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逆境下經營 保存實力猶關重要


冠狀病毒疫情衝擊全球經濟,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自然首當其衝。疫情的影響蔓延至各行各業,而關乎百萬市民生計的中小企,對抗逆境的韌力較弱,面臨的挑戰更是倍加嚴峻。然而,企業若能就日常經營中一些「可防可控」的風險做好準備,即使蒙受損失也能迅速獲得支援重整旗鼓,鞏固業務基礎應對逆境。

昆士蘭保險香港在去年年底曾進行一項問卷調查,發現雖然超過九成受訪中小企擁有一種或以上保險保障,但不少中小企並未購買與其營業風險匹配的保險。其中,高達64%中小企認為自己有機會因業務中斷而造成收入損失,61%中小企認為自己正受因不合格產品或服務而對第三方的責任風險所威脅,但只有12%中小企有購買這兩種風險的相應保障。

電影《洛奇》裡有一句經典對白:「生命並不在於你的拳有多重,而是在於你可以承受多重的打擊,而再次站起來向前走。」商場上亦然——一間企業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能否在逆境時減少損失,在蟄伏期間保存實力再伺機而動。企業每天面對各種風險,若能善用保障,即使蒙受突如其來的意外,也能比別人更快站起來向前走。然而,獲取保障固然必需,選擇適當的保險產品應對風險更是一大學問。

以上述兩種主要營業風險為例。企業往往有機會因為店舖損毀、設備損壞等原因導致業務中斷,造成收入損失,亦可能因意外造成第三者(如顧客)人身傷亡或財物損失,而須面對法律訴訟和賠償責任。市面上的商業保險所提供的業務中斷保障及第三者責任保障,正好能覆蓋這些風險,為企業減少損失,協助業務儘早重回正軌。另外,不少保險公司更有為企業提供「要員保險」,為核心員工離職或身故所造成的潛在收入損失作賠償,此對員工數目較少、依靠少數專才發展業務的中小企尤為重要。

我們在日常工作接觸本港的中小企,發現他們對保險常有誤解,例如不少中小企認為保險費用高,而他們的生意規模小,不值得額外花錢。此外,亦有部分企業認為自己的行業冷門,無相關保險可買。事實上,保險產品經過數個世紀的洗禮,已變得先進和專門化,保險公司可以為客戶度身訂做保險方案,而客戶亦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保障配置「套餐」,保費亦因而豐儉由人。客戶預算如有限,可考慮以共同保險形式,自行承擔一定限額的損失,其餘由保險公司支付,以換取較低保費。

香港企業的競爭力之強,應變速度之快,一直為國際商界認同。正如好望角前名為「風暴角」,繞過狂風怒海,便見富饒美景。筆者有信心香港企業一定可以跨過這一關。

作者:
于蕾
昆士蘭保險北亞地區行政總裁及亞洲區區域分銷主管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