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動態

港工商界惠民生 投放88億支援社會

香港工商界助力改善民生座談會2024(12日)假灣仔會展中心舉行。除了7大商會,多個地產商及中資機構都派代表出席,輪流發言,交代集團近年所作之貢獻。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代表各商會致辭時表示,本港工商界多年來不遺餘力支援社會各階層,包括向有需要人士捐款贈物、參與各類型慈善公益等,總投放金額逾88億元,相關業界更提供逾45公頃土地,為公營房屋、過渡性房屋、簡約公屋、青年宿舍等項目提供超過3萬個單位,着力增加本港房屋供應、改善住屋環境。 各商會代表分享。 中總會長蔡冠深代表主辦機構致歡迎辭。 香港中華總商會聯同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香港總商會、香港工業總會、香港地產建設商會、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及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聯合舉辦香港工商界助力改善民生座談會2024。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尹宗華應邀出席。 座談會邀請本港多家企業和中資機構代表,與各商會領導分享工商界在助力民生發展的工作成果,並展望工商界如何更好善用資源和網絡優勢,進一步推動業界落實更多改善民生的相關工作,共建和諧友愛社會,全力貫徹落實習主席提出「切實排解民生憂難」的囑咐。 蔡冠深代表各主辦商會致歡迎辭,表示香港工商界在參與改善民生、推動扶貧安老助弱等方面多年來一直在做工作,沒有一刻停止。今次座談會正好通過回顧工商界在推動改善民生工作的各項成果,並展望未來進一步促進助力民生發展的相關計劃,讓社會各界對工商界參與社會公益事務的情況有更多了解。 多年來,香港工商界不遺餘力支援社會各階層應對周遭變化帶來的挑戰,包括向社會有需要的人捐款贈物、參與各類型慈善公益、社區項目建設和支援工作。會場又設有展區,展示工商界在推動改善民生工作的成果與規劃。 各商界分享公益社服成果 蔡冠深提及香港中華總商會於2009年創立「中總愛心行動」,持續配合特區政府的關愛社群活動,多年來「愛心行動」參與組織的各個項目超過100 個,總資助金額接近1 億元,受惠人數多達24萬。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表示, 廠商會自2022年起推行「ESG 約章」,累計超過1,000 家企業參加;廠商會婦女委員會在過去20 年為4.3 萬人帶來溫暖, 每年的「工展親子同樂日」,邀請超過200 名基層家庭參與;贊助90 萬元予懲教署,舉辦互動音樂劇場,累計有3,000 名學生參與,累計向各大專院校捐款逾1 億元等。 香港總商會主席陳瑞娟表示,商會自1973年起與香港警務處合辦「好市民獎勵計劃」,51 年來累計已有逾4,600名巿民獲獎。去年商會舉辦逾100個培訓工作坊,讓企業更有效地培訓員工,提升社會競爭力。商會亦提供不同獎學金,表揚在特定領域有出色表現的學生,或鼓勵學生到大灣區發展。 香港工業總會常務副主席林世豪表示,工總自2013年起舉辦「工業獻愛心」表揚計劃,鼓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累計逾810間企業獲獎。工會又與社福機構及學校合辦「街坊墟」提供價格實惠的貨品。2013 年起聯同社署、香港中小企發展學會等機構合辦「影子領袖」師友計劃,助逾1,000名青年作職涯規劃。2022年起與香港科技園合辦「工業x 創科體驗之旅」,激發學生對工業及創科產業的興趣。 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執行委員會主席梁志堅表示,商會2005 年起與建造商會合辦建造業安全伙伴計劃,完善工地設施,保障工人安全。捐款近300 萬元支持建造業關愛中心,支援工傷死亡家屬。支持「共創明『Teen』計劃」,捐款逾2500 萬元,派出義工促成逾千個友師配對。疫情期間,為社會提供數以百萬計快測包等抗疫物資、數以千計酒店房間和數十公頃土地用作社區隔離設施和醫院,數億元的捐款、租金減免和幸運抽獎。 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副總裁曾燊典回顧稱,過去一年,中企協「青春試翼」暑期實習和應屆畢業校園招聘計劃, 提供了1,600餘個實習崗位和500餘個就業崗位。協會並持續推動會員企業支持「共創明『Teen』計劃」,累計捐款3,053萬元,提供友師1,550名。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貝鈞奇提到,該會自2015 年起,每年舉辦「我們一起悅讀的日子」系列活動,至今投入經費1,000多萬元, 受益學生超過7,000 人。商會還資助香港教育大學安排學生到內地進行交流及參加普通話沉浸課程。撥款200萬元資助青識教育發展中心,用於國情教育。 中總王惠貞副會長擔任座談會主持。出席活動的嘉賓尚包括中聯辦協調部副部長徐小林及經濟部副部長郭韶偉、各商會及相關港資、外資、中資企業領導、工商友好、傳媒朋友合共近80人。 中聯辦副主任尹宗華(前排九)與各商會及工業企業代表合照。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可持續發展

