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新地引入九部純電動建築設備減碳 郭基煇:為業界締造三贏

新鴻基地產(新地)引入新一批純電動建築設備,並於今日(22日)舉行「新鴻基地產啟動綠色建築新里程」啟動禮。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表示,希望在綠色智能建築、綠色能源、綠色研究科研及綠色建材等方面著手響應政府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冀特區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及帶動業界使用更多綠色設備。他表示,新地今次引入純電動建築設備,可以為環境、為業界、為建築工友實現「三贏」局面。 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中)、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右二)、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左二)、三一集團輪值董事長梁在中(右一)和新輝(建築管理)總經理蔡旭文(左一)一同主持啟動儀式。 新地實踐綠色環保建築邁入新里程,購置九部純電動建築設備,以零排放的電動設備取代傳統柴油設備,在推動集團建築電氣化、減少工地碳排放方面踏出重要一步,並為建造業界帶起示範作用。新地舉行啟動禮,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和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等嘉賓出席見證。 新地是次購買三款共九部純電動建築設備,分別為五部汽車伸縮吊機、兩部混凝土攪拌車,以及兩部拖式混凝土泵,部分設備已正在用於新地不同項目,包括馬鞍山附近的西沙大型項目、香港商用航空中心擴建項目、古洞和掃管笏的發展項目等。 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表示:「新地積極投入資源在各方面推動節能減排、綠色建築可持續發展,今次提升建築工地電氣化正是集團的減碳策略之一,期望今次引入九部純電動建築設備,可以為環境、為業界、為建築工友實現『三贏』局面,協助香港成為更加綠色的低碳城市。」 郭基煇指出,大多數建築設備都倚賴柴油發動,而新地今次引入的設備則採用較潔淨的純電能,能源轉換效率更佳,預計每年能減少約240公噸的碳排放,相等於種植超過10,000棵樹。再加上集團五大範疇的綠色建築措施,集團積極以行動支持特區政府《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零碳排放‧綠色宜居‧持續發展」的願景。 他續指,新地期望能起到帶頭作用,啟發業界採用更多綠色建築設備,與業界在低碳環保建築上達到「共贏」。此外,由於純電動設備不用燃燒柴油,可有效減少建築工地的廢氣及嘈音,提供更潔淨健康的工作環境,幫助前線工人「贏」得健康。 九部純電動建築設備均由內地工程機械企業三一集團所生產。三一集團輪值董事長梁在中表示:「響應特區政府『節能綠建』的倡議,新地與三一集團正攜手在更多場景推廣應用電動化、新能源設備。相信今天的啟動儀式將推動雙方合作邁上新的台階,讓更多的三一新能源設備服務建設香港,更好地助力特區政府實現《香港氣候行動計畫2050》的碳中和目標。」 在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中)、發展局副局長林智文(右三)、建造業議會主席何安誠(左三)、三一集團輪值董事長梁在中(右二)和新輝(建築管理)總經理蔡旭文(左二)見證下,三一中富香港機械董事總經理周劍奇(右一)將九部純電動建築設備交予新輝(建築管理)副總經理何冠豪(左一)。新地引入該等設備,預計每年可減少約240公噸的碳排放,相等於種植超過10,000棵樹。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辛建國:當建築遇上科技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建築技術也在不斷革新,這些技術的應用對於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房地產行業中,建築科技(ConTech)的應用可以提高建築質量、提高建築效率、節約建築成本,以及為環保作出貢獻。筆者在本文將從這幾個方面來介紹科技應用在建築行業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一、提高建築質量 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建築質量成為了樓盤銷售的重要因素。建築科技的應用可以提高建築質量,從而提高樓盤的競爭力。例如,建築信息模型(BIM)可以在設計階段就對建築進行全面的檢測和分析,避免設計上的問題,從而提高建築質量。這項技術使用3D建模軟件創建建築的虛擬模型,可以用於優化建築設計,減少建築廢料,並提高效率。另外,建築質量檢測技術可以在施工過程中對建築材料和施工工藝進行檢測,確保建築質量符合標準。   二、提高建築效率 建築效率是指在保證建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建築施工速度和效率。建築科技的應用可以提高建築效率,從而縮短建築週期,減少建築成本。例如,建築自動化技術(Building Automation)可以實現建築施工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減少人工施工的時間和成本。另外,組裝合成建築技術(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可以將建築構件在工廠中預先製作好,降低現場施工的時間和成本。這項技術涉及在現場之外建造建築構件,然後將其運輸到建築現場並組裝成最終結構。這可以縮短建築時間和成本,並提高建築質量。   三、節省建築成本 建築成本是指在建築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費用,包括土地購置費、建築材料費、施工費等。建築科技的應用可以節約建築成本,從而提高房地產企業的利潤率。例如,建築節能技術 (energy saving technologies) [...]

