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鏞記」甘蕎因:一個角黍的價值


「未食五月糭,寒衣未入櫳」這句廣東諺語或許令Gen Z甚至Y感到陌生,其實這是指未過端午節,天氣仍然反覆,要等吃完糭,才算是正式踏入夏天。

糉子,又稱角黍(音「暑」),早於春秋時期已出現,最初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驅除瘟疫,避禍消災,後來還形成了於端午節食糭以紀念屈原的傳統。惟時至今日,大家吃糉多是為了應節,而南北方亦因地區飲食差異,在糉子的口味、製法上有各有特色。大家有否留意現今市場或自家製的糭子都是細糉,而比較少製作繁複的裹蒸糭。在此就與大家分享一下,一隻有份量的裹蒸糭是如何煉製而成的。裹蒸糉的特色是餡料十足,原粒鮮甜瑤柱、炒香栗子、去芯蓮子、厚肉花菇及漏油的鹹蛋黃,全需經過精挑細選,而鏞記的版本還加入炭燒鵝件。至於擔綱靈魂角色的糯米,更是貨比三家後篩選出來,以三比一的黃金比例配上粒粒分明的綠豆粒,再與鵝油、腩肉的香氣交纏,色香味天衣無縫。

裹蒸糭包紮有竅門

除餡料的堅持外,糭葉也很重要。自古以來,葉子是最佳天然的「綠色環保包裝紙」,加上有天然清香味,水煮時亦不易破爛,是非常理想的食物包裝物料。坊間各式各樣的糭做法不同,所需的糭葉也分成好幾種,而鏞記則選用竹葉和荷葉相交包裹糭子,一來竹葉能阻隔糯米黏著荷葉,兩者相交使用,也可令葉香更滲進每粒糯米中。

當然,裹蒸糭如此足料,要包紮得靚,亦是一門獨特的手藝。我曾向老師傅請教包糉絕活,結果卻不得其法,原因是裹蒸糭一般有一斤以上,而鏞記的裹蒸糉更較坊間一般為大,每隻至少重一斤五兩,女士的手難以掌控。老師傅天生一雙柔靱有力的大手掌,先把糉紮成上闊下窄的梯形,再以純熟的手法,快速以「井」字形將糭紮實,開糉時就不會散開,也不會因倒汗水和烚糭水內滲而影響味道。

以匠心工藝確保品質

一般的裹蒸糭包紥已經考功夫,試想想我們另一出品「上品鮑魚燒鵝糭」還要加入像拳頭般大的南非三頭鮑魚,份量更上一層樓,坊間一般約五呎長的鹹水草不夠長,為避免駁繩令糉子易散,我們特地走訪供應商尋到特製的六呎長鹹水草,務求保證出品質量。

現今人求方便、求快捷,坊間更見有包糭神器,恐怕新一代已開始遺忘這傳統包糭工藝。隨着師傅年紀開始老邁,每年端午還可吃到他的手藝真心感恩,也希望藉此機會,向上輩傳下來的那一份堅持和智慧致敬。

撰文:甘蕎因 (YVONNE)

鏞記酒家財務總監、家族第三代掌舵人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