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三大產業 撐中國經濟反彈


肺炎疫情令大部分經濟活動被迫暫停,影響甚廣。

新冠肺炎(COVID-19)衝擊全球經濟,而作為源頭的中國,經濟亦難免受到嚴重的傷害。分析對中長期中國經濟看法仍然樂觀,一旦疫情受控制,絕對有能力出現形V型反彈,而當中最大的動力,將來自三大範疇自動化生產、人工智能(AI)以及「宅經濟」,勢成中國經濟翻身的最強武器。

近日再有機構調低中國的經濟增長預測,今年「保六」將失敗。投資評級機構穆迪就將今年內地經濟增長預測,由百分之五點八降至五點二,以反映疫情對經濟產生的嚴重影響,但預料影響屬短期。穆迪指,因為疫情擾亂供應鏈,並削弱需求,導致整個亞太區經濟增速放緩,其中香港及澳門打擊最嚴重,前者今年經濟將會收縮百分之二點五,較原來預測進一步下調零點三個百分點,後者更慘,收縮百分之六。

其他分析員亦不看好短期情況,摩根士丹利最新發表的報告亦指出,今次疫情或拖慢首季中國經濟增長零點五至一點五個百分點。《路透》在最新進行的調查顯示,分析師認為,受疫情打擊,中國經濟本季度增速將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最慢。《路透》於二月七日至十三日,對四十位分析員進行調查,結果顯示,料中國今年首季經濟按年增幅從前一季的百分之六降至四點五,並將拖累全年經濟增速,從上年的百分之六點一降至五點五,將是自九○年開始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先苦後來甜

不過,好消息是市場對中長期的經濟仍抱極大信心。花旗認為,當前中國復工復產正在有序開展,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工業活動將在二季度得到反彈,在政府更多政策支持下,中國經濟有望在下半年迎來強勁反彈。

富達國際認為,雖然疫情可能會導致科技行業短期需求受挫,但科技行業受惠於數據市場蓬勃發展和相關需求的結構性增長趨勢不可逆轉,雲數據產業鏈上的企業都將受益。此外,鑑於中國5G發展將進入全面推廣階段,該機構十分看好中國5G科技建設和應用產業鏈上的相關公司。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創辦人Raymond Dalio亦在推特(Twitter)上連發四帖唱好,認為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今次病毒是「沙士」升級版,將產生較大的暫時性影響,但不會產生很大的長期影響,所以與疫情有關的市場價格跌幅可能被誇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亦預計,在武漢肺炎疫情過後,中國經濟會快速復甦,可能出現V型反彈。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正收集數據以評估新冠肺炎爆發對經濟帶來的全面影響,儘管疫情仍存在很多不確定性,但相信中國經濟可能出現V型反彈。IMF初步預測是,隨工廠復工彌補因為疫情停工而損失的生產時間,連同庫存得到補充,中國經濟將快速復甦。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中國經濟政策研究室專家Margit Monal亦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餐飲、交通運輸、共享經濟等服務型行業所帶來的衝擊最為明顯,尤其是疫情發生在第一季度,因此對全年的經濟發展趨勢有更大的指導效應。不過,當前中國經濟的體量更大,抗壓能力和韌性也更強。此外,疫情在對部分行業帶來壓力的同時,亦為中國經濟社會的數碼化發展提供機遇。

中國多年前已開始自動化生產,以減少對人手的依賴。

自動化加速

上述分析的確沒錯,危中總有機,而中國經濟在今次疫情中,找到更大的推動力。中國經濟今次反彈,將主要靠三大產業,三個行業在今次疫情中,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首先疫情大力推進自動化生產的步伐,由於擔心病毒擴散,政府將春節假期延長,而工廠亦將復工日期推後,此舉令生產進度受阻,供應鏈有斷裂危機,但自動化生產及機械人生產,正可解決此問題,令復工的進度加快,機械人產業的需求亦因而再被推高。晨星分析員Denise Molina認為,未來數年,工業機械人市場的增速將超過經濟增長率,原因為多數產業幾乎尚未開始將機械人應用於生產過程中。除了電子業及汽車業之外,工業機器人供應商也會開始進軍其他行業,以擴大業務基礎。

為了應付疫情,內地已有不少工廠透過提升自動化生產,去增加口罩、消毒用品的產量。德之康生物酒精封蓋程序之前完全採用人工方式,但近期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洛陽)機械人與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應企業邀請,對封蓋工序進行技術改造。改造後,工人僅需將瓶蓋輕輕放在瓶體上,之後的封蓋工序由自動化設備完成,用工節省一半,效率提高一倍。

其實面對勞動力青黃不接,以及勞工成本增加,數年前開始內地已大力推動自動化及工業機械人產業。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單計去年十二月,中國的工業用機械人生產量已達二萬套,全年計產量十五萬套。相比之下,國際機械人協會(IFR)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工業機械人出貨量為四十二萬一千台,即是中國的產量佔極大比重,而協會估計,到二二年全球出貨量會升至五十八萬四千台,相信中國佔的比重會更多。

中國電子學會的資料顯示,中國的工業機械人已經連續七年稱霸世界第一大應用市場,中國有超過五十個機械人產業園區,當中正在推動「機械換人」的製造大省廣東,逐漸成為最大的工業機械人生產基地,產量佔全國五分之一。佛山市順德區政府於一八年宣布要打造機械人全產業鏈,計畫五年內投入至少八百億人民幣、引進一萬名機械人專家及研究人員;東莞要打造世界級機械人產業園區,培育超過一百間機械人產業創業團隊。

