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施政報告全面務實 提振經濟惠及民生

專題

【封面故事】施政報告全面務實 提振經濟惠及民生

行政長官李家超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花了逾三小時宣讀,可以理解他為甚麼破天荒地選擇坐著宣讀《施政報告》。綜觀《施政報告》十分務實,顧及到各個層面,從維護國家安全、提高治理水平、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維護和諧穩定,以及青年工作等八大篇章,細分超過170項。綜合工商金融科技等各界意見,大都認為2023年《施政報告》全面務實、有助提振經濟惠及民生。   撰文:劉智恒、鄭敏琴、李樹明          攝影:張展銳   名為「拼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的《施政報告》厚達98頁。在加強資本市場建設、增強稅收競爭力、推動創科產業增長、優化北部都會區規劃、擴大跨境醫療服務等多方面宣布一系列新措施並制訂切實目標。《施政報告》不僅有助鞏固香港在各傳統領域 上的獨特優勢,同時把握「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戰略下的新增長機遇,進一步為香港發展注入動能。 羅兵咸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市場主管合夥人梁偉堅表示:「香港應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成為連接内地與國際市場的橋樑,建立中國對外投資及内地企業開展跨國經營的平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重點戰略為香港帶來源源不絕的機遇。我們支持政府繼續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措施,包括拓展全球經貿網絡及强化區域合作,在連接歐美市場的同時,拓展『一帶一路』建設、東盟和中東等市場。香港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可以從多方面發揮其獨特優勢,並積極與沿線國家和地區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一帶一路』倡議更為香港各個行業創造寬廣機會,建立更遼闊的商業網絡,長遠而言亦能為經濟結構升級和轉型創造條件。」 建議擴大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 羅兵咸永道香港稅務合夥人王曉彥表示,面對主要金融中心致力爭取家族辦公室業務,香港若要成為亞洲超高淨值人士進行財富管理的首選之地,政府需要進一步優化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制度。家族辦公室的投資類別一般比基金更為廣闊,除了傳統資產如股票、衍生工具及收息類資產外,它們亦喜歡投資藝術品、酒及虛擬資產等。不過,現行的稅務優惠制度並未考慮這些非傳統投資產品在內,且對利息等收入亦有一定限制。建議政府擴大可獲得稅務優惠的投資資產類別及收入,使香港的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制度更具競爭力,這將有助帶動金融及其他相關專業服務的需求。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李家超表示要鞏固和發揮金融服務優勢,提出下調股票印花稅。恒指今年累計已經下挫了近15%,業界普遍要求削減股票印花稅,提振一蹶不振的股票市場。政府將股票印花稅下調至0.1%,即回復至2021年的水平。