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體育品牌】「體育大年」帶挈,商業品牌爭逐市場藍海


亞運主辦國印尼也環繞吉祥物推出多種周邊產品。

2018年是充滿體壇盛事的「體育大年」,2月先有南韓平昌冬奧會、6月有俄羅斯世界盃、8月迎來印尼雅加達巨港亞運會。連番體育盛事為主辦國帶來基建、旅遊零售等經濟收益不在話下,各企業亦可乘勢宣傳推廣,一擲數億元的品牌營銷大戰跟賽場上的比賽同樣精彩,各種商業活動都在爭相曝光,開拓更廣更闊的市場藍海。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Zenith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在本屆世界盃期間的廣告支出達8.35億美元(折合約65億港元),遠超其他國家,如美國的4億美元及東道主俄羅斯的6,400萬美元。2018年世界盃期間全球企業投入的廣告費用合計達24億美元,中國企業的廣告支持約佔35%。

Zenith指出,2017至2020年,中國和美國為新增廣告支出貢獻47%,前五大國家(美國、中國、日本、英國和德國)將貢獻57%。在這些國家中,大城市通過集中發展生產力、創新和貿易推動全球廣告
投放。

此外,這些城市擁有年輕和高收入的人口。僅2017年,全球前十大城市佔全球廣告支出增長的12%,前七大城市佔新增廣告支出的60%。

中國體育產業踏上新台階

以體育品牌為例,中國體育企業近年迎來新黃金時代。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漸成全民時尚。體育產業成為中國經濟新動能的背後,是全民健身風起雲湧帶來的巨大市場需求。

國家體育總局在《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體育服務業佔比將超過30%,其中體育培訓行業佔體育服務業的比重約為20%,因此2020年體育培訓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2,000億元人民幣。

此外,根據《經濟學人》2017年發布的中國體育產業專題報告《中國開賽——崛起中的中國體育健身產業》顯示,目前中國消費升級正在悄然進行中,而體育類消費也隨之迎來了最大的市場紅利。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體育健身市場規模接近約2,168億美元,其中體育產品和裝備的消費佔到近70%。

體育活動可說是人類的「共同語言」,因其特有的激情、活力、精彩程度,受到全球不同種族、性別、年齡觀眾的喜愛。正因為如此,企業老闆紛紛把體育營銷當作在國際推廣品牌的最佳渠道。無論是投放在主辦方的商業贊助、運動員贊助、體育組織贊助、媒體版權、門票與衍生品銷售,無不成為職業體育界最重要的收入來源。而世界上很多知名企業都是在贊助體育事業的過程中樹立了全球品牌的形象,全球性的體育賽事蘊藏著無限商機。

七家中國品牌贊助世界盃

在今年的國際性體育活動中,以世界盃、奧運會、亞運會等最為全球矚目,因此成為全球性的市場推廣平台,繼而成為大型跨國公司競相爭奪的目標。以俄羅斯世界盃為例,中國贊助商從四年前的一家增至七家,分別為萬達(一級),海信、蒙牛、Vivo(二級),雅迪、指點藝境和帝牌國際(地區),覆蓋三個贊助級別,贊助商數量創歷史新高。能與世界一流企業並駕齊驅,對提高贊助商的品牌地位和社會形象大有幫助。一般民眾的印象是,被選為大會指定贊助商,意味著該企業產品是世界知名的產品,這無疑會提升企業和品牌的形象。

早在2015年,體育總局就有官員表示,中國已是體育用品的世界第一製造大國,但人均體育消費只相當於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關於中國如何發展體育產業,須知道目前體育產業發展的核心是兩個動力,一是政府的動力,二是市場的動力。目前市場的動力還顯得比較弱,市場資源配置還不充分。

自2010年以來,中國體育產業的增加值從2010年的2,200多億元增至2015年的近5,500億元,年均的名義增長率接近20%,是同期GDP年均名義增速的1.8倍。體育產業佔GDP的比重也從0.56%上升到0.8%。照此趨勢,到2020年,體育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將輕鬆超過1%。有經濟學者預計,體育產業的增加值,到2020年、2025年、2030年將分別達到1.1萬億、1.9萬億和3.2萬億元人民幣。中國的體育產業總規模增長符合預期,完成5萬億的目標指日可待。

兩大體育巨頭分享1/3內地市場

長久以來,中國大力支持體育產業的發展,並頒布《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3年-2015年)》及《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指導意見》等推動政策。

在推動體育文化傳播方面,通過體育賽事為平台,於中國舉辦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2010年廣州亞運會、2014年南京青年奧運會等多項大型賽事,宣傳和推廣運動項目文化。隨著2022年中國將迎來杭州亞運會及北京冬奧會兩項重要賽事,中國體育產業發展也有望迎來重要戰略機遇期。根據歐瑞國際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體育用品銷售增長12%至2,120億元人民幣,並預計該行業將繼續按照固定價格以複合年增長率8%增長,至2022年可達3,180億元人民幣。

目前,在國際體育品牌中,NIKE與adidas兩大體育巨頭已佔據超過1/3市場份額。NIKE在2018財政年度(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總營收達到2,49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6%。其中大中華區總營收達352億元人民幣,在匯率不變的基礎上,同比增長18%。今年上半年,adidas和Puma在中國的業務增長也表現強勁,均實現了雙數增長。其中,adidas大中華區銷售額增長27%,並已連續十個季度取得20%以上的銷售增長。據2017年相關數據推算,國產體育品牌安踏的市場份額約為7.87%,李寧約4.2%,361°為4%。按照目前的狀況,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亞運為印尼帶來巨額收益

第18屆亞運會剛於月初結束,回顧這一體壇盛事,主辦城市是印尼首都雅加達,協辦城市是巨港,參與本屆亞運會有來自45個亞洲國家和地區的17,195名運動員,在42個項目展開激烈競逐。

印尼國家計劃部表示,亞運會可直接為雅加達國民生產總值貢獻22萬億印尼盾(折合約15億美元),其中,基建投資、各項活動運營和遊客消費3個領域將分別收益13.7萬億印尼盾、5.8萬億印尼盾和2.4萬億印尼盾;為巨港貢獻18.5萬億印尼盾,其中,基建投資、各項活動運營和遊客支出分別收益15.4萬億印尼盾、2.1萬億印尼盾和0.97萬億印尼盾。綜合統計,將籌備和後續運營也計算進來,2015年至2019年間,亞運會有望為雅加達和巨港分別創造40.4萬億印尼盾和39.6萬億印尼盾的國民生產總值。印尼零售商協會預計,亞運會今年將帶動印尼零售業實現20%的高增長。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