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朱立威:憂現結構性財赤 政府應避過度發債渡日


本港經濟復蘇步伐不如預期,至今本年內有六宗地皮流標,最新的一幅為上周截標的港鐵旗下東涌東站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最終沒有收到任何標書,再度流標收場,也是2013年2月港鐵天水圍天榮站物業發展項目因「零入標」而流標後,逾10年半以來再度有港鐵物業項目未能吸引任何發展商出價競投。本財政年度預算推出18幅土地,如今只能賣出兩幅,連同補地價項目,估計仍不足200億元,與預計850億元的地價收入目標相距甚遠,勢加劇財庫赤字壓力。

為增加政府現金流,政府近年考慮提出發債以增加「收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年初的財政預算案也提出發債增加「收入」,未來至少5年度每年發債650億元,包括新設基礎建設債券,整體規模都較以往大。

過往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抑或銀髮債券的發行,一來是為支持香港債券市場,二來是為散戶投資者提供資金出路。今次發債的最大分別,是回歸到最基本的融資性質,即建基於「莫財」,但不少學者也曾就表示擔心,就如學者李兆波便指出,發債需償還款項及利息,絕非是消減財赤的良方。

政府面對收入比預期大幅減少,將出現結構性財赤,而支出卻不斷遞增,本港去年度便有達1,398億元的財政赤字,而本財政年度首五個月已錄得1,362億港元赤字。過去四年,連年財政赤字,已令特區政府財政儲備累計下降了3,536億元。若扣除其間發行債券及回撥房屋儲備金結餘,四年內實際上已花掉過去多年政府辛苦累積下來約一半的財政儲備。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市政委員會於今年9月宣布破產,並停止所有非必要的支出,港府亦應以此為鑑,避免過度以發債借貸來應付財政開支。

消除財赤,最重要重啟香港經濟繁榮,政策上先需要拆牆鬆綁,減少對市場的干預,在市場上發揮資本主義自由經濟體系的優點,加上香港有背靠祖國的優勢,只要堅守低稅率,避免過度發債借貸度日,及實行高經濟自由度,香港前景仍然亮麗。

 

撰文:朱立威  全國人大代表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