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況縱疲軟 電動車續受中國風險投資者青睞

編輯精選

全球市況縱疲軟 電動車續受中國風險投資者青睞

儘管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風險投資表現相對疲弱,但中國風投規模仍穩居亞洲第一,佔十大風投交易中其中八宗。畢馬威的分析顯示,電動車貢獻了中國初創企業大部份的大型風投交易。 撰文:張傑 根據畢馬威最新的2023年第三季度《風投脈搏》報告,2023年第三季度亞洲區風投共錄得2,582宗交易,集資額共203億美元。儘管投資額較一般歷史水平為低,中國風投額仍位居亞洲之冠,當中上海積塔半導體(GTA SEMICONDUCTOR)集資18.7億美元、洛軻智能(ROX MOTOR)集資10億美元,以及哪吒汽車(NETA AUTO)集資9.69億美元。 畢馬威中國客戶諮詢與創新合夥人查瑋亮(EGIDIO ZARRELLA)表示:「大量資金持續流向中國政府長遠戰略的重點領域,例如半導體、潔淨科技及電動車生產,支持中國長期目標及實現自給自足的關鍵產業繼續受風險投資青睞。」 2023年第三季度,電動車繼續受中國內地風險投資者重點關注。中國電動車企業於過去幾個季度迅速發展,部分更已開始進軍國際市場以加速增長。中國的風險投資者亦對電動車和半導體應用物料及化學相關的新材料,表現出濃厚興趣。同時,更廣泛應用的能源解決方案,持續成為中國風險投資者的焦點,部份太陽能企業正在考慮拓展東南亞和中東業務、拓展對當地投資及夥拍當地企業合作發展。 畢馬威中國合夥人史韡表示:「電動車近年在中國成為非常熱門的話題,我們留意到不少汽車主機廠前往海外展示新車款。即使中國市場人口龐大,這些企業不再只專注國內市場,而是將目光投向歐洲和其他亞洲國家市場爭取業務增長。」 2023年第三季度,亞洲創投投資者與全球其他地區的一樣,對人工智能的興趣持續增加。 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過去幾季快速發展,引起監管機構關注,尤其在中國。今年第三季度,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頒佈了指導意見,藉以促進和監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中國的發展,尤其是保障數據安全和提供合適監管。 另一方面,由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理委員會、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指導,畢馬威中國主辦的第六屆畢馬威中國汽車科技50榜單公佈及頒獎儀式暨2023年汽車行業轉型領軍企業研討會早前在上海舉行,並且公布了畢馬威中國汽車科技50報告。 當日,政府領導、學界代表、汽車及金融產業領域專家學者等嘉賓,共同圍繞技術創新引領汽車行業轉型展開討論,從行業發展趨勢、技術與創新以及資本市場協作角度討論行業變革、展望汽車產業未來格局。 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胡志宏表示:「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是上海對內對外雙向開放的重要區域,長三角一體化、進口博覽會、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等多重國家戰略疊加賦能。汽車產業是虹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依託長三角國際領先的汽車產業佈局以及國家戰略的賦能,商務區正不斷推動創新要素集聚,加速打造上下游協同創新的汽車產業集群,已吸引汽車產業鏈企業1,700多家。」 畢馬威中國副主席,華東及華西區的首席合夥人楊潔表示,隨著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5G通信、車聯網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汽車產業迎來變革期。眾多科技創新企業也隨之湧現,不斷促進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驅動著傳統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數字化方向創新升級。產業變革催生了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汽車正在由純代步工具向移動智能終端演變,成為集出行、娛樂、辦公於一體並嵌入消費者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環。