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指出:「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對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具有極重要的意義。德勤樂見行政長官充分考慮並接納業界意見,於《施政報告》中提出多項旨在強化鞏固股票市場競爭力的措施,包括下調股票印花稅至0.1%、檢討股票買賣價差、降低市場資訊費用等,相信有助提高股票市場的交投活動,並提振市場氣氛。」 至於1999年11月推出的創業板(GEM),其指數屢創新低,而且有兩年多沒有新股上市。對此,羅兵咸永道香港資本市場合夥人黃金錢同樣認同政府就GEM市場提出改革建議,重新將其定位,增加科研公司上市途徑,並簡化GEM轉主板流程和審批,相信可以讓一些有良好記錄的GEM公司更快、更容易、更低成本轉到主板,增加GEM板的吸引力。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香港資本巿場服務發言人賴耘峯指出,相信建議可帶動規模小於《上市規則》18A章及18C章規定的高增長科研企業在港上市,以及降低發行人的成本。建議監管機構進一步探討把GEM和北京證券交易所納入港股通計劃的可行性,以促進兩地交易所的合作,包括交叉上市。「在提升長期競爭力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必須加強與國際市場之間的密切聯繫及相關性,增加與內地、中東及東南亞交易所的互聯互通,吸引在外地上市的企業來港進行雙重上市或第二上市,吸納海外資金。」 就政府致力推動香港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發展,拓闊綠色金融科技的生態圈而言,歐振興建議GEM市場改革可涵蓋綠色科技及綠色金融科技企業融資的便利舉措,以善用香港集資平台的優勢並支持大灣區的綠色建設及發展,更好打造香港為綠色金融科技樞紐及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區域領導地位。 盡快釐訂新市鎮發展藍圖及基建 房地產方面,戴德梁行環球董事、大中華區行政總裁趙錦權表示歡迎政府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充分展示解決市民居住問題的決心。除了北部都會區的指定區域外,建議政府應盡快釐訂新市鎮發展區的整體發展藍圖及全面基礎設施。趙錦權樂見政府加推兩鐵一路新項目,有助推進「北部都會區」東面新市鎮發展,措施將有助私人發展商加速當區發展,加快新市鎮開發,以及進一步完善周邊配套。 對於《施政報告》提出,房委會利用「組裝合成」創新建築科技,提升建屋質量及加快建造流程。由於現時公營房屋仍然嚴重供不應求,因此建議政府應該重新檢視整體公營房屋政策,例如在出租公屋方面,應下調須遷離公屋的入息及資產限額,避免濫用公屋的情況,讓資源可以留給有需要的人士。 在資助出售房屋方面,趙錦權認爲往後出售的居屋,只允許在居屋第二市場按業主自行議定的價格出售予房委會提名的人,不應該透過補地價在公開市場出售,以維持居屋的存量供合資格人士申請及使用。 樓市減辣助增稅收 瑞銀早前發表題為「全球房地產泡沫指數」的報告指出,自2015年發表相關報告以來,香港房價持續處於「泡沫風險區域」,但自去年中至今年中累跌7%,經通脹調整後,房價已回到2017年的水準。為刺激本地樓市,《施政報告》提出調整置業印花稅。安永稅務及諮詢有限公司港澳區稅務主管鄭傑燊認為,新住宅印花稅(前稱「劃一從價印花稅」)由15%減至7.5%,將釋放部份香港市民投資於住宅作為收租用途的購買力,除了適度刺激樓市,對物業稅的稅收收入亦有正面影響。 (詳細內容,請閱讀《CAPITAL 資本雜誌》十一月號,按此訂閱) ============= 延伸閱讀:【封面故事】河套深港創科規劃 輻射大灣區融合發展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陳迪源:2023施政報告——經濟、科技、教育齊起飛

