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學與教博覽 2021」啟動 探討疫後教育創新


疫情帶動教育科技普及化,加速學界數碼轉型。實踐多元、創新的教學方案,務求讓學習在任何環境下也能持續進行。為迎上疫後教育創新,特別是置身人工智能時代,如何掌握科技的知識與運用,實踐創新教學,是業界重中之重。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與一眾主禮嘉賓為「學與教博覽 2021」主持開幕儀式。

 

由香港教育城與Bailey Communications HK合辦,為期三日的第11屆「學與教博覽」日前(8日)於會展揭幕。主辦機構表示,本屆博覽規模為歷屆之最,以「教育當下,立足未來Actualising Future Ready Education」為主題,邀請到逾400位本地及國際教育專家主持逾 270 場研討會、公開示範課及工作坊,場內設有超過 360 個展位,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新教育資源,包括新加坡、英國、美國以及本地學校自行研發的項目,讓業界緊貼教育發展趨勢。

 

擔任主禮嘉賓的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表示,博覽以「攜手共創教育未來」為主題,聚焦教育界如何在疫下新常態下有效地學習。儘管面對逆境和挑戰,她相信現在是利用科技打造未來教室的一大時機。而香港教育城董事會主席李漢祥表示:「『獨力行事,杯水車薪;攜手同心,其力斷金』,第十一屆「學與教博覽」能跨越新冠病毒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成功舉辦,實有賴教育界各持分者的同心支持。」

 

今屆博覽雲集來自愛沙尼亞、芬蘭、香港、澳門、中國內地、新加坡、英國、美國及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等的政府官員、著名教育學者及資深教育界人士擔任演講嘉賓,當中包括港大榮休教授程介明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福特基金會國際教育實踐教授 Fernando M. Reimers 教授探討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教育發展動向;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教育及技能總監 Andreas Schleicher 教授以數據分析未來人才需求和發展,探索如何協助新一代從學習中建立多樣化的知識、技能及品格;中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趙志裕教授分享啟發學生智慧的正向教育課程,結合成長型心態,培養學生的抗逆智慧;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知識實驗室數碼科技學習教授Diana Laurillard 教授聯同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羅陸慧英教授分享如何裝備教育同儕化身學習設計師,推動全校實踐混合式學習。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中) 、香港教育城董事會主席李漢祥 (右7) 及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左5) 與一眾嘉賓合照。

 

新設3主題 把握AI、疫後創新及大灣區機遇

 

今年新增三個主題節目,包括「AI高峰會」、「疫後創新教育」研討會及「大灣區創新教育論壇」,與參與人士一同探索未來教育變革。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鄭弼亮提及,今年首辦的「AI高峰會」,旨在探究廣泛推行AI教育及培育未來技能。其他主要議題包括疫後創新教育的策劃及發展;助學生立足未來世界所需的技能及思維,如創意思維、運算思維;以至教師及學生的身心靈健康、共融教育等。博覽亦致力連繫粵港澳一眾積極創新的教育專家,共同探討大灣區發展所帶來的教育新機遇。教城期望,透過博覽為疫後教育注入新動力。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