面對新機遇,眾多投資者們加速投入科技能力,除了提升產品力外,還努力朝著科技服務方向佈局。 電動化驅動自動駕駛不斷升級 提及汽車產業話題,繞不開的必然是新能源車和自動駕駛的發展,畢馬威中國工業製造及汽車行業主管合夥人諾伯特表示,新能源汽車依然是近期最大亮點,已經超期完成了從政策驅動,並全面進入市場化驅動新階段,呈現出市場規模、發展質量雙提升的良好發展局面,並逐步實現甚至超出我們在2021年的專題報告《勢不可擋的電動化浪潮》中提出的預測。我們還在關注智能座艙的發展驅動因素和主要挑戰,預測行業發展規模,主要細分領域的競爭格局和發展趨勢,同時也在探討軟硬件解耦條件下的供應鏈重塑市場機遇,和基於軟件價值提升OTA賦能下的智能化程度提升將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可能。 在自動駕駛方面,畢馬威中國汽車行業審計主管合夥人徐侃瓴表示,得益於技術逐步成熟和成本下降,乘用車新車搭載L2(L2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滲透率提升,2022年中國在售新車L2和L3(L3級別自動駕駛)的滲透率分別為35%和9%。L3是技術上的重要分水嶺。目前距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尤其是距全無人自動駕駛技術落地及大規模的商業化應用,還有很長距離。同時,自動駕駛全無人商業化落地也將面臨法律法規不完善、責任界定不清晰、技術不成熟等多方面的挑戰。資本市場對無人駕駛領域的投資趨於理性,商業化落地及預期盈利性逐漸成為影響投資人決策的關鍵性指標。 中國汽車產業提速 相關報告還對國產電動平台技術輸出、中國成為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國內主機廠持續投資海外、新能源技術路線、智能座艙、供應鏈變革及國產供應商機會、OTA支持的訂閱制付費模式、汽車數字化營銷、供應鏈和回收再利用方式降碳等話題,進行拆解和分析。 由於政策激勵,國內品牌在電動車領域起步較早,通過電動車的快速上量實現了「彎道超車」,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3上半年中國汽車整車出口234.1萬輛,同比增長76.9%;整車出口金額464.2億美元,同比增長1.1倍。出口量繼去年超過德國後,今年上半年實現對日本汽車出口的超越。 海外佈局方面,今年以來中國車企繼續深耕東南亞、中東等市場,同時也在加快佈局以歐洲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增量市場。跨國併購、建廠、成立研發中心、開拓銷售渠道等消息頻出,本地化發展趨勢愈發明顯。 在技術實現及銷售方面,報告認為,2023上半年插電混動(含增程式)以98%的同比增速實現近百萬銷量,延續了2022年的勢頭。同期,純電車BEV增速20%,實現銷量209萬台。純電與插混對比來到了68:32。在2021年及以前,插混路線佔所有新能源車輛的比重一般低於20%。 此外,電子電氣架構升級,軟硬件解耦更考驗供應商和主機廠軟實力。汽車電子電氣架構正朝著集中式架構發展,座艙內各單品的控制將集中在座艙域控制器上,這種發展趨勢需要座艙芯片具備更高算力,同時也要求供應商或主機廠具備在一套硬件上整合多個底層操作系統的能力。 新能源車不可忽視低碳環保 自從中國正式對外宣佈「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以來,作為碳排放大戶的汽車業被認為是「減碳、控碳」的主戰場之一。全球汽車產業也處於低碳化轉型期,汽車產業鏈各方均在思索新的發展道路,ESG也越來越受到車企的重視。 當前,在傳統燃油車企比拼全週期減排的背景下,作為降碳主力軍,ESG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價值也日益凸顯。相比燃油車企對尾氣排放和生產環節的減排高度關注,新能源車企則更加關注回收再利用問題,例如電池回收、製造材料回收等。 報告從全生命週期減排,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充電,純電動車電池的儲能應用三方面對新能源汽車如何踐行低碳環保進行了解讀。展望未來,在推動低碳轉型、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中,雖然從短期看,企業的經營成本可能上升,進而影響企業效益;但從長期看,企業可以通過改進低碳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最終提升生產效率。 ============= 延伸閱讀:科技園與寧德時代簽備忘推港新能源產業 將斥12億設創新研發中心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商事動態