博客

陳迪源:2023施政報告——經濟、科技、教育齊起飛

對今天(10月25日)所發表的《施政報告》是疫情後第一份施政報告,本人對其內容給予深度的讚許。施政報告充分體現了香港特區政府對於推動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的堅定承諾。透過去年施政報告的落實程度和政策成果,我們可以確信今天的《施政報告》會令香港在未來有更加明亮的發展前景。 對於科技創新的措施,我非常讚賞政府對加強數碼治理的重視。透過數字政府的建設,不僅能為市民帶來更高效的服務,更能夠為香港的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固的基石。此外,成立「數字政策辦公室」也是一項前瞻性的策略,能夠全面提升政府的數碼服務質素。當然,面對日益增長的網絡威脅,政府也已加強了網絡安全措施並積極爲關鍵基礎設施立法,保護香港社會和市民的資訊安全,這種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值得社會給予高度評價。 香港政府將在明年進行諮詢並繼續完善《版權條例》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所提供的保障值得鼓舞。這將有助於確保AI技術的發展得到法律保護,並能在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基礎上,推動AI產業的健康發展。配合AI的發展,數碼港將於明年起分階段設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以滿足科研及相關行業的強大算力需求。本人認爲這將會促進進一步的產業發展,並將香港建設成為人工智能研究和開發的重要樞紐。 有助加強大灣區整體競爭力 人才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要資源。政府在這方面的措施,特別是擴大「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無疑將有助於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來港工作和生活。我希望政府將更進一步將計劃拓展至包括內地985、211,及雙一流計劃的學府。而對於技術行業的人手短缺問題,政府也已採取多項措施進行紓緩,我期待在未來能看到更多的本地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技術專才加入香港的行業團隊。政府決定成立應用科學大學,旨在提升職業教育的地位,並為專注技術發展的青年提供更多機會。這所新大學將與業界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習機會和實踐訓練,以打破學術界與職業界的間隔,並培養出更多具有實踐經驗的專業人才。此外,職訓局將聚焦於為資訊科技界別提供職前及在職培訓,並成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以鞏固香港的資訊科技能力。在大學學位數目的限制下,本人一直主張要利用職業學院來增加本地的人才支持。我認為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政策,特別是對於中小企業和資訊通訊科技公司,因為高才通可能無法直接惠及這些群體。這些政策都有助於吸引和培養更多的本地人才,以滿足香港日益增長的科技需求。 施政報告亦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透過科技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和社會效益。其中包括文體旅局將成立「智慧旅遊工作組」,以提升旅客體驗和管理入境旅行團;預計在2025年開始利用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接載乘客;進一步推動海、陸、空交通的綠色轉型;實施電子食物業牌照,並提供申請進度查詢服務;計劃在公共屋邨引入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等創新科技;利用「組裝合成」和建築信息模擬技術(BIM)改良建築設計和施工流程;加強樓宇安全和大廈管理;透過「樂齡及康復創科應用基金」改善長者和殘疾人士的生活質素;並將設立5億元專項基金,協助非政府機構應付發展需要。我歡迎這些政策,因為它們都以科技為基礎,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融為一體。這些政策的實施不需要市民有深厚的科技知識,就能讓市民從中受益,享受到科技帶來的便利和效益。 對於中小企的支持也是施政報告的一大亮點。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中小企的發展面臨著許多挑戰。政府提供的彈性還款安排以及其他支援政策,將有助於這些企業渡過難關,為香港的經濟穩定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石。 政府將推動大灣區的創新科技發展,這包括科研機構之間的合作、建立區域創新科技平台、提供資金和支援給初創企業、數字經濟發展、人才培養和交流,以及對初創企業的支持。大灣區投資基金的設立,「數字灣區」的推動,以及公務人員交流計劃,都是為了進一步實現這一目標。 這些政策的目標,是將香港更緊密地融入大灣區和國家的發展大局中。香港作為大灣區的一部分,有必要與其他城市共享資源,共享知識,並共同推動創新科技的發展。這將有助於加強大灣區的整體競爭力,並推動國家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同時,香港也將繼續與河套地區密切合作,包括推動「一區兩園」的發展策略,以實現更大的經濟效益。經過多年的努力,香港已經在創新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並漸漸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然而,我們仍需要努力不懈,在追求緊密融合的同時,保持香港本身的特性和優勢。 撰文:陳迪源  香港創科發展協會主席 ============= 延伸閱讀:陳迪源:重點企業夥伴啟動禮——香港創新科技的綠洲漸成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

