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理財思維 共迎財富自由新世代 RON ╳ GREGORY GOAL TO FINANCIAL INDEPENDENCE

股市

【封面故事】創新理財思維 共迎財富自由新世代 RON ╳ GREGORY GOAL TO FINANCIAL INDEPENDENCE

早年《富爸爸.窮爸爸》作者Robert Kiyosaki帶出財務自由的理念,更風靡全球。他以自己的公務員爸爸(窮爸爸),與朋友的生意人爸爸(富爸爸)做比較,重點是找到能製造現金流(被動收入)的「資產」,例如一盤可持續的生意、長期派息的股票、提供穩定租金收入的住宅、商舖皆可,而透過進行合適資產配置,持續製造現金流,成功製造更多財富,終有一日可達成財務自由的人生。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環球經濟及投資市場變幻無常,投資者要在風高浪急中,財富得以持續增長難度可謂不小,若循依靠單一資產如炒樓致富或炒股,相信或再難複製昔日的成功。本刊今期邀請到兩位早已達至財務自由的理財專家,AB Capital董事陳衍綸(Ron)及《我要做富翁》施宏毅,各自分享獨到的投資心得,從文中細看兩者共同點可見,要快人一步致財務自由,創新投資思維正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TEXT:KANNIE CHENG、HENRY LAU    PHOTO:CHEUNG CHIN YUI AB Capital  陳衍綸:創新思維創財富 多元理財覓共贏 踏入2024年,環球政經環境變幻莫測,地緣關係緊張,俄烏戰爭、以巴危機加上美國持續加息,加密貨幣平台連環爆煲等陰霾、無論是股票、基金、加密貨幣、外匯、債券、房地產或經營生意的投資者,相信絕大部份已遭受不同程度虧損。如以「佛系」投資應對,也需要忍受通賬不斷蠶食資本之苦。 AB Capital(安本資產管理)董事陳衍綸(Ron)展望新一年投資展望仍有許多不明朗的因素,提醒投資者在投資策略上要審慎靈活行事,並以多元分散形式,降低所面對的風險,以應對風高浪急的市況。 Ron是按揭市場理財專家。他形容2024年投資市場變幻莫測,去年俄烏戰爭、加密貨幣平台連環爆煲、美聯儲急劇加息等「黑天鵝」不斷湧現,相信其負面效應會延續至今年。他提及,美國高息環境仍會持續至年中,才會逐步減息,令投資成本有所降低,整體經濟環境才會有明顯改善。 Ron提議保守型投資者,以保留現金為上的策略應對,把約7成資金轉化成現金,待大市大幅下跌時,尋找入市機遇。他說:「不妨按著當前的最新形勢變化,進行短期(半年至一年)的短線投資,藉以提升投資回報。去年股債齊跌,令大部分投資者皆損手而回,為跑贏通賬,建議投資者把餘下3成資金,可考慮投資一些公用股、美國短期債券及定息產品,甚至可配置少量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及以太幣),以守為攻策略做好風險管理。」 衝破傳統  開創額外資金增值 若是進取型的投資者,Ron建議,不妨考慮善用銀行資金,把資產活化增值以達「錢揾錢」,增加創造被動收入機會。他提及,本港大部份市民均以置業為目標,將積蓄放在物業上,然而及至退休時,餘錢卻不多,其實可以善用手上物業,成為一種收入。 他舉例說:「如銀行致電客戶推銷私人貸款,致電前已分析客戶背景資料,你的財務及信貸評級已達相當水平,毋須提供抵押品亦能貸款。雖然私人貸款息率略高於樓按利息,但亦屬方便快捷資金來源,此刻你已為自己創造了一個生意機會,可考慮將資金投放於回報較高之穩健項目。每個人的信用、收入能力及年齡都是資產,年輕有穩定入息絕對是重要的無形資產,如能從25歲起有效運用,退休前每月平均創造$1,500被動收入,將累積收入按6%年利率複式計算,退休時已不用擔心單靠強積金能否維持晚年生活。」