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老闆筆記

【吳老闆週記】內地經濟 裏外受敵

吳老闆週記(1月27日) .Omicron傳播力更強,「清零」的代價就更大。 .內需、高科技、房地產、出口等,均見問題。 .外部的隱憂,在一帶一路國家的貸款難收回。 內地經濟 裏外受敵 本港第五波疫情大爆發,新增確診連日近100宗,葵涌邨截至本週三(26日)累計連同初步確診334宗,猶幸最早發現個案的逸葵樓,新增個案的單位數量,已回落到單位數字,證明圍封措施確實有效。 今次林鄭反應算快,抵讚,不過,圍封5天以至7天並不足夠,10天才最穩陣,否則「掛萬漏一」,走漏1個入了社區,疫情沒完沒了,全港大鑊。皆因Omicron導致重症甚至死亡的機會雖然不高,但傳播力十分強,疫情一旦擴散,社交距離措施便難以放寬,莫說夜晚不能出街食飯,就連返工亦不方便,僱用着最多人的中小企更受打擊,經濟大受影響。 因此,政府應增加圍封的日數至最少10天,學不足內地都盡量學,頻做核酸檢測;住處不幸中招需被圍封的市民則應合作,乖乖留在家中10天;其餘市民亦應自律,盡社會責任,趁着農曆新年假期,留在家中「自我隔離」,減少出街,減少聚會,另外未打針的盡快打針,雖然打針不可防止感染,但可減少重症,以及避免自己成為炸彈,散播病毒,讓疫情不致拖長,造成經濟問題。 Omicron傳播力強  「清零」成本更高 事實上,內地已證明,要做到「清零」,圍封是最有效方法,在隔離情況下,盡快抽出受感染者,切斷源頭,便能避免病毒在社區進一步傳播,接種疫苗並不關事,不過經濟成本甚高。 此前的新冠病毒比較「毒」,「清零」無可厚非;現在的Omicron毒性已降低,但傳播力更強,「清零」的代價就更大。尤其是不同城市輪着中招,活動輪着停止,加上牽一髮動全身,且看天津一出事,整個河北省以至北京都動不了,人流停止,生產停止,埋單很貴。 近日人在南京,眼見臨近年尾,除了天氣關係導致塞車,市道並不暢旺,酒店團年飯無人訂,商場人流少,遠差於去年,一點過節氣氛都無。春運方面,搶票情況也不復再,一來因為返鄉過年已不流行,二來返鄕亦無事可做,加上農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利用手機上網購物十分方便,返鄉便無需再像以前般帶回大量物資。 此外,隨着北京冬奧舉行在即,全國防疫十分緊張,即使南京、武漢等已無新增確診,出入當地都要持有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麻煩之餘,也令人感覺不舒服,影響消費心情。 本欄比喻過很多次,服務業就是我摸你一下要畀錢,你摸我一下又要畀錢,摸來摸去就創造了產值,可增加得很急,也可跌得很快;如今人人都不摸了,不難想像內地今年經濟有幾不樂觀,相信去年12月及今年1月的數字相當差,隨時負增長。 三大重要板塊均有問題 除了內需,其他板塊也有問題。例如高科技,雖然政府仍會大力投資,但主要在軍事、航天方面;科網方面,在大鑼大鼓收緊監管下,企業投資肯定會縮,發展肯定會慢下來,只需保住市佔率便可。 又例如房地產,在改變遊戲規則下,很多企業已轉不到身,最慘是當中不少在港上了市,無上市爆了煲反而易搞,向國企賣資產便無事;上了市卻爆煲則麻煩,好像恒大(03333)的債務重組,據報廣東省政府建議,將境外資產及債務,與境內重組分開處理,有別於一貫賣仔套現還債的做法。 再例如出口,此前本欄已指出可能是大炸彈,在原材料上升、人民幣亦升下,利潤愈來愈低,甚至無錢賺;隨着外國達到群體免疫,全球全面開工,對中國生產的需求亦會下降。   就連國企,今年也未必可像去年般好景——根據財政部本週三公布,去年國有企業利潤總額4.52萬億人民幣,按年增長30.1%;當中,央企2.86萬億,增長27%,地方國企1.66萬億,增長35.9%。皆因去年外國被疫情搞到笠笠亂,中國則無事,國企又處壟斷地位,自然能賺錢,今年外國已逐漸穩定,內地則問題多多。   一帶一路還債能力存疑 內部有問題,外部也有隱憂,所說的是大陸對一帶一路國家的貸款,以及中資企業(國企為主,民企為次)在當地的投資,凍過水矣。隨着疫情在全球肆虐並拖長,有錢的國家掟了錢救經濟,並實施與病毒共存策略,估計約3個月便能達致群體免疫,到6月左右等到Omicron自動消失,無事之後便會愈來愈有錢;反觀無錢的國家(大部分一帶一路國家便在此列),經濟受疫情打擊,只會愈來愈無錢,甚至出債券都無人要,如此這般,如何還錢? 面對經濟危機,內地很有經驗,以往均能化險為夷,然而,增加基建這傳統招數已行不通,因為過去兩年,很多地方政府掟了很多錢進行建設,鋪橋築路,裝飾市面,還未回籠;此外,在發達地區,地鐵、高鐵及高速公路等網絡已很完善,只能在一些落後的大省進行建設,但相信拉動整體經濟作用有限。 總括而言,內地今年要處理的經濟問題很多,一方面,在疫苗對Omicron無效下,要「清零」的成本很高;另一方面,無論內部,抑或外部,也有危機,猶幸相信中央還有很多招數未出,希望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可解決上述問題。 南華證券錢莊 港股過去一週如坐過山車,上週四(20日)隨着人民銀行宣布,下調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一年期從3.8%下調至3.7%,連續第二個月下調;五年期從4.65%下調至4.6%,此前連續20個月維持不變,恒指大升824點,即3.4%,創出半年以來最大升幅,收報24,952點,創出近兩個月新高;及至本週一(24日)及二(25日),卻又分別下跌309點及412點,最低更曾下試24,000點,幾乎將上週升幅全蒸發掉,本週三收報24,290點,一週計上升162點,即0.7%;國指輕微跑贏大市,上升0.8%,即70點,收報8,512點;科指繼續跑輸大市,不升反跌0.8%,即46點,收報5,597點。 不過,港股的驚險程度,還不及美股。道指本週一及二均上演「大奇跡日」,前者盤中曾大跌逾千點,然後拗身而上,更倒升收場;後者盤中亦曾大跌逾800點,最後只跌66點收市,投資者飽吃驚風散。 每週焦點股份——中國恒大(03333) 外媒REDD上週五(21日)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廣東省政府已完成了對恒大的盡職調查,擬定並向國務院提交了集團重組計劃框架,務求在3月5日人大召開會議前公布。 計劃建議,將恒大的境外資產與債務,與境內重組分開處理,前者即是將集團的境外資產,包括在港上市的恒大汽車(00708)及恒大物業(06666)分別58.54%及58.18%的持股,合計價值約427.9億港元,以償還超過1,500億人民幣的境外債務,當中包括218.5億美元存續公募債,餘下少部分則是私募債及銀團貸款;後者則是將資產出售予國企。而集團董事長許家印在恒大的59.8%持股,重組後或「歸零」,並要辭任集團主席。恒大本週一(24日)則發聲明指,已向境外債權人明確表態,董事會、風險化解委員會等正不遺餘力地評估經營情況、穩定生產運營、保障資金週轉,集各方之力共同制定一個全面、細緻、有效的債務重組計劃,以保障各方合法權利。不過,由於集團規模龐大、業務繁多、利益相關方眾多,面臨的情況將日趨複雜,懇請各境外債權人給予更多時間,充分考慮各類不確定性和風險,形成一個對各方利益都有保障的債務風險化解方案。 [...]

