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李振豪:當下正面對兩個「第二」

疫情至今,投資市場已初步看見穩定,反彈出現但力有不逮。未來數月,料市場將討論多項的「第二」:疫情的第二波,第二階段貿易戰,股市將出現第二隻腳。 第二波:大家明白病毒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疫苗亦須用年數來研發和測試,但世界經濟都不可能無止地等待。因此,首段開放經濟的代價就是疫情數字的反彈,只是如何與病毒並存下作投資決定,這才是未來數月大家要注意的方向。參考內地解封後感染人數上升了,但屬可控之列,因比較一開始大家沒有防備之下,第二波的數字理應沒有那麼多和廣,加上各政府和央行已有警惕,料市場將漸漸接受“並存”的概念,恐慌情緒亦會受控,市場再失控急挫的機會不高。另外,大部分已解封的國家都是漸進的,即以民生性為主,而非開放關口,因此預期基本消費/內需/與本地業務為主(尤其中國)的股份將受惠,而海外業務為主/出入口/運輸業等將繼續受壓。 第二階段:中美貿易磨擦並非新鮮事,亦預期在美國大選年,中國議題成為選舉焦點,對兩黨皆有好處,加上可把美國國民對疫情的抱怨轉投在中美貿易戰上,對特朗普有利。但問題是,投資者要注意什麼?首先,有了上年的經驗,打咀炮式影響股市情緒將會升温,令波動提升;與科技(尤其硬件)/出入口/智識產權,甚至金融領域(如人民幣/IPO)的禁令/關稅/制裁等將會不斷出現,避開有關板塊為妙,反觀對中國民生/基建/醫療等影響不大,畢竟中國自給自足下不須“貿易”來支持。最後是指數,由上年3月開打至12月休戰,美股指數持續上升,內地股指反覆向好,但港股卻反覆沉低,因此,料第二階段的中美攻守位置不變,香港仍是磨心,內外交戰下風險較高。 第二隻腳:相信綜合以上兩點,股市出現調整,在傳統智慧(沒有一蹴而就)和技術分析(反彈浪整固)都預期之內,但料回落甚至跌穿年內21700的機會不大,料恆指先守23400水平,待兩會和解封表現後,年內再反覆向26400(約200天平均線)進發,當中大幅波動亦仍注意。最後是以板塊炒作為主,偏好中國內需/軟件/基建/內房/教育/電訊等。 共勉之。 [...]

博客

李振豪:短期內油價非單一市場風險

疫情看似好轉,股市漸見反彈時,在持續的供過於求下油價再次急挫,紐約期油跌至負值的「奇景」令環球避險情緒又再升溫。除油價外,後市還應注意什麼風險? 供過於求是油市的核心問題,明白到油井是不可以隨時開關的,產油國只可減低而非關閉油井。就算今天所有產油國同意減產,亦須時間減速;因此,預期5月期貨市場將再零星出現負值的問題,可幸的是,除股市外,今天的債/匯市反應已較早前明顯地冷靜;可是,參考穆廸和標普評級的數據,當中有24%的油企債券已由投資級別被下調至高息級別,另外約25%已被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加上近日各評級機構已下調了南美和東歐多國的主權評級,如有任何閃失,料由債市反饋的影響將打擊股市。 各央行已協力阻止因疫情轉化的金融風險,但有見疫情數字有所下降,美聯儲已宣佈把每日300億的購債計劃削減一半至150億,雖然範圍擴大到A2/T2債市,但力量已大不如前,畢竟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已超過6萬億,無限量寬的影響都是無限的。美元債券息差和波動指數趨向平坦,反映早前投機者購入各債券待美聯儲收購之舉有所收歛,令憧憬無限量寬而反彈的股市勢頭將受阻,雖未至轉跌,但短期內整固的機會較大。 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將是令人恐慌的,但相信大部份股市已計入此影響。另外,一般認為金融市場普遍比經濟行前6個月,近日歐洲的疫情開始轉好,多國正準備解封時間表並刺激經濟。用孳息曲線去推測美國出現衰退機率現約27%(中國約20%);再參考股市/外匯的波動指數,已由高位下跌超過一半;如環球疫情在第二季進一步好轉,相信憧憬第三季經濟數據向好下將刺激風險資產再次反彈。 以上三點的核心都是取決於疫情的發展,但願早日好轉,金融市場和生活都能從回正軌。共勉之。 [...]

博客

李振豪:第二季恆指投資策略

第一季環球市場受到兩大「黑天鵝」—新冠肺炎和油價急挫—所影響,雖然在各央行及各地政府努力下,市場較早前已趨向穩定,但至今市場還未回歸至年初水平。來到第二季,投資者應否壯士斷臂?還是靜觀其變?更或是加注撈底? 首先是投資時間,環球疫情,主要是新增個案和死亡數字仍在上升,未能斷言疫情已經過去,可能會出現所謂第二波等緩衝期,近日歐洲的個案數字開始有見頂之勢,但美國仍在上升之中;參考中國和亞洲的經驗,封鎖後最少三而四星期才會見頂,歐美三月中才開始加強管制之言,最樂觀須在四月中至五月初才可見頂;除非忽然成功確定疫苗,否則最大可能在五月才會出現環球個案見頂的跡象。 第二是波幅,各地股市以不同的幅度和速度進入了技術性熊市,但見底與否不外乎股值的比較。今天恆指的預測市盈率約10.30倍,過去廿年最低位約9.39倍,即與科網泡沫﹑沙士﹑金融海嘯等大型環球波動比較,現價距離最低只差約8%至9%;同時,參考恆指波動指數,已由3月16日的高位64.80回落至今天約30.35,當然比年內低位14.44仍有一段距離,但指數顯示再次出現單日過千點上落的機率已大幅降低。以23,400為支持位,如外圍氣氛轉好和成交配合,將有力挑戰24,500至24,800水平,即下跌浪的補裂口位置,全年目標仍上望26,300水平。但如疫情再次轉差並跌穿23,400支持位,便有可能下試20,500水平。 最後是板塊,這方面須注意個人風險承受程度,各人不同。以近日收息股的熱潮為例,銀行板塊受預期長期低息和經濟轉弱影響,就算疫情過去對盈利回報將持續受壓,其他選擇有不大受疫情影響的本地公用股﹑派息穩定的電訊股或受惠中央充裕儲備和政策的內銀股等;如能承受較高風險,或持貨能力較長的投資者,受疫情影響的「震央」如航空和旅遊業相關的板塊當然非常之平,但風險卻非常之高;其他板塊如內地科技﹑5G相關(軟/硬件)或醫療板塊,不但受惠疫情,而未來對科技和醫療需求將比今天更大,投資者可作中線部署,分段和分散吸納。 共勉之。 [...]

