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廖錦興: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當前的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突顯國際圈子間的微妙關係及政治哲學的潛在隱憂。當東西方國家在歷史文化、經濟發展、政治體制都截然不同下,要在地球村內共存,矛盾漸現。縱觀過去的戰爭都是因為人類的貪婪、嫉妒、仇恨、恐懼而出現。二戰結束後世界亦從未太平,韓戰、越戰、福克蘭戰爭、波斯灣戰爭、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死傷枕藉。多年來西方國家都有反戰聲音,但戰爭總是跑不掉逃不過。烏克蘭戰爭踏入第二個月,俄烏相方死傷者眾,百萬民眾痛失家園,這些人為災難究竟可否避免?戰事至今線上線下都有不同方位的討論,當中有不乏真假訊息或偏頗報導,但也離不開貪婪、嫉妒、恐懼和索取政治經濟利益之徒,世界是和平或紛亂都會對某些國家有利或弊。

 

主流政治經濟學者都認為全球化對人類利大於弊。按國家的自身優勢進行產業分工,各司其職,令跨國跨地區經貿發展潛力增加,人民的生活質素上升,安居樂業,地球村步向小康。但好景不常,對於軍事強國來說太平盛世必然並非好事,況且西方政治體制是透過選舉執政掌權,除非領導者有能力在短時間帶領國家走出經濟困局,否則以動武或製造矛盾推動戰爭,引發新冷戰,確是個簡單直接的方法。

中國最古老的古典文獻之一《易經》不只是占卜和術數的卜筮之書,還是蘊藏陰陽變化的典籍,從中可洞察先機,對政治哲學十分重要。易經是本講道理的書,正是變化的道理。它告訴我們未來是不確定的,將不斷改變的,而我們人生的大部分煩惱都是來自於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恐慌或者是擔憂。《易經 繫辭》中也明確的指出「一陰一陽之謂道,樂天知命故不憂」。亦如孔子說「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成功關鍵是不惑不憂不懼。我國經幾代人的努力,經濟民生發展有目共睹,脫貧攻堅獲得成功,並得到國際社會的肯定,而和諧社會及政治穩定亦是重要因素。和平崛起,不搞霸權不干預别國內政,自强不息,中國這個成功例子正是發展中國家追求的目標。

世界秩序在二戰後得到整合和理順,近80年的變遷和進步,人類獲得休養生息的機會。全球以科技和環保改善民生之際,一旦新冷戰思維出現,將徹底破壞全球化的發展,亦會帶給後幾代人無窮的災難和痛苦。

撰文:廖錦興  萬通集團國際行政總裁

廖錦興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