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李慧芬:美國經濟站在危險邊緣 黃金再度飆升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在等待更多證據表明高利率正在抑制通脹之前,中央需要保持借貸成本處於較高水平。 美聯儲官員們對第一季度通脹進展緩慢表示失望。本月早些時候,聯儲局官員們將基準利率維持在23年來的最高位置,鮑威爾表示他準備「在適當的時候」保持這一水平。 生產者價格指數(PPI)在4月份超過了所有經濟學家的預測。 儘管美聯儲堅持較高的長期利率,美國經濟仍然顯示出韌性。今年迄今爲止,非農就業人數月均爲246,000人,失業率保持低位。然而,4月份的就業報告顯示了一些溫和跡象,就業增長速度放緩,失業率意外上升。 而另一個重要數據,美國GDP增長率跌至1.6%,而通貨膨脹率卻以長期在3%水平之上,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心通脹率甚至更高。 美聯儲面臨消費者信心即將崩潰,這不僅是因爲通脹上升,還因爲‘高’利率。因此,如果美聯儲試圖將利率長期放在高位來對抗通貨膨脹,可能會適得其反,導致信心進一步下降。 若要爲即將到來經濟崩潰做好準備,積累黃金是最好的選擇,在大宗商品價格不可避免地飆升之前,黃金最受投資者歡迎。 撰文:李慧芬 華贏東方研究部董事 (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 延伸閱讀:李慧芬:日央行減買國債 日圓隨時大幅反彈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李慧芬:ADP表現亮麗,全球聚焦非農數據

博客

李慧芬:ADP表現亮麗,全球聚焦非農數據

美國公布的ADP數據顯示,在休閑和酒店業的帶動下,美國私營企業上個月出現了自去年7月份以來最大的招聘增幅。 所有行業的就業增長都很強勁,但專業服務行業的就業人數有所下降。3月製造業就業人數增加4.2萬人,2月增加0.6萬人。3月貿易 / 運輸 / 公用事業就業人數增加2.9萬人,2月增加2.4萬人。3月金融服務業就業人數增加1.7萬人,2月增加1.7萬人。 3月專業 / 商業服務就業人數減少0.8萬人,2月增加0.5萬人。3月建築業就業人員薪資增速年率中值為5.7%,2月為5.5%。 美國企業上月的招聘增幅為去年7月以來最大,整體增長表明對工人的需求強勁。 3月份私營部門就業人數增加18.4萬人,此前一個月的數據被上修為15.5萬人。 3月份令人驚訝的不僅是薪資增長,還有錄得薪資增長的行業。換工作人數增幅最大的三個行業分別是建築業、金融服務業和製造業。通脹一直在降溫,但數據顯示,商品和服務行業的工資都在上漲。 南部和西部地區是招聘人數最多的地區。這增加了非農就業數據的上行風險。 ADP顯示就業崗位增長了18.4萬個,顯示出強勁的一面。這一數字高於預估的15萬,也是自去年7月以來最強勁的數字。再加上對2月份數據的向上修正,這是美國經濟繼續增長的又一個小證據,這將繼續支撐收益率的上升。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Jerome [...]

