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周伯展:引入海外醫生能改善公營醫生荒嗎?

香港公營醫生短缺的問題癥結是,公營醫院只有全港不到一半的醫生,卻要服務90%的香港市民,即公私營醫院的醫生病人匹配度嚴重失衡。筆者認為除了引入海外醫生,利用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更能立竿見影,對港人就醫需求進行分流。   目前香港共有15,000多名醫生,對應740多萬人口,平均每千人約2名醫生,醫生密度小於美國的2.61和新加坡的2.29。但值得關注的是,眾所週知香港公營醫療福利好,造成在現行公營和私營雙軌制度下,90%的病人都集中在公營醫院就醫,但公營醫院醫生僅佔全港醫生一半不到,所匹配的人口比例嚴重失衡,以致公營醫生不足,私營醫生過多。   正因如此,香港很多公營醫院醫生,需要面對大量病人;而病人手術排期更是動輒以年計算。而疫情發生後,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必須在公營醫院就醫,無形中加劇了這種失衡,一些非緊急手術需要推遲或取消,騰出人手去照顧確診病人。因此,打破這種匹配失衡是目前香港急需解決的問題,其中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對於人手的補充有一定幫助,但就目前政府透露的條件來看,卻很難吸引人留在公營醫院。   海外醫院半天接診數量大約10個病人,跟香港的公營醫院比較差距相當大,以眼科為例,公營醫院眼科醫生一個上午便需要接診50個病人,工作壓力鉅大。從海外回港的醫生還要面對房屋、子女教育等問題,再加上公營醫院醫生流水式接診欠缺職業滿足感,香港並沒有很大優勢,對於能否吸引海外醫生回流並不樂觀,遑論留得著他們繼續在公營醫院服務,公營醫生荒能改善嗎?   面對如此困局,除了引入海外醫生外,同時亦應實行公私營醫院協作模式。2008年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與醫管局推出了「耀眼行動」,分流一部分公營醫院白內障手術輪候者到私營醫院,政府為其提供5000港元的津貼,私家醫生則以相對優惠的價格收取手術費,領綜援的病人更只收取政府的5000港元津貼的金額。2年時間內有約1萬人受益,手術輪候期由5年大大減少至2年以內,行動也一直持續至今。在此,大力呼籲政府推行類似「耀眼行動」的計劃,由政府提供津貼,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比起引入海外醫生更能直接即時解決目前醫療困境。而從中期考慮,政府也要培養更多醫科生、護士及醫療輔助人員,港府更要加大醫療資金投入,解決同樣不足的醫療硬件問題,包括醫院床位、手術室及儀器。   香港回歸23年僅建了1家醫院,床位十年僅增加了1,000多個,跟不上人口增長。香港的醫療技術、醫德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譽,如果加大硬件投入,不僅可以解決醫療資源短缺問題,更可發展成一個能承接東南亞醫療需求的高端醫療中心。       撰文:周伯展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 眼科專科醫生 [...]

博客

朱君璞:香港醫療在大灣區的機遇

中國在經濟高速起飛下,人民對健康的需求更高。香港醫療專業享譽全球,「一國兩制」的優勢讓香港一方面可深化醫學領域合作,另一方面可建立國際認可的培訓標準,提升大灣區醫生在城市醫療互聯互通。2021年香港醫療可以把握大灣區的以下機遇。   在經濟衰退下,香港的上市醫療機構除了投資老牌化驗中心和脊醫痛症中心外,亦與高盛等機構投資者達成戰略合作,拓展大灣區業務。中國近年更出現許多健康龍頭企業,如平安好醫生、京都健康、阿里健康,一站式醫療健康服務平台已成為投資主流。   創新科技也是醫療發展大趨勢,包括機械臂的醫療運用、癌症的生化治療、網上遙距問診及開發手機應用程式。透過網上渠道進行登記預約、問診和付款,打破地域界限,為病人節省輪候時間,舒緩前線醫護人員工作量,減少交叉感染機會。簡單病痛可以透過遙距問診解決,而手機應用程式則將健康資訊電子化,民眾可隨時隨地查看自己的健康記錄。例如利用程式將體檢報告結果存放在雲端,覆診後可即時作比較。   疫情令政府實施封關措施,市民在家工作導致腰痛背痛。脊骨神經醫學(脊醫)是一個受惠的醫療行業。脊醫是唯一香港政府醫療架構下中國沒有自我培訓的專科人員。有別於一般手術治療,脊醫擅長使用手法和科技理療:不開刀、不動手術的科學方法治癒病患。香港可將先進醫療技術引進大灣區,脊醫可根據三地不同的培訓要求成立國際脊醫學院。只要通過CEPA兩地資格互認獲取內地的專業資格,本港脊醫可往內地培訓中國脊醫,造福大灣區腰背痛的問題。   以往人們覺得沒有生病就是健康,但隨著生活質素提高,許多香港上市集團已成立疼痛中心,透過多元服務和不斷整合,發展醫療人工智慧,才能為大灣區提供專業、安全、有效的痛症管理及健康預防服務。       撰文:朱君璞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創會會員 醫思健康持股管理人和商務總裁 [...]

