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熱話
企業策略・可持續發展・商事動態・大中華時事・專題・本港時事・環球時事

澳門BEYOND EXPO開幕 聚焦生命科學消費科技等三大領域


由澳門科技總會主辦的第四屆Beyond國際科技創新博覽會(Beyond Expo)(23日)假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舉行。展會今屆聚焦生命科學聚焦全球生命科學;可持續發展;消費科技。在(22 日)開幕上澳門科技總會會長兼Beyond Expo聯合創始人賀建東表示,政治問題、經濟低迷、人工智能崛起,作為企業家、投資者或商業領袖,面對諸多不確定性,但大部分仍可控,只要有正確心態、合作伙伴策略,甚至透過Beyond平台均可集中討論、集思廣益。

壁仞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張文

在開幕儀式上,澳門行政長官賀一誠、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新聰、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顯法、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等出席。在開幕式主題——”What’s Next?”環節中,主辦單位邀請寧德時代(CATL)創辦人、董事長及CEO曾毓群,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商湯科技董事長兼執行長徐立,壁仞科技創辦人及董事長、CEO張文,聯合國駐華協調員常啟德,RMI執行長克雷茨(Jon Creyts)等嘉賓,共同探討和預測前沿科技趨勢及其對社會的深遠影響,激發科技創新價值鏈活力。

中美之間AI發展創新差距收窄

專題討論邀請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冰,壁仞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張文任嘉賓,圍繞AI發展作專題討論。關於人工智能在中美國家的發展,劉慶峰認為,從通用的人工智能發展來說,美國算力基礎較中國發展早,美國的資金市場、資金靈活程度,以及對源頭技術創新的整體社會氛圍較中國強。但實際上,中美在人工智能間差距沒有想像般大,通用大模型上差距也就是半年到一年半的動態追趕,中國並不會被遠甩在後面,如醫療、教育、語音交互等與智能硬件有關方面,中國可能做得更好。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如有的基礎設施以及基於數據驅動的商業生態和創新模式,較美國有優勢。

徐冰指出,人工智能三要素——算力、數據、人才。中美之間差距在於算力,但這差距可以彌補。一方面,國產芯片快速發展,另一方面算力可外包,整個亞洲算力中心建設進度非常快,在這樣的背景下,雙方算力差距有機會縮小。至於人才,集中在算力多的地方,一旦可彌補算力差距,也將可促進人才流動到亞洲市場。

從長遠看,不擔心中國人工智能與美國差距拉大,人工智能技術正走向全球,在經濟勞動等各維度創造巨大價值,過程中將湧現新的企業,在教育、醫療、社交、遊戲等各行各業帶來顛覆性創新,且中國有激烈的競爭環境,可激發人工智能創新。

張文稱中美之間人工智能在底層文化和邏輯上有差異,但隨着中美之間競爭加劇,會導致大型公司在創造性上重新思考。談到關於人工智能發展對社會、就業市場的影響時,劉慶峰認為,發展人工智能,各界和社會管理都要有基本理念,人工智能是建設美好世界,而非改變世界,實際需要法律、倫理、人文協同推動。未來世界是線上線下結合、虛擬與現實結合、人和機器結合,人類有機會做更多具創造力和想象力的事,創造新的商業模式。需要警惕的是人工智能具有”自我意識”,但短期未見有這風險。他建議年輕人在AI領域創業,一定要看到技術發展並快速跟進,最好可在交叉領域展現優勢,再與AI結合。

徐冰坦言人工智能的能力不斷提升,在保護就業上需要有謹慎態度,其衝擊可能非常殘酷,特別是現時以人類作為勞動力要素,人工智能發展過程中需要與就業取得平衡,但從中長期角度,人工智能創造價值,難以用數字衡量。

Beyond Expo設約十萬平方米的展區,預計吸引來自亞洲財富五百強公司、跨國公司、獨角獸公司和新興初創公司等超過一千家企業參與,兩萬多全球科技創新追求者及專業買家到場。同時將舉行逾百場活動和對接會,從企業、產品、資本、產業等全方位融合互動。

澳門科技總會會長兼Beyond Expo聯合創始人賀建東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