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支持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為回應國家期許,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9日)假香港君悅酒店舉辦「發揮香港優勢 深化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廠商會會長盧金榮表示,國際化是香港的基因和底色,香港經濟每一次騰飛,都離不開國際化這個關鍵推動力,面對當前百年未見的大變局,香港的國際化之路需要以新思維應對挑戰,以新作為開創未來。在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同時,也須積極融入全球體系,成為『中國的香港,世界的香港』。
盧金榮續指,香港要走好國際化道路,須堅定不移落實「一國兩制」,鞏固「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構建多元國際網絡,發揮作為企業全球化營運「戰略指揮塔」與「超級增值者」的角色,促進中國與全球科技合作,並成為引領創新突破的核心樞紐。他亦提到,廠商會將繼續積極推動國際交流合作,包括於本月中率團前往中東考察,以及於八月舉辦年度領事酒會,深化與全球夥伴的聯繫。
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葉劉淑儀
論壇邀請來自政界、學界、商界等領域的重量級嘉賓,探討香港該如何強化其國際交往合作「戰略樞紐」的功能,為國家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新貢獻。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葉劉淑儀與署理局長陳百里分別就香港如何對接國家戰略、拓展國際交往合作,以及特區政府如何推動香港在當前國際格局下進一步發揮經貿樞紐作用,分享了深入見解與策略方向。
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陳百里
署理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陳百里致辭時表示,香港的使命以新的思維和模式,去協助內地企業揚帆出海,把握供應鏈向全球南方和一帶一路國家轉移的趨勢;而政府相應措施方面,香港投資推廣署和貿發局已建立高增值服務供應鏈機制,為內地企業來港提供一站式諮詢服務,並致力深化國際交流合作。
陳百里舉例指出,京東物流在香港設立運營中心等,均證明香港作為跨國供應鏈管理中心的優勢和潛力。提升競爭力方面,他表示香港需要擴大全球經貿網絡,推動多邊和區域合作,包括與中東、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聯繫。
而由廠商會立法會代表吳永嘉議員主持的專題討論環節,立法會議員兼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黃錦輝教授、香港英商會主席 Jeremy Sheldon先生、香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對外事務)鄧希煒教授以及廠商會檢定中心董事局主席駱百強等分享嘉賓,從產業、人才、科技、貿易,以及國際供應鏈五大領域,探討香港如何提升其「內聯外通」功能,並為香港深化國際交往合作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