博客

港人去深圳消費 所帶出的意識形態

在復活節期間,朋友們話題都在討論港人上深圳消費旅遊。從疫情通關後至今,都不難發現消費群走到國內如深圳一帶,各種各樣的深度旅遊和觀光,不論酒店住宿、打卡食肆、不同種類購物,吸了不少由南而上的消費購物力。聆聽綜合各種理由,大致上都不離開如兩地所提供之服務和產品性價比的明顯分別,值得或不值得之評分,滿意程度的觀感,服務態度與質素區別或高低等等,似乎蠻多港人是很落意花坐車時間,或是利用假期日子去一些他們認為值得消費之地。 個人來說,因過去多年來都需要多次往返內地,故此沒有特別意慾會於休假時到國內遊玩,反而是覺得需要留港處理一些私人雜項/事務(因日常工作繁忙)。公眾假期日子裡,留港消費到處走走 。同意不是每一區每個角落都能旺丁旺財,而其實一直都覺得眾多服務質素和態度都需要有更大之提升與改善,食肆食物質素亦需時刻審視,個人覺得近十年八年在港消費菜餚好像日漸減少,搵到美食似乎愈來愈難,消費多間後都不容易令我成為回頭客,港區各大小廚師是否需要不斷提升烹飪水平,呢個環節真是值得深思。 除此,有些遊客亦提及到亞洲其他地區的食肆服務員之溝通能力和禮儀尤勝於香港。近日花了點時間在 Airside 商場深度逛,此商場特點是可以攜帶寵物入內(Pets Friendly), 食肆也可,添加賣點增加人流。原以為商店內物品售價高昂,怎知看到一家是本地設計之鞋舖,舒服好著有款式,有休閒款有上班款,三百至五百元一對不等,買兩對或以上還打折,服務態度合格,算是有性價比,結果買了四對。Airside 提倡「和而為一」格調,集合文化、時尚、綠色生活體驗於一身,有別於一般屋苑商場或一些充滿金光閃閃之名牌名店商場,個人喜歡 Airside 營運風格,香港就正正需要有更多元化具特式的生意營運模式,如繼續倒模式抄襲,或是過於傳統式的操作和建立,只會是變相及間接地把港人和遊客輸送到其他地方, 故此,我個人認為,除了大家都說政府需要做甚麼之外,各大小企業/創業家/生意經營者都需要多多思考,與時並進,不斷提升軟硬件質素,政商雙方有共識地如何增強競爭能力。 說回金融投資市場領域,對上一次出專欄巳是去年12月26日,其實今年已計劃會不多產寫專欄,主要因為整個投資市場充斥著Top Down Approach,各區宏觀政策政冶主導,包括美國利息走向、市場預期、及往後實則行動決策等,這類討論似乎都不需要密集式進行撰寫。尤記得去年第四季時,九成氛圍都高調說出2024年會減息6次,甚致說3月份開始減,當時撰寫財經專欄時相信大家都會感應到我個人是頗懷疑這個減息進程,特別當大家只是看著美聯儲之點陣圖去判斷。其實過去十來年,常觀察這個不時更新的點陣圖,所有點陣圖均是預期預測,可升可跌,可多可少,近日大家已調至減3次的預期,皆因美聯儲點陣圖更新至3次, 那,如果五/六月說尚未時候實施減息,或拖字闕,或用擠牙膏意式形態操作的話,大家都要評估一下到期時各投資市場各商企各房產價格,以及美元或其他貨幣走勢如何,而市場各單位又會如何解讀和傳遞「信息理念」,將會是本年頗為吸引眼球的重點環節。 基於面對著還是有利率走向不確定性之氛圍下,投資產品選項還是要精挑細選。還是沒有怎大手涉獵中港股市,仍然處於弱勢以及反彈能力好有限。其他區域市場還是較有利可圖,就連美元指數上下波幅,與其他貨幣強弱區間行走也頗為好玩,英鎊也是被收納為投資工具之一,日圓買賣一直沒有參予,皆因牽涉太多層面的預測, 諸如央行干預因素、carry trade行為、利息走向預期、息差狀態、日股板塊互動影響、出口商貿、通漲預期等等,似乎都要待美元真正踏入下降通道的話,日圓才能夠真正走強。 [...]

