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博客・吳老闆筆記・資本政經

周伯展:引入海外醫生能改善公營醫生荒嗎?


香港公營醫生短缺的問題癥結是,公營醫院只有全港不到一半的醫生,卻要服務90%的香港市民,即公私營醫院的醫生病人匹配度嚴重失衡。筆者認為除了引入海外醫生,利用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更能立竿見影,對港人就醫需求進行分流。

 

目前香港共有15,000多名醫生,對應740多萬人口,平均每千人約2名醫生,醫生密度小於美國的2.61和新加坡的2.29。但值得關注的是,眾所週知香港公營醫療福利好,造成在現行公營和私營雙軌制度下,90%的病人都集中在公營醫院就醫,但公營醫院醫生僅佔全港醫生一半不到,所匹配的人口比例嚴重失衡,以致公營醫生不足,私營醫生過多。

 

正因如此,香港很多公營醫院醫生,需要面對大量病人;而病人手術排期更是動輒以年計算。而疫情發生後,新冠肺炎確診病人必須在公營醫院就醫,無形中加劇了這種失衡,一些非緊急手術需要推遲或取消,騰出人手去照顧確診病人。因此,打破這種匹配失衡是目前香港急需解決的問題,其中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對於人手的補充有一定幫助,但就目前政府透露的條件來看,卻很難吸引人留在公營醫院。

 

海外醫院半天接診數量大約10個病人,跟香港的公營醫院比較差距相當大,以眼科為例,公營醫院眼科醫生一個上午便需要接診50個病人,工作壓力鉅大。從海外回港的醫生還要面對房屋、子女教育等問題,再加上公營醫院醫生流水式接診欠缺職業滿足感,香港並沒有很大優勢,對於能否吸引海外醫生回流並不樂觀,遑論留得著他們繼續在公營醫院服務,公營醫生荒能改善嗎?

 

面對如此困局,除了引入海外醫生外,同時亦應實行公私營醫院協作模式。2008年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與醫管局推出了「耀眼行動」,分流一部分公營醫院白內障手術輪候者到私營醫院,政府為其提供5000港元的津貼,私家醫生則以相對優惠的價格收取手術費,領綜援的病人更只收取政府的5000港元津貼的金額。2年時間內有約1萬人受益,手術輪候期由5年大大減少至2年以內,行動也一直持續至今。在此,大力呼籲政府推行類似「耀眼行動」的計劃,由政府提供津貼,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比起引入海外醫生更能直接即時解決目前醫療困境。而從中期考慮,政府也要培養更多醫科生、護士及醫療輔助人員,港府更要加大醫療資金投入,解決同樣不足的醫療硬件問題,包括醫院床位、手術室及儀器。

 

香港回歸23年僅建了1家醫院,床位十年僅增加了1,000多個,跟不上人口增長。香港的醫療技術、醫德在世界上都享有盛譽,如果加大硬件投入,不僅可以解決醫療資源短缺問題,更可發展成一個能承接東南亞醫療需求的高端醫療中心。

 

 

 

撰文:周伯展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副會長

眼科專科醫生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