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中國盡顯大國風範


《資本壹週》745期 (2020年2月20日)

中國盡顯大國風範

.中國寧願損失慘重,都選擇負上責任,不得不叫句「萬歲!」

.新冠疫情發展下來,傳染力雖沒減低,但殺傷力似乎已減低。

.規定口罩高價發售,肯定全球都賣給你,供應一多自然冧價。

 

本人一直以來強烈反對香港「封關」,因為付出的經濟代價將會相當大。事實上,中國處處封城以來,造成的經濟損失非常大,本欄上期就指出,首季莫望增長,隨時倒退十個八個巴仙亦不出奇。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中國GDP近100萬億人民幣;平均每季計算,每季GDP便為25萬億,就算不是倒退十個八個巴仙,只是一半,都損失了1萬億人民幣。再根據衞健委公布,截至本週二(18日),全國累積新冠死亡病例2,004宗;以此計算,每條人命便是5億人民幣,假設死亡人數最後去到5,000人,每條人命也要2億人民幣,封城的代價就是如此大。

 

換了是美國,個人認為一定不會付上如此沉重代價,反觀中國卻願意負責任,做法非常王道。究其原因,固然因為內部方面,自己經濟雖然衝了上去,已去到全球第二,惟其他範疇如衞生、醫療、人民水平卻跟不上,尚未到位;對外方面,則怕病毒傳了出去,影響全世界,當中着眼點並非歐美等先進國家,而是發展中國家,尤其是與中國構建一帶一路的夥伴。

 

無論如何,中國今次真是盡顯大國風範,寧願損失慘重,都選擇負上責任,不得不喊句:「共產黨萬歲!」、「中國萬歲!」。經此一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謂完勝美國資本主義。

 

殺傷力漸減低

話說回頭,美國今次認真「好彩」,因為美中貿易戰的關係,兩國交流減少,疫情沒在當地爆發;香港亦是一樣,由於社會運動的關係,自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內地訪港旅客大幅減少,及至農曆新年仍然如此。

 

反觀日本,就沒這麼「好彩」,內地旅客不來香港,轉到當地旅遊,以致即使撇除鑽石公主號的542宗確診個案,日本最新確診亦有76宗,成為中國以外最多的國家,當中還要分散開不同地方——東京22宗、和歌山12宗,其餘京都、北海道、千葉、愛知都有幾宗。

 

回看中國,疫情看來則已受控,很多省區市都零新增確診個案,其他地方就算有都很少,即使是湖北,新增個案都大幅減少,看來只餘武漢而已。加上觀乎近日發展,新冠病毒疫情已去到第四、五、六波撈埋一齊,雖然傳染力沒減低,但殺傷力似乎已減低。

 

牽一髮動全身

疫情在國內得以受控,全靠中央推出嚴厲措施積極抗疫,甚至有點兒過了龍。現時武漢新增個案尚在增加,政府直情限制居民連隔幾日上一次街補給日常物資都不准,只能團購,共產黨的手法真箇不得不佩服。

 

中國封城的代價,除了服務業淪陷,製造業亦失守,雖說上週開始復工復產,但實在很難一時三刻全面開工,起碼工人回來已要隔離14日,如3星期後可以復工80%已是很好。

 

事實上,本集團旗下的華盛玩具,在內地兩個省四個市八個地方有八間廠,均已符合規定取得批准可以開工,但亦未能全面生產,因為一來工人未能全部回到工作崗位,尤其是現時科技先進,透過一個app已能知道過去30日行蹤,就算講大話虛報無去過湖北都無用,只是經過沒有逗留都一目了然;二來供應鏈亦斷裂,總之牽一髮動全身,現在很多問題浮出來。

 

我們已經極好,其他工廠,淨計大型的,聽聞98%都開不到工,更遑論中小型的;原因還有很多,除了工人、材料未能配合,亦包括配備不足,例如有工廠就因為不夠口罩提供予工人,要地方政府出手。

 

口罩荒 處理差

講到口罩,港府處理「口罩荒」的手法認真差勁。當然,口罩短缺,原因之一是之前大半年的社會運動,但面對疫情,港府責無旁貸保證貨源充足。這方面澳門就處理得很好,雖然當地地方細,容易處理。

 

其實,香港十分有錢,以比例計,全世界中,中國最有錢,第二就是香港,豈會解決不到「口罩荒」?先是邀請製造商入標,價低者得,繼而則向中國求救,這簡直是不要面。

 

口罩是一部縫紉機都可以縫出來的東西,就連人手縫亦可以,只要付得起錢,全世界都賣給你,為何人家掃到貨,偏偏港府卻掃不到?如果港府夠膽規定,市面上的口罩,每盒售價不得少於300元,以每盒50個計,每個即是6元,每人每日用1個,即是每個月180元。到時全世界都會將口罩賣給香港,事關本集團的工廠,就在農曆新年前買了機器及材料,自己生產口罩自己用,至今已生產了十幾日,成本才不過兩毫子一個,如果賣到6元,利潤如此豐厚,起碼大陸廠商就一定賣給你,然後用你的300元,去買其他物資。而供應一多,自然冧價,這個道理港府懂不懂?

