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芬:鈾價創16年新高 中廣核礦業回吐後低吸

博客

李慧芬:鈾價創16年新高 中廣核礦業回吐後低吸

Numerco數據顯示,鈾現貨價格曾一度攀升至每磅略高於105美元,創下2007年以來十六年高位,下一個高位將會是136美元。由於市場供不應求,鈾價去年累計上漲約90%。 鈾是核電廠的主要燃料。 在哈薩克斯坦國有鈾公司表示可能無法實現生產目標後,鈾價便突破每磅100美元。全球最大的鈾生產商NAC Kazatomprom表示,該公司難以買到提取鈾所用的硫酸,而且預計新礦發現地將出現施工延誤。該公司2024年產量目標是許可證允許產量的90%。 鈾市場上漲空間潛力巨大 鈾市場正迎來一場盛大的投機熱潮,由於預測未來幾年需求增加,鈾市場供應本就緊張,而現貨鈾ETF不斷吸收存貨的操作更是加劇了這種緊張。資料顯示,2023年加拿大鈾礦商Cameco和法國礦商Orano在尼日爾的產量下調。 市場人士認為,鈾價有望突破2007年6月份創出的每磅136美元的歷史高點。在現貨價格突破每磅100美元的情況下,長期合同量幾乎沒有達到替代水平,因此長期定價仍然看漲,主要生產商的產量仍然不足。 在全球核電行業發展加速,天然鈾需求與價格共同提升的背景下,公司天然鈾貿易業務量預計將隨勢提升,並且未來產能提升也將助力天然鈾貿易業務。疊加天然鈾價提升,參股的哈薩克斯坦鈾礦公司盈利增多,公司未來整體業績有望高速增長。由於天然鈾礦開發交易等在國際上管制較為嚴格,海外公司更具優勢;以及海外同業公司從事天然鈾行業歷史較長,業務體量更大;綜合以上幾點因素,中廣核礦業相比於國際同業公司估值處於相對較低位置。 在目前中國積極發展核電的政策下,中廣核集團核電建設處於穩步增長,預計每年有多台新機組開工以及新機組併網發電。在運營機組數量逐步增多進一步推升天然鈾的資源需求,龐大的集團需求為中廣核礦業的天然鈾產能提供了充足的下游需求保障;在與國際天然鈾生產商的合作中更加受到青睞。 公司參股全球多處優質天然鈾礦資源並擁有相應的權益產能,其參股哈薩克斯坦的鈾礦山具有成本優勢,產品更具競爭力;未來公司權益產能也將規劃於2025年增加至1,800噸鈾。同時,公司成功介入加拿大高品位鈾礦資源FissionUranium的PLS項目,目前已完成可研,未來礦建完成將進一步提升中廣核礦業業績以及權益產能。 撰文:李慧芬 華贏東方研究部董事 (本人並沒持有以上股票) ============= 延伸閱讀:李慧芬:光伏發電項目穩定增長 京能國際業務成風口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梁健雄:中廣核電力績後持續向好

核能受國家國策支持正處於快速發展戰略期,還有受原油價格高企,坊間着眼於石化能源以外的替代品,核電將會成為首選方案之一。 受惠石化能源價高企 中廣核電力(1816)上半年盈利69.59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8% 並高於市場普遍預期,在公布顯示首季核電機組總發電量548.68億仟瓦,按年增長11.8%,並在1月份防城港3號機組順利首次併網,估計可為公司于2023年全年售電營收提升約7%,而防城港4號機組亦預期2024年上半年可投入運行,現時加上內地利率趨低的環境更有利中廣核電力的利息負擔,令下半年業績盈利將繼續有所幫助。 下半年盈利有保證 近期不論在外圍或中港股市皆呈現波動下,中廣核電力於6月下旬後見走勢緩緩平穩向上,並未受市場波動而有太大的影響,也許除投資者預期上半年業績向好之外,派息比率更從2017年至今由32%續年有所提升至44%,9倍市盁率股息率近5厘,公用股核電屬穩健之選、並且估值處合理水平且下半年業績已大致有所保證下,難怪資金願意留戀在中廣核電力內。 撰文:梁健雄 洛天衡保分析部主管 (筆者未持上述股票) ============= 延伸閱讀:梁健雄:商湯績差掀裁員暫仍難樂觀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

