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改變之路 成就未來.宏利ORIGINS FAMILY

著名品牌

封面故事|改變之路 成就未來.宏利 ORIGINS FAMILY

The Change Makers   改變之路 成就未來    敢於改變,衝破心理障礙,走出穩固的安舒區,就有機會帶來一番新的光景。「改變」正是這個時代的語言及舉措,在面對一連串不確定因素、看不透未來的徬徨中,尋找生機,迎向新的事業里程。現為宏利資深區域總監Alan Cheung,以及分別為區域總監的Eddie Liu、Kenny Zhang及Winson Leung四位保險業界青年才俊,便在一心求變的推動力下,轉換事業平台,加入宏利,集結各人的專長及豐富經驗,互相補足,打造全新的事業版圖,與團隊成員一起獲取成功,朝向更好的未來進發。 Text:Jerry Hui       Photo:Karl Lam      Assisted by Gary Chan Make up & Hair:Walter Ma       Assisted by Nico Cheung 搭建理想平台 打造完美團隊.宏利資深區域總監Alan Cheung 走進「Origins起緣」位於尖沙咀廣東道的辦公室,有種令人喚然一新的感覺,而宏利資深區域總監Alan Cheung更將一隅改建為裝潢優雅的咖啡廳,為客戶提供咖啡迷摰愛的精品咖啡。Alan啜著咖啡,解釋「Origins起緣」名字由來:「大家都起始於緣份,不忘初心。所謂緣份,其實存在於客戶與理財顧問、理財顧問與團隊領袖之間,以及團隊領袖及區域總監之間;大家都非常珍惜當中的關係,彼此尊重,猶如合作夥伴,並海納百川,吸納不同的人才成為完美團隊,共建成功之路。」 在四個總監中,Alan在保險界是資歷最淺的一個但是最高級的一位,2016年入行,三年後已成功建立百人團隊,晉升為區域總監,創下了紀錄。他表示,自己在入行前是做生意,因此在加入保險業後,每每以企業家的思維,發展保險業務。「我會做一些傳統保險人不會做的事,不斷投放資源去建立平台,幫助團隊做生意,如建立網上雲端系統,協助團隊處理日常工作事宜,又有拍攝製作隊伍,為團隊成員打造個人品牌,更有自家車隊及司機,這些都是投資來的,而目的都是為令同事不用再為行政工作而煩惱,可以專心找生意。」當很多人都怕改變的時候,Alan卻是個敢於求變的人。他指自己是在2007年大學畢業的,但畢業不久即發生全球金融海嘯,然後往後十幾年間,環球經濟起伏不定,近年又有世紀疫情,他便在風雨飄搖的時代變化中,找到自己的路。「這條路,是一直沒有順利過的,而經濟環境的波動,更已習以為常。」 為了求變,他在去年中作出一個重大決定——加入宏利,至今已在宏利工作了半年多,而隨著他的轉變,亦為Kenny、Eddie及Winson三人開啟更好的未來。「我要去一個更加珍惜前線同事、願意聽取意見,而且在員工福利及晉升方面,都會更公平公正及更好的平台。」事實上,宏利確實願意聆聽員工的聲音,如以往從未在廣東道開設辦公室,當高層聽取Alan的意見後,便出現了眼前這個如此美輪美奐的空間。既然硬件軟件俱備,在成功路上,再跨前一步,已經指日可待。他以充滿自信的語氣說道:「大家都以為這行競爭激烈,其實不是的。因為我們總是不停更新學習,不斷求變,現在我的精品咖啡店剛剛開幕,並會在自媒體做推廣,相信能吸引更多潛在的客戶到來,為我們帶來更好的前景。」 從IANG到龐大的國內市場.宏利區域總監 Kenny Zhang 在加入香港保險行業前,Kenny是上海一間海外知名通訊社的記者,主理國際新聞。工作6年後,他選擇放棄大好前途,來到了香港科技大學就讀碩士課程,主修社會科學。這是他人生路上第一個重要轉捩點。「我曾從事一些投資項目,心態改變了,於是便由上海來到了香港。香港人推崇多勞多得,我很喜歡這種工作方式,會令我有種成就感。」畢業後,他卻毅然轉換人生跑道,通過IANG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移民安排/回港就業安排)加入保險業,由過往的「甲方」轉為「乙方」,這是他第二個重要轉變。「我其實比很多人的改變還要多。我認為,真正的改變,是心態上的改變,那令我變得更為謙虛,一山還有一山高,更願意去了解別人的感受。」 保險業是一種銷售性質的工作,為有需要的客戶提供服務,他卻從未做過銷售方面的工作,如何適應過來?加上家人起初並不支持他轉職,沒有傳統的 “warm market”生意,如何開始?「對,家裡從未介紹過一個客戶給我,因此這是對我一種心理上的磨練,令我可以徹底離開過往的安舒區,而那反過來對我未來在保險界的發展有很大幫助。」他坦言入行初期是很慌張的,但仍努力去找生意,專攻內地客戶,結果在入行三個月後,已獲取MDRT(百萬圓桌會)的成績。他分享成功之道:「我的區域名為 “Momentum”,就是順勢而為,跟著勢頭走。現在我的能力、表達能力,已經能夠適應現時的工作,而香港保險業具備這個發展勢頭,加上內地市場龐大,我只要跟著去做,擁抱這個勢頭,就有機會成功。」 香港現時大約有8萬名持牌的保險從業員,要從芸芸的同行中突圍而出,Kenny指出了個人標籤的重要性。「要建立自己的label及形象,如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很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我更會指導新同事填寫個人的介紹文字,我會幫他(她)修改,當他將之唸熟後,每次便可以很好地與客戶進行交流。這就是我們的精髓,是別人學不到的。」保險公司更是一個標籤,因此他亦於今年初轉換工作環境,成為了宏利一員。「在宏利,我們有更好的照顧,有更好的發展。我亦是第一個有具備IANG背景的區域總監,而這亦是我的個人標籤;我會把握這個優勢,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把宏利的IANG領域愈做愈大。」 [...]

