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推動全綫車站餐飲店舖加入全民「走塑」減少使用即棄餐具 聯同WWF及foodpanda啟動「減塑起行 從『揀』開始 – 香港站可重用餐盒計劃」

可持續發展

港鐵推動全綫車站餐飲店舖加入全民「走塑」減少使用即棄餐具 聯同WWF及foodpanda啟動「減塑起行 從『揀』開始 – 香港站可重用餐盒計劃」

港鐵公司一直致力支持香港邁向可持續未來。為響應全民「走塑」,港鐵公司宣布推出環保減塑運動,發起全綫車站餐飲店加入減塑,包括邀請商戶簽署環保約章、鼓勵外賣餐飲店接受客人自帶餐盒。公司亦會在租約條款中加入綠色條文,推動租戶支持環保。現時港鐵全綫車站近 99%超過280間外賣餐飲商戶已簽署環保約章,承諾不主動派發即棄餐具及避免使用發泡膠。港鐵亦正邀請旗下商場的餐飲商戶簽署環保約章,加入減塑行列,實踐源頭減廢。 為響應港鐵積極實踐環保減塑的理念,港鐵公司今天亦聯同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 及foodpanda香港(foodpanda)啟動「減塑起行 從「揀」開始」合作,利用港鐵網絡便利的優勢,於香港站推出可重用餐盒計劃,設置計劃下全港首部供公眾使用的可重用餐盒自助借用機,讓市民更方便地自助借用可重用餐盒,之後歸還到計劃下的回收設施,以鼓勵大眾減少使用即棄餐具。 WWF與foodpanda於去年10月推出全港首個可重用餐具回收先導計劃,並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今次港鐵公司與WWF及foodpanda的合作為此計劃的延伸,港鐵公司除了資助於香港站設置可重用餐盒自助借用機,及額外提供二千個可重用餐盒外,亦邀請到香港站內十間食肆加入減塑行列(見附件一),接受顧客以借用餐盒外賣美食,令計劃下使用可重用餐盒的合作餐廳擴展至六十間,提供更多環保的餐飲選擇。 即日起,香港站 L1 層的 11A 店舖分別設有自助借用機及回收機,方便市民使用。他們亦可將可重用餐盒交還到港島區的其他九個回收點(見附件二),包括港鐵公司旗下管理的環球大廈及海富中心的自助回收機。此外,港鐵西營盤站亦計劃在明年第一季增設一個回收點,進一步擴展回收網絡。 環境保護署副署長(減廢)陸嘉健表示:「即棄膠餐具無疑帶給我們生活上的便捷,卻為生態環境帶來影響。要成功建立綠色生活習慣,需要社會各界攜手參與。很高興是次活動配合政府一直的『走塑』工作,這個香港站計劃為市民在買外賣時提供了便捷的可重用餐盒『取』和『還』選項,將『走塑、走即棄』融入生活,從生活實踐源頭減廢。」 港鐵公司常務總監 – 香港客運服務楊美珍說:「港鐵提供低碳公共運輸服務,一直身體力行支持邁向綠色未來。今次推出MTR Shops環保減塑運動,很高興得到全綫大部分車站餐飲店支持。我們亦很高興聯同WWF及foodpanda推出香港站可重用餐盒計劃,集合三方所長,鼓勵公眾及食肆改變即棄文化。港鐵會繼續在不同業務範疇及日常營運中,以更多創新的意念推動環保,積極與各界共同建設可持續的未來。」 隨著去年推出的「可重用餐具計劃」踏入第二階段,以及與港鐵展開香港站合作計劃,foodpanda亦致力拓展合作餐廳夥伴選擇。foodpanda亦繼續透過與gategroup Solutions Hong Kong Limited及香港善導會社會企業明朗服務有限公司合作,處理計劃下的可重用餐盒的清潔及物流工作,以確保回收的餐盒經清潔及高溫消毒後繼續供市民使用,達至一個餐盒循環系統。此外,WWF將善用港鐵香港站11A店舖空間作環保教育,向公眾推廣減塑與環保訊息,並會聯同foodpanda舉辦專題講座,協助港鐵網絡內的食肆在營運上減少使用即棄餐具。 WWF保育總監陳輩樂博士指出:「為推動社會減低垃圾製造及堆填區的負荷,今年十月,政府正式通過管制即棄膠餐具法案,並將於2024年四月底正式執行法案第一階段。然而,要減低塑膠廢物對環境的影響,社會必需以邁向循環經濟的體系為目標。有了成熟的可重用體系來取替即棄非塑膠製品,才可達至減廢的目標。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的先導計劃展示了可重用餐具借用的可行性。計劃的第二階段將嘗試更多可重用餐具借用的營運模式。我們很高興與foodpanda及港鐵公司合作,大大提升了重用餐具借用的延展性,讓市民有更多機會實踐環保。WWF期待是次合作能帶領更多企業推動綠色措施,推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foodpanda香港行政總裁賴偉昕表示:「在先導計劃推出後,團隊持續監察計劃的進程、收集餐廳夥伴、顧客及各方持分者的意見;為更方便用戶,我們於今年年中把餐盒歸還過程延伸至送遞團隊,送遞員可按其意願代替用戶歸還已清洗的可重用餐盒,賺取額外收入之餘,亦有助提高歸還率。與此同時,我們亦為原有餐盒的設計作出微調並預計於明年第一季推出,節省可重用餐盒在合作餐廳內的儲存空間。現在進入計劃的第二階段,我們十分高興能繼續和WWF合作,並與港鐵公司攜手把計劃延伸,鼓勵更多市民實踐『走塑』。團隊並將秉承 foodpanda的環保使命,繼續努力為社會提供更多方便的綠色餐飲選擇。」 港鐵公司表示,是次合作將會持續至二零二四年七月,合作夥伴會審視成效,再探討進一步合作的空間。   ============= 延伸閱讀:大圍站上蓋圍方商場試業 港鐵:租出率97%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專題

