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辛建國:香港在ESG「社會」層面的發展: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ESG (環境、社會及管治) 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其重要性日益凸顯,並已成為衡量企業和地區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指標。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對於推動ESG標準方面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並產生重大影響。尤其在社會(S)這一維度,香港面臨著獨特的社會挑戰和機遇,需要進一步加強和創新其策略,以提升整體社會福祉和可持續發展。筆者在本文將探討香港在社會責任方面可以採取的更多舉措。 社會維度的現狀   香港的社會維度涵蓋勞工標準、社會公義、社區參與以及應對社會不平等等方面。雖然香港在某些方面已有進展,例如勞動權益保護,但在收入差距、住房問題和社會流動性等方面仍面臨挑戰。企業可以通過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改善員工待遇,以及投資社區發展來緩解這些問題。   改進勞工標準和工作條件 香港的勞動市場高度競爭,但勞工權益保護仍有改善空間。例如,勞動合同的透明度、公平待遇和合理工時是可以加強的領域。此外,對於非典型就業形式,如兼職和臨時工,應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企業可藉由改善工作條件,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以及確保公平的薪酬制度來提高員工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解決住房問題 住房是香港社會中一個長期且棘手的問題。大量人口居住在狹小的空間,居住條件不佳,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政府和私營部門可以合作開發更多可負擔和適宜的住房選擇,並改善現有住房的質量和可持續性。筆者期盼本屆特區政府推出的簡約公屋可以大大縮短公屋輪候時間,幫助市民改善住房條件。   促進社會公義與包容性 香港社會多元化,但仍存在種族、性別和年齡的歧視問題。加強反歧視法律執行力度,提高公眾對平等權利的認識,以及推動包容性政策,將有助於建設一個更加公正和包容的社會。   支持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以解決社會問題為目標,是推動社會創新的重要力量。香港政府可透過提供稅收優惠、資金支持和業務指導,來鼓勵更多社會企業的成立和發展。   強化社區參與   社區參與對於推動社會政策的成功實施至關重要。透過增強社區組織能力和資源,以及促進社會成員之間的溝通合作,可有效解決地方問題並提升社區凝聚力。企業也可以通過參與社區活動,如贊助公益活動,提供義工服務等,來提高其社會責任感。這不僅可提升企業公眾形象,也能為社區帶來實質利益。   教育和培訓的重要性 教育是提升社會流動性和減少不平等的關鍵。香港應投資提高教育質量,確保各社會階層的兒童都能接受優質教育。此外,成人再教育和職業培訓也非常重要,可幫助勞動力適應瞬息萬變的經濟環境和技術進步。   推動可持續的社會政策 香港未來發展需要一套全面的社會政策,以應對迅速變化的社會需求和挑戰。   綠色社會政策 隨著全球對氣候變化和可持續性的關注日益增加,香港需將環境因素納入社會政策。例如,推動綠色建築,增加公共空間和綠地,以及提高能源效率等,都是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措施。   公共健康和安全 公共健康是社會穩定和發展的基石。香港應加強公共衛生系統,提高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質量,特別是對於低收入和弱勢群體。此外,增加心理健康和福祉的支持也是當前特別需要關注的領域。   社會福利的改革 為更有效地應對社會不平等和人口老化問題,香港需要改革現有的社會福利系統。這包括提高退休金制度的可持續性、加強對失業者的支持,以及提供更多針對特定需要(如殘疾人士、單親家庭)的援助計劃。   總結 香港在ESG的社會層面上有著顯著的進步空間和機會。透過改進勞工標準、解決住房問題、促進社會公義,以及推動社會參與,香港可建立一個更加包容、公平和可持續的社會。這不僅將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和競爭力,更會直接提升市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面對未來,香港需要持續進行政策創新和社會投資,以實現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使香港的ESG表現真正達到國際水平。 撰文:辛建國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會員 香港國金獅子會前任會長 認可ESG策劃師CEP® 香港童軍總會油尖區副會長 香港女童軍總會新界地方協會執委   ============= 延伸閱讀:辛建國:為什麼年輕人需要參與社區服務? ============= [...]