歷程照明「智能家居體驗館」 嚴選最佳ERP系統夥伴 全面優化數碼流程

隨着智能手機與平板電腦等成為日常工具,智能家居亦日益普及,消費者在商、住層面都對低碳節流和能源效益更加關注,令智能照明及相關系統大受企業及家居用戶注意。現時只要家電具備支援物聯網的功能,就可輕鬆實施統一管理,推動智能家居生活及智慧城市。 歷程照明(Zodiac Lighting Limited)自1988年成立以來,致力於營造高品質及環保友善的照明解決方案,已成為香港智能家居及綠色科技的領導實業之一。其位於灣仔摩利臣山道的陳列室特別設立了「智能家居體驗館」,旨在將綠色和智能生活概念帶進香港,融入家居及商務環境,同時可為客人提供全面的項目工程建議及跟進服務。此體驗館突顯了智能家居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將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及工作環境之中。 智能家居體驗館 展現未來生活大趨勢 歷程照明的「智能家居體驗館」運用美國著名控制系統品牌 Lutron路創 出品的智能控制器,配合多種實用及裝飾用照明、家電、窗簾等,模擬家居或辦公室在智能控制下的相互協調,提供方便、節能和高效的居家體驗,亦可在不久將來以此實現物聯網支援無縫協作。歷程照明管理團隊指出,這不僅是一個環保科技展廳,同時希望藉由免費開放體驗館予公眾參觀,推廣智能系統在日常生活及節能上所提供的便利和實用元素。 此外,融合低碳生活和ESG議題也在歷程照明的業務中充分體現。在節約能源、降低碳排放及控制成本效益的前提下,智能系統的需求在未來市場將會增加,無論是家居或商業範疇,都將追求更具效益的科技配合。市場除追求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外,簡便的設定、使用、管理、配合遙距控制等,都將成為消費者的考慮因素,當中溫度調節、語音控制、人工智能全自動化等,都是大勢所趨。歷程管理團隊對於其業務可持續發展的方向表示充滿信心,並正密切留意相關科技的發展,配合相應產品的生產,適時培訓員工及更新「智能家居體驗館」的設備, 希望能讓客人率先體驗及選購最新技術,並提供可持續的智能照明方案。 嚴選合作夥伴 ERP系統加速集團數碼化轉型 歷程照明作為一家綜合性的銷售公司,除一般零售外,在各行業的項目工程及跟進服務亦深得客戶的信賴。然而,過於單一的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也開始無法滿足公司所需,這正是公司自2001年開始引入 東昇(Eastop)ERP [...]

黎家聰:燃氣行業復甦 可吼濱海投資(2886)

博客

黎家聰:燃氣行業復甦 可吼濱海投資(2886)

恒指由8月10開始因為內房又爆雷的影響而下挫了接近2,000點,上周終於暫時有止跌反彈。不過成交量不配合的情況,依然未算樂觀。留意18,458有否升穿守穩啦。一如以往,當恒指較弱時,筆者偏向尋找一些跟大市走勢相連度較低,而又有投資價值的股份,這次就發現了濱海投資(2886)。 濱海投資一直致力於開拓中國大陸城市燃氣市場,是最早介入中國城市燃氣事業的企業之一。公司主要業務為於中國大陸投資建設和經營城市燃氣管道網絡,提供管道安裝及施工服務,供應及提供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為工商業用戶和城市居民提供清潔能源。 就行業角度來看,天然氣行業一直受中國低碳目標和能源結構轉型的相關政策所推動,行業受關注和蛻變的時機一直在。這是由於天然氣是中國低碳目標中較現實的選擇,一方面是因為天然氣的碳排放量比大多數化石燃料少,另一方面是因為天然氣在中國能源消費中佔比較少。 把握市場復甦及政策利好因素 可是,自去年以來,受銷售氣量、購銷價差等因素影響,多家燃氣公司的淨利潤出現下滑。但所謂有危就有機,目前市場中城燃企業普遍到了較具性價比的估值範圍。而濱海投資亦在天然氣消費緩步復甦的情況下,積極把握國內消費復甦和行業政策利好帶來的市場機遇,為未來的成長做好準備。 2023年度中期業績顯示,期內,受益於天然氣銷量增加,及銷售單價上漲,集團收入同比上升約2.4%至約31.19億港元。但由於2022年天然氣高氣價延續至今年首季,導致成本上升,加上房地產行業持續在低位運行,影響接駁業務表現,毛利同比下降約11.4%至約3.84億港元。然而,國內外氣價逐步回落,公司2023年上半年毛差較2022年下半年回升0.05元人民幣。加上2023年上半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1,949億立方米,同比增長了6.7%,天然氣需求築底回升,加上6月起居民用戶順價政策在各區陸續出台,相信2023年下半年燃氣行業會較為樂觀。 此外,公司早前宣佈,天津泰達與中石化天然氣簽訂《關於進一步支持濱海投資完善產業鏈條的框架協議》,框架協議背景下,公司參股中石化液化天然氣,同時獲得中石化液化天然氣多方面的支持,例如支持公司完成儲氣調峯能力建設、支持公司通過貿易方式降低天然氣採購成本及貿易業務盈利模式形成,提升氣源端成本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支持公司整合天津濱海新區及周邊的燃氣市場,提升公司在上述區域市場影響力、以及向公司附屬進一步提供有競爭力氣量、氣價及指標串換支持。 獲得中石化天然氣的支持後,濱海投資將擁有上下游一體化的競爭優勢,公司將可藉助強大的上游氣源獲取、中游儲運資源調配以及下游優質分銷渠道,更穩健地發展天然氣業務。這令濱海投資前景變得樂觀。 總括而言,燃氣行業低位已過,中長期發展潛力巨大,濱海投資背靠中石化天然氣,使公司更有能力把握中國低碳政策的機遇。目前公司估值處於歷史及行業的較低水平,市盈率只有約8.73倍,值搏率不錯,有興趣投資天然氣行業的朋友可多加留意。 撰文:黎家聰 在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學學士畢業,投資經驗達10年以上,善於財務報表基本分析、技術分析、財技分析等。此前創立聰明錢走勢投資教學,教育超過500名學生,亦曾任不同金融機構的要職,現為財經節目嘉賓常客,身兼專欄作家、亦曾為香港電台《經濟「識」堂節目》主持人。 利益申報:筆者執筆時沒有持有上述股份。 免責聲明: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本評論並非及不應被視為邀約、招攬、邀請、建議買賣任何投資產品或投資決策之依據,亦不應被詮釋為專業意見。閱覽本文件的人士或在作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完全了解其風險以及有關法律、賦稅及會計觀點及所帶來的後果,並根據個人的情況決定投資是否切合個人的財政狀況及投資目標,以及能否承受有關風險,必要時應尋求適當的專業意見。本人或其有聯繫者並未持有本評論所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 ============= 延伸閱讀:黎家聰:背靠濰柴 [...]

