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8月3日) 擴消費《20條》 兩大亮點

.今年上半年內需動力逐漸減緩,汽車市場仍然甚具「馬力」。 .發展夜經濟將可提振內需、推動經濟增長,及降低失業率。 .香港夜生活已經今非昔比,新加坡不計娛樂場都大把選擇。 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週一(7月24日)召開剛滿一週,發改委本週一(31日)便公布《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從6大方面着手,包括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設施,以及優化消費環境,涉及20條細節措施。 在穩定大宗消費方面,主要就是提振住房、汽車、家電消費。當中,一如市場預期,汽車是一大着力點——不得新增限購措施之餘,還要因地制宜優化限購,鼓勵以舊換新,以及加大汽車消費金融支持力度,難怪一眾車股發力狂飆了逾一星期,且看三大造車新勢力之一的蔚來(09866),就由上週一收市的83.25元,節節上升至本週二(8月1日)的117.1元,及至本週三(2日)才出現回吐。 汽車市場甚具馬力 事實上,在今年上半年內需動力逐漸減緩之時,汽車市場仍然甚具「馬力」。上半年總計,產銷量分別達到1,324.8萬輛及1,323.9萬輛,同比增長9.3%及9.8%,即是第二季的上升,補回了第一季的下跌,拉勻錄得按年增長。 其中,新能源汽車是最大功臣,產銷量分別完成了378.8萬輛及374.7萬輛,同比增長42.4%及44.1%;佔所有汽車總銷量的比重,達到28.3%,比起去年年底提升了2.7個百分點;截至今年6月底,保有量超過1,620萬輛,三者齊齊創出歷史新高。 展望下半年,在上述《20條》措施未出台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汽協)已估計,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900萬輛,按年增長30%;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乘聯會)亦預期,銷量可達到850萬輛。 甫踏入8月份,多家新能源車廠便傳來好消息,7月份交付量創出年內最佳表現;當中,龍頭比亞迪(01211)達26.2萬輛,按年增長61%,理想(02015)、蔚來的增長更分別達2.27倍及1.04倍。 夜經濟發展潛力大 在擴大服務消費方面,《20條》則提出,「推動夜間文旅消費規範創新發展,引導博物館、文化館、遊樂園等延長開放時間,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建設『24小時生活圈』」,此相當於本欄上期提到的「可考慮催谷夜生活」。 「夜經濟」是指發生在當日下午六時至次日凌晨二時,以本地市民及外地遊客為主體,以服務業為主要形式的經濟活動,涵蓋餐飲、購物、觀光、文化、娛樂、體育、表演等多個範疇。而根據商務部發布的《城市居民消費習慣調查報告》,內地居民消費60%發生在夜間,「夜經濟」是餐飲消費的「黃金時段」,當中又以「九十後」、「千禧後」為主力;此外,愈來愈多消費者追求有品質的「八小時以外」生活。 以此看來,若能大力發展夜經濟,將可快速提振內需,繼而推動經濟增長。數據分析平台艾媒諮詢就指出,2016年以來中國夜經濟規模快速增張,預計2023年將突破48萬億人民幣,按年增長13.4%。同時,此舉更可促使服務業聘請更多人,降低失業率,尤其是當前16至24歲勞動力失業率上升至21.3%的歷史新高。 港夜生活今非昔比 其實,早於2019年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已首次提出,要「活躍夜間商業和市場。鼓勵主要商圈和特色商業街與文化、旅遊、休閒等緊密結合,適當延長營業時間,開設深夜營業專區、24小時便利店和『深夜食堂』等特色餐飲街區。有條件的地方可加大投入,打造夜間消費場景和集聚區,完善夜間交通、安全、環境等配套措施,提高夜間消費便利度和活躍度」,由住建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文旅部、應急部負責,可見中央深明夜經濟的重要,只是過去三年受制於疫情,窒礙了政策的推進。 回看香港,夜經濟也十分重要。曾幾何時,香港被譽為「不夜城」,夜生活五花八門;現時卻今非昔比,就連酒吧,經歷疫情蹂躪,很多都已執笠,撇開平日不計,即使週五、週六,到中環蘭桂坊走一轉,便感受到市道大不如前。反觀新加坡,夜生活則多采多姿,撇開賭場不計,特色酒吧、水療按摩等,大把選擇,各適其適。港府實在需要想想辦法,重振夜經濟,成為旅遊業的其中一大賣點。 