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杜絕水貨客 只有一途徑


•走水貨乃是商業行為,猶如水往低流,難以制止。

•新政策只會擾亂市場運作,市場將自行重新執位。

•杜絕走水貨,只得一個途徑,就是大大提高成本。

正如上期所說,中央捧起香港跟紐約鬥,成為全球第一金融中心,好處固然是威,不過副作用亦不少,包括香港已經沒有出身自本地的金融業巨無霸,只剩平台與制度,未來股市更加「一國一制」,其他行業也會被中資企業蠶食掉,以致港人的工作出路愈來愈窄。 可恨的是,香港對祖國貢獻如此大,內地傳媒不止沒有半句欣賞之辭,還「食住唱」,反指香港經濟全靠「阿爺」打救,港人不單全無感激之意,還惡人先告狀,反自由行、反水貨客。 其實,環顧全球,沒有一個地方會讓當地居民日常生活受到滋擾,因此,反水貨客並沒有錯。事關被水貨客逼爆的地區,居民日常生活備受嚴重影響——舖租被扯高、用品價格被炒高、道路被堵塞……

然而,卻沒有人為他們發聲,應該為他們發聲的區議員,以至立法會議員,均視日益嚴重的問題於不顧,反水貨客看不過眼,自然出聲。 不過,從水貨客的角度看,他們亦沒有錯,因為他們的走水貨行動,完全出於市場力量,乃是商業行為。當香港的貨品,計及入口稅、銷售稅,最重要是品質,價錢低於在國內買,就一定有水貨客的出現,此之所謂「蝕錢的生意無人做,殺頭的生意有人做」是也。 由是之故,水貨問題根本沒得杜絕。尤其購自香港的水貨,並非單單輸往深圳,而是運到東莞,以至整個廣東省,需求極龐大。有生意,有錢賺,就一定有供應,就如水往低流,完全不可避免。 如今內地決定收緊「一簽多行」,變成「一週一行」,只是擾亂市場運作,市場自會重新執位。譬如以往是一個人「一週十行」,現在便變成十個人「一週一行」,即是水貨客數目反而增加了,新政弄巧反拙。

好像「限奶令」一樣,以往一個人可以帶五十罐奶粉出境,新政策實施後,一個人只可以帶兩罐奶粉出境,為了可以帶到五十罐奶粉,水貨集團便出動二十五個人,每人帶兩罐,數仍是一樣,人流卻增加。 此外,內地人受制於「一週一行」,香港人則可以無限北上,即是內地人走水貨就不可,香港人走水貨則沒有問題,變相鼓勵香港人走水貨,加上不對等的對待,只會令中港矛盾更加加深。 其實,若然真的要打擊水貨客,只得一個辦法,就是價錢,即是在香港買到的貨品,計及入口稅、銷售稅,遠遠貴於在內地買,換句話說,就是提高關稅,大大增加走水貨的成本。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