本港時事

【政經香港】港醫療系統超負荷,業界亟待結構性改革    

近幾年,香港公立醫療系統壓力不勝負荷的消息常見諸報端,且愈演愈烈,即使香港一向因先進的醫療水平在世界享有盛譽,但「看病難」的問題使這一光環正在褪色。特別是每年的流感高峰,也使公立醫院的壓力達到頂峰。正如治病需要對症下藥,醫療系統的弊病也必須找出源頭,並藉社會各方的努力改變現狀。 撰文  蘇梓 港人的健康指標和平均長期居於世界前列,然而一旦生病,往往要經歷漫長的折磨。且不論慢性疾病的輪候治療時間動輒以年計,急症室的輪候已出現20小時以上的記錄,平均輪候時間也在常常在六、七小時左右。此外各大公立醫院的病床佔用率更長期高超過100%。這些現象,在一個富裕的社會,不能不算荒謬。 從業人員長期短缺 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哪?最直接的原因,是香港的公營醫療體系人手流失非常嚴重,只有私營醫療體系的醫生相對充裕,所以整體而言,本港醫生人手長期不足。有統計顯示,至2017年底,香港的註冊醫生總數只有14,290人(公私營醫生合計),香港醫生相對人口的比例為1.9:1000,即每千人中只有1.91名醫生,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國際平均水準3.3:1000,僅僅略優於中國內地和土耳其(1.8),與挪威(4.6:1000)及德國(4.1:1000)等發達國家則相差一大半,甚至連哥倫比亞(2.1)和韓國(2.3)都不及。香港的醫療系統亟待增加人手,早已是各界共識,據悉醫管局的醫護人數一直增加,醫生人數從2008年的5,058升至2018年的6,336,增幅達25%,但多年來仍未能解決香港這一「痼疾」。 另根據香港統計年報,2017年的註冊醫生人數為14,290人,在醫院管理局和衛生署任職的醫生人數分別為6,072人及465人,剩餘的7,000餘名「私人醫生」,只是統計上的數字。衛生署2015年曾進行調查,在6,213名回應調查的註冊醫生中,只有5,591名醫生從事經濟活動,故註冊醫生可包括已退休醫生。 資源配置嚴重失衡 導致香港醫療系統超負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香港人口老化日益加劇,從而造成醫療資源短缺。政府統計處推算,到2066年,每1.4人就要撫養一名長者,可見對香港而言,人均壽命延長是一把「雙刃劍」。 另一方面,有分析指,香港公私營醫療體系本身也長期存在內部結構性問題,並隨著外圍因素變化而進一步惡化。目前香港的醫療系統主要分為公營和私營。公營醫療系統由醫管局營運,私營醫療服務由私人執業醫生及私家醫院組成,並由政府監管。由於公營醫療機構提供的服務收費低廉,市民看病有約95%費用可獲政府資助,很多市民會選擇到公立醫院求醫。而本地醫護人員中,有六成服務於公營醫療系統,卻要照顧全港近九成病人,比例明顯不對等;相反,在私營醫療系統工作的其餘四成醫護人員,卻只需照顧約一成市民,這就導致公私營醫療系統人力資源嚴重失衡。而這還不包括部分市民缺乏正確使用公共資源的概念,濫用公立醫院服務的情況,例如稍有不適就叫救護車送往急症室,使急症室失去原本為搶救重大危急病症的意義。 有數據表明,香港公營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流失嚴重,從醫生、護士到其他工種,不一而足。原因顯而易見:私家醫院或診所的薪酬比公營的高出很多,工作環境也相對吸引,工作量更是相對較少;相形之下,儘管政府近年大力增撥公共醫療服務資源,但公營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面對龐大的社會需求,經常要超負荷工作,所受的壓力與報酬並不對等。 醫療人員人手不足,加上近年社會怨氣越來越大,市民難免將醫院負荷能力「爆煲」的原因歸結為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最常為人提起的就是太多內地新移民來港,有些其實長期居住在內地,對香港毫無貢獻,但一生病就來香港看醫生,佔用本就緊張的醫療資源。 這一說法遭到一些社區援助團體的質疑。有團體負責人表示,雖然現時內地每天有150個赴港單程證名額,但過去20年每日的平均數字只131個;而根據統計處的數字,留在香港居住的新移民每日平均只有64個,現時醫管局亦沒有相關的數字證明新移民為導致公立醫院「爆煲」元兇。該負責人又援引醫管局數據表示,2017/18年度,本港65歲或以上的病人已分別位佔住院人次、急症室求診人次、專科求診人次約三至四成不等,亦佔超過醫管局總住院日數的一半。 使用公營醫療服務方面,新移民的數目不多,每年只有數百名;如果對過往7年作出統計,本港65歲以上的公營醫療服務使用者也只在幾千人左右。 對症下藥增加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