南華證券錢莊 港股過去5個交易日先升後回,恒指從上週三(7月26日)的19,365點拾級而上,連升3日至本週一(31日)突破2萬點,其後卻連跌兩日,本週三(8月2日)更大跌493點,收報19,517點,一週總計上升152點,相當於0.8%;國指跑贏大市,上升1.8%,相當於120點,收報6,669點,期間一度升上7,000點,可惜與恒指一樣,大關得而復失;科指大幅跑贏大市,上升4.0%,相當於170點,收報4,389點。 7月份埋單計數,港股上演「七翻身」的戲碼,國指及科指的表現與過去一週一樣,齊齊跑贏大市——恒指單月上升6.1%,相當於1,162點,收報20,078點;國指升幅更勝一籌,勁升7.4%,相當於475點,收報6,899點;科指升勢最為凌厲,狂飆16.3%,相當於63點,收報4,549點。 每週焦點股份——滙豐控股(00005) 滙控(00005)本週二(8月1日)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稅前利潤216.57億美元,按年上升1.47倍,優於市場預期;稅後利潤180.71億美元,按年上升1.02倍;每股盈利0.86美元。季度股息每股10美仙,與首季相同。另外,集團計劃進一步斥資20億美元回購股份,將於短期內展開,並於三個月內完成。 期內,列賬基準收入增長50.2%,至368.76億美元;按固定匯率基準計算,收入則增長55.9%。淨利息收入182.64億美元,按年上升36.5%;淨利息收益率為1.7%,上升46個基點。 集團行政總裁祈耀年表示,中期業績及淨利息收益上半年表現強勁,有信心實現2023及2024年修訂後的有形股本回報率目標,由約12%,提高至約15%;此外,今明兩年派息率目標維持在50%。 在業績勝預期、進一步回購、有形股本回報率提高三項利好因素下,一眾投行紛紛上週滙控目標價,然而,滙控早已被剔除於本欄投資組合,甚至不在觀察之列,要買銀行股,不如買恒生銀行(00011),或收益率近10厘的內銀。 【由於吳老闆事忙,本文由劉若文代筆。】 ============= 延伸閱讀:吳老闆週記(7月27日)內地經濟形勢複雜 拆解可期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7月27日)內地經濟形勢複雜 拆解可期

.若要市民重拾消費信心,首要就是穩住樓市,此外可考慮催谷夜生活。 .除了促進高科技發展,還要顧及舊有家當,兩條腿走路,經濟便易起。 .本地新盤貨尾增加至20年最多,但隨着人口的增長,樓市長遠將回升。 今個星期內地有不少新聞萬眾矚目,先是中央政治局會議本週一(24日)召開,為下半年經濟工作進行部署;觀乎新華社發布的會議通稿,市場認為釋出多重利好,憧憬短期內將會有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出台,港股翌日大幅上升。 不過,在此重要時刻,本週二(25日)舉行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卻宣布了兩項高層人事調動——免去秦剛外交部部長職務,由王毅兼任,以及免去易綱的人民銀行行長職務,由潘功勝接任;外界對此諸多揣測,為市場增添了不確定性,後續影響有待觀察,現時不宜妄下判斷。 首要穩樓市 催谷夜生活 本欄早已指出,現時內地經濟環境相當複雜,多個環節均出現了問題,包括個人消費、企業投資、出口貿易,以至地方債等。今次會議亦直言,「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複雜嚴峻」。 先說內需不足。在疫情打擊收入、樓市下行、股市不濟等多項因素叠加影響下,此前幾經努力才建立起來的消費信心,難免受到打擊,尤其是對大額消費,更是卻步,有錢都寧願擺在銀行,惟餐飲、航空、高鐵、旅遊等一般消費,市道其實十分暢旺。 以此看來,若要市民重拾消費信心、資金重新流動,首要就是穩住樓市。事實上,內地樓市被整頓了五、六年,時間拖得太長,問題亟需處理。而今次會議已沒再提及「房住不炒」,反而提出「要切實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以致一眾內房及物管股急彈,龍湖地產(00960)及碧桂園服務(06098)單日更急升超過兩成半。 此外,則可考慮催谷夜生活,令市民放工後留在街上消費,好過回到家中玩手機,兩者的經濟效益完全是兩碼子的事,因為服務業就是我摸你一下要畀錢,你摸我一下又要畀錢,摸來摸去就創造出GDP,增長速度可以很快、幅度可以很大;此舉亦可令服務業聘用更多人,降低失業率,特別是年輕人。 新舊經濟 需兩條腿走路 企業投資方面,實體經濟十分重要,催谷高科技或平台經濟的作用反而有所不及,因為高科技需建基於實體經濟之上發展,而且,在內地,新舊經濟的關係,與全球很多地方不同,屬取締性,非互補性,因此,內地在促進高科技發展之餘,還要顧及舊有家當,兩條腿走路——加強實體經濟,另外再搞高科技,整體經濟便容易起。 至於出口貿易,現時正受外資採取「中國加一(C+1)」策略影響,相信美國未來仍會鼓吹這做法,皆因此乃「自損三百,殺敵一千」之舉,而當中自損的三百,更非由美國自己獨力承擔,而是與其他國家包括日本、韓國、歐洲等一起埋單。