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國際創科展」4月載譽而歸 第20屆「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網羅全球新品 四大科技展盡顯本港創科中心優勢

商事動態

「香港國際創科展」4月載譽而歸
第20屆「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網羅全球新品
盡顯本港創科中心優勢

由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與香港貿發局合辦的第二屆「香港國際創科展」(InnoEX)將於本月,假灣仔會展隆重舉行。今年InnoEX的主題為「智慧創新  聯通世界」,彰顯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優勢。貿發局同期舉辦包括「春季電子產品展」(春電展)在內的四大春季科技展,合共匯聚超過20個國家及地區,約3,000家展商參展,陣容盛況空前。兩展將於本月13日至16日舉行,展出各式各樣創新科技方案與產品。 貿發局助理總裁古靜敏表示,大會希望透過科技展,協助推動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InnoEX不僅展示各種創科成果,更匯聚香港、內地和東盟政府代表及不同科技領域的專家,探討科技和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議題,全方位促進跨區域、跨行業合作,增強本港創科實力。 InnoEX亦是本地初創企業展示實力的理想平台,譬如今年首度參展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Hong Kong Generative AI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HKGAI)(展位編號:3E-B03, 3D-A06)就是好例子。HKGAI是創新科技署重點項目InnoHK旗下的研發中心之一,專注研發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目前主力為特區政府提供服務。經創新科技署的推薦,中心希望藉著展覽,向本地業界及海內外展商及專家分享研發成果,提升本地的認知及國際知名度,吸引客戶及創科同仁的關注。 InnoEX同時充分發揮香港作為內地企業向國際展示的重要橋樑角色,從是次展覽中來自內地的優刻得(Ucloud)攜手合作夥伴算豐來港參展(展位編號:3E-B05)可見一斑。各自作為國內雲計算、算力技術領域的翹楚,優刻得與算豐都希望藉著這個珍貴的交流平台,瞭解行業的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並向全球用戶展示領先的全球化基礎設施能力、公有雲、私有雲以及AO算力解決方案,從而提升企業在全球的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兩家公司均對InnoEX作為國際性展會予以肯定,相信能為其探索新的合作機會、開拓新市場提供機會。 此外,大會今年特別聯同大型招聘平台Jobsdb以及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合作,在InnoEX與春電展增設人才配對活動,協助參展商招聘人才。同時亦會舉辦多個分享會,由人力資源專家及科技界人士講解投身本港創科界須知事項。 春電展今年迎來第20屆,並以「世界級電子業盛會  激發無限商機」為主題,設有「品牌薈萃廊」、「初創專區」與「科技館展區」三大特別展區,網羅全球知名品牌及創科企業旗下嶄新電子產品及科技方案,不少涉及健康管理及銀髮市場的熱門項目。 春電展新增「儲能產品」展區,帶來為戶外活動及電動車供電的產品,而電動車龍頭企業Tesla將參與並展出環保電動車。展會亦增設數碼娛樂體驗區,由遊戲開發商及主打延展實境與人工智能的創意企業,為大家帶來精彩的電競及遊戲互動體驗。此外,4月15日,大會將舉辦科技前瞻研討會,以「超越邊界:探尋空間計算與人工智能的未來」為題,邀請多位業界翹楚探討相關技術與設備的最新發展。 第二年參與春電展的音朗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展位編號:1D-A02)表示,希望透過香港窗口,開拓海外市場。公司主打音響器材、影像產品,過往聚焦在歐洲與美國等地,近年積極發展東南亞業務,加上,品牌針對高端消費市場,相信在春電展能夠吸引目標受眾。 四大春季科技展將採用「展覽+」(EXHIBITION+)線上線下融合模式舉行。上述展覽均須預先登記入場,歡迎有興趣人士前往 https://bit.ly/4aa6S5W 報名。   有關香港國際創科展: 日期:2024年4月13日至16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網頁:innoex.hktdc.com/tc 有關香港貿發局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 日期:2024年4月13日至16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網頁:hkelectronicsfairse.hktdc.com/tc   登記網站:https://bit.ly/4at3Idn   ============= 延伸閱讀:貿發局「GoGBA港商服務站」擴展至惠州肇慶 在地支援大灣區九市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可持續發展