毛偉廉:美國經濟外表華麗內裡脆弱,料高利率難以維持

博客

毛偉廉:美國經濟外表華麗內裡脆弱,料高利率難以維持

光看目前美股三大指數,或會令人覺得美國經濟仍處於增長期甚至強勁水平,可以以華麗來形容,但有多個數據顯示經濟處相當疲弱。現時美元利率升至5.25%,已引發三家銀行倒閉,預計減息週期快將展開。 美股三大指數仍處於高位水平,以道瓊斯指數為例,目前約為33,000㸃,距離歷史高位36,952不太遠。單看美股表現,確實令人覺得美國經濟表現應該是不俗的。但還看其他主要數據卻反映美國經濟其實是十分疲弱。反映經濟前瞻的PMI為例,如工業及服務業PMI指數,自去年6月至今,PMIㄧ直維持在50(為盛衰分界線)邊緣,數據多次處於50以下。每月零售銷售(Retail Sales)去年至今增長率一直在1%以下,也多次出現過負增長,反映經濟增長較全面的GDP方面,最新公佈的今年第一季GDP只有1.1%增長。(註:去年美國GDP計入多個新項目,其中是舊車買賣成交額及律師收入,當中包括勝訴而獲得的賠償金分成,G7國家是不計入上述的項目。) 數據未能反映就業實況 美國經濟數據中表現最強的是就業數據,剛公佈的4月非農業新增職位有25.3萬個增長,數字表現不俗。而4月失業率降至只有3.4%,為54年新低,近乎全民就業,看似非常亮麗。但要留意,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去年也在就業數據統計上有所修改,它將兼職人仕,即是連一星期只工作數小時也拼入勞動職位。另外,將六個月找不到工作而放棄找工作的人士剔出勞動人口,數據是否真實反映實況,需作更多資料參考。根據美國國家統計局(US Census Bureau)3月佈告及美媒CNBC在3月7日的報導,至今年3月美國仍有3,790萬人生活在貧窮線下(即是在食物、住屋及衣物等基本所需難以負擔),佔總人囗11.6%。在發達國家中,這個貧窮線人口的數字是相當高。 另外,據S&P Global在5月4日報導,4月美國私人企業申請破產個案增加了54家,為過去12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全年美國有377家企業申請破產,但今年頭四個月已有236家企業申請破產,已超越了去年全年的一半,反映美國經濟正迅速走弱。因此,美國的就業數據能否反映真實狀況,大家需要多做資料搜集作參考。 雖然美股三大指數仍然高企,但上述的美國經濟數據表現顯示美國經濟疲弱,加上銀行危機仍困擾市場,預計聯儲局快將展開減息週期機會相當高。 美元指數技術分析 : [...]

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50年不變」下半場 香港經濟追落後(5月26日)

吳老闆週記(5月26日) .新一屆政府要想辦法,令香港經濟增長處於較高位。 .香港個餅可以大得很快,但最幫到低下階層是旅遊。 .無論消費,抑或出口,內地均面臨挑戰,出招需快。   「50年不變」下半場 香港經濟追落後 特首林鄭月娥本週二(24日)宣布,隨着本港疫情漸趨穩定,重新啟動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的慶祝活動,康文署本月至年底將舉辦連串康樂、文化藝術、參觀博物館等活動。 事實上,本港曾感染新冠病毒人數估計有450萬,相當於人口60%,隨時更逾70%,已建立起免疫屏障。且看上週四(19日)落實第二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單日新增確診也沒反彈,甚至曾回落到200宗以下;不過,當中還需注意學童群組,始終,3至11歲小朋友的疫苗接種率只得70%左右。 令經濟增長處較高位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的關鍵一年,正式邁進「50年不變」的下半場,而在這下半場的開端,香港將換上新的管治班子,政府架構亦會重組,但願新人事新作風,能將香港於上半場落後了的經濟追回來,並推上新台階。 本欄此前便提出,隨着香港乃開放型經濟,除了本地企業在此搵食,外國企業及內地企業也不斷在港插旗爭食,然而,前者的競爭力不足,根本撼不過後兩者,且看本地企業規模稱得上巨無霸、業務屬國際性的,寥寥可數,加上後兩者又將在港賺到的,不斷提走,結果便是本地財富逐漸萎縮。 簡單打個譬喻,假設本地企業是A,外國企業是B,內地企業是C,三者在香港做生意得出來的成果是D,但D過去逾20年以來一直小於A+B+C;其中,當A不斷萎縮,處於上層的知識或技術含金量高人士,尚且捱得住,處於中下階層的,卻更受擠壓,人工加得慢,買不起住所,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因此,新一屆管治班子一定要想辦法,令D大於A+B+C,令香港經濟增長處於較高位。 幫低下階層靠旅遊業 其實,國家在十四.五規畫中,已為香港定下了「八大中心」的定位,即是四個傳統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商貿中心、亞太地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以及四個新興中心——國際航空樞紐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個餅可以大得很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