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吳老闆週記】全民強檢值得進行 全球疫情有望過去


吳老闆週記(3月24日)

.香港死亡個案仍高企,政府需調配資源,並狂掃口服藥。

.全民強檢應趁今波疫情埋尾做一次,當作下一波的演習。

.第六代變種病毒的感染率或大降,到第七代更隨時消失。

全民強檢值得進行

全球疫情有望過去

香港第五波疫情正在埋尾,雖然單日新增確診連日來仍維持在1.2萬至1.5萬宗水平,但核酸檢測陽性已回落到4,200宗左右,最重要是公共屋邨的圍封強檢陽性比率回落得很快,最新已下跌到10%樓下,而此前個別公屋則高達20%。

隨着檢測及呈報系統在第五波疫情期間曾作出改變,因此單憑每日新增確診數字判斷走勢作不得準,惟本欄卻一直沿用圍封強檢數據進行推算,此模型十分有效,故維持原先預期——單日新增確診會下跌得很急,本月底下跌到低三位數,及至4月21日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前,更可下跌到低雙位數,甚至單位數。

香港實際死亡率或更高

本港疫情得以埋尾,並非因為如全球其他地方般有效隔離,而是自然免疫力高,估計目前起碼過半人口曾受感染,即是全港750萬人,已有375萬有免疫力,只餘375萬有可能受感染,基數大幅降低,以致傳染速度減慢,到單日新增確診回落到低雙位數時,曾受感染人口應達70%以上。

目前政府最需要做的,說來說去還是那一句——盡快降低死亡率,以每日死亡個案二百多宗,而新增確診已回落到1.2萬宗計,死亡率高達2%,完全不合比例,十分恐怖。政府此前聲言會加快替老人院舍院友打針、將患者隔離,不知進度如何。觀乎每日死這麼多人,進度似乎十分緩慢,政府需加快調配資源處理這問題,另一方面則畀錢狂掃新冠口服藥。

值得注意的是,外國以至內地的新增數字,全是核酸檢測得來,後者分開有症狀的「確診」及「無症狀感染者」報數,反觀香港,則是核酸檢測加上快速抗原測試,即是基數大大增加,換句話說,如果淨以核酸陽性計算,香港的死亡率就更高,分分鐘高過歐美十幾二十倍!香港堂堂一個經濟富裕地方,死亡率竟然冠絕全球,這應由誰負責?

進行全民強檢作為演習

至於全民強檢,個人認為還是要做,不計為了「清零」,淨計為了練一次兵,走一次火警,已值得做。事關全民強檢的確可走在疫情爆發前截斷傳播鏈,今波兜尾做一次,當作下一波疫情來臨時的演習,便可撳住下一波疫情免於爆發,重蹈今波覆轍。

雖然,經過第五波疫情,香港最終受感染人口逾70%,已達群體免疫,理論上就算第六代變種病毒出現,香港下一波疫情亦不會如這一波大鑊;不過,理論歸理論,實際情況可能不是如此,以防萬一,做一次全民強檢可以策萬全。反正一切已準備好,今波疫情亦正埋單,不如撈點好處。

香港已成全球免疫力最高的地方,社交距離措施將逐步放寬,如此看來,經濟將大反彈。隨着住宅樓價跌得不多,反而寫字樓所受影響較大,投資者不妨考慮「執死雞」。

內地堅持「清零」暫不鬆手

內地疫情方面,可見早出手控疫的地方,雖然成本貴,但十分有效。南京就管得很好,甫發現病毒從醫院傳了出去,便立即全民檢測,現時仍採取「48小時核酸」措施,如果沒有陰性證明,哪裏都不用去,屋企歸不得,返工返不得,任何公眾場所入不得;當中,除了第一日因為下大雨以致檢測較混亂,之後已不需要排隊。至於進入南京人士,除了要有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還要接受「3+11」管理,即是3日隔離+11日跟蹤健康監測,期間共進行9次核酸。

出手快之餘,加上社團動員能力強,以及大數據追蹤能力強,南京今日新增無症狀感染可能歸零,今波兩個星期累計確診5宗,無症狀感染約100宗,就此便能撳住,真的不能不寫個「服」字。

然而,隨着無症狀感染個案佔了大多數,以上述南京為例,便達95%,內地要「清零」的難度愈來愈高,成本亦愈來愈貴,經濟相當大鑊。經過兩年抗疫,加上中央收緊監管,很多民企已很辛苦,房地產以至互聯網的大公司,都要大減兩、三成人頭,只餘國企因其壟斷地位仍賺大錢。

惟其如此,由於內地尚有5,000萬60歲以上長者還未完成接種疫苗,就算「清零」難度高,經濟成本貴,相信還是會堅持,不會鬆手,以爭取時間打針、檢疫、隔離、製藥,同時調配醫療資源,以及教育民眾不致恐慌,到一切準備好,才會調整抗疫策略。在此之前,香港不用旨意與內地免隔離通關,至於其他地方,則由特首根據政治、經濟、醫學、民意等多項因素自行判斷。

香港今波疫情已成全球典範,提供大量數據作為專家研究之用,如果病毒愈變種,毒性真的愈低,以及打針率提高,加上日內瓦公共衞生組織「藥品專利池」(Medicines Patent Pool,MPP)上週四(17日)又宣布,批准全球35家藥廠生產美國輝瑞(Pfizer)新冠口服藥Paxlovid的仿製藥,估計1個月能量產,相信病毒變種到第六代,感染率會大降,變種到第七代更隨時消失,到時新冠疫情很大機會成為過去。

南華證券錢莊

港股拾級而上,恒指過去5個交易日3升2跌,大漲小回,本週三(23日)一度高見22,423點,創出3月3日以來最高,收報22,154點,累升2,066點,即10.3%;國指跑贏大市,升10.8%,即746點,收報7,635點;科指同樣跑贏大市,升11.9%,即506點,收報4,749點。

事實上,港股今次反彈,主要靠科網股帶動,買盤是夾倉還是補倉,難以判斷。且看本週三,四大龍頭ATMX繼續全線上升;當中,阿里(09988)加碼回購,全日再升6.7%,至117.6元的一個月高位;騰訊(00700)雖然收市只升0.3%,報389元,但盤中曾經重上400元;美團(03690)亦升2.1%;小米(01810)則升4.1%,至14.78元的10日高位,這歸功於去年經調整純利按年升近七成,並將斥資最多100億港元回購股份。

港股似乎已扭轉跌勢,短期內或可突破23,000點,甚至重上24,000點亦不出奇;但要注意,A股還未見起色。

每週焦點股份——國泰航空(00293)

政府宣布,4月21日起,分三階段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在這之前的4月1日起,取消9個國家包括英、美、澳、法、加、印度及菲律賓的「禁飛令」,此後海外地區不再按照風險程度劃分,抵港港人只需完成打針,並符合檢測及預約酒店的規定,隔離期間每日做快速測試,第5日做核酸檢測,之後2日快測持續陰性,便能在第7日解除「隔離令」。

要數當中最大得益者,非國泰航空(00293)莫屬。集團便回應,正積極安排更多航班由下月起復飛,但因應熔斷機制仍實施,預計每條航線每兩星期只會有一班飛來香港。

滙豐研究就發表報告指,本港近3年的旅行限制壓抑巨大航空旅行需求,隨着4月起政府放寬旅行限制措施,相信國泰載客量及貨運量將增加,預期該公司今年首季可能出現重大虧損,但第二季將扭虧為盈,並將其2022及2023年盈利預測分別上調35%及9%,重申「買入」評級,目標價由8元上調至10元。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