他說,投資者不妨善用物業「活化」信用額,透過本港個別物業按揭公司接受客戶以個人或公司名義投入資金成為其金主,讓金主在有物業抵押品情況下享受「有抵押貸款」賺取固定息差收入。 Ron續解釋,有抵押貸款並不屬於投資。顧名思義,即是資金方將資金以某息率貸款予借款方,借款方需提供抵押品(例如物業、珠寶首飾、公司股份或應收帳)。若借款方出現違約情況,資金方有權將抵押品變賣以償還所欠本金及利息。物業按揭公司、當舖及企業應收帳融資機構分別提供以上借貸服務,並需持有「放債人牌照」於本港作合法經營。「有抵押貸款機構之營運利潤主要來自放貸利息,而非抵押品之價格上升。以物業按揭公司為例,他們以協定息率向業主提供貸款,業主以手上物業為抵押品,按揭公司沒有投資或直接擁有物業業權。業主清還貸款便可贖回抵押物業,物業價格上升並不會增加按揭公司之利潤。若物業價格下跌,只要跌幅不超出物業借貸比率(例如75%借貸比率,市值1,000萬物業可貸款750萬)加上利息收入,就算業主違約,按揭公司亦沒有損失。」 締造藍海  創立個人事業 Ron瞄準了有抵押貸款的藍海市場空間,在2019年創立AB Capital,他建立了一個平台,一方面是貸款給業主,另一方面為資金方帶來賺取息差的機會,現時公司能夠在同業中成功突圍,主要是資金充足,與十多間姊妹公司合作,可以滿足業主及資金方的資金雙方需要。他說:「針對在銀行申請按揭是絕不容易,銀行除了看物業質素,還要看申請人的資料,包括入息證明、信貸評級及年齡。假設業主符合貸款的條件,但銀行批出款項,最快也需要兩個月,若業主急需資金,銀行便不能滿足,加上銀行亦不會做二按,若需要更多的貸款,業主只能找按揭公司協助,故此,亦令AB Capital在當中有空間發揮。」 他說,AB Capital經營至今盈利雖保持隱定增長,但仍會持續吸納小資金方,主要因為需要減輕風險,若過份依賴大資金方,萬一對方突然離場,便會令到資金緊張。擴大資金方的基礎,簽下不同年期的合約,令到資金流一直穩定,也不需受到大資金方的限制,將營運成本降低。 創新與共享  皆為成功要素 談及成功之道,Ron坦言,一個成功企業家必須時刻具有創意。他說:「無論你身處在傳統還是新經濟行業,企業家一定要與時並進,不斷創新,因為創意已不經覺間與競爭力掛鉤了……共享亦同是十分重要,以我創立AB Capital為例,我們突破了傳統框框,成功吸納了小資金方進入市場,改變了昔日有抵押貸款只是有錢人的遊戲,同時令公司分散了資金的風險。除此之外,未來我會與不同理財界的專家合作,擴大接觸不同層面的投資者,分享理財心得,共建投資碩果,締造共贏局面。」 施宏毅Gregory(施傅):傳承創新投資思維  肩負培育後起之秀 要達至財務自由,不是單憑一套理論便能夠達至成功,還需要經歷種種陣痛,包括環球市況低迷,投資者信心盡失的境界,才會激發潛能,以創新的思維為自己定出稱身的投資方案。施宏毅Gregory(施傅)從負債80萬至賺得半億,甚至已是財務自由,看似是一般財富增值的故事,但當中的心得,正是一般投資者所缺乏。施傅自2012年開設YouTube頻道《我要做富翁》,堅持以最淺白的語言為觀眾分析未來市況,現時加、港兩邊遊走,家庭與事業拿捏穩妥,身份更多元,是4個小孩的全職爸爸,也是天使投資者,其最大心願,為年輕人開拓財富增值的眼界,兼讓他們有紮實的投資底蘊。 在2007年已賺得第一桶金,有自己的物業,今天已達財務自由,施傅會這樣形容自己:現在是半退休狀況,香港與加拿大兩邊走,只會在遇到合適的項目才會參與。「近十多年能夠將事情做對,關鍵在於懂得控制注碼,不會主觀地以為遇見好機會便全身投入市場,甚至借貸作投資,最重要是將注碼分類,才有效降低風險。從來沒有過高的風險,只有投資種類過多。若投資注碼少,風險不會太多。」 他最贊成趁年輕便要學習資產如何配置,接觸更多投資工具,然後才選定投資方向。投資初階,一般都出現錯誤,但因為注碼不大,故損失也不會過多,最重要是讓自己可以從中汲取教訓,不會再重蹈覆轍。