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婉華:監管規則愈加明確,領尖企業擁「全球首個DOT標準STO」技術創業內先河

博客

庾婉華:監管規則愈加明確,領尖企業擁「全球首個DOT標準STO」技術創業內先河

香港作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始終保持著對區塊鏈、數字資產和Web3等新技術新模式的開放態度,為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行業發展提供了發展空間。2023年6月1日,香港《適用於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者的指引》及《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正式實施。香港證監會從即日起開始接受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者申領牌照,並將允許零售投資者使用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而在中國內地,政府鼓勵探索研究區塊鏈技術與實際應用場景結合,服務實體經濟,或可為業界創造更廣闊的市場機遇。 行業長期向好的大背景下,筆者上周出席了「全球首個DOT標準STO」午餐宴會。該活動吸引及雲集了全球各地的金融、法律、法規及金融科技等不同領域的精英,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JP亦有到場支持,絕對是城中盛事。會上,領尖企業宣布,基於其首創的數碼擁有權代幣(Digital Ownership Token,DOT)技術推出「全球首個DOT標準3+2證券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STO)」,推動Web 5(Web 2的中心化網際網絡 + Web 3的去中心化網絡、自治權和以擁有權為中心的原則)及虛擬資產的未來重大發展,並取得客戶的認同及支持。該STO除了使用DOT標準,「3+2 STO」包括三項專業審計(即證券代幣、法律及監管審計)及兩份意見書(即法律及監管意見書),完全合法合規,更為證券代幣帶來更高的確定性和安全性。 DOT數碼擁有權代幣技術應用範圍廣泛 領尖企業有限公司(XBE)創始人及主席李應樵博士指出,XBE一直致力推動Web 2 + Web 3、虛擬資產同智能城市的發展,更以獨有的DOT數碼擁有權代幣,實踐在不同的範疇上,包括:藝術品同收藏品行業Coinllectibles;內容及娛樂IP行業 Mavion等。集團同時也涉獵不同範疇,亦以Web 2 + Web 3的Web 5、人工智能、Global BSI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等,作為集團重點發展的項目。 另外,李應樵博士指出,集團高興為客戶以DOT標準發行證券代幣,並感謝不同的專業團隊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及努力。中國信息科技發展(CITD – 8178)早前便採用了領尖企業的首創DOT技術支援發行債券,上周完成發行債券,債劵本金總額為1億港元。該次成功也是一個極佳的例子,再次證明領尖企業的DOT技術是可以應用的不同範疇上,不但是藝術品、收藏品、任何智識產權、證券、債券……甚至可以應用於地產、樓宇及會員等等,核心技術具絕對優勢及稀有性,建立良好的護城河及堅實的行業領導地位。 中國信息科技發展主要業務是為亞洲各行業不同企業提供人工智能(AI)綜合營銷解決方案、大數據分析服務、雲端技術、系統集成供應商以及數據儲存等服務。會上,中國信息科技發展主席及行政總裁黃景兆指出,是次集團以分散式賬本技術(DLT)作為替代紙張的工具發行本金總額最多為1億港元之債券,成功證明利用區塊鏈及智能合約技術能真正實施DOT標準STO,也樂見香港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 筆者相信,領尖企業作為「DOT標準3+2 STO」的開拓者,成功利用區塊鏈和DOT技術有效地解決實體或數碼資產之認證問題,持續將DOT創新和升級,應用於不同領域及範疇上,為科技企業及數碼資産創造新的價值及帶來革命性進展,積極在全球Web 5發展中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鞏固其行業領先地位。 監管規則愈加明確,行業發展長期向好 區塊鏈作為一項新技術可有效解決金融體系中的一些痛點,如安全性、可追溯性和反欺詐及認證體系等。經過行業各方多年的積極參與,監管機構對區塊鏈和數字資產的認識加深,支持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行業的發展,推動Web 3、虛擬資產及智能城市。 領尖企業集團擁有獨有區塊鏈技術,推出「全球首個數碼擁有權代幣(DOT)的標準證券代幣發行(STO),正好為企業及數字資産創造新的價值以及革命性的進展。可以樂見,集團管理層做事高瞻遠矚,積極號召各地企業以Web 3同區塊鏈等技術作出貢獻,共同推動內地成為「世界數字經濟創新中心」和香港成為「世界Web3和加密貨幣中心」,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撰文:庾婉華(Avy Yu) 艾明資本聯合創辦人、獨立股評人,金融財務學碩士,曾任職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部門,現時為專業投資者,並出任商業顧問公司執行董事至今,專長引入及擴大投資者關係管理及企業策劃方案。 ============= 延伸閱讀:庾婉華:恒指短線未有破位迹象,晶門半導體朝AR和VR領域將成催化劑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庾婉華:港股操作保持高度警惕性,中國電信(728)從三個方面看其高質量發展底氣