迎戰16度:從包裝著手 讓減塑行動再升級

很多人的環保意識已提升不少,但仍有提升的空間,例如為了不製造更多瓶罐的塑膠垃圾,會轉買補充,然後用回同一個空瓶,但原來補充包的包裝袋都能重複利用,來自澳洲的新創團隊Zero Co在Kickstarter發起Zero Co環保清潔盒集資計畫,希望能透過推出的各式洗潔用品,減少、甚至消除每間廚房、洗衣間和浴室裏的一次性塑膠包裝,真正落實環保、減少浪費。芬蘭新創公司Plan B From Outer Space更提供消費者與商家一種可重複使用的包裝制度,期望改變「過度包裝」這嚴峻問題。 有別於以往去超市購入清潔產品,之後不斷回購補充包的模式,當用完Zero Co 的產品時,只要將倒完的補充包摺好放入訂購箱中附上的回郵信封中並寄回,團隊即會將補充包清潔再填滿,接送到下個訂購人手中,形成一個「訂、送、還、補」的循環,大幅減少一次性塑膠的生產量。 雖說這是一場消滅塑料的戰爭,但Zero Co裝清潔劑的瓶子與補充包還是用塑膠作成的,只不過根據集資頁面說明,它們分別來自海中及陸地上被丟棄的塑膠垃圾。反過來說,如果團隊真的完全照表操課,使用者每訂購一次Zero Co的產品,就會有更多的海洋塑膠廢棄物從海中被打撈起來。 不過團隊也特別說明,雖然瓶身是用百分之一百海洋中清除的回收塑膠垃圾所製,不過其他部分礙於技術問題,只能使用百分之七十海洋回收物搭配百分之三十原生塑膠合成,不過他們會盡可能往百分之一百再生塑膠包裝的目標前進。 Zero [...]

商事動態

【迎戰16度】商界響應 | 全城減塑大行動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本港每日約有1萬噸都市廢物,有三分之一是廚餘,其餘各二成是廢紙及廢膠,可見廢膠問題有待解決。有環保團體與商界合作,自2013年發起名為「撲水」的環保運動,透過分享全港飲水機位置,呼籲市民減少使用膠樽。今年更把活動升級為「全城減塑大行動」,向社區深化減塑的訊息 。 Text / Santos 環保團體「Go Green Hong Kong」一直提倡源頭減廢,自2013年開始發起名為「撲水」的環保運動,透過分享全港飲水機位置,呼籲市民對膠樽水說不。今年「撲水」運動升級為「全城減塑大行動」,將再為有需要的機構安裝20部免膠樽飲水機和舉辦30場環保講座,另外亦會舉辦10場城市耕作工作坊,讓參加者加深了解減少塑膠垃圾的重要,受惠的團體包括幼稚園、中小學及社區團體。 地產發展商鷹君集團,致力推動持續發展,2018年開始贊助「Go Green Hong Kong」,並聯同慈善團體「慈慧幼苗」加入「撲水」計劃,在全港各區增設飲水機,為市民提供免費、清潔及安全的飲用水。活動踏入第二年,日前進行開幕禮,當日邀請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擔任主禮嘉賓,環境局政治助理區詠芷、鷹君集團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簡德光、鷹君集團執行董事羅俊謙、Go Green Hong [...]