當經驗累積,自然能長線健康地發展。他形容投資,就像一場籃球比賽,是有很多方法入球的,而最錯的方法,正是不了解自己。 失敗正是成功的助力 施傅亦曾經用錯了投資工具,例如窩輪牛熊證、細價股等,這些工具其實會令投資者在輸與贏都是極難掌握,永遠也不明白到為何會輸,因牽涉了大多人為因素及幸運條件,股價過於波動,所以絕不能依賴這些工具作退休或財務自由。加上過份下注,甚至借貸投資、槓桿投資、以孖展交易等,當投資在不適合的工具上,便會引致投資失利。 年輕人投資,失利是在所難免,當施傅負數達80萬元,他痛定思痛,不斷做英語教職的工作,辛苦再儲蓄了十多萬。「其實當時應該先償還債務,可惜為了盡快獲利,於是買入窩輪及牛熊證,結果是兩日便損失了7成資金,傷上加傷,十分氣餒。」經歷挫折後,他決定重新用基本分析買賣正股,每年閱讀十本投資書、每週八本財經雜誌,更連續兩年坐在「彭博機」前重新統計所有投資分析,並不斷審視個人投資策略。之後更設計出「齒輪理論」投資系統。2007年賺取到第一桶金,買入第一個物業和車位,並還清所有債務。 施傅曾表示,投資是向上流動,他在財富管理上,亦演繹這句說話。他相信,當投資向上流動時,財富亦是向上流動,但向上流不代表你需要很多資金,也不代表你要明白很多事情;反而向下的話,便反映出一般散戶的狀態,每當聽到消息,或看到新聞後即作出某些反應。「其實投資市場不會同步,但亦不會落後,而是永遠領先,當大家期望有預期消息,自然會心急,於是不能成功將所聽到的,分辨為消息或是分析,甚至也不懂得分辨出是預期消息或是過期消息。相信了過期消息,只會一直損失利益;即使該消息屬預期性質,亦需要配合分析,捉緊入市時機,才會有累積財富的可能。」 當然,預測股市是有一定的難度,尤其在跌市時,散戶必定心怯,有勇氣沽出股份,卻小心翼翼進行投資。「事實上,一般投資者所接觸的消息,都是過期,例如早前英鎊出現了不少負面消息,甚至兌港匯跌至8港元,當時若投資者早一步在當時入市,之後亦可以有10%以上的獲利;現在日圓亦處下跌軌道,投資者若假設會反彈,便需要計劃何時入市,如果在跌市時也沒有入市的部署,投資者是永遠也捕捉不到上升的軌道,所以要懂得分辨消息是已過期,還是屬預期,是非常重要。」 施傅一直抱著這種信念,只會找尋預期的消息,最近,他便藉著預期的消息,而對黃金進行了投資,並且獲利。「雖然美國至今未有減息行動,而且仍處於加息周期之中,但明年減息已是如箭在弦,市場亦靜靜地偷步炒起黃金,加上黃金是很穩陣的資產,由1,600美元升至超過2,000美元,對不少投資者來說,也是一個穩陣的投資工具,只需要通過宏觀的分析,不需要對某家公司進行研究,算是簡單操作的例子。」 聯儲局公布預料2024年將會減息,美元及美債孳息率即走弱,現貨金價更升至10日高位,2月期黃金價格升至每盎司2,051美元。施傅預期,當美國真的減息時,金價的升勢便會完成,或掉頭回落。放諸其他投資工具,道理也是一樣,要早一點去看,故此現在買入黃金,獲利是不及半年前的。目前,他的投資組合,其中有6%是買入黃金,3%買入比特幣,還有少許是外匯,合共資金只是他的資本的10%,其他工具是美股、債券等,都屬全面。 經得起衰退  方為成功 施傅是財經界KOL始祖,其實在此之前,他一直想做資產管理,成為基金經理,但需要有穩定的客源;後來打算投身保險業,需要擴闊人脈網絡,於是想方設法。「當時看到有不少在社交媒體開設頻道,說說自己對某些事物的想法,但關於投資的卻很少,就是這樣,我開設了相關頻道;然後,大眾對於文字愈來愈抗拒,寧願看影片,那時候還未流行短片,但明顯見到影片的收看是高於文字,於是在2012年開設了YouTube頻道《我要做富翁》,這個決定是正確的,因為多了機會讓大眾認識我,知道我擅長長線投資。」他補充,所謂成功的KOL,是經得起衰退,不論在牛市或熊市中,都能保持長線投資的技術;另外,經常要有教學點子,不能人云亦云,亦要持續有預測的內容,自己更要保持貼市。 [...]