博客

庾婉華:港股操作保持高度警惕性,中國電信(728)從三個方面看其高質量發展底氣

在美國通脹連續八個月回落以及歐美銀行危機,預計今年美國加息步伐快將見盡頭下,美元强勢已不復見,資金再度回流至科技股身上,上周五港股大型科技股份先行反搏。大市成交量亦突破早前低位約1,000多億元,上周五全日成交1,230億元,重回年內的日均1,272億元水平。   現階段,美國銀行目前這一波流動性風險,可以說是可以先壓住下來了。然而,在經濟基調不穩的背景下來加息的話,將會引發引爆一些已積存的潛在風險也是可以預見的。在這些宏觀基本因素未見有改善之前,相信美國近期出現的這一波銀行危機將不會是最後一個雷。 多重原因構成「灰犀牛」 事實上,這些雷已經並不是什麽黑天鵝不黑天鵝的了,而是在2020年以後把各種因素包括全球疫情、美聯儲放任量寬、俄烏衝突、超高通脹、大幅加息等迭加起來的綜合影響,就正如一步一步緩衝過來的灰犀牛一樣。 因此,在現時這種狀况下,股市跌多了或會有反彈,但是在灰犀牛未能停下來之前,總體操作上建議還是要保持高度警惕性。 個股焦點: 中國電信(728)天翼雲布局深化,更有力的抓住未來增長機會 中國電信(728)公布2022年財年報告,披露了更多業務細節,釋放其基本盤繼續鞏固正面信號。 年內,集團實現營業收入達到人民幣4,814億元(YoY + 9.5%,符合彭博一致預期),服務收入4,349 億元(YoY+8.0%),EBITDA為1,304 億元(YoY + [...]

股市

Avy Yu: 滙豐「亞洲業務獨立上市」提案,對投資者有何影響?

在香港、倫敦和紐約三地同時上市的滙豐控股近日再傳分拆議題。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有投資者建議滙豐分拆,讓亞洲業務獨立上市,而第一大股東平安集團對投資者的這一分拆訴求表示支持態度。   滙豐控股(0005) 滙豐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機構之一,主要有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工商金融、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等業務。滙豐在1991年成立控股公司,於1992年收購米特蘭銀行後,將總部設在倫敦。參考過去多年,集團逾6成利潤來自亞太地區,故要求其加強在亞太地區存在的呼聲一直未曾中斷。 亞洲業務才是真正「大當家」 根據2022年首季業績,亞洲業務佔經調整收入51.5%,貢獻集團列賬基準除稅前利潤67.3%,此外滙豐為設立長期激勵獎勵所採用的同業組,挑選的同業組共12家,平均僅有23%的收入是來源於亞洲,同業的亞洲業務佔比相比滙豐實際亞洲業務佔比相差甚遠,以地區增長狀況表現估計,未來滙豐聚焦亞洲業務極有可能為股東帶來更大的有形股本回報率(RoTE)及股本回報率(ROE)。若透過重組上市公司(計及交易成本後)有利明顯提升實現財務指標,相信這對投資者及股東亦不容忽略。   若分拆亞洲區業務獨立上市的話,相信可更能反映內在價值,使發展戰略會變得更為明晰,管理和資源更聚焦亞洲,釋放香港的戰略價值,取得增長,包括加深跨部門合作;善用創新意念,提升顧客體驗;於大灣區及數碼銀行兩大急速增長的領域,搶佔市場份額;利用集團可持續融資的能力,協助區內客戶轉型。   此外,近期市場亦關注中美角力下對企業監管、底稿以及審議制度亦出現分歧,突顯內地與歐美問題潛在引伸至國際企業有機會成為磨心。若最終落實亞洲業務將以香港為總部,香港散戶的利益將被保護,在英國BPRA的控制下,2020年被要求取消股息的做法可能再次發生。   再進一步想,匯豐一旦成功分拆成兩家銀行,那匯豐(亞洲)就可以減少存款準備金額,也即是說可以釋放更多資金用於投資。基於對疫後亞洲經濟增長的信心,這個操作可以進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匯豐分拆亞洲業務是利大於弊,更加符合香港投資者的利益。 內容僅供參考,亦不構成投資建議、邀約、購入、出售任何產品。 撰文: Avy Yu [...]