廠商會餐飲聯簽合作備忘 攜手推動餐飲業綠色轉型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廠商會)與香港餐飲聯業協會(餐飲聯)日前(29日)簽署「推動餐飲業及相關行業ESG發展」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合作提供一系列「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技術諮詢、培訓、講座,並會推出聯名「ESG約章」證書,以促進業界盡早實踐綠色轉型。 合作備忘錄由廠商會行政總裁周瑞𪊟及餐飲聯總幹事馬鈺潔簽署,並由環境保護署署長徐浩光、廠商會會長盧金榮,以及餐飲聯主席楊振年見證簽署儀式。 廠商會致力協助香港工商界適應ESG發展趨勢,並於2022年推出「ESG約章」行動,鼓勵香港企業訂立行動承諾,逐步落實低碳轉型,行動迄今已累計接近1,000家企業及機構參與。而餐飲聯一直不遺餘力地協助餐飲業及相關行業應對環保法規所帶來的影響,維持競爭力。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指,履行ESG責任不僅是企業的應有之義,也有助企業建立正面形象和增加消費者支持,創造長遠價值。為進一步推動各行各業機構將ESG融入經營理念內,「ESG約章」行動將與不同的行業組織合作,針對各行業的需要,提供更適切、更到位的ESG支援,「我很高興餐飲聯成為首個合作夥伴,楊主席旗下公司並率先加入成為『餐飲業ESG』倡導公司,協助推廣ESG理念。我有信心在雙方強強聯手下,能提高整個餐飲業的ESG水平,為構建永續社會邁出重要一步。」他透露,未來廠商會將與玩具業、電子業、健康食品、酒店業以及零售業等行業組織加強在ESG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餐飲聯主席楊振年表示,「在當今社會,企業的環保責任愈來愈受到重視,餐飲業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應積極參與綠色轉型。透過與廠商會的合作,我們將能夠為餐飲業界提供必要的ESG知識和資源,協助業界提升操作效率同時減少環境足跡。」 楊振年進一步指出,此次合作不僅是促進綠色實踐,更是對餐飲業未來發展的長遠投資。「我們期望透過持續的培訓和支持,鼓勵更多餐飲企業實行ESG措施,從而在提升自身競爭力的同時,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他認為,這將有助於形塑公眾對餐飲業的正面看法,進一步推動業界整體向可持續方向發展。 根據合作備忘錄,廠商會和餐飲聯將加強ESG推廣和培訓工作,而廠商會及屬下的CMA檢定中心亦會為餐飲業界提供度身訂造的ESG解決方案、技術諮詢和認證服務,以提高業界的ESG實踐能力。此外,廠商會與餐飲聯推出聯名「ESG約章」證書,參與計劃的餐飲聯會員可將計劃的標誌用於其宣傳資料內,從而提升企業價值和品牌形象。 簽署儀式完結後,大會舉行了ESG講座,由香港可持續發展教育學院實務教授兼副院長王象志、廠商會商業服務發展總監歐陽汝發、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碳及環境卓越管理主管周志賢、CMA檢定中心驗貨、認證及項目部高級經理趙家瑜,以及華迅生物科技香港技術經理王景盛為餐飲業提供ESG、碳中和及污水處理等方面的實用資訊。 出席是次簽署儀式的嘉賓尚包括廠商會副會長黃家和、吳國安、梁兆賢、駱百強;餐飲聯副主席黃浩鈞、林國亮以及楊淼等。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可持續發展

