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時事

昆士蘭保險香港:港中小企對商業及經濟前景重拾信心

昆士蘭保險香港最新的調查發現,本港中小企對商業及經濟前景已重拾信心,但仍然持續關注香港及其他市場經濟有可能下滑、難於獲取新客戶及業務成本上漲等問題。 是次發表的中小企調查顯示,近五分之二(39%)的香港中小企表示過去12個月的整體銷售額下滑,並曾憂慮經濟前景將更趨悲觀,持相反看法的受訪者則有三分之一(33%)。然而,當被問及未來12個月的前景時,接近一半(47%)的中小企預計其業務的銷售額將會上升,並認為經濟前景正面。 儘管對前景持樂觀態度,但不少中小企表示憂慮香港及其他市場的經濟有可能衰退,屆時或會影響其業務表現(38%),該比例較2021年大幅上升8個百分點。他們認為會轉差的三大經濟徵狀是: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下跌、全球通脹上升以及本港客戶需求下降。除了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外,中小企亦擔心在保留現有客戶及獲取新客戶時面對的困難(37%)以及業務成本上漲(34%)。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中小企憂慮董事被指控參與不當行為而須承擔法律責任,該比例從2020年的18%逐漸上升至是次調查顯示的26%,其中一個潛在原因是監管要求增加。 基於上述的憂慮,中小企預計在未來12個月將增加在僱員培訓、僱員人數、僱員規模和營銷方面的開支,同時繼續全力控制成本。 中小企正重新考慮增加海外業務 擁有海外業務的本港中小企比例為 29%,較2021年的37%有所下降。然而,儘管經濟不明朗,接近半數(47%)中小企仍計劃在未來一至兩年擴大海外業務,再次反映他們對在香港市場獲取新客戶方面的擔憂。雖然中小企擁有進取的拓展計劃,但他們對跨國保險需要的認知下降至37% ,較2021年的43%為低。其中,大型中小企以及已經國際化並有意進一步在海外擴張的中小企對跨國保險的認識最多。至於只有本地業務的受訪中小企中,14%表示計劃進軍其他市場,當中72%會考慮購買跨國保險。 昆士蘭保險北亞地區行政總裁及亞洲區區域分銷主管于蕾表示:「雖然部分中小企憂慮經濟可能出現負面因素,但他們似乎對明年持審慎樂觀態度,並希望在本港和海外擴張業務。由於需要考慮不斷演變的當地法律、市場慣例和保險規定,以至及稅務規例、物流安排和文化差異等,企業要在不同市場妥善處理和安排保險並非易事。然而,他們對成本控制的關注可能會令其忽視保險作為風險管理工具的價值。」 本港中小企最關注的業務風險仍然是業務中斷導致收入減少(75%)、核心員工離職(70%)及設備故障(69%)。雖然中小企對這些事件的憂慮在過去三年不斷增加,但分別只有15%、16%和18%持有相關保險以應對以上情況。 于蕾表示:「就業務連續性進行規劃對於中小企而言至關重要,這種規劃不但能夠確保業務韌性,亦可以協助企業在業務中斷時迅速應對。在不明朗的經濟環境下,保險可以發揮關鍵作用,幫助中小企應付設備故障、財產損失和公共責任索償等有可能中斷業務的情況。我們相信,適切的保障可以令中小企放心並有信心地專注其業務。我們隨時為中小企提供建議和指引,讓他們找到對其業務最合適、最具成本效益的保險方案。」 中小企調查由昆士蘭保險香港委託於2022年10月進行,訪問來自不同行業合共422家中小企。 [...]