封面故事|環境及生態局三大能源政策 中期目標輸入內地核電

專題

封面故事|環境及生態局三大能源政策 中期目標輸入內地核電

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到,為爭取2035年前將碳排放總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以邁向2050年前達致碳中和的目標,政府會利用不同措施加緊各項減碳行動。當中包括節約能源、推動綠色運輸,以及推動全民減廢等。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訪問中逐一詳述每項零碳行動的細節,核電、全面減塑,以及鼓勵使用電動車等,均是其任內積極推動的環保策略。 撰文:李樹明、劉智恒 攝影:張展銳 謝展寰表示,本屆政府在能源方面定下了三大目標策略:一是要有穩定的能源;二是邁向零碳;三是價格合理。李家超政府就職屆滿一年,過去一年,能源危機導致電力價格上升。按年度計算,與去年一月份的淨電費相比,中電在今年加價約19.8%,港燈亦加價45.6%,社會上對能源問題極度關注。謝展寰認為,要達到上述三個目標,需要區域合作。「從內地輸入更多零碳能源,符合供應穩定,零碳和價格合理三大目標,比起現在依靠從全球購入天然氣、煤等石化能源更有保證。」  ●大量輸入核電無可避免 他進一步解釋說,利用傳統石化產品,如目前本港發電使用的煤、天然氣等均屬穩定可靠的能源,價格亦屬合理,但並非零排放,況且在能源危機下,價格十分波動。另一方面,近數十年來,可再生能源一直在發展,如內地的太陽能、風能等,相對於石化能源,價格下跌得很快,然而穩定性地供應還有待時間進一步去確立。「唯有核能是目前一個最好的選擇。相信核能是最終邁向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過程中的一個最佳選擇。」 事實上,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而且核能電廠所使用的燃料體積較小,運輸與儲存都很方便。成本也不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價格比較穩定。當然核能也有其弊處,如放射性核廢料的儲存及去處,以及核反應爐的安全等,都是一直爭議的問題。然而兩權相害取其輕,核電還是被各國普遍採用的發電動力。 據了解,現時香港的能源分布:大致一半依賴天然氣發電、四分一燒煤,另四分一來自大亞灣核電。根據璄境及生態局估算,香港在2035年前將碳排放總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必需要將零碳能源核電的佔比提升到60至70%之間。為此,香港政府要籌劃兩件事,「一是要求中電加大從大亞灣輸港電網的輸電能力;一是在將軍澳132區填海,在這裡興建接電站,接收香港現時電力的35%。將以上二者加起來,就有足夠能力從內地輸入香港所需電力的六至七成。」 ●徵費致膠袋使用量減八成 在這個框架下,估計本港可以在內地投資或合營核電站,或是直接買入核電。謝展寰強調,香港要達致零碳排放,無可避免需要區域合作。 為了達致2035年「零廢堆填」的目標,政府全力推動全民減廢和分類回收,並加快發展現代焚燒發電設施。包括管制即棄塑膠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以及分類收集可回收物並交予回收商處理。 踏入2023年,膠袋徵費從原來五毫增加至一元之後,膠袋的使用量大幅減少八成,證明膠袋徵費起到作用。謝展寰認為購物膠袋的使用量大幅減少,並非純因為加了五毛錢,而是帶有提醒作用,鼓勵了消費者自備購物袋。謝展寰表示,「政府在2015年首次推行膠袋徵費時,坊間市民普遍認為不會有消費者為了五毛錢而改變習慣。但當有關政策正式實施時,有九成的消費者確實改變了習慣,自備購物膠袋。」 他歸結兩點原因:一是為了環保。然而很多時由於善忘,未有帶備購物袋,唯有付費購買膠袋;但當要徵費時,經收銀員會提醒徵收五毫,這個提醒作用會令到消費者意識到他本身原來想要做的事。第二點是不服氣。消費者會認為商鋪一個膠袋徵收五毫子並不合理,於是自己帶備膠袋。「不過提醒也好,不服氣也好,膠袋徵費的確改變了消費者的行為。從五毫加到一元,加強提醒作用;另一方面,由於徵收範圍擴大,效果就十分明顯。膠袋徵費的目的不是銀碼,而是不斷的提醒,所以政府短期內沒有再增加徵費的構思。」 ●垃圾收費付諸實行 繼膠袋之後,大家的焦點放在垃圾徵費上,有關措施預計今年年底就會實行。政府希望藉此改變港人的生活行為,有助將可回收物料分開處理,減少廢物。謝展寰表示,他們參考大部份國家的處理方法後,決定根據垃圾袋的大小來收取費用。屆時市民必需購買政府指定的垃圾膠,預計每公升收取0.11港元的費用。若以一般家庭平日使用的垃圾袋,小的垃圾袋大約可以裝載10公升左右的垃圾,大部份家庭每天約產生15公升左右的垃圾,如此類推,一般家庭每天大約要繳交1.7元的垃圾費。 [...]