博客

劉嘉輝:憧憬黃金周旅遊旺季 留意消費內需行情

內地十一黃金周假期展開,A股將休市至10月8日復市,港股則於10月4日開市。假期前的周二港股迎來反彈,早前不少累積較大跌幅的科技、內房等回升,ATM當中以阿里(9988)反彈最大,由歷史低位反彈重上150元即10天線位置。 以往每逢十一黃金周,都是市場憧憬「金九銀十」的消費旅遊旺季,不過今年疫情仍較反覆,加上政策調控及反壟斷的消息下,或多或少都對投資意欲帶來影響。恒指自5月底的兩萬九位置向下,9月一度失守兩萬四,跌幅足足超過一成半,截稿前大市暫於兩萬四之上爭持。   由於今年十一假期跟中秋假期較近,據內地媒體指出,在疫情下不能外遊,不少人選擇在國內作中長途旅遊,當中除了帶動民宿行情之外,消費行情的概念亦不妨多加留意餐飲、體育用品、內房股等表現。當中內房股在恒大(3333)陰霾中終見較大反彈,體育用品如李寧(2331)及電商平台如阿里及京東(9618)走勢亦漸見喘定。   除此之外,出租車亦是熱門的消費項目。出租車成行成市,原來是與內地車主少有關。據易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國汽車駕駛人保有量達到4.18億人,而私人汽車保有量僅為2.44億輛,形成「有本無車」的現象。   汽車一直是內地內循環的刺激重點,早前商務部表示,汽車是消費市場的頂梁柱之一,要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促進新車消費。港股中,租車概念股欠奉,大家不妨放眼汽車股調整吸納的機會,幾隻較大的汽車股調整較多,以吉利(0175)為例,由9月高位29.25元水平下跌曾接近兩成八、長汽(2333) 9月高位36.4元曾跌約兩成四。有新能源概念支持的比迪(1211),高位計跌幅亦有近一成六。投資者欲博取反彈或續看淡車股,市場上相關好淡倉亦有不少選擇,上述三者除窩輪外,亦有牛熊證提供。此外,騰訊(700)、美團(3690)及阿里於假期前的周一計,亦是好倉街貨以金額計累積最多的個股。   最後,若投資者欲以窩輪入場的話,就份外要留意未來波幅,亦即波動性的走勢。參考恒指波幅指數過去半年的表現,整體與市況走勢大致呈反向的情況,過去半年高位見36.5、低位見過15.5,截稿前暫於25.5水平。波幅上升代表波動性增加,即代表窩輪行使的機會增加,或利好窩輪價格,相反若波幅回落,則會利淡窩輪表現,部署時除對股價有看法外,亦要對引伸波幅有見解。   撰文:劉嘉輝 匯豐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機構客戶及財富管理香港上市產品銷售主管 金管局及證監會持牌人士 [...]