 

港府在抗疫上也有做得對的,就是不全面封關,尤其是深圳市政府剛公布,推出「疫情防控期間特別申請通道」,接受內地居民探親、就學等4大類、14種赴港簽注申請,惟個人遊、一週一行等則不受理,既然如此,港府為何還要限制內地返港港人須接受自我隔離14日,變相不准港人返回內地?。

 

南華證券錢莊

既然內地疫情除武漢外已經受控,而服務業、製造業都「出事」,相信中央很快便會全面聚焦經濟,共有三招可用,一是放水,此項已經在用,補貼某些企業或行業,即使美國嘈亦沒有辦法,中國就是不跟市場經濟;二是放寬一些大額產品的限制,包括汽車,以至物業;三是提速發展5G。

事實上,投資者看法亦是一樣,不過港股成交未算暢旺,只得不足1,000億元,反映揸了貨的無沽,期指則炒出炒入,如是者股市應已見底,未來將會向好,投資者若想入市,不妨跟紅頂白,買新經濟股,尤其是受惠今次疫情的宅經濟股,包括阿里健康(00241)及閱文(00772)。看看兩股今年以來表現,前者累升六成半,後者亦升逾兩成。

阿里健康主攻醫藥電商及新零售、互聯網醫療、消費醫療及智慧醫療等,是阿里巴巴集團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旗艦,不過經營模式尚未普及,及至新冠疫情來襲,突然乘勢而上。所以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閱文也是一樣,本來用的人不算多,但勝在利潤高,如今一個機會,便能開創錢途。況且,閱文並非只得書般簡單,還有其他服務。

 

每週一股——騰訊(00700)

中央在農曆新年假期過後,為了減輕疫情對股市帶來的衝擊,於是大舉放水,務求穩定股市,結果中央的措施得到成效,港股亦能受惠,而大市今次反彈,顯然是受惠於一眾新經濟股備受資金追捧。且看騰訊(00700),股價就由370元水平拾級而上,最高更見過420元水平,為恒指的升幅貢獻不少。

騰訊炒上的理由,是在內地居民減少外出下,對手遊及網上遊戲的需求增加。但騰訊最終能受惠多少,仍屬未知之數,即使遊戲收入大增,近日的升幅可能已充分反映有關因素。

一月期間,騰訊股價升穿400元關口,換來管理層的減持,今次未有作出,相信只是礙於中央大手托市,管理層未敢輕舉妄動,以免對股價構成影響。集團下月18日將公布業績,股價能否進一步突破,還需看其業績能否交出市場滿意的成績。

 

一週重點新聞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份日本持有1.15萬億美元美國國債,按月減少59億美元,仍是全球最大美債外國持有者;中國則連續6個月減持,持有1.07萬億美元美債,為2017年2月以來最低,按月降193億美元。

.日本財務省公布,今年1月出口按年下跌2.6%,市場預估下挫7%,但已連續第14個月錄得按年下跌;進口亦按年跌3.6%。貿易赤字13,126億日圓,預估赤字為16,848億日圓。

.國際金價持續上揚,紐約期金於週二(18日)收報每安士1,603.6美元,升17.2美元或1.1%,創自2013年3月27日以來收市新高。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週三(19日)跌穿7,屬今年內首次。在中間價引導下,在岸人民幣(CNY)兌美元低見7.0128,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低見7.0173。

.滙豐控股(00005)公布2019年列帳基準除稅前盈利按年倒退近33%,至133.47億美元,遠遜市場預期。臨時行政總裁祈耀年預告,今、明兩年暫停回購;至2022年員工總數將減少3.5萬人。

.外電引述消息報道,滙豐控股(00005)為加快剝離非核心資產,可能會以接近零的象徵價格,出售其法國零售銀行。

.澳門賭場週四(20日)凌晨零時起恢復營業,重新開放的博彩娛樂場共有29間,申請延緩開放的有12間。博監局指,開放的賭枱在原有數量的30%以下,僅約1,800張,場內人與人之間亦要保持較遠距離。

.東亞銀行(00023)公布,2019年全年純利按年大幅倒退49.91%至32.6億元,全年派息亦按年大削61%至每股0.46元。內地的減值損失大幅增加,集團去年的金融工具減值損失按年飆逾5倍,至72.53億元。

.國泰航空(00293)公布,國泰與國泰港龍航空今年1月合併結算的客運量及貨運量按年下跌3.8%及8.9%,並預期今年上半年業績將較去年同期大為遜色。

.加拿大將公布12月製造業銷售;美國將公布2月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製造業指數;美國將公布NAHB房屋市場指數;中國平安(02318)、中電(0002)將公布全年業績。此外,德國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在德國工商聯會和德俄對外貿易商會組織的會議上發表講話;歐洲央行副總裁德金多斯出席歐盟財長會議;歐洲央行執委帕內塔出席歐洲議會全體會議。

 

文章來源:Capital Weekly 資本壹週

吳鴻生南華集團主席《資本壹週》社長
劉若文:《資本壹週》總編輯

 

免責聲明

– 本頁所載的資訊為南華傳媒集團提供,南華傳媒集團為南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其並非為任何金融監管機構之持牌公司,本頁之內容由南華傳媒集團編審部主理。並未經本集團其下的持牌公司獨立核實。
– 本頁轉載之資訊僅作參考使用,投資涉及風險,在根據資訊執行證券交易前,投資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並應諮詢獨立專業意見,慎密行事。
– 本演示或材料不構成任何要約、市場推廣、保證、擔保、意見或建議。
– 南華傳媒集團保留版權所有及一切權利。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