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廖錦興:中央支援 同心抗疫


2022年或許是複雜多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症蔓延、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爆發戰爭、氣候變化愈趨嚴重、地緣政治令經濟制裁不絕。對於全球經濟而言,是高危還是機遇?

新冠疫情自擴散全球的第三年,但仍未穩定下來。香港在Omicron的襲擊下,第五波疫情確診宗數及傷亡數字非常驚人。第五波始發自春節假期後,透過外部傳入境內,而出現社區大爆發。爆發以來的確診宗數更是幾何方式上升,更出現單日錄得超過5萬宗確診,還未計算社區大量隱瞞不報的宗數,確診主要是本地感染。從去年12月至今超過40萬人感染,及過千宗死亡個案。最令人失望的是政府已廣泛宣傳接種疫苗是保護個人及家人預防嚴重疾病和併發症的最佳方法,尤其是針對長者的宣傳,可惜部份市民並未積極接種。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資料,第五波的首1153宗死者個案中有92%是未接種兩劑新冠疫苗,而按年齡組別分析死亡率,未接種兩劑疫苗的70-79歲組別死亡率是2%,而80歲以上組別更高達是8%。

市民普遍對疫情嚴峻及社區擴散比較擔心。香港抗疫政策屢屢失手令不少市民失去了信心,可幸中央已責承特區政府必須盡快壓止疫情,並從三方面作出支援:

  1. 專家和醫護:中央和省市的積極協助及支援,自第五波疫情曾多次派專家小組與香港相關部門交流及商討對策。上週,國家衞健委新冠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更率領的內地專家小組,隨行包括北京協和醫院群醫學及公共衞生學院執行院長楊維中、中國疾控中心衞生應急中心主任李群、中國疾控中心衞生應急中心監測預警與風險評估室主任向妮娟女士等專家。同時,由於醫護出現染疫潮,確診宗數遠超香港醫療系統的負擔,而私家診所未能照顧有確診病徵的病人,因此中央已知會香港若有需要可以派遣內地醫療人員到港解困。
  2. 糧食和物資:疫情在社區以幾何級數爆發,令市民惶恐,並擔憂若要進行封城措施會面對生活物資和必需品短缺,因此出現物資搶購潮。同時,大量中港車司機染疫和上水屠房工人染疫使蔬菜肉類等糧食供應不足,中央馬上為香港提供糧食、藥物、快速測試劑和防疫用品,以免市民出現恐慌。
  3. 檢測及方艙:特區政府宣布為壓止疫情,將在稍後時間進行三次全民測試。這些測試必須在短時間內分批完成,找出及切斷社區傳播鏈,然而對於這些海量樣本,香港短時間未能進行測試,找出確診者亦未有足夠隔離的居所。因此中央委派專責小組為全民檢測作出支援,並立刻興建方艙醫院。在中央援建下,青衣方艙醫院只用七天建成,並已在2月28日交付特區政府,提供超過3800張隔離病床。

疫情嚴重影響經濟和民生,香港原本在去年有多月清零時有望與新加坡進行旅遊互通,但去年八月由於疫情變化,香港與新加坡兩地政府宣布,考慮到雙方在疫情防控方面採取的策略存在差異,決定不再進一步探討雙邊航空旅遊氣泡,現在到別說新加坡,連最大可能與內地免隔離通關的機會也要待疫情大幅減退。上月起歐美陸續取消防疫限制,估計將帶動經濟上升,而香港只能期望第三季回復正常經濟活動。

第五波以來香港的累積確診呈報宗數超過48萬宗,累積死亡個案達2074人,近日港大醫學院按數學模型推算,全港累計有184萬人染疫,更估計到五月會有430萬人染疫並約有五千人死亡。因此這確實是香港一次重大的疫症危機,疫情至此已嚴重影響香港的經濟和民生,相信獲得中央政府的防控專家的協助,香港可望在未來一個月從穩住並擊退疫症。但沒有市民携手抗疫,香港難以依靠制度去戰勝疫情,因此筆者呼籲市民要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全民抗疫刻不容緩。

撰文:廖錦興  萬通集團國際行政總裁

廖錦興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