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李秀恒:內地穩發展 提防灰犀牛


9月30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9月內地的採購經理指數(PMI),其中製造業PMI報50.2%,略高於市場預期的50.1%,雖然連續4個月升幅輕微,但亦是半年以來首次重回經濟擴張區間。而在構成製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標中,生產指數及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2.7%及50%,皆高於臨界值。

消費帶動 經濟向好

對比亞洲其他經濟體,除了印度製造業維持強勁的增長,PMI在57%以上,日韓皆處於榮枯線之下,而東盟的印尼、泰國、馬來西亞及越南等國均錄得不同程度的下跌。這一方面體現了市場需求的逐步恢復及出口需求的下行壓力有緩解的跡象,另一方面則是得益於內地8月以來推出的多重政策效應累積。

 

政策方面成效最為卓著的為消費領域——國家發改委出台的《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中,包含20條針對汽車、住房、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以及對餐飲、文化旅遊、健康服務等服務業消費的促進措施。根據美國衛星圖像分析公司SpaceKnow對商場活動的記錄,中國購物中心活動指標繼8月份上升之後,9月份仍保持在較高水平。

 

而佔全國居民人均消費開支超過40%的服務消費,亦正成為內地經濟增長新動力。預計今年6至8月暑期,國內旅遊人次達18億人次,可創造約8萬億人民幣收入;而9月29日至10月6日今年最長的「黃金周」假期,旅遊人次則上看9億人次,期望可創收超過7800億人民幣。

 

根據最新的經濟數據,各機構對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的預測作出最新調整,其中世界銀行及穆迪分別維持在5.1%及5%,摩根大通將內地經濟增長預測從4.8%上調至5%,花旗銀行則分別上調今年第三、第四季的GDP預測,預計全年增長達5%,皆與內地官方年初訂下的經濟增長目標相若。

 

隱憂未解 仍須警惕

然而,在看似穩定的發展局面之下,中央政府亦清晰認識到房地產泡沫及地方債務兩個「灰犀牛」存在的隱憂。兩個問題其實有一定的關聯性——隨着內地對房地產行業的規管,房價得到抑制,發展商減少了置地建房從而讓地方政府的收入驟降,因此地方政府一方面大量通過城投公司投入公用設施投資刺激經濟,另一方面隱形債務及償債利息都愈來愈難以負擔。

 

隨著對一線城市購房限制的鬆綁及對二三線城市的購房補貼政策,樓市得到了一定的刺激。雖然絕不可能重回舊日光景,但整體發展方向卻是更為健康、可持續的。當前我國正處於人口從數量紅利轉向質量紅利的過渡期,且全國的城鎮化率處於50%至70%的快速增長區間,預計到2035年人口城鎮化將達到73.1%,仍有條件支撐城市房地產有序發展。

 

而「一攬子化債方案」的逐漸落地實施,地方債務及部分房地產企業的債務有望通過債務置換展期返還,將債務替換為還款期更長、利息更低的專項債。此外,在宏觀範圍內,通過長期的溫和通脹緩解和稀釋債務缺口,靜待市場逐漸消化。然而,過程中必須確保在監管方面嚴格控制地方政府的新發債行為,在必要的時候,甚至要考慮對城投公司進行破產清算。

 

 

 

撰文:李秀恒 

香港經貿商會會長

=============

延伸閱讀:李秀恒:提供便利 力拓家族辦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