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郭玲麗《2024年撥款條例草案》議會發言節錄


郭玲麗《2024年撥款條例草案》議會發言節錄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後,香港在國家安全上有了全面法治的保障,可以無後顧之憂地拼經濟、為民生,所以在今次財政預算案中有很多提振香港經濟的政策,可見政府在制訂《財政預算案》時認真聆聽巿民聲音及議員們的意見。作為民建聯教育發言人,本人非常感謝政府在教育範疇上採納了我們不少意見。

郭玲麗《2024年撥款條例草案》議會發言節錄

例如在培訓專業人才方面,政府採納意見加強大學或高等院校合作,在專上院校為社會未來發展需要,為不同界別範疇設計課程培訓人才,中醫業發展會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合辦的「香港中醫藥人才短期培訓項目」;漁護署與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現在策劃並會推出有關漁農技能培訓的認證課程;香港國際航空學院與香港都會大學在「航空服務管理榮譽工商管理學士」課程將增設「見習機師」專修範疇;法律人才方面將會推動成立「香港國際法律人才培訓學院」等。

不過就中醫範疇,現時巿民對中醫需求增加,但政府反其道而行。早前將大學中醫學額由79個減至70個,而就教育專業的教育文憑課程現時學額亦不足夠,有暫準教師報讀五年也未能入學修讀教育文憑課程,最後離開了教育界。而與特殊教育有關的文憑和學位課程亦遠遠不足夠,臨床及教育心理學家的需求也十分大,雖然現時政府就社會未來發展培育人才方面已經行出了一大步,但以上例子顯示到政府應持續檢視不同專業培訓學額和大學學額是否能夠配合社會需要及發展,從而調撥資源作出學額調整。

在推動職業專才教育方面,我們建議提高職專教育在專上教育的比例,感謝在《財政預算案》預留1億元作為啟動資金推動成立應用科學聯盟。另外,我們建議預留款項及資源予職訓局和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加強宣傳及推廣職業專才教育的工作,感謝預算案中預留約6.8億元,支持職業訓練局發展職專教育。本人希望該筆款項能夠讓職訓局將職專教育推廣至本港各中學,例如讓學生在高中時期已獲得QF証書課程,提升社會對職專教育的認受性,讓青年得到更多的選擇,有更多元的出路。

教育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感謝政府過去一直非常重視教育的發展,過去十年,中、小、幼整體學生人數由2013/14年度895,941人,至2022/23年度806,928人。雖然整體學生人數減少了89,013人,即下降了接近百份之十,但教育經常開支每年平均增幅約百分之四點四。雖然人口下降,但政府在財赤及經濟壓力下,2024/25年仍投放了約1,157億在教育範疇,在本年度財政預算政府開支中佔百份之十四點九。本人認為教育重要,是社會的投資,所以應用得用,不過相信當中有些資源可以用得更到位。

以學校社工為例,小學駐校社工是由教育局負責資助學校社工津貼,學校可根據情況而選擇與社福機構合作或自行聘用社工。而中學「一校兩社工」的政策兩名駐校社工是社會福利署負責,這些社工必須是由學校所選擇夥拍的社福機構委派到校的。而就有關政策推行社會福利署當時增設資助416名社工職位,而當中包括了46位社會工作主任進行此項政策的管理工作,而社會工作主任薪金由$79,930至$94,735,如以中位薪酬$87,332.5計算,這46位社會工作主任每月開支約400萬。同樣是學校社工,為甚麼小學由教育局負責,中學卻由社署負責?其實學校十分了解校情及學生情況,不少中學校長反映駐校社工是否應該與小學一樣由教育局負責,讓學校可選擇與社福機構合作或自行聘用社工?這樣不單配合學校實際情況,同時釋放了46位社會工作主任的人力資源,每年開支亦可節省約4,800萬。

又例如,就幼稚園資助方面,現時幼稚園在支援新來港人士支援及非華語學生的政策上以該類學童人數,提供分為五個層階的資助,當人數達5人或以上其資助格一般會用於聘請額外教師,也可用於購買服務。這措施可為教師提供人力支援及專業培訓,幼稚園可以多元模式運用這些額外資助,制訂校本的支援計劃,在校園打破語言及文化隔膜,讓學生融入校園生活。

而就支援學前特殊教育需要學童SEN的政策,根據教育局於2023年2月8日在立法會答覆周文港議員質詢時,及2024年3月1日教育事務委員會回覆本人提問時,都清楚說出六歲以下有關支援特殊需要的兒童是由社署負責,所以本人在今年4月8日福利事務委員會提出相關提問,勞福局代表回應指出他們提供額外資助社福機構進行到校支援及訓練服務,而稱有關學校裏增加資助聘用人手支援SEN學童是教育局負責,及後又稱0至3歲是社署負責,K1至K3不是他們負責。幼稚園運作模式多元化,不少幼稚園同時營辦幼兒中心,因此在2005年由教育局及勞福局調配人員組成幼稚園及幼兒中心聯合辦事處運作至今。根據政府文件指出其目的是為兒童提供優質教育及照顧服務,負責參與了免費優質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學校作出整體監督、監管,更會支援工作,協助提升服務質素。

國內外不少專家指出課室中「影子老師」的角色能有效推行共融教育,目前所見K1至K3由社署負責提供到校服務,並不涵蓋提供駐校人手,屬於本港共融教育支援架構中第二及第三層,而第一層以班本型式進行支援上就沒有任何資助可增聘人手在課室裏支援學生。就此,雖然政府增撥了不少資源,但發現K1至K3的對SEN學童的支援仍不到位。其次是聯合辦事處職能上未能到位,未能發揮好協調兩局功能,支援學校運作。由於希望及早識別及支援SEN學童,除了殘障學童外,有不少SEN學童在幼兒階段已確診,為學生福祉,本人強烈希望政府重新檢視現時幼稚園有關SEN資助政策,建議可以為新來港及非華語模式進行資助,以便學校增聘人手擔任影子老師在課室裏支援SEN學童學習及融入主流校園生活。

為孩子、為未來,本人希望政府更能善用公帑,讓資源用得到位,用得其所,讓巿民覺得政府能善用資源,用得合理,物有所值,甚至可以做到物超所值,讓巿民生活更好一些,更好培育我們的下一代,讓每一位孩子都成為國家及香港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

=============

延伸閱讀:郭玲麗:提升本港青年職場競爭力 加快融入大灣區發展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