名家觀點

2023年結與2024前贍

2023年都算頗係特別的一年,特別在係差不多在這一整年中,市場大多數的主觀慾望與市況真實表現的狀態,有著頗大的距離和分歧。 美國區之息口走向肯定是最核心又最關鍵的力量去帶動市場或影響市況。今年年頭始息口一直攀爬向上,除了美金/美元指數走強外,其他所有資產價格都幾乎被推向下,債券市場都頗係陷入重災區,當然還有加上國內企業債券在不停又不斷地發生違約事件,完全墮入雙重打擊之狀態。一些較穩健既企業債券價格亦不會有太大之折扣(中短期的),得來的殖利率也可能跟放入定存產生之利息差不多,那就是,why bother呢! 固定利息產品呢一環,於今年或是明年,都將會是被考慮是否要加注或是要減注的一項。2023年頭兩季市場好多聲音都喊年底前美聯儲會減息,沒有減之餘反而仲多加幾次。個人在過去一年至今都未有過對美聯儲進行減息行動有太多期望,有跟進我撰寫文章的也略知一二。還有多次提及要留意其他股票市場之機會,例如是歐美和日本區內的,其實中港股市一直著墨不多,甚至提及到要多加留意多個層面的問題點。時至今天,相信有很多資金已經流入了一些非中港股票市場們,相信亦包括大塊頭的美國股市,看看美股三大指數,攀升不少,故此,今年真心非常感謝一眾非中港股票市場以及外匯交易部隊之走勢,令業績與客盤有不俗之表現, win-win case,亦感恩自己在過去10多年一直教育客戶群要放眼全球全宇宙之機會,美股/美國企業尤其多談多討論。個人對美國政治層面既對內對外之管理管冶素質一直保持非常懷疑觀感,不是我杯茶,但是, 美元到目前依然係外匯市場既霸主,大多數商品的計價單位以及多國儲備和投資所採用的幣種,要削弱或取代其地位亦很不容易。另外, 美國區內很多大企均是全球的行業龍頭或是坐擁大佔比的市場份額,就算連很多中小型的也具管理質素。美股在過去長線看來一直是在上升軌道,當然當中亦有不少的波動兼上下波幅,但總体而言每次在低位後之反彈動力真係遠大於中港股票股價,金融市場還是美國人的強項,條華爾街都真係不是省油的燈, 強!所以!成熟資本社會市場咪就係有此等優勢囉,明白不明白,這個亦是表現有強厚國力的重要一環。 基於息口走勢會是明年重要焦點之一,故此,在踏入2024年之際,各地各區各平台不同聲音在預估明年息率去向,過九成均預判來年整年減息最少75點子,有說三月份開始、六月份始、或第三季或第四季,少數說明年整年維持利率不變, 以及基本上零單位會出來描述有加息的可能性。首先個人認為將來甚麼狀況都會是有可能發生的,不會在考量和部署方面排除任何既可能性(除非本人是寫其劇本的主編..哈),未來一年劇本細節怎樣發展肯定是取決於美聯儲官方的一切決定,而他們對於政策和金融導向與實際經濟運行狀況以及他們要用什麼手段達至甚麼目的和目標,看似容易估量但其實又不容易揣測,再加上明年是美國大選年,亦極有可能當中會多了牽涉政治相關因素,故此,我個人會處於一個偏向觀望而又能時刻有兩手準備的行為和態度。 到目前為止,要好真實的感受到中港股市快有利好消息和行動去刺激達至產生較有力的反彈或進入上升軌道的確未有,近日宣告明年年中可以入表申請三千萬港元投資移民終於落實時間表與細節,根據上兩轉嘅經驗,呢類計劃實行之後係對股市有一定的支持作用,這一個較實在的移民政策,現階段似乎係唯一一項較有睇頭兼貼地的,不過又但係同時,現世代現氣候/各種各層面也跟昔日的會有所不同,拭目以待來年發展,也充心希望中港股市這個無論是一手或二手市場的餅不會不斷地被削弱。 至於其他國家地域股票市場,就肯定繼續放眼放注全世界,持續用世界觀去尋找機會。高度觀察利息走向既同時,也密切關注個別企業股票的機會面,之前回落較多的要細心看看其機會位去追落後,已達歷史高位的就要看看是否需要考慮售出獲利,估計來年大部份時間都會發生板塊輪動呢個生態環境,多多研究投資行為與各行各業企業基本面,再加點政治意識觸覺。 估計頭半年美元指數上下波幅不會十分巨大,外匯在一個區隔走動還是有利可圖的,找一些自己有做功課的貨幣來操作,基本面/市場行為/技術性分析,市場noises/voices on 息口,美元指數(DXY) [...]