《一九年機械人產業園發展前景及投資研究報告》顯示,一八年中國機械人市場規模超過三百一十億美元,到今年有機會超過五百億美元。《中國機械人產業發展報告二○一九》亦指,全球機械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二百九十四億美元,一四至一九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百分之十二點三,當中工業機械人佔一百五十九億美元,屬最龐大的市場;服務機械人佔九十四億六千萬美元、特種機械人佔四十億美元,而今年工業機械人的市場將進一步增長至一百七十億美元左右。市場人士估計,今次武漢肺炎將令全球工業在機械人的使用密度提升,對中國來說,機會更大。

人工智能在今次抗疫上發動極大作用。

AI防疫戰

另一個與自動化生產息息相關的行業,是人工智能(AI),中國在人工智能產業相信能與美國爭一日之長短,而今次疫情令AI的應用進一步提升,有助產業發揮更大的潛力,並能通過更頻繁的學習提升人工智能的水平。

今次的疫情被譽為人類史上最大規模「AI 防疫戰」,是人類史上首次將AI技術應用到大規模公共衛生事件上,在各個範疇都發揮作用,包括實驗室、醫院、公共交通樞紐、社區。二月四日,工信部發布《充分發揮人工智能賦能效用、協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倡議書》,號召盡快利用AI技術補齊疫情管控技術短板,充分挖掘AI技術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診療以及疫情防控的應用場景。

中國可透過AI演算法,預測武漢肺炎擴散情況,中國科企亦已開始使用智慧監控及測溫系統,追蹤潛在感染者,更有人提出以AI輔助研發疫苗,令新藥盡快面世。AI的演算法可以加速醫學分析、病毒基因測序、蛋白靶標篩選、病毒與藥物的研發歷史數據匹配等工作。

疫情剛爆發後,已有不少中國AI公司進駐各大醫院,為患者提供基於醫療影像分析的智能化系統,新型肺炎的診斷,主要需要試劑等檢測用品,但患者的肺部影像同時具有較為強烈的可判斷特徵,透過使用AI技術,可將需要數小時的傳統檢驗,壓縮在幾秒中完成,有效輔助試劑檢測,為快速確診,填補醫療人員不足提供了幫助。

此外,AI配合機一個是具有視覺識別與語音交互能力的機械人,能代替醫護人員進行病患護理,而中國亦已將部分酒店用的服務機械人改裝,擔任部分送藥和醫療用品傳輸任務。

研發新疫苗

在防疫工作上AI亦大派用場,春節過後,大量人群從鄉下回到大城市上班,機場、車站、高速公路路口等公共場所就可以使用AI技術,讓人群在不用等候、不用除口罩之下通過智能體溫檢測,在不除口罩的情況下亦可以鎖定人臉,準確進行檢測數據配對。

此外,不少城市要求居民進行家居隔離,香港就只能用真人打電話跟進隔離人士,查詢對方的行縱,但內地可透過AI技術,致電隔離者,詢問外出記錄、往返時間地點,以及回到居住地之後的身體狀況,除了減省人手,亦可確保更快及有效地收集好數據。

疫情令多個行業生意在逆市中上升。

AI亦可以協助科學家開發藥物及疫苗,在外國亦已有先例。去年七月,澳洲福林德斯大學(Flinders University)便成功利用AI技術研發出一種全新流感疫苗,能夠比一般疫苗更有效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產生較多的流感病毒抗體,屬全球第一個以AI輔助開發而進入人體試驗階段的流感疫苗。

阿里巴巴(009988)的研究單位阿里達摩院與浙江疾控中心已經率先合作,開發出「智能化全基因組診斷和分析系統」,通過AI演算法將原需數小時的疑似武肺病例基因分析縮短至半小時。為協助科研機構開發新疫苗,阿里雲亦提供大規模的深度學習演算法平台,並減少專用軟件的使用費;百度旗下的百度研究院則免費開放其AI演算法平台。

AI在今次亦疫情中扮演重要角色,並更廣泛地在每一個醫療範疇上應用,將令中國的AI技術學習得更大,提升實力。

宅經濟潛力

最後一個能幫助中國經濟出現V型反彈的,正是近期熱門話題「宅經濟」。為了控制人流,不少城市要求居民減少外出,而大量企業為避免交叉感染,亦容許員工HOME OFFICE,讓雲端經濟的增速加馬。

阿里旗下移動辦公應用「釘釘」,本月初首次躍居蘋果AppStore排行榜第一,刷新辦公應用的下載新高。從一月底至二月初,騰訊(00700)旗下騰訊會議亦要每日進行資源擴容,每日平均增加一萬五千台雲端設備,八日內擴增的設備已超過十萬台,打破中國雲計算史上的紀錄。

中國的智能移動辦產業本身已非常發達,在今次疫情推動下,增速有望提升,亦從而拉動了雲端服務的使用。德必集團的資料顯示,在○一年時,全球的移動辦公人數只有三億七千五百萬人,推算到一八年,已增至接近七億人。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到一九年中國智能移動辦公行業市場規模為二百七十一億人民幣,到二四年增長到四百八十六億人民幣。

除此之外,「宅經濟」尚包括其他線上行業,例如互聯網醫療、線上教育、線上外賣等,而配合5G時代的到來,線上服務的體驗將更好,5G生活娛樂場景、5G遠程辦公和5G遠程教育等,有能力成為其中一個經濟增長爆發點。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