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投公司與「港產獨角獸」思謀集團今簽定戰略合作協議 聚焦智能製造大模型在大灣區更廣泛落地 透過投資驅動香港創科生態圈

商事動態

港投公司與「港產獨角獸」思謀集團今簽定戰略合作協議 聚焦智能製造大模型在大灣區更廣泛落地 透過投資驅動香港創科生態圈

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與思謀集團今日(12日)共同舉辦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此次簽約儀式得到了特區政府的高度重視,行政長官李家超過視像致辭,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到場見證簽約並在午餐會發表主旨演講。他們對港投公司與思謀集團在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產業化落地的合作,包括在粵港澳大灣區更廣泛應用,助力區域經濟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等發展,寄予厚望。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視像致辭表示:「今次簽訂的戰略合作,結合港投公司團隊的豐富投資經驗和廣闊網絡,以及思謀科技在人工智能和智造領域的卓越技術和創新能力。合作涵蓋人工智能上下游產業鏈、人才培養、提升香港算力水平等,將推進大模型創新在大灣區更廣泛應用,更將創立香港首個人工智能研究院,意義重大。我對港投公司寄予厚望,期望你們掌握前瞻策略,推動目標產業發展,推動業界擴闊業務網絡,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為香港的創科生態圈,注入更多創造力和活力,以投資助力高質量發展。」   在簽約儀式上,港投公司行政總裁陳家齊與思謀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賈佳亞教授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鍳簽,全場逾百位科技界、投資界代表及產業領導層共同見證。這一協議的簽署不僅象徵著雙方合作的正式展開,更標誌香港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加速發展將迎來新階段。 陳茂波在主旨演講強調:「港投公司的定位,一方面是發揮其資本引導和槓桿市場的力量,吸引科企落戶、讓它們更深度扎根香港,助力香港加速建構更蓬勃的策略產業生態圈;同時尋求合理的長遠整體財務回報。自成立以來,港投公司大範圍地與初創界、投資界和學術界等建立緊密的聯繫,其推動發展的方法更直接、更主動和更靈活。港投公司和思謀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起點。港投公司未來幾個月會陸續公布更多戰略合作夥伴,並落實直接投資和共同投資項目。」 陳家齊表示:「港投公司肩負著雙重使命,爭取合理回報及推動更蓬勃的創科生態。這次與思謀集團的戰略合作成為了範例,憑藉其領先科技和對產業的深度認識,加速本港人工智能推動新型工業化及高精密製造的應用發展;港投公司的支持、網絡、影響力和發揮的群聚效應,將會助力思謀集團的進一步發展。未來我們將會繼續瞄準核心環節,與更多不同範疇的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係。」 賈佳亞教授表示:「在港投公司的支持下,思謀將以香港為家,聚焦工業4.0帶來的產業變革機遇,堅定地發力新質生產力。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大模型等新興技術積極建設香港創科生態,助力灣區工業產業煥新升級,轉型發展。通過與港投公司合作,我們相信能有效整合資源,創造科創新動能,升級香港製造、建設工業4.0發展新基礎。」 思謀同場設展並首次分享IndustryGPT 2.0版本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之一,思謀集團自2019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包括可應用於不同行業的智能檢測一體機,及可直接與先進生產綫無縫銜接的新一代柔性智造工業產品,體現思謀在光學、機械、自動化能力的整合能力。上述產品在會場亮相,供與會者深度體驗與試用。 思謀集團更在現場進行全球首次揭曉的IndustryGPT 2.0版本分享。相較於去年11月發布的1.0版本,IndustryGPT 2.0新推出的多模態智能體與智能工業雲平台SMore ViMo協同,自主完成模型選擇和訓練,操作交互更簡便;多模態對話功能,令影像描述和生成等互動過程無縫銜接,溝通更直接,回應更高效。而且IndustryGPT 2.0還能控制機械臂執行複雜任務,把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推向一個新高度。IndustryGPT已率先實現商業化落地,擁有工業知識專業問答、偵測缺陷並生成解決方案、質量檢測等核心功能。透過IndustryGPT,生產商即使沒有精專的算法工程師,亦可以快速實現全面的模型訓練、軟件整合和生產線部署。 目前思謀已服務了全球近300家大型客戶,形成以Apple、Carl Zeiss、Tesla、比亞迪等大客戶為牽引,深涉其上下游產業鏈的客戶群布局。業內專家認為,此次戰略合作將為思謀提供更多的資源和支持,助其在人工智能領域和市場佔有率上取得更大突破。 同時,港投公司與思謀集團戰略合作體現透過投資驅動香港創科生態更蓬勃發展的策略。通過選定培育思謀集團此等極具潛力的企業,並鼓勵思謀發揮產業鏈龍頭企業的「領頭效應」,有望吸引更多優秀的企業和人才匯聚香港,為香港本地科技創新生態注入新的活力。香港也將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國際創科中心的地位,並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 展望未來,港投公司與思謀集團將攜手共進,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智能製造及泛製造等領域的應用潛力。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推進大模型創新及應用在大灣區更廣泛地落地,引領區域經濟向更深層次的數位化、智能化轉型。 ============= 延伸閱讀:唐啟波:科技創新助推生產力升級 港將孕育更多投資機會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大中華時事