大中華時事

迎戰16度:非洲減塑政策勝全球

非洲坦桑尼亞實施塑膠袋禁止政策,旅客入境當地前,需要在機場將身上攜帶的膠袋丟棄,才能進入。坦桑尼亞並非首個實施有關禁令的非洲國家,最近《國家地理雜誌》和「世界經濟論壇」皆把非洲列為全世界減塑政策最強的地區。 自六月一日起,坦桑尼亞(Tanzania)開始實施第二階段的塑膠袋禁止令,政策包括禁止入口、製造、售賣以致使用膠袋,就連入境坦桑尼亞的旅客都需要在機場將身上攜帶的塑膠袋丟棄,才能獲准入境。根據當地媒體報道,任何人如製作或入口膠袋,可被罰款四十三萬美元及監禁兩年。 雖然非洲的經濟和發展一直落後於全球,但《國家地理雜誌》和「世界經濟論壇」近日皆將非洲列為全球減塑政策實施第一名的地區。根據統計,非洲共有三十四個國家對膠袋使用課稅,或完全禁止用塑。連一向重視綠色政策的歐洲都只有二十九個實施相關法令,排名緊隨非洲之後。 而且不少非洲國家的走塑政策都極為積極,還有不少之「最」。如肯亞(Kenya),就擁有全世界最嚴厲的塑膠袋禁令。無論是製造業者、進口業者、批發銷售業者或消費者,只要被查到使用塑膠袋,就可能面臨高達三萬八千美元的罰款,或是四年有期徒刑。 盧旺達冀建「無膠國度」 至於盧旺達(Rwanda)則以成為全球第一個「無膠國度」為目標,當地自二○○八年起禁止國內廠商生產任何塑膠袋,商舖購物都以紙袋替代塑膠袋。盧旺達最終目標是禁止各種膠袋在國內流通,而官方在評估國家基礎設施的不足後,近年制定了一項既可以減少使用塑膠,又可以促進經濟的方案,就是以稅務減免鼓勵以前的膠袋製造商回收塑膠袋,改造成環保袋。   非洲有如此的決心,只因為塑膠為它們的經濟帶來龐大傷害。非洲不少國家沒有資源可以投放在回收及清理膠袋的問題,加上部分地區的商業和工業發展緩慢,經濟主要依靠畜牧業、漁業及旅遊業,而膠袋的遺禍對這行業有重大的影響。 非洲草原遼闊,佔總面積的百分之二十七,因此畜牧業潛力巨大。以非洲畜牧業大國埃塞俄比亞(Ethiopia)為例,全國五成三的土地理論上可適宜於放牧,其牲畜和家禽的存欄總數居非洲第一、當地家庭亦以放牧為主。二○一三年,畜牧業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兩成,吸收約三成的農業人口。其中牛達到三千五百萬頭、綿羊二千一百萬隻、山羊一千六百八十萬隻、駱駝一百萬頭。 然而,膠袋棄置問題,成為畜牧業的一大危機,有坦桑尼亞農民指出,飼養的家畜經常因誤食塑膠袋死亡;毛里塔尼亞(Mauritania)環境部還做過統計,八成屠宰牲畜胃中都能找到塑膠袋。 危害漁業及海洋生物 非洲的漁業亦是膠袋的受害者之一。非洲漁業資源豐富,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最新發布的《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的內容,非洲佔全球內陸漁業漁獲量的百分之二十五。而水產養殖儘管不再延續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高年增速,但增速仍高於其他主要食品的生產情況。然而,當地廢棄的塑膠袋處理不當,近年影響到當地水源,危害及漁業和各類海洋生物。 旅遊業同樣當災,根據聯合國貿易及發展會議發布《二○一七年非洲經濟發展報告》所指,旅游業已經成為非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旅游業對非洲國民生產總值的直接貢獻達七百三十億美元,預計到二○二六年,這一數字將增加至一千二百一十億美元。 文章指出,旅遊業的快速發展不僅促進了非洲外匯收入的增長,未來十年,旅遊業的持續增長預計將為非洲增加一千一百七十萬個就業機會。尤其對一些非洲島嶼國家來說,旅遊業更是其經濟支柱。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的數據,塞舌爾(Seychelles)的旅遊收入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百分之六十二。然而,當地的生態過去經常隨處被棄置的膠袋所污染,不少城市,亦是隨處可見膠袋堆成的垃圾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