環球時事

【股災十周年】貿易戰爆發,先安內後攘外

惠譽在2018年3月確認了中國A+主權評級,並指中國打擊影子銀行初見成效,令債務佔GDP比率有所穩定。惠譽更指出,除非中國實施大規模信貸刺激政策,或資金外流大幅加劇,令外匯儲備大跌及人民幣受壓,才會對中國的主權評級構成壓力。惠譽指中國仍有寬鬆政策的空間,如地方基建項目支持經濟,由於債務從影子銀行轉入表內,令相關債務更容易監察。 撰文  吳鴻生、南華證券研究部、本刊編輯部 不過,在打擊影子銀行的同時,中國廣義貨幣(M2)的增長卻有所放緩,由2016年的10%以上增幅,放緩至現時約8.2%左右。以8月為例,中國M2餘額為人民幣178.87兆元,增速分別比八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0.4個百分點,低於市場預期。同月的新增貸款增加1.28萬億元,也較預期1.4萬億元少,按月減少1700億元。 M2增長放緩 投資力度不足 所謂M2,其實是廣義貨幣裡的一個經濟學概念。除了M2之外,還有M0、M1及M3,都是都是用來反映貨幣供應量的重要指標。貨幣(M0)是流通中的現金,即流通於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狹義貨幣(M1)=(M0)+企業活期存款;廣義貨幣(M2)=M1+准貨幣(定期存款+居民儲蓄存款+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M3=M2+其他短期流動資產(如國庫券、銀行承兌匯票、商業票據等)。值得留意的是,在中國的M2並不包括証券公司客戶保証金,與其他國家的定義有點不同。 從不同的貨幣供應指標,可以看出經濟發展的情況。其中M1反映著經濟中的現實購買力;M2同時反映現實和潛在購買力。若M1增速較快,則消費和終端市場活躍;若M2增速較快,則投資和中間市場活躍。中央銀行和各商業銀行可以據此判定貨幣政策。M1過高M2過低,表明需求強勁、投資不足,存在通脹風險;M2過高而M1過低,表明投資過熱、需求不旺,存在資產泡沫風險。 套用在現時的情況,近期中國M2增長放緩,而且通脹有升溫跡象〈近月CPI及PPI〉,反映投資力度有所不足。不過,更令人擔心的,是內地在處理影子銀行的同時,市場資金抽緊,似乎也衍生了其他問題。首先是中國企業債務違約在今年有惡化跡象,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境內新發生違約的公募債券規模至少有人民幣165億元,違約金額相當於去年全年的九成,有望挑戰2016年的人民幣207億元的歷史新高。 貿易戰或令中國經濟惡化 在國際層面上,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貿易戰,這或會令中國經濟或會放緩,下半年的情況有機會進一步惡化,不利於企業經營,當中又以中小企的情況更為嚴峻。2018年8月的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錄得50.6,雖然仍處於擴張區間,但低過7月0.2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小幅下降,為14個月新低。至於官方製造業PMI,8月份的PMI為51.3,比7月回升0.1個百分點;可見中小型製造業的行業景氣不及大型企業。 中小型企業面對相對艱難的局面,不單只反映在PMI之上,融資難是另一個難題。中國人民銀行早前公佈,在2018年8月的新增貸款增加人民幣1.28萬億元,較預期人民幣1.4萬億元少,按月就少1700億元,增幅持續放緩。在正統金融業之外,人行早前發報的2018年8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受表外融資萎縮影響而連續萎縮的社會融資規模8月回暖,8月中國社會融資規模為1.52兆元,高於預期1.3兆元,也高於先前一個月1.04兆元。儘管社會融資規模有所回暖,但其實影子銀行貸款的規模卻持續收窄,參考評級機構穆迪的資料,自2017年底以來,中國非銀行系統貸款數額開始減少 (2017年的中國社會融資規模總量為3.74兆元),影子銀行貸款在一度達到近8萬3000億歐元的水準後開始退潮,2018年6月底是總計金額降低到8萬兩百億歐元左右。在2018年6月底,影子銀行貸款佔銀行貸款總額的24.8%,低於一年前的26.7%;影子銀行貸款總額相對於GDP的比例,也較2017年時下降了6個百份點。 P2P借貸平台出現違約 穆迪評級認為,影子銀行貸款收窄的原因,是監管措施加強產生了效果。另一個相對次要的原因,是個人間網絡借貸出了狀況。網絡個人借貸在影子銀行借貸總額中所佔比例還不足2%,但卻很引人注目,原因是在2018年的夏天,這些網絡個人借貸平臺多次出現違約,未能償還資金等情況,頻頻出現爆煲情況,導致不少投資者試圖前往北京金融街集會抗議。 [...]