戈壁大灣區:澳門創投機遇大 大學具研發實力助建創科生態圈

國際知名的風險投資和獨角獸支持平台戈壁創投(Gobi Partners),早於2016年成立分支戈壁大灣區(Gobi GBA),專注投資區內新興科技企業。戈壁大灣區投資的公司大部份在本港成立,或者以香港為總部,現時超過一半公司已進入內地市場,因此戈壁大灣區亦乘勢開始延伸業務至大灣區。戈壁大灣區首席運營官及董事總經理程振東表示,近期看好澳門創科產業發展,大學有研發實力及成品化的條件,形容創科環境有如六、七年前的本港,並已考察具潛力的企業,發掘具投資價值的項目。 (左起:)戈壁大灣區董事總經理董和瀚、戈壁大灣區首席運營官及董事總經理程振東。   程振東表示,戈壁大灣區主要投資方向包括人工智能、工業4.0 、大消費、金融科技、健康醫療和可持續發展的新興科技企業。對於澳門市場看法,他提及澳門一向以旅遊業作為經濟支柱,但近年來政府積極支持年輕人發展初創企業,例如設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和澳門大學推岀 “創新創業資助計劃"等。程振東說:「現今的澳門市場,創投環境與五、六年前的香港有相類似的情況,戈壁大灣區 表示將會以先行者的角色進入澳門創投,而澳門將會成為戈壁大灣區發展的一 個重要的里程碑。 戈壁大灣區將與當地大學緊密聯繫。透過協助大學科技商業化、尋找適合的應 用情景,吸引更多投資者,營造澳門初創生態。」 澳門創投發展成熟後輻散至珠海橫琴 他指出,戈壁大灣區早前分別走訪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城市大學等高等學府,以及其他當地的初創孵化器及眾創空間進行實地訪問,加深彼此認識。另外,還到訪澳門青年創業孵化中心,與中心行政總裁林家偉探討澳門的創孵生態,參加當局舉辦的投融資對接會,並與孵化中心的會員交流,向出席會員提供針對他們創業項目的建議,希望為日後彼此之間的長遠合作打好基礎。 同時,戈壁大灣區期望澳門創投發展成熟後,透過人脈、被投公司和政府的協同效應及聯動機會從而發展至鄰近地區例如珠海、橫琴的初創企業,擴大大灣區的版圖。Gobi [...]

本港時事

2023 數字經濟峰會 吸引超過 4,000 人次參與破紀錄 數碼港:合力打造Web3新時代

Web3正是市場熱門議題,一連兩日在會展舉行「2023數字經濟峰會」圓滿結束。主辦單位數碼港表示,錄得逾4,000人次於現場及線上參與,創下峰會紀錄。數碼港主席陳細明表示,「數碼港Web3基地」自今年1月成立, Web3企業數目已大幅增加六成至超過140間。將會繼續與政府及各界通力合作,共同營造有利Web3業界蓬勃發展的環境,憑藉香港於金融及創科的優勢,合力打造Web3新時代。 數碼港主席陳細明指香港別具獨特地位推動新一代金融科技及Web3浪潮。 第二天的峰會由萬眾期待的「金融科技論壇」揭開序幕,為一眾業界領袖提供交流平台,一起探討Web3和虛擬資產如何重塑金融服務。 探討Web3和虛擬資產如何重塑金融服務 第二天(今日,14日)峰會由「金融科技論壇」揭開序幕,為一眾業界領袖提供交流平台,一起探討Web3和虛擬資產如何重塑金融服務,當中培育Web3人才成為一眾專家關心的焦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本港的金融科技生態圈十分蓬勃,現時已有超過800間金融科技企業,此乃政府及公私營機構齊心協力的成果。金融科技、虛擬資產或Web3於金融的應用成功與否將取決於新科技、模式及應用能否真正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應對存在已久的痛點、提升交易效率、為市民創造價值和更好的體驗,以至最終令整個社會有所得益。每一代科技改革都會為本港創造不同應用方案及全新機遇。創新並非沒有風險,但與其原地踏步,真正的議題是如何管控相關風險並穩步向前。從目前的發展方向來看,對香港金融科技的未來充滿信心。 數碼港主席陳細明表示:「金融科技及Web3不斷革新社會,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創科中心,別具獨特地位,推動新一代金融科技及Web3浪潮。「數碼港Web3基地」自今年1月成立, Web3企業數目已大幅增加六成至超過140間。數碼港將會繼續與政府及各界通力合作,共同營造有利Web3業界蓬勃發展的環境,憑藉香港於金融及創科的優勢,合力打造Web3新時代。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張英向與會者講解上海資料要素創新發展的經驗。金融管理局執行董事(貨幣管理)陳家齊則介紹了採用監管制度,支持如穩定幣等虛擬資產的可持續和負責任發展。在ESG的專題討論上,一眾講者探討香港邁向成為國際碳市場的機遇及挑戰。此外,來自各個學院及機構的學者和教育界領袖,就香港如何吸引 Web3 人才和培育下一代人才展開討論。 充分利用Web3潛能推動創新 數碼港的「超越Web3論壇」 繼續聚焦 Web3,匯集多位專家、思想領袖、行業創新者及傑出黑客松隊伍共同探討區塊鏈基礎設備、Web生態圈等議題。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副局長張曼莉表示:「Web3 [...]