博客

李慧芬:減息週期迫在眉睫,美元呈下行走勢

近期美股升勢凌厲,主因市場人士認為今年美聯儲必定下調利率,去年12月更認為今年3月將開展減息週期。 然而,經歷兩個多月反覆的經濟數據,美聯儲表達的態度是並未急於放寬政策,市場更意識到在夏季之前降息的可能性甚微。然而,股市依然保持上漲勢頭,僅憑今年利率即將下降的事實便足以激發市場樂觀情緒。 下月維持利率不變機率高 對於美元而言,任何進一步的拖延都可能對其年初以來的上升趨勢產生關鍵影響,因此,本周發布的數據將成為3月FOMC會議之前的最後一個數據依據。具體而言,所有人都將關注1月份個人收入和支出報告,包括核心PCE價格指數,這是美聯儲首選的通脹指標。 本週四(29日)公布美國1月份PCE通脹數據,應該不會改變3月份維持利率不變的可能性。 現時市場預計核心PCE價格指數年率將從2.9%略微降至2.8%,但月率加速至0.4%,可能會使投資者保持警惕。在出現混合的PCE價格數據情況下,市場反應可能取決於個人收入和支出數據的強勁程度。個人消費在去年12月意外上漲0.7%,預計1月份已降至0.3%,可能緩解對美國經濟過熱的擔憂。 如果數據呈現出健康的經濟狀況,美元可能恢復上漲,但任何漲幅可能受到額外催化劑的限制。 另一方面,美債規模已經飆升至34萬億美元以上,令許多投資者擔心「危險,經已在前面」。就連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也表達了憂慮,擔憂美國債務不可持續。 或跌破100重要心理關口 鮑威爾對美國債務問題發出了警告,批評議員們採用不可持續的財政政策,實際上是在向後代借錢,並表示現在該是認真處理的時候了。 雖然鮑威爾對美國財政政策的看法可能存在爭議,但在債務問題上,美聯儲是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美聯儲一直是美債的最大買家,這為兩黨無休止的瘋狂支出提供了便利。 重要的是,要理解美聯儲在這一切中扮演的核心角色,美聯儲幾乎每年都獲得更多的權力和責任,在推動國內乃至全球經濟的能力方面,美聯儲已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實體。 從以上情況來看,美元上升的動力正在減弱,特別是在105水平時出現的沽盤,預期美元將朝100.80支持位進發,筆者擔心,一旦開展減息週期,美元更有機會跌穿100心理關口。 撰文:李慧芬 華贏東方研究部董事 [...]

庾婉華:守住財富降低投資理財風險

博客

庾婉華:守住財富降低投資理財風險

周三(21日)美聯儲會議紀周顯示,官員們對首次降息時間持審慎態度,多數官員並不急於減息,提前降息的預期降溫,但美股持續強勢。周三道指收漲 0.13%,納指跌0.32%,標普 500 指數漲 0.13%。     全球主要股指在勇創歷史新高,但A股去年底今年初暫時表現弱勢,導致內地一種名爲「雪球」的投資產品「爆倉」,據傳內地不少名人明星都損手。「雪球」産品的本質與當年令全球投資者損手爛脚的累計期權(Accumulator),以及台灣近年的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TRF)背後理念,跟投資銀行叻人們發明的對賭安排有異曲同工,機制上若市況出現極端情况,投資客戶很可能會本金全無甚至「輸突」,而被銀行追討欠款。 由於該類產品一般為專業投資者級別或高投資風險的投資產品,其後私人銀行客戶經理再向客戶銷售或建議客戶作任何投資。由於認知、訊息及時間的偏差,投資者往往在資訊收集及風險評估上多少會處於平均等情況,在决定投資或理財前至少應該對市場、産品、投資理念和操作技巧有所了解,讓自己具備管理財富、配置資産的能力,要做一個智謀型投資者,對投資及理財事宜必須謹慎對待。 早前,香港高等法院就發生一單私人銀行客戶控告大型歐資銀行德意志銀行香港分行及其客戶經理的事件。雖然該名原告有名有姓有地位,但從香港金管區定義上,該名客戶幾乎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弱勢客戶。 弱勢客戶損失本金仍被追討? 綜合市場公開訊息,案情主要關於一名來自台灣的名門家族成員控告德銀疏忽、德銀職員誤導客戶貸款及處理資金,以致資金被失踪,後來該名職員突然失蹤,德銀其後揭發相關事件,但仍向客戶追討相關的貸款,因而客戶向該名職員及德銀提告,同時就客戶經理可能「潛逃」在香港報警求助。 據悉,該名原告李先生及其家族成員是德銀的長期客戶,全家人在德銀開設了多個戶口,事件中的主要被告是德銀指派給李先生及家人的客戶經理。據稱在過去十幾年,該名客戶經理持續安排李氏利用家人開設的其他戶口進行抵押以取得銀行貸款,而且貸款額不斷加大,最後最高擬逾3,800萬美元。 雖然相關貸款條款中,列明款項只可用於「投資」、「投資德銀金融産品或經德銀批准的其他投資」,如非用於投資目的的「資金流出……應經由德銀同意」。但相關資金卻有部分資金,疑被轉出至其他戶口投資其他非德銀投資産品。 客戶經理建議留信件、更改地址要留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