對科技發展的空間。至於應對數據治理的各項挑戰,例如減緩數據安全、個人資料保護方面的風險,也是要推進的工作。

第二、加強數字基礎設施。這包括增強5G網絡的使用和覆蓋範圍;鼓勵建設高效能的運算中心和數據中心、進一步推廣電子支付、推出企業數碼身分(即企業版智方便),以及開發獨特的地理位置編碼系統,為建築物地址分配數碼座標等。

提供高運算能力的基礎設施,除了關乎本港數字經濟能否提速發展,也是支撐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因素。去年財政預算案提出在本港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預計中心今年內將推出第一階段服務。今年的預算案則提出撥出30億元推行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資助計劃,資助本地大學、研發機構及企業等運用中心的算力,推動科研突破。

此外,政府宣布了撥款三億元建立企業版智方便,讓企業在進行網上交易或使用電子政府服務時可以安全、便捷地認證身分及核對企業簽署,免卻繁瑣流程。「數碼企業身分」平台預計2026年起逐步推出,將為180萬家香港企業提供四項主要功能服務,包括企業身分認證、數碼簽署、授權提取在電子服務系統內的資料作預填表格,以及儲存企業的電子證件。

第三、促進本地和跨境數據流動。本地方面,鼓勵公共和私營部門開放更多資料。並將擴大商業數據通範圍,讓銀行在獲得企業授權下更易獲得其數據,便利特別是中小企的貸款審批。截至去年底,商業數據通已促成了超過13,000筆貸款申請,總貸款金額接近120億元。

第四、加快數字化轉型。在支援中小企數字化轉型方面,數碼港在3月底推出了數碼轉型支援先導計劃,資助餐飲業中小企業購買現成的基礎數碼方案,涵蓋電子支付、線上推廣和客戶管理。計劃下一步將擴展至零售業,預計整個計劃將惠及最少8,000家合資格中小企。

第五、是制定可持續的數字人才策略。通過加強教育和培訓來培養和留住數字人才,同時吸引來自香港以外的人才和技術企業。

alt not available

數據流動有助經濟增長

對於世界經濟增長而言,數據跨境流動不僅對各行業的發展都將帶來推動作用,其自身市場前景同樣廣闊。據麥肯錫預測,數據流動量每增長10%,將帶動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2%。預計到2025年,全球數據流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11萬億美元。

另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測算,數據流動對各行業利潤增長的平均促進率在10%,在數字平台、金融業等行業中可達到32%。國際數據公司預測顯示,全球數據總量將從2018年的33ZB增至2025年的175ZB。其中,金融服務是全球數據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金融數據跨境流動能夠有效提升商業效率,並為金融機構從產品定價、風險管理、渠道管理和客戶服務等方面提供重要支撐。

高質量的數據跨境流動已成為各國搶佔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優勢的關鍵。然而數據跨境流動也蘊含不少風險。由於跨境數據往往具有規模大、敏感性高、出境頻繁等特徵,一旦出現重大數據泄露和重要數據資產丟失等情況,原有企業建立的數字化產品體系、服務渠道和運營模式將受到衝擊,容易引發多種不可控風險,嚴重時甚至直接威脅國家金融安全。

在金融領域,金融數據的過度流動面臨數據本地化存儲、安全傳輸、隱私保護等問題,部分國家政府試圖通過互聯網途徑挖掘我國重要的商業機密信息、經濟運行狀況、金融產品創新等敏感數據,一旦這些關鍵數據被外國獲取並惡意利用,將對國家經濟造成巨大破壞。

數據跨境流動正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目前,已有超過135個國家和地區出台數據保護法,其中,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有跨境數據流動法律或政策相關內容。

(完整內容可參閱《CAPITAL 資本雜誌》九月號,新書現已上架,歡迎購買。)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alt not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