企業策略

東江集團專注精密模具業務 創新開發硅膠元宇宙產品

一站式注塑解決方案供應商東江集團(2283)日前(29日)舉行線上記者會,分享2022年中期業績及未來發展策略。集團2022年中期收入約9.6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1%。其中,模具製作業務受汽車供應鏈受阻影響下跌32.4%,注塑組件製作業務則錄得10.2%增長。基於穩建的現金流狀況,董事會已決議建議派付截至去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股息每股2.8仙,派息率達39.9%。 東江集團主席李沛良(左)及行政總裁翁建翔(右)   東江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李沛良表示,2022年上半年,疫情及地沿局勢不穩,加上半導體供應緊張之下,公司業務遇上不少壓力。集團以多元客戶策略,靈活克服不同挑戰。當中新興賽道業務包括電子霧化器及智能家居賽道都出現明顯增長。展望未來,他指出,針對中國內地市場龐大,將加大投入開展新業務,並希望以技術優勢提升對客戶的話語權,目前集團的精密模具標準已得到內地客戶關注,成為打入國內市場一大重要基礎。 另外,東江集團加大下游行業及中國市場。東江集團行政總裁翁建翔表示,醫療無疑是未來長期增長的行業。中國疫情反覆,導致健康檢查方面需求增加。翁續指,集團會加大投入醫療行業,並且會持續關注相關收購機會。此外,該集團亦會新興賽道業務,包括元宇宙相關產品和電子霧化器等。   深圳光明新區東江科技園注塑車間設有自動化生產線   [...]

博客

唐啟波:1億美元重注大灣區

Gobi Partners 20年來憑藉敏銳的投資觸角配合國家政策大方向的推移,成功在上海起家並衝出東南亞與國際市場。如今,在戈壁看來,未來至少10年的發展重點將落回在中國大灣區,因此戈壁决定加碼重注大灣區市場,未來12個月將投資至少1億美元尋找優秀初創企業。 Gobi Partners是2002年由創始合夥人曹嘉泰聯合創立的風險投資(VC)機構。當年很多其他的VC都落戶北京,而戈壁第一站選擇的却是上海,曹先生認爲,根據中國當時的發展,第一波的高科技發展是在北京,但第二波會轉到江南(包括上海),因此,合夥人决定「跟著國家走」。   跟著國家政策走是戈壁多年來的發展方針,因此,從國家開始推動珠江三角洲的發展,到聯動9大城市確立大灣區發展期間,戈壁早已敏銳地察覺國家政策的走向。就在國務院2015年於「一帶一路」檔案首先提出了大灣區的概念後的翌年(即2016年),曹先生與我便一起成立了戈壁大灣區。因此,當中央政府在2019年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成爲國家改革開放的重大發展戰略的時候,戈壁早已經在大灣區扎根成功。   早期的投資今年已成功上市 戈壁大灣區成立後,分別在2016年及2017年成爲了GOGOX和Prenetics的早期投資者。而就在今年上半年,兩家企業分別成功在香港和美國上市,另外,其他的投資組合企業也正快速發展。由此可見,戈壁在市場選擇上的眼光是十分精準的。   大灣區是未來10-20年國家發展重點 帶著全球化的投資視野,Gobi Partners成爲中國首家進入東南亞地區的創投機構,旗下管理多支美元和人民幣基金,在北京、上海、天津、香港、曼谷、新加坡、吉隆玻、馬尼拉和雅加達等地設立了共15個辦公室。如今,很多VC才開始陸續進入東南亞市場。而戈壁大灣區此刻卻認為,未來10-20年機遇重點將會是大灣區,大灣區的科創或將掀起一股CantoTech浪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