嶺大調查 逾九成受訪者願意光顧低碳餐廳

為減緩全球暖化,特區政府致力爭取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餐飲行業作為消耗能源和資源較集中的行業,其產生的碳排放不容忽視。嶺南大學(嶺大)香港商學研究所最新進行一項有關「香港餐飲企業的碳中和挑戰系列報告」發現,超過九成消費者願意光顧低碳餐廳,惟大部分受訪者對碳足跡的認知度低。而餐廳管理者亦表示,成本過高、遇到技術難題都是實施低碳運營遇到的最常見問題。 研究團隊分別進行了兩輪問卷調查,首輪調查於2023年1月至3月進行,在地鐵站和商場等人流量大的地區,以隨機抽樣形式成功收集142份消費者的有效問卷,以了解他們對於低碳餐飲的認知和消費意願。團隊其後再於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進行次輪研究,分別從26家遍布港九新界的餐廳,以隨機抽樣形式收集到143份來自餐廳管理者、員工和消費者的有效問卷,以了解香港餐飲業的低碳運營現狀和挑戰,當中包括五家分店數量超過100家的大型餐廳(例如:譚仔雲南米線、麥當勞等),11家分店數量為10至100家的中型餐廳(例如:麥奀雲吞麵世家、壽司郎等),以及10家小型餐廳(分店數量少於10家)。所有受訪者均為18歲以上人士。 首輪調查發現,受訪者對碳足跡的認知度低,不足四成(39.4%)受訪者能正確識別「肉類」為碳足跡最高的食物、逾兩成(21.8%)人表示「不知道」。 調查又發現,超過七成(73.9%)受訪者認為餐廳採用低碳運營有好處,僅不足兩成(18.3%)受訪者認為低碳運營對餐廳經營可能有壞處。雖然有超過九成(97.2%)受訪者表示願意光顧低碳餐廳,當中更有超過兩成半人(27.5%)表示高度意願光顧,不過,逾六成半(66.2%)受訪者表示,只願意為每餐額外支付不多於100港元,以支持低碳餐廳。 研究團隊在次輪調查中,以餐廳管理者、員工和消費者的不同視角進行研究,全面了解餐飲業碳中和實施的現況與困難。受訪者需要根據個人感受就不同問題作出評分,結果發現,餐廳管理者在低碳意識及承諾的同意程度方面,對比員工和消費者來說是三者當中最低。值得注意的是,在評估受訪者是否願意為降低碳排放而改變其飲食習慣時,餐廳管理者、員工和消費者作出的評分都是最低,反映受訪者願意為降低碳排放而改變其飲食習慣的意願較低。而大型餐廳在低碳意識、承諾和治理方面的表現,均優於中型餐廳和小型餐廳,滿分以100分計算,大型餐廳得分為71.2分,中型餐廳和小型餐廳的得分,分別為67.8分及64.2分。 調查又發現,大多數受訪者對餐廳低碳運營持正面看法,超過七成半(75.4%)受訪者認為餐廳以低碳運營的好處多,包括符合特區政府最新的「走塑」(管制即棄塑膠)措施,對環境保護產生積極作用、有助餐廳打造綠色低碳的品牌形象,長期可降低餐廳的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以及為市民提供更多消費選擇,體驗低碳飲食、促進身心健康等。 是次研究總結了受訪者對於餐廳採用低碳運營所面對的挑戰和困難,包括:(一)低碳運營的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導致成本高的問題;(二)低碳運營涉及能源電器改造,遇到技術難題;(三)餐廳需要按照統一的政策標準來制定和實施低碳運營方案,目前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四)餐廳低碳運營作出相應改變,可能會影響餐品的味道和品質,有機會導致消費者流失;(五)員工培訓難度大;(六)監管困難。 被問到希望得到什麼類型的支持,在143位受訪者中,高達92位受訪者希望得到資金上的支持;81位受訪者希望得到技術支持;亦分別有73位和57位受訪者表示,希望得到知識性培訓和管理方法培訓的支援。另外,被問到希望得到哪些機構的幫助,有126位受訪者表示希望得到政府部門幫助,96位受訪者希望得到香港餐飲聯業協會幫助。 嶺大研究團隊表示:「餐飲業不僅直接影響食材採購、能源使用和廢物處理等環節的碳排放,也間接通過顧客的選擇和行為模式影響社會的碳足跡。因此,餐飲業的低碳化轉型對推動整個社會實現碳中和具有深遠影響。政府可提供資金援助,直接減輕餐廳在低碳轉型初期的經濟負擔。對於那些主動參與低碳改造的餐廳,政府可提供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進一步激勵餐廳採取環保措施。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批量採購節能設備等措施,幫助餐廳以更低的價格獲得必需的節能電器和設備,從而降低餐廳在轉型過程中的採購成本。」 研究團隊又建議,政府與相關社會組織聯合推出一系列針對性支援措施,例如組織低碳餐飲技術培訓,內容涵蓋經營策略和成本管理等,為有意向轉型的餐廳提供專業指導和技術服務;政府亦需要推出具體措施,制定統一的實施標準和行業規範,建立獎懲機制和監管體系,以保證行業執行的標準;政府亦可通過教育和激勵措施,提高公眾對低碳生活方式的認知和參與度,例如發放低碳餐廳優惠券或促銷活動信息,鼓勵消費者選擇低碳餐飲服務。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