施耐德電氣香港區總裁 趙啟文 從能源效益到ESG

編輯精選

施耐德電氣香港區總裁 趙啟文 從能源效益到ESG

當可持續發展(Sustainability)於近年已逐漸成為商界發展的主流趨勢時,對創立187年,今日已蛻變成能源管理及自動化數碼轉型領導者的施耐德電氣(Schneider Electric)而言,自然是機遇處處。向來處事作風謹慎的施耐德電氣香港區總裁趙啟文(Jonathan)更坦言,商機是多了,但亦要留意市場變化;近十年間,科技日新月異,因此更要了解及留意市場趨勢,明白客戶所需,更要開放思維,而不是單單守著自己最擅長的專業領域內。 Text:Jerry Hui     Photo:Cheung Chin Yui 但凡施耐德電氣在香港舉辦的媒體活動,或是產品推廣活動,都總可以找到Jonathan的蹤影,他儼如是公司的代言人,每次都會上台說話,語氣平和,不慍不火,而其性格又隨和,令一眾香港媒體都產生好感。記得一年多前的「施耐德電氣網上創新峰會2022」午宴上,當時Jonathan就坐在筆者身旁,於是有機會可以暢談一番,不過當時的談話內容有點不著邊際,亦沒有太多時間作深入討論,直至個多月前,終於在公關公司的刻意安排下,在施耐德電氣位於鰂魚涌的辦公室內,直接從Jonathan口中,知道更多有關施耐德電氣在ESG大趨勢下的發展細節。 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 從事媒體十多年,印象中出席施耐德電氣的活動時,都會看見Jonathan,那究竟你加入了施耐德電氣多久?這是第一個問題。聽到這個有機會洩露真實年紀的提問,他沒有太大反應,只慣常地微微一笑,說道:「是超過了25年。我一大學畢業就加入了施耐德電氣。」屈指一算,大學畢業之際,是為90年代後期,當時主修的科目是工程,然而他在畢業後沒有朝工程師的事業路發展,加入了施耐德電氣的銷售部門。「通常畢業的同學會有兩方面的發展,一是加入商界,從事銷售及市場推廣工作,另一個是做廠,從事製造業,或是工程師,而我選擇了前者。」 這個人生事業的開端,對筆者而言,是有點奇怪,因為你外表看來很文靜。他略為笑了幾聲,再說:「我亦有好動的一面,我很喜歡做運動的,如踢足球、跑步、打乒乓球等。我本人是很喜歡接觸人的,因此我才選擇了銷售及市場部的工作崗位。」既有工程學的背景,就算從事銷售,自然亦不是一般人都會勝任到的工作;他明言施耐德電氣的銷售工作,需要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是技術性的銷售人員。回看20多年前,那是個市場上未有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時代,當然亦沒有人聽過甚麼是ESG,當時施耐德電氣的業務,主要都是與電力有關的。近年可持續發展是施耐德電氣所有工作的基礎,在ESG實踐方面更是處於領先地位超過15年。施耐德電氣的目標是在2025年實現碳中和營運,並在2050年實現整個供應鏈的淨零碳排放。「公司對技術的要求是很高的,因此對產品本身需要有很強的技術知識,並了解客戶的供電系統及痛點(painpoint),所以這份工作,除了可以令我不斷接觸人之外,亦可提升技術知識。」 當時他主要負責的產品範圍,是不間斷電源供應系統(Uninterruptable Power Supply,UPS),即是在電網遇到各種異常情況,如停電、電壓不足等,只要運用這個系統,便可以不間斷地為電力裝置提供後備電源。他指出,那時的服務對象,以大型商業或公共服務機構為主,如數據中心、醫院、金融機構、地鐵公司等。「這是很關鍵性的服務,如醫院的手術室、地鐵鐵路訊號、機場的控制塔及銀行的交易等,都是不可能接受停電的。」期時市場上的客戶主要有兩大需求,其一是能源效益,即是「慳電」,其二是電源的可靠性,這方面尤其重要,特別是之前提過,牽涉個人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公共機構。他說到這一點時,筆者突然想起有一晚到西九M+觀賞草間彌生的個展時,意想不到地遇上前後大約數分鐘的停電情況,原來今時今日仍會有這種事情發生的。他對筆者的疑問沒有感到意外,說道:「其實不須感到奇怪的,因為就算到今日,仍是不會100%所有供電設施都有後備電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