股市

劉慧:「雙碳」再迎重磅政策 光伏發電迎爆發式增長

得益於「雙碳」遠景目標的提出,除了風電、光伏及新能車等高景氣新能源賽道備受關注外,同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不可或缺的儲能,也開始進入市場資金視野。   據能源局數據顯示,在2022年的1-5月份,國內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2,371萬千瓦,同比增長139%,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約32,789萬千瓦,同比增長24%。隨著光伏市場的火熱,也帶動對應儲能市場配套需求的高速發展,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部分江蘇常州新北區的光伏儲能系統生產企業,生產線處於滿負荷運行狀態。在當前光伏裝機量攀升的背景下,儲能系統的銷量開始大幅增長。 此外,在政策層面,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多部委也已陸續發佈配儲相關政策,覆蓋共用儲能、優先並網等多項措施,以提升發電側、用戶側等配儲意願。國家發改委6月1日發佈《“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的通知指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將達3.3萬億千瓦時。工作計畫重點指出:1)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2)推進黃河上游梯級電站大型儲能試點專案建設;3)有序推進長時儲熱型太陽能熱發電發展;4)推動其他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而在最新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動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和調度運用的通知》中,既進一步明確了“獨立儲能”的概念,也提出新型儲能可作為獨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等內容。 此外,在海外市場方面,受制於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在持續攀升,居民用能成本增加,也推動了戶用儲能景氣度提升。 整體來看,在「雙碳」經濟發展成為當前主流共識的趨勢下,近10年以來,國內火電發電容量佔比已由81.7%下降至67.4%,而風電、光伏和核電等清潔能源占比已由18.3%上升至32.6%。水電資源稟賦開發已較為完整,核電也存在安全、輿論等因素制約。隨著光伏和風電平價時代開啟,未來有望成為替代火電的主力清潔能源。 基於風電、光伏的發電模式較為依賴自然環境,大規模新能源併網運行也會對電網負荷及調節帶來較大壓力,在發電側、電網側及用戶側配置對應的儲能系統,有望成為解決新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新型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信證券亦指出,全球能源轉型持續推進,風光滲透率的提升也對儲能提出了明確的需求,預計未來五年全球儲能市場CAGR將保持在60%以上,2022年下半年國內儲能專案將規模化落地,海外儲能需求快速增長。 筆者認為,“碳中和”目標的制定,使人類進入第四次能源革命的高潮,光伏作為主角,兼顧平價與低碳,屬高景氣度的朝陽產業。20年過去,中國的光伏產業從無到有,大起大落,目前已經成為了世界的光伏。隨著新能源發電占比的提高,電力系統的平衡模式也需要重構,儲能行業逐漸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以上純屬個人意見策略,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撰文: 劉慧  慧悅財經創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