不過,及至今年第三及第四季,相信出口將回升不少,主要由於受疫情影響的那部分會執正,另外就是「C+1」走了的,不少也回流,尤其是走了去印度的,例如蘋果代工廠,便決定撤出當地。 總括而言,個人認為,內地經濟不單止會無事,更可看好,繼續引領全球,唯獨最難搞是中美關係;始終,發展國家聚埋一齊,中國只靠發展中國家埋堆,帶得起幾多經濟體?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亦是同一道理,只靠發展中國家使用,發達國家卻不使用,也是難搞。 中國已宣布以稀土作出反制,措施下週二(8月1日)起便實施,後果可大可少,事關用於高科技的稀土,不止鎵(Gallium)及鍺(Germanium),而是多達十多種,現時只管制兩種的出口,未來可以愈加愈多,即是中美角力勢必愈演愈烈。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7月20日) 內需待提振 出口不算差

.相信很快會有政策出台提振經濟,重點主要落在提振內需。 .全球出口按年下降,中國出口所佔國際市場份額不跌反升。 .本港經濟增長要達3.5%至5.5%的目標,主要靠消費及旅遊。   國家統計局本週一(7月17日)公布,內地第二季經濟按年增長6.3%,雖然低過市場普遍預期的「破七」,但比起第一季的4.5%,已加快了1.8個百分點,且是過去8個季度以來最高;上半年總計,則增長了5.5%,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相信仍數一數二。 「三頭馬車」有驚有喜——「驚」的是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增長3.1%,比起5月的增長12.7%顯著放緩,不過,上半年總計按年仍上升8.2%;「喜」的則是6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上升4.4%,出乎意料之外按月加快0.9個百分點,上半年總計按年上升3.5%,同時,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樣優於預期,按年增加3.8%,不過,房地產投資按年下跌7.9%,跌幅比起首5個月的7.2%擴大0.7個百分點。 此外,此前海關總署公布的貿易數據,亦差過市場預期,以美元計價,6月出口按年下跌12.4%,是2020年2月以來最差,且是過去9個月第七度錄得倒退,進口跌幅亦擴大至6.8%;上半年總計,出口按年下跌3.2%,進口下跌6.7%。 內需好 增長好 展望下半年,隨着中央政治局會議將於今個月下旬召開,相信會有政策出台提振經濟,重點主要落在提振內需,皆因觀乎上半年的數據,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56%,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1%;換句話說,只要消費市道保持強勁,就能推動經濟持續反彈。 事實上,發改委本週二(18日)已事先張揚,將制定推出恢復和擴大消費政策,做好4項重點工作,包括完善消費政策,促進汽車消費和電子產品消費、拓展農村消費;提升消費能力,做好穩就業促增收等工作;優化消費供給,培育壯大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改善消費環境,健全標準質量管理體系,加大質量安全監管力度。 其實,內地消費市道十分暢旺,且看暑假伊始,首週國內機票預定量已創出歷史新高,全國旅遊熱門景點黑壓壓擠滿人,就連電影票房,截至剛過去的週日(16日),也突破了85億人民幣,整個暑假檔期有望挑戰疫前即2019年同期的176億人民幣。 貿易不算太差 貿易方面,內地的表現實際上不算差。以人民幣計價,上半年進出口按年仍上升2.1%,總額達到20.1萬億人民幣,創出同期歷史新高紀錄;當中,出口佔了 11.46萬億,增長3.7%,進口佔了 8.64萬億,下降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7月13日) 鼓勵生育 亦是人口政策

