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陳卓賢:疫情加速全球減碳進程,電動車發展涉及地緣政治?


英國石油公司(BP)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鑑(第70版)》指出,2013年以來,全球碳排放量保持持續增長,2019年時全球碳排放量達343.6億噸,創歷史新高。但來到 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影響,令人類活動大減,工業和交通等污染量因而下跌,世界各地區碳排放量普遍減少,全球碳排放量下降至322.8億噸,按年下降6.3%。現時大部分人類經濟活動都是材用化石能源,而這正是近200多年來碳排放量持續上升的元凶,要撤底解決這痛點,從本質上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改以清潔能源作為主流能源是最到位的方法。近年全球大部分國家都已為減碳作出協定,並逐步推出以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的方案。

美國歷史碳排放量最多

早於2015年12月時,聯合國的195個成員國已簽訂《巴黎協定》,以協議一同努力控制地球氣溫的上升幅度,包括「與工業化前的水平相比,全球將致力限制升溫小於攝氏 2 ℃,最好在 1.5 ℃ 以內」。要實現這長期的溫度目標,各國近年都在國內政策作出配合,以盡快達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峰值,進一步實現「碳中和」。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統計數據顯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碳排放達峰國家的數量分別為18、31、50和54個。 截至2020年,排名前十五位的碳排放國家中,美國、俄羅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亞、德國、加拿大、韓國、英國和法國已經實現碳排放達峰。

中國現在仍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但從累計數來看,西方國家自1751年工業革命起就持續排放,美國碳排放量約4,000億噸,佔歷史排放量的25%,居世界首位;歐盟28國佔22%,中國佔13%。由此看來,不限於中國,歐美國家在碳排放量所分擔的責任同樣是舉足輕重。

電動車發展涉及地緣政治

要縮減碳排放,最直接的方法是將能源使用端由碳排放改成電氣化,改變現時全球燃油汽車仍是主流交通工具的局面,而這都是近年各國幾近達成共識的大方向。

大部分國家已陸續定出禁售燃油車時限,例如,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的禁售時限定為2035年。電動車指標市場的北歐,例如愛爾蘭、冰島、丹麥、瑞典等都已宣布在2030年禁售燃油車。挪威、荷蘭則在2025年禁售燃油車。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亦已於2021年開始全面禁售燃油車。

雖然美國尚未提出明確禁售燃油車的時限,但就在今年8月,總統拜登(Joe Biden)就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表示2030 年前美國電動車總銷量將佔 40% 至 50% ,包括電池電動車、燃料電池車及油電混合車,並設定新排放標準,規定小型車至少在 2030 年前要符合排放規定,而大型車則提早至 2027 年生效。

這些國家都支持電動車發展,除了是出於國家責任,以及為國民帶來更健康的低碳生活環境外,更大誘因是為塑造自身的地緣政治能力。全球性的技術系統革新,往往會造成資源和國力的變化,繼而主導世界上的話語權。

現時化石能源是主流的經濟體系,部分石油出口國因而獲得了自身實力之上的地緣影響力。不過,當全球能源體系加速脫碳,改成清潔能源的話,石油的主導地位就會受到衝擊,石油出口國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就會被其他國家稀釋,換個角度,非石油出口國受制於石油出口國的力度亦會大減,國家自身政策的自主性都會增加。

讓車廠商起死回生的革命

再講電動車產業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商機的寶藏。自2018年開始,全球汽車需求逐漸飽和,汽車銷售出現下滑,尤其在疫情、關稅戰及減廢要求下,成本的上漲亦令車廠商陷於困局。而近年電動車的崛起,正好是車廠商的救命稻草,如何捉緊這項關乎未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汽車革命,去解決所面臨汽車市場萎縮的困境,正是讓汽車業起死回生的重要一仗。

根據彭博報告,預計2025年電動車與燃油車將達到「製造成本平價」,電動車將在2030年佔去50%全球汽車市場、2040年更會拿下全部汽車市佔率。換言之,電動車代表的不僅是劃時代的品牌,更是未來各國發展的大趨勢。

在這宏大背景下,各大傳統車企已計劃好執行轉型的時間表,包括:奧迪 (Audi )已經確定要在 2033 年前逐步淘汰燃油車,富豪(Volvo) 和 寶馬迷你(Mini )預計 2030 年轉型成純電動車品牌,福特(Ford)表態要在 2030 年完成歐洲非商用車的全面電動化,至於福斯(Volkswagen)則預計 2035 年先在歐洲市場開始停售燃油車。

Deloitte 2020年針對電動車市場的研究報告亦指,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動車投資額將達2.5兆美元,產值達1.3兆美元,全球銷售量增加到3,110萬輛,換句話說,未來每3輛車中,就有1輛是電動車。

政策主導各國電動車發展速度

那麼傳統製車業「一哥」美國,能否在這個電動車大時代都能一馬當先呢?國際乾淨運輸委員會(ICCT)研究報告指出, 2010年到2020年全球總共生產逾1,000萬輛電動車,而中國更是2020年最大電動車生產國,佔全球累計產量比率達44%,十年內生產與銷售達到460萬輛,在國策背景大力支持下,更可預期這勢頭將會在未來5至15年持續加速。