工總及恒生大學推動「以竹代塑」建築綠色未來

香港工業總會(工總)與香港恒生大學在國際竹藤中心支持下,日前合辦「竹子與可持續發展交流會」,活動以「走塑新時代,零碳『竹』未來」為主題,榮幸邀得國際及本地專家,就「竹/築新未來」、「共建可持續」及「教育新生代」三個議題進行討論,藉此推廣以竹代替塑料,以推動可持續發展理念。 工總常務副主席及環境、社會及管治委員會主席陳婉珊,聯同工總副主席及環境、社會及管治委員會副主席周治平,主持其中兩場專家研討會,與竹籐專家、竹籐業界、建築業界以及ESG專家,暢談竹子及可持續發展的議題。 工總常務副主席陳婉珊致辭時指出,今年香港開始實施管制即棄塑料餐具及其他塑膠產品。新法例的實施,讓更多人尋找物料來替代塑料,而竹正正是一種在減少碳排放上具有無限潛力和可以廣泛應用的天然材料,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她補充,早在兩年前,在中國政府與國際竹藤組織的推動下,內地已經開始推動「以竹代塑」,並期望交流會可令大眾更加認識這個選項。 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表示,是次交流會從推廣以竹代替塑料、發揮企業社會責任精神,鼓勵業界與學界合作教研項目及個人身體力行,都是實現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元素。何校長強調,有「竹子大學」之稱的恒生大學向來注重可持續發展,除大量種植竹子外,校園廣泛使用再生力強與減碳性高的竹子作為建材,以貫徹大學的綠色校園與「環境育人」的理念。何校長並闡明竹子引喻的君子特質,如正直、剛毅、虛心和有節氣等。 交流會除了邀請到業界專家和學者、恒大學生出席外,前環境局局長、現任無止橋慈善基金主席黃錦星,也應邀擔任閉幕主講嘉賓。交流會結束後,出席人士參加恒大校園導賞,親身了解大學在竹及環保建材的實際應用。 工總常務副主席及環境、社會及管治委員會主席陳婉珊 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本港時事