【吳老闆筆記】優化CIES投資選項 生活配套有待跟上

博客

【吳老闆筆記】優化CIES投資選項 生活配套有待跟上

政府日前公布「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詳情,與行政長官李家超在10月《施政報告》中略有不同的地方在於申請人的資產由原先不能投資房地產,調整為可以投資寫字樓與工廈等非住宅房地產,上限為1,000萬港元。新計劃下的合資格人士包括,18歲以上外國國民、中國藉已取得外國永久性居民、澳門居民及台灣華藉居民。亦即計劃的對象剔除居住在內地的中國籍人士。筆者對政府的修正表示歡迎,然而以本地現時的寫字樓或工廈價格來看,設限於1,000萬港元,可以選擇的投資項目其實不是太多。   施政報告早已提到,在香港投資於股票、基金、債券等資產3,000萬元或以上的合資格投資者,可以透過計劃申請來港。筆者估計可以吸引的對象主要來自東南亞國家,但以現時的經濟環境來看,能一下子拿出3,000萬流動資金的申請人數目估計不會太多。不過,政府既然略為調整了投資項目,對本地的寫字樓或工廈始終有正面意義。至於是否刺激到對這些物業的大量需求,則要拭目以待。 筆者反而擔心的是本地的配套服務出現人手短缺現象,政府應該思考如何解決勞動力問題。尤其透過「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來港人士親身經歷到香港服務業因為缺乏人手出現退步的時候,會否對自己的選擇感到失望。 現時香港的衣食住行等服務基本上已難言令人滿意。不僅食肆,即使理髮、汽車司機、零售業,甚至建築工人都十分短缺。過去香港以優質服務見稱,但隨著人手不足,服務業的服務水平大幅下跌。 更令人堪憂的是港人北上消費蔚然成風,似乎已經剎不住這個熱潮,在此消彼長下,香港要提起勁追趕亦難以糾正港人的消費習慣。儘管香港已經開始輸入內地勞工,但香港工資高企,成本很難下降,這就有點像是人哋出茶渣,香港出鮮奶,二者溝勻都係香港成本高出別人,難有競爭力。筆者有時納悶,為甚麼外傭工資可以控制在5,000元樓下,但輸入其他工種的外勞卻幾乎與本地人睇齊。好似建築工人大約三、四萬一個月,見有不少南亞人從事這些工作。工資壓不下去,成本只會不斷高企,同樣會削弱本地的競爭力。 現時港人北上消費,除了性價比高之外,服務質素勝香港一籌都是很大原因。內地勞動力充沛,深圳的工資隨時是香港的三分一,經營成本肯定低過香港。香港面對這個困局確實有待高人提出解決方法! ============= 延伸閱讀:【吳老闆筆記】廟街夜市定繽紛  治安衛生要睇緊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朱立威:憂現結構性財赤 政府應避過度發債渡日

本港經濟復蘇步伐不如預期,至今本年內有六宗地皮流標,最新的一幅為上周截標的港鐵旗下東涌東站第一期物業發展項目,最終沒有收到任何標書,再度流標收場,也是2013年2月港鐵天水圍天榮站物業發展項目因「零入標」而流標後,逾10年半以來再度有港鐵物業項目未能吸引任何發展商出價競投。本財政年度預算推出18幅土地,如今只能賣出兩幅,連同補地價項目,估計仍不足200億元,與預計850億元的地價收入目標相距甚遠,勢加劇財庫赤字壓力。 為增加政府現金流,政府近年考慮提出發債以增加「收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年初的財政預算案也提出發債增加「收入」,未來至少5年度每年發債650億元,包括新設基礎建設債券,整體規模都較以往大。 過往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抑或銀髮債券的發行,一來是為支持香港債券市場,二來是為散戶投資者提供資金出路。今次發債的最大分別,是回歸到最基本的融資性質,即建基於「莫財」,但不少學者也曾就表示擔心,就如學者李兆波便指出,發債需償還款項及利息,絕非是消減財赤的良方。 政府面對收入比預期大幅減少,將出現結構性財赤,而支出卻不斷遞增,本港去年度便有達1,398億元的財政赤字,而本財政年度首五個月已錄得1,362億港元赤字。過去四年,連年財政赤字,已令特區政府財政儲備累計下降了3,536億元。若扣除其間發行債券及回撥房屋儲備金結餘,四年內實際上已花掉過去多年政府辛苦累積下來約一半的財政儲備。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市政委員會於今年9月宣布破產,並停止所有非必要的支出,港府亦應以此為鑑,避免過度以發債借貸來應付財政開支。 消除財赤,最重要重啟香港經濟繁榮,政策上先需要拆牆鬆綁,減少對市場的干預,在市場上發揮資本主義自由經濟體系的優點,加上香港有背靠祖國的優勢,只要堅守低稅率,避免過度發債借貸度日,及實行高經濟自由度,香港前景仍然亮麗。   撰文:朱立威  全國人大代表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