黎家聰:諾亞控股戰略轉型 領先財富管理服務

博客

黎家聰:諾亞控股戰略轉型 領先財富管理服務

市場瞬息萬變,投資稍微不留神就已經可以面對巨大風險,因此,很多投資人都會尋找專業的財富及資產管理公司幫助管理部份資產。一方面尋求更卓越的投資回報,另一方面可以分散投資風險,不用把所有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裡。 諾亞控股(6686)正是領先的財富管理服務提供者及先驅,公司主要為華語高淨值投資者提供全球投資及資產配置領域的全面一站式諮詢服務。公司主要有三個業務,分別是財富管理業務、資產管理業務,以及其他業務。 諾亞的財富管理業務主要分銷以人民幣及其他貨幣計值的私募股權基金、私募證券基金、公募基金及其他產品。諾亞透過遍及中國內地18個城市的1,109名理財師的網絡為客戶提供定制金融解決方案,以及透過位於香港(中國)、洛杉磯、紐約、硅谷及新加坡的辦事處滿足其客戶的國際投資需求。諾亞通過歌斐資產管理來管理以人民幣及其他貨幣計值的私募股權、公開市場投資、房地產、多策略及其他投資。 秉持長期穩健發展的經營理念,諾亞2024年第一季度,分銷達人民幣189億元(26億美元)的投資產品,同比增加12.4%。截至2024年3月31日,諾亞透過歌斐資產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達人民幣1,533億元 (約212億美元)。 同年,公司榮獲《亞洲私人銀行家中國財富獎》第13屆亞洲私人銀行家大獎中榮獲「中國最佳獨立財富管理機構(Best Independent Wealth Manager – China)」稱號。該大獎被業界譽為奧斯卡級數的獎項,獎項印證了諾亞控股在財富管理方面的出色能力。 主要有賴其六大優勢: 第一、作為財管平台的差異化服務的競爭力:公司提供獨立客觀的配置策略建議、解決方案式的服務模式、全球化的服務拓展計劃。例如,公司推出了N+專案,為客戶提供高端個性化體驗,這些舉措旨在為身處世界各地的中國高淨值客戶提供多場景的定制私行服務; 第二、海外市場的發展:隨著客戶的全球資產配置需求提升,以及諾亞國際在管道、產品和綜合服務端的持續投入,海外業務淨收入同比提升; 第三、增長的國際理財師隊伍:隨著洛杉磯辦事處的設立以及在迪拜推出的新服務也正步入落地的最後階段,公司的全球影響力持續增強,截至2024年一季度,諾亞香港和新加坡的財管團隊已經有91位理財師,同比增長225%、環比增長2.2%。今年,目標是將該隊伍擴展到200位。 [...]

博客

廖錦興:廉潔世界新道路

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於康城影展首映,完場後獲觀眾站立鼓掌近5分鐘,實在可喜可賀。這部以八十年代九龍城寨為背景的港產片,不僅叫好叫座,還讓觀眾重溫當年舊香港的城市情懷。筆者觀後,除了被劇情中呈現出的友情和師徒情打動外,還憶起上世紀中的香港治安環境。不得不說,電影中描述的窮困生活和社會秩序是多麼的寫實。   過去,香港因為治安問題和貪污腐敗引致民不聊生,近年以往不少電影如《跛豪》、《金錢帝國》等,也探討過這些主題。此外,一系列反貪題材電影如「風暴」系列,更是揭示了當年貪污受賄的猖獗程度。當時,貪污受賄成為家常便飯,沒有市民相信香港能有今天廉潔的社會和良好的治安。 而今時今日,香港的廉潔自律精神已深入民心。近期一宗法庭案例中,就一名女子考車牌失敗後,企圖以月餅券行賄考牌官,被判入獄兩個月,可見香港對貪污受賄零容忍。然而,這些貪污受賄的行為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仍十分普遍。因此香港廉政公署(廉署)除執法外,還肩負著重要的本地廉潔教育推廣和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加強合作,共同打擊貪污,並輸出香港的廉政經驗。 上週,由香港廉署和國際反貪局聯合會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聯合舉辦了「廉政公署第八屆國際會議」(The 8th ICAC SYMPOSIUM)。是次國際會議同時也是反貪局聯合會第11屆年會,會議吸引來自60個司法管轄區的約500個反貪專家參與。筆者有幸獲邀出席開幕典禮,並參與多場專題演講。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開幕辭中指出,「香港保持符合國際標準的強有力的監管制度,本港廉潔高效的政府、公平的生意競爭環境、健全的法治、獨立的司法權及對腐敗的零容忍聞名於世。香港亦處於國際反腐敗工作的最前沿,且受到國際認可。本港去年在『世界正義工程』(World Justice Project)的廉潔範疇獲排名第9,在清廉印象指數(corruptions perceptions index)中,亦在180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14。」 廉署在開幕禮上,分別與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毒罪辦)及四個國家(哈薩克斯坦、沙地阿拉伯、南非)的反貪機構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體現堅實的國際倡廉交流合作。 值得一提,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的演講主題是「反腐敗與法治」。張官利用多宗涉及公職人員行為不當和違反誠信的法庭判決,說明了根據《廉政公署條例》成立的廉署是個高度專業的反貪機構,確保公職人員若出現貪污受賄的行為必定會受到法律制裁。而歐洲檢察官辦公室(European Publ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