博客

Avy Yu:招商局商業房托( 1503 )業績持續亮眼,增長曲線清晰

本周回顧,港股在三月期指期算日回勇,恒指收報22,232點,但港股經歷三月中大幅波動,即使3月15日創近10年新低後反彈,筆者認為,現階段市場風險胃納仍然不高,資金仍然願意泊岸到收息率高的公用股、電訊股與及房托産品身上。 本周初,筆者跟招商局商業房托( 1503 )進行投資者會談,瞭解公司未來發展藍圖,尤其是如何部署注入母公司招商局集團旗下優良優質商厦、物業組合比例及深圳發展的機遇。 招商房託去年業績,收益4.3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上升16.9%,在可分派收入1.7億元,基金單位末期分派18.58港仙升8%,若果用全年25.41港仙股息計算,以2.72元計算股息率超過9.3%,投資回報不俗。 經營方面,招商房托整體物業組合出租率由2020年12月31日的84.3%上升至2021年12月31日的87.7%,升幅爲3.4個百分點。其中,寫字樓平均出租率由2020年12月31日的82.2%上升至2021年12月31日的86.9%,升幅爲4.7個百分點,花園城出租率則出現輕微下跌。而物業組合租金全面得到提升,漲幅在2.7%至14.9%之間。其中,科技大厦現時租金顯著增長14.9%,花園城增長了6.1%。 優化組合規模成關鍵 今年展望,筆者認為,招商房託在深圳蛇口中心區擁有五個優質商業物業,深圳去年全年GDP同比增長6.7%首次突破3萬億元,展望深圳未來將持續受惠於中央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支持政策,加上深圳推動的TMT科技創新環境及金融服務業,推旺零售及寫字樓租金及出租率。 中長期部署,在組合規模上,作爲大型央企的招商局集團,在深圳和北京上海等一綫大城市擁有及正在發展衆多優質商厦,若招商房托今後可獲注入個別高收益項目,相信對招商房託有較大的利好作用,這也是投資者及市場所期待,因為這將有助擴大招商房託的資產模式,同時提升基金的市值和收益回報。 目前,市場期待,香港積極推動REITs市場發展,當然,若未來香港的REITs可加入滬港通、深港通,對作為少數擁有央企的招商房託有重大利好作用,利好吸納更多內地長倉投資者進場。以昨天(周三)計,公司績後成交持續放量,見有資金流入,收市價2.84元,突破1個月新高,現價市盈率7.15倍,息率8.9%,相信現價仍是可考慮的入市機會,部署宜以中線為佳。 內容僅供參考,亦不構成投資建議、邀約、購入、出售任何產品。 撰文: Avy Yu [...]

股市

Avy Yu:績佳+百億回購利好,小米重納升軌值看好

  小米(1810)本周二剛公布業績,在勝市場預期及公布回購大計後,市場反應正面,以資金支持,昨天全日升4.085%,收報14.78元,創10日新高,成交額更位列十大,達43.046億元。 根據去年全年業績,集團總收入達到3,28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33.5%,勝預期;經調整淨利潤達到220億元,按年增長69.5%,好過市場預期。單計第四季度,小米總收入按年升21%至855.75億元;經調整淨利潤按年升40%至44.73億元。 海外市場方面,小米去年全球化業務取得非常成功,境外市場保持強勢增長。2021年,境外市場收入1,636億元,按年增長33.7%,佔總收入49.8%。除智能手機業務外,境外互聯網及境外IoT業務也展現出强勁增長態勢。2021年,境外互聯網收入50億元,按年增長84.3%,在整體互聯網服務收入占比進一步提升至17.8%。 筆者一向有追蹤小米,周二亦有參與2021Q4業績電話會,發現當中若干重點值得分享,而小米智能手機的增長空間還有多大?芯片供應短缺還要多久得到緩解?以下有了點紀錄,讓大家可以更清楚及全面瞭解小米未來發展動向。 智能手機市場情况,儘管有外部環境的挑戰,整體市場規模還是非常大的,去年智能手機的市場總量爲13到14億台。2021年,小米産品持續熱銷全球,小米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及市場份額均創歷史新高,其中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達1.9億台,按年增長30.0%。據Canalys,2021年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三,市占率14.1%。 對於未來市場份額,小米管理層顯出充滿信心,認為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比如集團在歐洲市場已經取得了非常快的增速,在西班牙市占率第一,在法國,意大利第二,而集團也看到很多增長機會,小米在西歐地區的市佔率16-17%,未來增長空間還很大。拉美市場方面,集團目前的市占率只有12.5%,未來增長空間更是巨大。 而當中又如何實現增長?管理層指出,第一是增加研發投入,去年集團在研發方面投入了132億,今年的投入會更多,投資重點包括智能手機,電動車等方面。 集團還會推動中高端産品銷售的增長,這部分業務在去年的增長非常快,總銷量達到2400萬台,集團會推出更多中高端産品。同時,集團也會增加更多新用戶,高端産品中,有一半的用戶是新用戶。 另外,集團也會提升綫下銷售渠道的效率,目前集團有1萬家門店,集團將在吸引更多用戶到店體驗購買的同時,提升單店效率。集團預計今年,尤其是今年下半年的供應情況將得到極大改善。 筆者認為,從管理層的看法及解讀,可見集團不但對未來充滿信心,亦有充足的部署,這也是投資者所喜歡及支持的,期待公司業績愈做愈好。 重視研發投入及人才培養,持續探索前沿科技 最後,值得一提,「技術為本」是小米的三大鐵律之一。2021年小米研發支出達132億元,按年增長42.3%。同時,未來五年將持續加碼研發投入,預計超過1,000億元。 技術的投入離不開對人才的培養,小米設立的百萬美金年度技術大獎至今已連續評選3年。鐵蛋仿生機器人項目獲得2021年「百萬美金技術大獎」,體現了小米對工程師精神及科技創新的支持。此外,2021年,小米啓動更廣泛的技術人才激勵計劃。用於激勵對象包括青年工程師、技術專家、中高層管理者和新十年創業者計劃入選者等在內的優秀人才,為下一個5年、10年營造良好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