可持續發展

RCEP綠色建築需求增 貿發局:港綠色建築具七大優勢

貿發局及領展聯合發表《香港房地產發展及物業管理領域綠色實力:RCEP 機遇》研究報告,提出香港綠色建築的七大優勢,指香港發展綠色建築具七項優勢,包括:綠色金融、綠色建材減隱含碳排放、業界標準一致、創新建築方法、設施管理、綠色能源和可持續生活模式、可持續社區發展。同時,因應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成員國發展綠色建築時面對的不同挑戰,本港在氣候風險評估及設計顧問服務、綠色金融、建築及設施管理數碼化,和綠色建材認證及採購等四大範疇,若加強與RCEP成員國的協作,可進一步提升綠色建築能力及開拓國際市場。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左)及領展行政總裁王國龍(右) 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指出,香港有多達5萬座私人或政府建築物,佔全港碳排放60%,房地產及物管綠色發展將是香港2050年前達至淨零排放的關鍵。近年,香港的綠色建築發展令人鼓舞,全賴產業鏈上不同持份者的共同努力。而RCEP成員國對綠色房地產及物管服務需求日增,相信港商能夠乘着勢頭,把握在RCEP地區的商機,建立香港在國際間推動綠色建築發展的領導地位,並帶來更強大的協同效應。 另外,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認為,實踐綠色建築的首3個原因,分別是減少能源消耗(43%)、鼓勵實踐可持續的商業活動(41%)及降低溫室氣體排放(35%)。而最多受訪者採取的綠色建築舉措,依次為建築規劃及建築管理(85%)、與可持續發展相關的建築設計及建築技術(33%),以及能源管理和廢物處理(81%)。 王國龍:旗下物業總樓面面積有86.5%已獲綠建認證 領展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王國龍表示,已透過發行綠色債券及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貸款推動綠色營運,此舉有助稍為減低融資成本。他指,集團在綠色融資及綠色建築方面都有豐富經驗,旗下物業組合的總樓面面積有86.5%已獲得綠色建築認證,目標在2025/26年度物業組合所有建築物都獲得認證。他又指出,希望與業內繼續合作,進一步在香港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措施,並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市場展示香港的綠實力,以探索區內的新機遇。王稱,截至3月底,集團已簽訂超過1,200份綠色租約,即逾一成商戶參與,現在目標是在2026/27年度,使旗下在香港和內地採用綠色租約的比率增至五成。 ============= 延伸閱讀:貿發局七項展會活動吸引近56,000名買家 展商:最快半年回復疫前水平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