可持續發展

十四五規劃倡碳中和 港迎低碳經濟轉型

近年全球積極面對氣候變化引起的一系列環境及經濟危機,《巴黎協定》的簽訂象徵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方向與逼切性。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高度重視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面臨之嚴峻挑戰,並公布一系列國策扶助,其中「十四五規劃」提倡「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制定減碳時間表及路線圖。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重要經濟區域,在國策推動下迎來綠色及低碳經濟轉型的機遇,由支持環保及碳中和的科研機構、院校、行業專家、基金、金融機構、媒體、團體、企業及個人組成大灣區碳中和協會成立,旨在凝聚業界力量攜手推動達至「雙碳」目標,助本地企業開拓綠業經濟。 全球197個國家於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終得到共識,確認2015年《巴黎協定》的目標,將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之內,並達成新的《格拉斯哥協定》,首次承諾逐步減少使用煤炭,為全球減碳進程邁出一大步。 國家2060實現碳中和    而國家近年加快向綠色低碳經濟轉型的步伐,官媒《人民日報》報道指出,中國今年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爭取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人民日報》發布了9張圖就碳達峰和碳中和作出解釋,其中包括「中國減碳路線圖」,顯示中國將實施「三步走」,力爭2021年至2030年實現碳排放達峰,2031至2045年快速降低碳排放,最後在2046年至2060年深度脫碳,實現碳中和。 「十四五」規劃期間,國家目標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13.5%;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森林覆蓋率提高24.1%;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到2030年,目標為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比重消費達25%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 港將投2,400億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帶來極端天氣危機,全球各地正急謀方法應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政府高度重視深度減碳的工作,香港力爭於2050 年前實現碳中和。今年起,她主持新成立的氣候變化及碳中和督導委員會,制訂整體策略和監督跨部門行動協作,並將成立新的氣候變化與碳中和辦公室,以進一步推動全政府及全民積極參與減碳轉型。她續說,政府估計在未來15 至20 年,投放在各項應對氣候變化措施的金額可達約2,400 億元。她呼籲「碳中和」夥伴機構加大深度及速度投入低碳轉型,為社會各界及市民大眾樹立榜樣,並帶動綠色經濟,為社會創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共同推展氣候行動。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政府在今年10 月初公布《香港氣候行動藍圖2050》,以「零碳排放綠色宜居 持續發展」為願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