中國國務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已明確表明,要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汽車強國。當中更提出「到2025年時,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用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要取得重大突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約20%,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排名第二的歐洲,佔了過去10年總電動車產量的25%,生產260萬輛,賣出320萬輛,為淨輸入市場。歐洲電動車市場能急速發展,歸因於近年歐洲各國透過推出電動車高額補貼和嚴苛的碳排放罰款,成功複製中國過去十多年走過的成功之路。即通過加大額補貼刺激消費者需求,促使車企擴大電動車生產,形成規模效應,從而降低電動車成本,最終逐步替代燃油車在市場的需求。

至於傳統汽車大國美國就僅居第三,其於全球電動車產量佔比更從2017年的20%,下降至2020年的18%。若單以2020年全年計,全美電動車銷量更不到35萬輛,同期中國和歐洲分別是124萬輛和136萬輛,數量相差接近100萬輛,認真誇張。

2020年美國車商生產只有約45萬輛電動車,當中高達85%來自特斯拉(Tesla),由美國出口外國數量逾21.5萬輛為各國最高,反映海外需求較美國強勁。去年各國包含油電車和純電力等電動車佔新車銷售比率,美國僅2.3%,歐洲和中國分別達10%和6%。

美國的產量會進一步落後中國和歐洲,很大原因是來自近年政策上的差異,歐洲與中國近年的政策焦點都是積極推動內部需求與生產,但美國在特朗普執政期間,其刺激增產、投資與需求的政策力度卻是相對消退。

拜登欲力挽狂瀾突破困局

全球需求強勁促使車商在各地蓋廠生產更多款式電動車,所投入資金與積極程度都超過在美國的規模。像福斯(Volkswagen)積極投資擴大產能,計畫2025年電動車產量達150萬輛,其在歐洲和中國已有幾座單純組裝電動車廠房,但美國卻沒有,由此看來,福斯似乎也不太看好美國電動車的發展前景。
ICCT報告指,2020年全美44座組裝廠裡,僅有兩座純組裝電動車。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計劃今年把三座廠房改裝為只生產電動車。電動車商特斯拉(Tesla)和Lucid汽車目前各只有一座新廠在興建。按此進度,到2025年底全美組裝廠都只有7家公司是生產電動車。

面對電動車產業步伐的落後,美國總統拜登亦頗為擔心,他在上任的第一天就指示,要把美國65萬輛聯邦政府的公車和全美20%的校車都換成電動的。及後更在到訪密歇根州福特廠房時表示,「中國今天的鋰電池製造規模比其他國家都要大,他們正向世界各地出口電動車,並把目光放到美國市場……他們以為自己會贏,但我們不會讓他們贏,我們必須要快速行動。」為應對中國電動車對美國市場的步步進迫,拜登政府提出1,740億美元推動美國本土電動車市場發展,其中150億美元投資包括電動車基建和電動巴士。

但他的如意算盤似乎不易打響,這法案一提出就即時遭受共和黨反對。共和黨認為,用政府的錢去補貼電動車產業,是對市場的過度干預,不符合共和黨「自由市場」和「小政府」的理念,更何況這逾千億美元並非小數目?要兩黨達成共識通過法案,在細節上仍然有不少地方需要調節,例如會否下調補貼金額,又或通過稅改去增加國庫收入以對沖補貼資金,取得收支平衡,相信會是下一輪議會必需深入探討的課題。

下一代電動車核心技術:自動駕駛系統

每一輪的科技改革,汽車都是重要的一環,當中所涉及的技術和上一代有多大差異,都意味著這場革命可以走到多遠,對市場以至人類生活質量有多大的影響力。如將電動車看成是下一代汽車硬件的未來,那就不能忽略「自動駕駛技術」這門軟件上的標配。
不少人都擔心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性,但美國交通部NHTSA的研究就指出,原來94%的交通事故都是源於人為錯誤,其中僅2%為車輛故障、2%為環境因素及2%的不明原因,由此推導,自動駕駛應能更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的機率。

自動駕駛的汽車不再受個人控制,而是利用整體網路運行,與其他自動駕駛汽車互通,避開不必要的急剎和堵塞情況,以達至最佳、最有效的行駛路線,因此會帶來交通效率上的好處。

由於汽車可以在沒有駕駛員的情況下自行駕駛,所以這不但可以讓你於公司門前、商店或任何地方下車,然後自行去停車;而當你需要車時,又可以按時作出安排,毋須你親自去遠處拿車,整體上節省更多泊車、候車等時間上的規劃。

當然,要實現自動駕駛,智能城市發展及5G技術都要配合。在香港,電動車離普及化仍有一段很大的距離,自動駕駛更是遙不可及的事;但在外國,現時已有特斯拉(Tesla)、谷歌(Google)、蘋果(Apple)、寶馬(BMW)、三星(Samsung)等投入自動駕駛車的研發,當中Tesla CEO馬斯克(Elon Musk)更篤定:「15至20 年後所有汽車都將是自動駕駛車。」

至於國內就有華為和百度兩大巨頭。華為今年4月發表了五種自駕技術解決方案,並與北京汽車旗下北汽新能源合作,推出搭載鴻蒙作業系統的 Alpha S電動車。Alpha S也是全球首款搭載3光達的自駕車,聲稱可在自動駕駛的情況下,於市區內連續行駛1,000公里,更指出其自駕技術等級可達到Lv3。 相比之下,Tesla先前提交監管單位的文件中顯示,其自駕技術不會超過Lv 2的等級。

百度旗下的全球首個自動駕駛MaaS平台亦開始在廣州黃埔區進行實測,並表示未來將在該區部署上百台自動駕駛車輛、近千個自動駕駛接駁點,更會繼北京、長沙、滄州後,將旗下Robotaxi在廣州進行常態化運營。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