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華時事

【政經中國】「中總會長」蔡冠深:生意壯大從補償貿易開始

剛連任為香港中華總商會(簡稱中總)會長的蔡冠深(Jonathan Choi),同時亦是新華集團第二代掌舵人,四十年前年僅廿歲的他,已因應各種開放政策,跟內地漁民合作貿易,見證沿海小漁村逐漸銳變為洋房高樓,國民生產總值按年增長6.7%,躍升至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並在國際社會擔當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對國家改革開放自然感受良多。 撰文:葉永成 攝影:張展銳 早於國家改革開放之前,蔡冠深父親蔡繼有已經到內地投資。1957年,蔡繼有在澳門開始發展海產業務,及後在香港創辦新華集團,主力發展海產捕撈、加工及分銷業務,從養殖場到船隊,從冷庫到工廠,發展成由加工、批發及分銷的「一條龍」產業鏈,成功開拓及獲得多種類食品在香港、東南亞及北美洲的經銷權,在香港海產業界被譽為「海產大王」。 搖小木船到珠海公社 蔡冠深於1976年幫忙打理家族生意,當時正值國家改革開放在即,其後「補償貿易」政策出台,指交易的一方在對方提供信用的基礎上,進口設備技術,然後以該設備技術所生產的產品,分期抵付進口設備技術的價款及利息。「1979年,當時集團在澳門六號碼頭已有廠房,在那兒坐小木船便可到達對岸的珠海灣仔公社,商討合作做捕撈的船隊。我方負責貸款、造船;對方則負責出海捕漁,回來將漁穫賣給我們。」 他說當時內地經濟滯後,雙方合作為當地經濟打扇窗,不到5年至10年時間,珠海一帶陽江、湛江的小漁村已築起一幢幢小洋房,不僅捕撈業、加工廠製造就業機會、出口貿易創匯等,經濟產業鏈迅速起飛,明顯一部分人已經富起來。 從珠海的成功經驗開始,接著新華集團也擴充合作規模至中山、廣州、上海。「我還記得當時上海解放日報,頭版頭條報道港資在上海開設對蝦養殖場,帶動提升了整個產業鏈。之後再北上江蘇、天津,再南下廣西。「眼看沿海城市的地價亦數十倍不斷上升,四十年來的變法可謂翻天覆地。」 「包產到戶」與「三來一補」 北上投資之初,內地仍盛行人民公社,即工資劃一制度,幸好後來有「包產到戶」政策,兩者的最大分別就是工人將相當數量的農產品上繳給國家後,其它的餘糧則由工人自行處理,可在自由市場出售,變相鼓勵了多勞多得,生產力自然提升。 蔡冠深說,國家為改革開放都做了很多政策配合,例如「三來一補」,「三來」即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而「一補」是指補償貿易。新華集團亦一步一步由補償貿易、合資經營變為獨資經營,除了海產食品的核心產業外,亦相繼拓展地產、金融、高新科技、及傳媒文化等業務。 改革開放進入第二階段 他說改革開放頭四十年是第一個階段,今次提出的是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可以說是第二個階段。過去四十年只不過將內地市場開放,今時今日一帶一路是將產業鏈融入全世界。過去四十年是粗放形的經濟,今時今日粵港澳大灣區提出要騰龍換鳥、升級轉型,引入發展高端產業,以完成區域內的產業整合、結構調整和升級。 而且,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國務院成立高層統籌決策和實施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以達致協調分工、不重複建設,香港既可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又可擔當國際化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再配合珠三角9個城市加上澳門特區的發展,可說是強強聯合,有關大灣區的部署對港、對國家都非常重要。 內地與世界的進出口門戶 「香港作為全球商貿中心之一,也擔當了內地與世界的進出口門戶。在改革開放頭四十年以來,引進來的資金,即國家最大的投資來源地是香港,佔比約近一半,走出去呢?約有60%資金是經香港到海外,所以香港是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服務平台。」 他說不僅如此,國家還有京津冀、雄安新區及長江經濟帶。因此在國家的全面經濟發展戰略部署成形。「好像早前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更顯示了國家堅定支持貿易自由化和經濟全球化、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決心,可以預見,未來四十年,將會是另一個經濟發展高峰。」 進博會宏願中國更開放 他以早前在上海舉行的中國進口博覽會(進博會)為例,說明中國只會越來越開放,那怕在中美貿易戰陰霾下,也不會動搖進一步開放的決心。他說習近平主席堅定地指出,上海首屆進博會不是中國獨唱,而是世界各國大合唱。中國未來15年將進口超過40萬億美元商品及服務,將成為進口大國,堅定向各國開放市場,堅定開放世界貿易發展,堅定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支持對世界貿易組織進行必要的改革,共同捍衛多邊貿易體制。 作為逾百家參展的港企代表之一的新華集團,他認為香港亦可藉此機會,發揮全球商貿中心的橋樑作用。未來,還可推動長三角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協同,為持續擴大開放做出積極努力。 「通過進博會這樣的平台,包括香港在內的更多優秀產品得以入境,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讓內地的企業可以借鑒競爭,從而促進良性發展。」 統領老牌愛國商會 中總作為老牌愛國商會,蔡冠深說該會配合國家政策,鼓勵同業北上投資交流尋找機遇由來已久。他舉例說,早從1957年首屆廣交會(又稱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或廣州交易會),中總已受委託代向香港地區的華商發出請帖,其後更代辦在港外商的發帖工作,直至2000年止。據資料統計,經中總聯絡出席廣交會約近40,000人次。從首屆廣交會至今逾60年,每屆中總都會組團赴穗出席,從不間斷。 此外,中總又於1982年創辦「香港工商業研討班」,至今共舉辦逾200期研討班,歷經30年光景,為國家培訓經貿人才逾7,000人,遍及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及政府部門、重要機構等。 今年8月,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在港舉辦,也是為各地華商搭建交流平台,探討善用香港的工商專業及創新優勢,共同開拓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新商機。「香港可發揮獨特作用,助力中外經濟合作和民心相通。若抓住這個巨大的機遇,一定可再次騰飛。」 [...]