吳老闆筆記

兩個待升的板塊

—內航只得一個因素抽後腿,卻有不少利好,表現沒理由如此不濟。 —內地年輕人的消費力強勁,加上銀行的推波助瀾,內需勢必大增。 —每方呎5萬元,於遠東金融中心是便宜,於美利道地價卻是昂貴。   隨着資金繼續流入,恒指勢頭仍然向好,向27,000點關口進發;當中,除了重磅股如騰訊(00700)及滙控(00005)備受追捧,資金還輪流炒經歷完整頓的板塊,先是鋼鐵、煤碳,以至汽車,最近則有造紙。 板塊輪流炒,但有兩個板塊卻應升未升,第一個,是內航。根據個人親身經歷,這個暑假,內地航空公司的生意旺到不得了,很多航班的乘客簡直是從後面擠到上前面。 唯一較差的航線,是被政治因素影響的目的地,包括日本、韓國,以及台灣,局面相信短期之內難以扭轉。只有此因素拖後腿,但油價低企、人民幣弱過美元等卻是利好,內航股的表現實在沒有理由如此不濟。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很多小朋友由父母帶搭飛機出外旅遊,機上還可見有很多年輕人,相信是大專生,甚至中學生,反映現時年輕人的消費能力相當強。而事實上,內地訪港旅客亦增加了,當中不乏年輕人,但他們卻不會來港買金飾、珠寶等,因此本地零售股難以受惠。 一位內地年輕女生的故事 相反,另一個具潛力上升的板塊,是內地零售股,動力正正來自年輕人強勁的消費力。皆因聽聞內地的年輕人,很容易申請到信用卡,每人隨時有幾張,而年輕人使錢,往往使了再算,先使未來錢,兼毫不吝嗇地使,除了飲飲食食及衫褲鞋襪,更會買車。 以下就是一個廿歲出頭的靚女的故事。話說她日間是一名白領,在普通公司當接待員,其他收入則不須報稅。一年半前,其月薪約二千多人民幣,她向招商銀行申請了一張信用卡,額度為6,000人民幣,即相當於月薪的兩倍,很正常。 不過,她十分喜歡碌卡消費,心中算盤是分1年12期還款便可,於是愈碌愈多;而她向招行申請的信用卡,亦由1張變成3張,沒錯,是同一間銀行但不同名目的3張信用卡。這還不特止,雖然靚女的其他收入並無申報,但該3張信用卡的額度,卻節節上升,如今達到每張4.5萬人民幣!換句話說,其在同一銀行的信貸額,短短年半之間,由6,000暴增到13.5萬! 下半年經濟增長望「破七」 依此看來,銀行提高客戶的信貸額,並非基於其收入,而是視乎其還款記錄——就算愈碌愈多,只要定期還款,沒有遲還,信貸額便會不斷增加。結果,靚女現時的每月還款,相當於其住處的月租,也差不多等如其日間工作的月薪!惟其如此,靚女還打算向第二間銀行申請信用卡,然後買車。 以上例子可以引伸出幾個課題。首先,就是時下的內地年輕人,隨時揹逾百萬人民幣卡數;不過,這並不代表高風險,因為一來年輕人會想盡辦法增加收入,更不會不返工,二來銀行收取的信用卡利息,高逾40厘,很快「回本」,加上有其一套收數方法,難以變成壞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