企業策略

調查指港中小企加速數碼化轉型

昆士蘭保險香港(QBE Hong Kong)發表最新的中小企業研究調查結果顯示,香港中小企的數碼化動力持續。57%中小企業在過去12個月進行了數碼化,以減少內部成本、促進生產力及接觸更多顧客,顯示在疫情下本港中小企於這方面已取得重要進展。   是次調查在去年11月進行,共訪問426名中小企受訪者。近9成受訪者稱,目前正採用數碼科技、或打算投放資源在數碼科技,維持2019年73%及2020年75%的增長趨勢。現時企業數碼化的3大主要投資範疇分別是:(1)員工協作軟件、(2)透過網絡及社交媒體進行市場推廣、(3)電子商務。   調查發現,對中小企而言,首要目標是在顧客支出減少的情況下提高銷售額;其次是獲取新客戶和保留現有客戶。此外,中小企對僱員招聘、培訓和挽留,以及物流及進出口問題抱有憂慮。 此外,電子商務已成為中小企的重要銷售渠道,超過8成受訪者在網上買賣產品和服務。比起傳統途徑,他們的電子商務所產生的收入比例已從2020年的35%,上升至2021年的45%,並預計在未來12個月內攀升至接近5成。 雖然電子商務發展趨勢強勁,但中小企同時需面對各項挑戰,主要包括更大競爭、數據安全威脅和不斷上升的客戶期望。亦因如此,中小企對網絡風險的關注度大幅提升,從2020年24%上升至2021年43%。採用不同的保障方式以減低網絡風險,包括軟件解決方案和僱員培訓。 逾3成企業 重疫下商業保險 由於網絡風險關注度上升,中小企對投保於欺詐和網上罪案的興趣亦有增加。約2成持有與網上客戶詐騙相關的保險,高於2020年的11%。很多中小企亦有投保於因僱員不誠實行為導致的金錢損失、網絡攻擊及網絡敏感數據盜竊。 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小企變得更着重業務保障。調查發現,超過3成香港中小企自疫情以來購買了更多商業保險。主要保障範疇為業務財產損失、客戶欺詐、第三方金錢損失,以及僱員不誠實行為導致金錢損失。   昆士蘭保險北亞地區行政總裁及亞洲區區域分銷主管于蕾表示,雖然中小企對網絡風險的關注有所上升,惟調查顯示他們在某些重要範疇仍缺乏足夠保障,例如中小企普遍憂慮的營運風險,包括庫存損毀或損失、因產品或服務而產生的第三方責任,以及因設備故障導致的收入損失,只有17%中小企持有相應保險。于蕾亦提到,疫情後中小企更着重業務韌性和保障,調查中有36%受訪中小企指在疫情以來購買了更多商業保險,她相信市場對商業保險的需求正在增長。 [...]

商事動態

逆境下經營 保存實力猶關重要

冠狀病毒疫情衝擊全球經濟,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自然首當其衝。疫情的影響蔓延至各行各業,而關乎百萬市民生計的中小企,對抗逆境的韌力較弱,面臨的挑戰更是倍加嚴峻。然而,企業若能就日常經營中一些「可防可控」的風險做好準備,即使蒙受損失也能迅速獲得支援重整旗鼓,鞏固業務基礎應對逆境。 昆士蘭保險香港在去年年底曾進行一項問卷調查,發現雖然超過九成受訪中小企擁有一種或以上保險保障,但不少中小企並未購買與其營業風險匹配的保險。其中,高達64%中小企認為自己有機會因業務中斷而造成收入損失,61%中小企認為自己正受因不合格產品或服務而對第三方的責任風險所威脅,但只有12%中小企有購買這兩種風險的相應保障。 電影《洛奇》裡有一句經典對白:「生命並不在於你的拳有多重,而是在於你可以承受多重的打擊,而再次站起來向前走。」商場上亦然——一間企業成功與否,往往取決於能否在逆境時減少損失,在蟄伏期間保存實力再伺機而動。企業每天面對各種風險,若能善用保障,即使蒙受突如其來的意外,也能比別人更快站起來向前走。然而,獲取保障固然必需,選擇適當的保險產品應對風險更是一大學問。 以上述兩種主要營業風險為例。企業往往有機會因為店舖損毀、設備損壞等原因導致業務中斷,造成收入損失,亦可能因意外造成第三者(如顧客)人身傷亡或財物損失,而須面對法律訴訟和賠償責任。市面上的商業保險所提供的業務中斷保障及第三者責任保障,正好能覆蓋這些風險,為企業減少損失,協助業務儘早重回正軌。另外,不少保險公司更有為企業提供「要員保險」,為核心員工離職或身故所造成的潛在收入損失作賠償,此對員工數目較少、依靠少數專才發展業務的中小企尤為重要。 我們在日常工作接觸本港的中小企,發現他們對保險常有誤解,例如不少中小企認為保險費用高,而他們的生意規模小,不值得額外花錢。此外,亦有部分企業認為自己的行業冷門,無相關保險可買。事實上,保險產品經過數個世紀的洗禮,已變得先進和專門化,保險公司可以為客戶度身訂做保險方案,而客戶亦可以選擇自己需要的保障配置「套餐」,保費亦因而豐儉由人。客戶預算如有限,可考慮以共同保險形式,自行承擔一定限額的損失,其餘由保險公司支付,以換取較低保費。 香港企業的競爭力之強,應變速度之快,一直為國際商界認同。正如好望角前名為「風暴角」,繞過狂風怒海,便見富饒美景。筆者有信心香港企業一定可以跨過這一關。 作者: 于蕾 昆士蘭保險北亞地區行政總裁及亞洲區區域分銷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