博客

李振豪:無限量寬有利於風險資產

聯儲局推出無限量寬,直接購買企債,為該市場開闢了新天地,其中包括發行的新債券及追蹤資產類別的ETF,此舉將有效地將聯儲局轉變為國債、抵押支持證券和企債的最終買家。鑒於金融市場資金嚴重短缺,最新的措施將有助於抑制未來幾周的各市場波動性上升。 到目前為止,很明顯,只有各國中央銀行合作才能擺脫由於COVID-19造成的經濟危機。由於經濟突然停滯,最初的供應面衝擊將演變為需求面衝擊,隨著各國進入封鎖狀態,商業活動大規模關閉,未來幾個月即將面臨急升的失業率是決策者迫在眉睫的問題,需要在更積極的財政支持下才得以解決。 在美國,最初擬議的2萬億救助計劃帶來的樂觀情緒,在遇到資源分配方式的問題後陷入了僵局。但我們認為,鑒於以下情況,兩黨最終將達成妥協,刺激方案的僵局將過去:(1)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無所作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由於經濟仍處於封鎖狀態,許多中小型企業將面臨破產,最終引發美國更廣泛的失業率;(2) 從金融市場角度來看,至今,股票市場對聯儲局的一系列行動都顯得無動於衷。市場現在真正需要的是全面的財政方案,以解決由於經濟突然停滯而造成的需求短缺;(3) 隨著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的臨近,我們相信特朗普政府最終將被迫與民主黨達成協議。 無限量寬的推出預期有利於黃金和風險資產的表現。儘管近期市場動盪且央行宣佈放寬貨幣政策,但3月份黃金仍面臨拋售狀況。這是由於市場上嚴重的資金短缺,迫使投資組合中清算了其頭寸(包括黃金)。但是隨著無限量寬的推出,在未來幾個月市場投資者將紛紛對沖貨幣潛在貶值風險,這對黃金的中期走勢有利。 同樣,我們預計無限量寬將通過抑制波動率來為股票和債券市場的進一步下挫提供止跌。畢竟,歷史告訴我們不要與聯儲局抗衡。共勉之。 [...]

博客

李振豪:經濟和盈利的影響將成下一焦點

疫情對生活的影響是正常的,但對投資市場好像從未發生過一樣,雖然曾出現明顯的下跌,可是不足一週便出現技術性反彈。恒指的短期走勢將會如何? 參考中國官方的實時數據,死亡率持續下跌(約2.5%),但治癒率則反覆向上(約18%),加上由2月3日起每日新增疑似和確診數字皆同時下跌,反映疫情初步受控;同時恆指由2月5日起便反彈至今,反映正消化著疫情的改善。未來除非疫情忽然再次惡化,或非中國地區感染人數急升,料疫情數據的影響將被沖淡,沽盤亦有所收歛。 那是否代表可以追入?非也。料市場的焦點將轉向對經濟數據的影響,首先是復工的進度。湖北省佔全國死亡率近97%,而該區是汽車工業的重鎮,其影響不可能短期內解決;但其他大部份省份在數據上是有空間全面復工的,尤其高值的科技生產,多集中在廣東﹑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區,復工率將成為未來經濟走勢的關鍵;另外,全面復工亦有利內需,約有3億外省人口在城市內工作,佔全國勞動人口三分之一,全面復工有利運輸物流和基本消費等行業;內需佔中國GDP超過65%,它亦是扭轉對經濟打擊的關鍵。 預期中國第一季GDP將下跌至4.7%,而往後三季將逐步回升,全年預期為5.3%。市場普遍預期經濟數據愈差,中央出手的力度愈大,雖然中央有意把「兩會」延後,但救市措施已出台,如下調MLF和LPR,甚至RRR。除了資金充裕外,料中央將推出加碼的財政政策,除減稅降費外,大規模的固投將成焦點,尤其5G通訊、灣區概念、一帶一路等將加快對物料、能源、通訊、融資和保險等行業受惠。 恆指走勢方面,26,000的出現反映疫情後第一個支持位,可視為反彈浪的底部,而28,000多次挑戰不果,料須更多利好消息或救市措施才能突破;再上望便到29,000,即本年一月和上年六月的高位,阻力更大;最後,參考預測市盈率、移動平均線和波動走勢,在未有進一步變化前,第一季恆指料徘徊在27,000上落1,000點,即約4%波動吧。 如想危機中獲利,冷靜和客觀,分散和分注,缺一不可。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