可持續發展

商界環保協會大樓獲綠建環評既有建築(2.0版)最終鉑金級認證

商界環保協會有限公司(「商界環保協會」)欣然宣布商界環保協會大樓(即「賽馬會環保樓」)榮獲「綠建環評既有建築」(2.0版)「綜合評估計劃」最高評級鉑金級認證。 認證由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有限公司於今年1月簽發,事前經由建築環保評估協會有限公司作獨立評估。商界環保協會大樓在是次評核整體獲92分,繼2017年後再次成功取得最終鉑金級認證。大樓於六項評估範疇均表現優秀,於「場地」、「用才及廢物管理」、「能源使用」三項範疇更取得超過九成得分,成績驕人。大樓的能源消耗量指標更在類似場所中名列前百分之十。   作為大樓業主,商界環保協會落實了多項提升資源效率的構思,更新大樓的屋宇設備,並積極推動改變大樓使用者的習慣。商界環保協會營運總監梁志峰指出:「協會將大樓定位為『環保實驗室』,藉此推動並弘揚環境卓越。作為商界環保協會的象徵,大樓一直彰顯綠色建築理念。展望將來,我們會繼續探索不同科技,為大樓引入先進技術,對香港邁向碳中和作出貢獻。我們同時會加強與大樓各使用者之聯繫,攜手創建低碳的工作環境。」   為慶祝商界環保協會大樓榮獲最終鉑金級認證,梁志峰工程師日前舉辦導賞團,介紹大樓的綠色建築元素,包括物料選材、廢物管理設施、節水及節能設備、提升室內環境質素的措施,以及天台太陽能光伏板系統等。商界環保協會歡迎團體預約導賞活動,由協會的專業人士帶領參觀此「環保實驗室」,共同踏上改造空間、促進行為改變的可持續發展之旅。 商界環保協會營運總監梁志峰 [...]

博客

緊貼世界減碳步伐 讓更多「既有建築」變綠

全球極端氣候越趨加劇,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初步評估2019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第二年。為減緩氣候變化,聯合國氣候峰會提到2050年全球要達至零碳排放,才能把全球平均溫度升幅限制在1.5°C內。全球各大城市中,與建築物相關活動的碳排放平均為4成,香港則達6至7成。對於香港這類工業活動不多,但人煙稠密且高樓處處的城市,將建築物轉化成綠色建築,對減低碳排放是極為重要。   2009年成立的香港綠色建築議會一直緊隨世界步伐,在推動本地的綠色建築及減碳工作上不遺餘力。議會與建築環保評估協會一起商討並更新舊有的香港建築環境評估法(HK-BEAM)的標準後,在2010年推出綠色建築評級工具「綠建環評」,鼓勵業界為建築物注入更多綠色設施。至今已超過1500幢建築首次獲得綠建環評認證,新建私人發展項目的綠建環評參與率近一半,當中超過七成更達到最高級別的鉑金及金級,成效顯著。   然而,要綠色建築在香港普及化的最大難題在於既有建築物,即舊樓。香港有超過42,000幢既有建築,佔建築物總數逾9成,有極大潛力發展為綠色建築。既有建築種類包羅萬有,有商廈、住宅、學校及公用設施等,要令不同業主有共識提升綠化設施、能源消耗及管理等可持續表現,是香港,甚至全球共同面對的挑戰。   其中一個提升既有建築的可持續發展表現的方法是利用大數據分析既有建築的能源使用,準確了解樓宇設施的實時能源消耗用量,適時檢查效能表現。發展商及物管公司可透過「重新校驗」建築物,以找出操作時可優化節能的地方,從而減低能源費用和提高室內環境質量。科技發展迅速,以數據加上簡單的節能產品,便能於短時間內即時節能減排。   此外,推動更多既有建築參與綠建環評亦很重要。因為不同類型的既有建築有不同的需要、預算及技術能力,不能要求具可持續發展策略的建築物及一些小型單幢建築物作出相同的可持續發展承諾,或使用相同指標。因此,綠建環評為既有建築提供自選評估方式,讓申請人可按樓宇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靈活及簡約地選定合適的評估範疇,鼓勵更多樓宇申請成為綠色建築,加快達成減碳目標。議會亦培訓綠建專材和「重新校驗」從業員及專業人員,提升業界的綠建水平,令綠建知識更廣泛應用到不同的建築項目和層面上。   議會去年承諾參與世界綠色建築委員會的「邁向淨零」計劃 (Advancing Net Zero),英國、美國、澳洲等的綠色建築議會亦已經承諾參與,制定目標令建築物於2050年前達到「淨零排放」。如能解決既有建築的難題,加上國際間互相汲取經驗,邁向「淨零排放」並非遙不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