.本港適齡學童減少成為結構性問題,原因之一是生育率。 .若然增建居屋達致「人人有份」的地步,就能一箭三鵰。 .如果讓內地生來港就讀中小學,便可藉此做大教育產業。 教育局近日公布2022/23學年《學生人數統計報告書》,比較過2021/22學年同一批學生的人數後,結果顯示本學年全港流失了1.5萬名中學生、1.2萬名小學生,合共2.7萬人,流失率分別為4.56%、3.43%及3.99%,三者過去3年以來同樣持續擴大;若由2020/21學年計算,3年以來合共流失6.8萬個中小學生不再留港升學。 當局直言,根據人口數字推算,已預計學齡人口持續下跌的情況,並非過渡性,而是結構性,未來將從長遠規劃公營中小學學位供應,例如透過停辦新校、重置、合併等,逐步有序調節學校數目。 特首李家超亦承認,此乃結構性問題,其中一個原因是有不同人士考慮離開香港,但隨着有相當大數目的人口移入,因此相信「最壞情況已過」;另外一個原因則是出生率的問題,政府現正思考怎樣鼓勵生育,以延續社會發展的需要。 港生育率  全球包尾 事實上,除了「老齡化」,「少子化」亦是香港人口結構的一大問題,存在已非近十幾廿年的事,而且愈來愈嚴重。根據聯合國公布的《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香港女性的生育率,只得0.8,全球包尾,情況還嚴重過內地的1.2;統計處的《香港生育趨勢》更顯示,每千名女性對新生嬰兒的數字,過去30年間,暴跌近四成,最新已下跌到772名,與世代更替水平的2,100名愈拉愈遠。 至於怎樣才能鼓勵生育,當然不能喊口號搵明星拍宣傳片,或提高子女免稅額就算,還需其他有力措施配合,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派錢。且看新加坡,便相當大手筆——誕下第1及第2名新生嬰兒,可獲1.1萬新加坡元現金獎勵,其後每名再加碼至1.3萬坡元;另設兒童培育戶口,政府先行注入5,000坡元,再對父母於子女12歲前所存入的款項,作出等額配對供款;此外,父母可獲稅務回扣、有薪產假、育兒假期、託兒資助;最重要是,有子女的家庭,有優先權預購組屋,首次購屋更可得到19萬坡元政府津貼! 其實,鼓勵生育亦是人口政策的其中一部分,政府應先定下長遠人口政策;有了目標,其他政策包括房屋及教育等,才能跟尾。而本欄早已提出,未來10年,最好將人口推高至1,000萬,甚至1,200萬,達到內地「超大城市」的標準,才夠競爭力,才可在大灣區發揮作用。 增建居屋  一箭三鵰 房屋政策方面,隨着北部都會區的推進,以及加強郊野公園邊陲的利用,加上盡量填海,填得到的地方都填,除了「明日大嶼」,大嶼山很多地方亦可以填,還有屯門尾近內河碼頭那一邊,以上各瓣若然落實去做,房屋供應絕對不是問題。 在增加供應外,房屋政策也需檢討,就算不是回轉公私營房屋的七三比例,也要減少公共租住房屋與資助出售房屋的比例,即是盡量減少興建公屋,利用有關土地興建居屋,最好做到「人人有份,永不落空,無需抽籤」,從而達到降低土地資源資本價值損失,市民亦能住者有其屋,兼且製造財富效應的一箭三鵰之效。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7月6日) 以稀土反制 影響深且遠

.中國從稀土作出反制,關鍵不在蘊藏量,而是加工技術。 .增加以人民幣結算的貿易,或會對人民幣造成短期壓力。 .當香港融入大灣區,現時供應過剩的寫字樓也會不夠用。     以稀土反制   影響深且遠 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本週一(3日)發公告指,為了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自8月1日起,對鎵(Gallium)和鍺(Germanium)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未經許可,不得出口;此舉被視為中國反制外國晶片制裁的開始。 事實上,此類措施通常都是一步一步來,不會一步到位,最重要是將對自己的影響降到最低,即是所謂殺敵一千,自損三百;不過,此例一開,牽涉的層面未來將愈來愈廣,雙方角力勢必進一步升級。 稀土技術 主導全球 中國選擇了從稀土落手,對外國的打擊將很大。當中關鍵並非在於中國稀土的蘊藏量以至產量有幾大,而是在於將稀土加工成為部件的技術很值錢,現時大部分專利權均在中國手中,如要使用,便要畀錢,情況等同軟件開發一樣。 這還不特止,隨着中國長期佔據了稀土相關市場份額高達九成,形成群聚效應(critical mass),技術已愈拋愈遠,外國很難追得上,更遑論彎道超車,如得不到供應而要自己生產,相信需時好幾年之餘,還需投放大量資源,情況就像晶片研發一樣。 從中國在稀土市場的發展,可見國家的戰略策劃有幾厲害——以前外國礙於開採稀土的過程會造成污染,於是嚴格限制開採,中國便趁機將稀土資源平價賣到全世界,搞到個個習慣了向中國購買,期間中國不停提升技術,以及註冊專利,以致技術由零開始,變成主導全球,毫無對手,結果全球同業死晒;據聞現時中國買稀土還多過賣,當中,買的是原材料,賣的則是經過加工的產品。 其實,早於幾年前美國挑起科技戰時,以至其後祭出晶片禁令,市場已估計中國會在稀土方面作出反制,因此,相信外國儲備了不少存貨,面對中國限制出口,不會一下子缺貨,但往後便會欠缺升級版產品,拖累科技發展。除非大家能「轉跑道」,像馬斯克所言般,特斯拉下一代電動車的驅動系統,不再使用稀土;或像量子晶片般,無需利用傳統的光刻機製造,而可透過量子技術生產,後者若明年能上量,全球傳統晶片企業就此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