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史立德:兩會促創科製造發展 對港產業發展帶來啟示


3月初,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式上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從重點工作的安排來看,「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排在首位,緊隨其後的是「依靠創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和「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這恰恰正是國內大循環的兩大政策著力點,是今年乃至中長期工作的重中之重。

其中,在提高創新能力方面,李總理在記者會上表示,要發揮國家科技力量的帶頭作用,加強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攻關和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例如,加快構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的戰略科技力量,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以及深入謀劃推進「科技創新2030 — 重大項目」。

此外,《報告》除了鼓勵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拓展產學研用融合通道、健全科技成果產權激勵機制等之外,亦首次提出「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並多管齊下地支持改造傳統製造業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這反映國家冀透過稅收優惠等手段,激發企業增強創新動力,亦更加重視製造業對創新科技發展的基礎性支撐作用。

香港廠商在「粵港澳大灣區」早已建立根基雄厚,對國家發展大局具有重要的作用,只可惜他們的貢獻一直被忽視,近年更在經營環境和轉型升級方面面臨種種挑戰;雖然特區政府正致力推動「再工業化」,惟進展一直不算理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並無將那些「延外發展」的港資製造業也納入工業政策範疇之內,既缺少針對性的扶持措施,亦沒有就他們長遠的發展制定策略。今次國家的工作報告强調重視創科製造,並加强基礎研究方面的工作,無疑有利灣區內港資製造業在未來的發展;特區政府應抓緊時機,主動跟廣東省政府合作,協調大灣區製造業的融合發展,具體工作包括透過帶領本地大學及科研機構,參與區內各行業的創新發展,建立「官產學研」為本的科研創新體系,這一方面能協助企業做好升級換代和增值,加速大灣區順利朝高增值、高科技方向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動香港工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兩者達至互相補足、相輔相成,而從另一個角度看,也是香港以自身所長(堅實的工業基礎和科研優勢),貢獻國家所需的一個切入點。

在加大基礎研發方面,《報告》提到會制定和實施十年行動方案,提升研發經費至年均增長7%以上,這對香港無疑是一大啟示。香港本地研發總開支相對本地生產總值比率一直以來被指偏低,據《2019年香港創新活動統計》報告顯示,相關比率只有0.92%,雖然近年特區政府已訂下2022年達1.5%研發開支比率的目標,但這數字仍遠遜於內地現時2%以上,亦比其他亞洲地方如新加坡、韓國和台灣低許多,而工商機構的投入佔本港研發總開支的比例亦頗低,只佔50%左右,低於內地的7成以上,對比深圳市的9成更是相當遜色。中央今次定下了增長目標,各城市也將勢必跟隨,看來香港要在大灣區發展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進程中擔當重要角色以及在城際競爭中「後來居上」,加大力度投資研發,以及鼓勵企業進行更多研發活動已變成刻不容緩的要務了。

 

撰文:史立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