大中華時事

【政經中國】香港融入改革開放,發揮獨特作用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香港從來不曾缺席,並且擔任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憑著經貿優勢和經驗,在國家開放初期,港商紛紛進駐內地經濟特區擔任「開荒牛」。另一方面,中國的騰飛也成就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隨著中國對世界影響力的日漸增加,香港的角色和地位不僅沒有淡化,反顯得更加重要。 撰文:蘇梓  國家主席習近平上月在北京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時表示,在這個時機,我們邀請香港、澳門各界代表組團來內地參觀訪問,並安排這樣的會見和座談交流,表明中央充分肯定港澳同胞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作用和貢獻。在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港澳所處的地位是獨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貢獻是重大的,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習近平肯定香港貢獻 習近平從投資興業、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雙向開放、先行先試,以及城市管理等,肯定了香港都起到各種的借鑑和推動作用。「總之,40年改革開放,港澳同胞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 在月前香港舉行的「改革開放40周年:世界意義與香港角色」研討會上,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表示,中國改革開放讓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的原則,很好的為中國吸引和積累了外資和技術,香港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法國前總理Dominique de Villepin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世界提供了兩點經驗:第一個是堅定不移的決心,第二是開放和合作是發展的關鍵。歐洲和中國應該扮演「規則制定者」的角色,而不是「規則服從者」。 伴隨改革四十年 1980年,中國正式成立首個經濟特區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響應祖國的號召,一批批專業人士北上「拓荒」,興業投資。他們發揮港人特有的堅韌精神,為國家改革出一分力,同時也賺得改革開放的「第一桶金」,「港商」也從此成為伴隨中國改革開放而生、具時代特色的名詞。 珠三角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場,也是港商發揮影響力的最主要舞台。無論是引入資金、廠房設備、生產技術,抑或商業管理、法律服務等,香港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中介作用。而受到內地改革開放的影響,香港的經濟也經過了多次的轉型,由輕工業轉型至服務業,再由服務業轉型至專業服務,以及當前的高增值專業服務,兩地的發展可謂唇齒相依。 彼時香港對內地的貢獻主要集中在3個方面:轉口貿易、直接投資及資本市場的發展。港商率先在內地設廠,給內地帶來第一筆財富,也揭開了內地引進外資的序幕。有統計指出,改革開放初期,內地有8成的投資來自香港;隨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香港一直是國內最大直接投資的來源地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除了有形的資金外,港商還引進市場化管理經驗和國際商業網絡,推動內地逐步建立市場化的機制。 40年來,港商充分把握內地各種機會,擴大發展規模,獲得很大紅利,亦帶動了以珠三角為主的地區迅速發展,也開造了香港的經濟傳奇。自1985年起,內地一直是香港最大的貿易夥伴,先後推出諸多對港商和外商的優惠政策;投資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港資佔內地累計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53.5%。      [...]

大中華時事

【中國政經】改革開放40年,創人類經濟奇蹟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人類經濟發展史上,中國的改革開放被公認為一項奇蹟。40年來,中國乃至世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經過40年的洗禮,如今中國在全球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特別是經濟的發展,中國向外界提供了一份獨特而又珍貴的藍本。 撰文  蘇梓 1978年12月18至22日,在中共元老鄧小平等人的推動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國進行經濟改革與對外開放。從此,中國展開了全方位而深入的經濟體制轉型。經歷了40年,中國的GDP佔世界經濟比重從1.8%上升至16%。尤其是在當前世界經濟疲軟之下,強勁有力的中國經濟,正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經濟貢獻世界第一 1978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在全球僅位列世界第十;2008年,中國超過德國,上升至世界第三;2010年又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成為帶動世界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2008到2012年間,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過20%。 另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的計算,2013到2016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平均為31.6%,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居世界第一位。此外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按照2010年美元不變價計算,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穩步提升,5年間年均貢獻率達到30.5%,穩居全球第一。 此前投資銀行高盛的研究也指出,2018年是全球經濟強勁增長的一年,預計在未來,在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增長的推動下,全球經濟增長將保持強勁勢頭,全球衰退的風險很低。而這其中,中國經濟的強勁增長功不可沒。 人類發展史豐碑 從產值規模看,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中國的經濟規模僅有3,679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到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名義)已高達82.71萬億元,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從經濟增速角度看,1978年至2017年,中國的GDP年均名義增速高達14.5%,除卻年均4.8%通脹率,年均實際增速仍高達9.3%。經濟學家林毅夫指出,以如此高的速度持續這麼長時間的增長,人類歷史上不曾有過。 從經濟結構的角度看,中國工業化進程加快,第一、第二和第三產業的結構日趨合理化,第三產業更逐漸佔據主導地位。2017年,中國三產結構的比例分別為7.9%、40.5%和51.6%。第三產業的發展增幅已經超過第一和第二產業,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經濟的發展並不僅僅包括經濟增長的指標,還需要從社會福利的角度看中國的經濟發展問題。從人均GDP水平的角度看,1978年中國人均GDP為381元,僅為同期印度人均GDP的三分之二,是當時世界上典型的低收入國家﹔而到了2017年,中國人均GDP已高達59,660元,已經躋身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前後共計有7億多人脫貧。英國經濟學者 Athar Hussain曾指出,中國農村上億人擺脫貧困,實現糧食自給自足,這是人類發展史上一個了不起的事情,也是改善人權的巨大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