博客

邱柏民:工業安全 人人有責

香港近期先後發生多宗工業意外,並造成人命傷亡,接二連三的意外亦引起市民關注。社會上亦有聲音質疑在層層遞進的監控措施下,為何工地仍然接連出現意外? 意外事件發生後,相關部門(包括發展局、屋宇署、勞工處等)紛紛提出考慮加強有關罰則,以遏止工業意外再次發生。同時,罰款的矛頭不約而同地指向承建商,某些部門更直指「承建商授權簽署人」 ,希望增加其在安全方面的責任。然而,僅靠提高罰款是否真的能夠阻止意外發生? 事實上,地盤員工及工地的安全設有註册專業人士負責監督,即是獲勞工處審核註冊的註冊安全主任及安全督導員。 正所謂「術有專攻」,為何每次在發生意外時,各部門均沒有提及這類專門負責安全的專業人員呢? 是否因為他們的「專業」未達「孭鑊」程度,還是他們缺乏可用作賠償的金錢所致?總承建商作為項目的總負責人,對於發生事故固然是責無旁貸,但是每個工地均有註冊安全主任及安全督導員在場巡視工地及監察地盤員工的工作情況,故對於工地發生事故同樣需要肩負責任。因此,筆者認為作為專職的註冊安全人員在每次事故上均被各部門主動忽略實在是難以令人信服。 此外,屋宇署、勞工處等部門經常穿梭各工地進行巡查,惟在發生事故時,所有罰單均由承建商獨自承擔,專責的專業人員卻未有面對扣分、罰款等懲處,難免對承建商造成不公。 另外,造成工業意外的原因亦與工人自身的疏忽有關,例如未有妥善配戴公司提供的安全設備、沒有遵從安全程序進行工作、為貪圖一時方便而敷衍了事、工人的自視態度等。工業意外的出現涉及不同持份者,惟在意外發生後,最終亦由承建商負責「埋單」。如此下去,承建商在投標時將更趨審慎,導致價格必然有所提升,長遠而言將會構成惡性循環,對任何持份者亦是百害而無一利。因此,筆者認為政府部門除了考慮透過提高罰則以改善香港職安健情況以外,同時應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包括加強員工培訓方面的工作,以推動職安健文化,從而更有效減少意外發生。   撰文:邱柏民博士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會員 囊才顧問董事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

博客

鄧淑明:鼓勵銀齡長者重返職場

全球人口老化,致令勞動力下降,不少地方紛紛考慮如何可令銀齡長者重返職場。例如日本三菱便專門為60歲及以上的員工創建職業設計中心,為高級員工提供定製培訓、工作配對及個人諮詢服務。德國寶馬車廠考慮到裝配工人的體力隨年齡下降,在2007年透過人體工程學輔助年長工人,令整體生產力提高7%。該車廠同時計劃讓退休工人回來兼職,與年輕同事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至於萬豪酒店,則為32.5萬名年長員工設計彈性崗位選擇計劃,提供體力負擔較小的新職位。 而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到2025年會高達3億。面對這樣龐大的長者群,在2021年全國人口普查新聞發布會上,當局指要致力把這批長者(60至69歲)的知識、經驗等優勢發揮出來,讓「老有所為」。如內地教育界將迎來教師的退休高峰(香港何嘗不是),當局構思如何善用這些退休教師資源。教育部2018年啟動中小學銀齡講學計劃、2020年推出高校銀齡教師支援西部計劃,涵蓋網上和面授教學。目前全國銀齡教師隊伍已有12萬人。 隨着人口老化,銀齡長者逐漸成為職場重要一員。美國顧問企業貝恩公司去年中發表一項研究,調查了19個國家或地區內4萬名勞工,預測到2031年,可能有多達1.5億個工作崗位,轉移到55歲以上的人身上,這些年長及有經驗的工人,將佔勞動力超過四分一。 不過,要令銀齡長者員工可以投入工作,機構在僱用這些員工時,需要了解他們重返職場的動機。調查指出,60歲以下僱員最重視的是薪酬,再年長的,則更看重工作是否有趣和有否自主權。 反觀香港,目前正面對勞動力不足的難題,當局宜鼓勵銀齡長者重返職場,既可以增加勞動人口,又能讓長者提升活力,有助促成老幼共融的社會。   撰文:鄧淑明博士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創會會員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 延伸閱讀:鄧淑明:促進房地產科技可持續發展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

博客

鄧淑明:智慧規劃旅遊業發展

疫情過後,全球都出現報復式旅遊,國際遊客人數幾乎回到2019年的水平。業界預料今年情況將會延續,預期今年國際旅遊支出將達到創紀錄的1.5萬億美元。不過,各地在發展旅遊產業之餘,如何可以達至更有效的規劃?同時可以減少遊人的破壞,以保護大自然生態? 對此,不少地方都不約而同以智能科技拓展旅遊,特別是應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如南韓的文化觀光部(MCT,後易名為「文化體育觀光部」,英文簡稱MCST)早已制定國家旅遊資訊策略計劃(ISP),構建旅遊的資訊系統,其中GIS是骨幹。除了以GIS建立國家旅遊入門網站,建基於GIS的資訊系統更包括了旅遊資源、統計、法律、投資四大資料庫,涵蓋旅遊業統計、相關法規、管理及政策、研究資料等,並配置了國家土地規劃、環境、交通、投資等與旅遊決策相關的資訊。這四大資料庫之外,該系統還有地形圖、交通圖、土地利用圖和自然環境圖,而這個資料庫覆蓋全國各地近5萬個空間數據點,每年都會更新一次。 此外,在營運大型活動如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賽事之一的波士頓馬拉松,以及紐約的胡士托音樂會(Woodstock),均透過互動地圖儀表板,令資源調配、疏散支援、救助人手物資分配等能夠妥善協調。還有,加勒比海地區為旅遊景點制作數碼分身(Digital Twin),改善旅遊生態系統;以至中東的伊朗和南美洲哥倫比亞的小鎮奇亞(Chía)要開拓旅遊業務,GIS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這些地方在發展旅遊產業之餘,更尋求可持續旅遊,通過分析有關生物多樣性、海洋生態系統和氣候變化等數據,以求保護自然美景的同時,也確保旅遊業維持增長。     撰文:鄧淑明博士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創會會員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 延伸閱讀:鄧淑明:促進房地產科技可持續發展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