輸內地港製食品本月21日起實施便利通關新安排 工總:促產業升級利出口

食物安全中心表示,有關《輸內地香港製造食品安全監管及口岸便利通關合作協議》的新措施於本月21日推出。符合特定要求的港產食品,在內地海關實地查驗無異常,但仍須接受抽樣檢測,在抽樣後可直接放行,毋須等待檢測結果。 工總常務副主席林世豪(右二)及總裁陳心愉(右一),於(6日)與環境及生態局常任秘書長(食物)劉利群(左二)、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食物安全專員黃宏(左一)及相關部門代表會面,聽取當局報告《合作協議》實施安排。 便利通關安排首階段涵蓋三大類食品,包括飲料及冷凍飲品(不包括含酒精類及奶類飲品);餅乾、糕點及麵包;及糖果及巧克力。實施便利通關安排的內地口岸包括深圳海關轄區口岸和拱北海關轄區口岸。政府發言人表示,《合作協議》有助對輸內地香港製造食品實現從源頭監控食物安全,達致口岸便利通關的目標;既促進香港與內地特別是大灣區的食品貿易,亦深化兩地在食物安全監管方面的交流和合作,貫徹落實《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綱要》。食安中心已安排簡介會,向本港食品業界介紹新措施的詳情。 香港工業總會表示,感謝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有關部門接納本會的建議,對於便利通關安排的落實感到非常振奮。新措施不單大大促進本地食品及飲料製造業開拓內地市場,為業界打下「強心針」,鑑於相關行業的增加值佔香港製造業三分之一以上,新措施肯定能刺激香港出口。工總主席莊子雄表示,新措施對業界而言,勢必有助業界開拓內地市場,這除了代表龐大商機外,亦代表香港食品的品質廣受內地顧客信任及愛戴。 工總常務副主席及第八分組(食品、飲品及煙草)主席林世豪則指出,香港食品及飲料製造行業的增加值,佔香港製造業三分之一以上,2023年單是《合作協議》首階段涵蓋的三大類食品,輸往內地的出口貨量已超過5,170萬公斤,貨值約28.4億港元,相當於同年輸入內地所有港產食品總貨值約56%,他預期,受惠於新措施,輸往內地的食品出口量和種類都會增加:「便利通關安排非常到位,妥善解決業界過去通關時所面對等待抽驗結果時間長及不確定性的問題,對香港業界與內地消費者皆屬極好消息。我相信新措施長遠將有助帶動業界進一步升級轉型,同時拉動香港出口上揚。」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本港時事

工總商品化「STEM產品認證框架」推「官產學研投」合作

為推動STEM產品認證的商業化發展,香港工業總會日前(3日)舉辦「商品化『STEM產品認證框架』合作簽約儀式暨STEM+A教育的未來發展分享會」,活動榮幸邀得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擔任主禮嘉賓、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擔任證書頒發嘉賓,以及來自新型工業、創科、教育等領域約130名領袖和專家出席,見證工總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深化雙方在創科人才培育方面的合作。 在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後排中間)、工總主席莊子雄(後排左二)、工總副主席岑健偉(後排左一)、理大校長滕錦光(後排右二)、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後排右一)的見證下,工總總裁陳心愉(前左)及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前右)分別代表兩間機構,簽訂「STEM產品認證框架」商品化的合作協議。 在簽約儀式上,在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工總主席莊子雄、工總副主席岑健偉、理大校長滕錦光、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的見證下,工總總裁陳心愉及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分別代表兩間機構,簽訂「STEM產品認證框架」商品化的合作協議,為雙方的戰略合作開啟新篇章。 根據協議,工總可將「STEM產品認證框架」的研究成果應用在教育及產業用途上,理大則可將之用於學術用途。此外,雙方將一同加強推廣及擴大「STEM嘜」的應用,同時為大家將來在STEM+A教育方面的合作,打下良好基礎。 在工總名譽會長查毅超及副主席岑健偉的大力推動下,工總在2019年開始籌備為STEM產品發明一個認證框架,並委託時任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容錦泉進行研究,經過一年半的努力,終於開發出「STEM產品認證框架」。工總以此框架作為藍本,今年正式推出全港首個STEM產品認證計劃「STEM嘜」,至今反應理想,認受性備受業界肯定,目前已有35款產品及服務成功獲批。相關產品及服務的公司,在今日活動上獲工總頒發認證計劃證書。 工總主席莊子雄表示,工總與理大一直致力為香港培育創科人才,雙方在「STEM產品認證框架」的開發上合作無間:「『STEM嘜』正好體現政產學研投協作的強大力量,理大專注學術研究,工總及業界則反映市場需要、進行生產及引入投資,大家同心協力,將研究成果轉化成實際應用,既能幫助消費者甄選STEM產品,更重要的是鼓勵業界精益求精,推出更優質的產品,從而提升STEM教育質素,為本港創科及新型工業發展培育所需人才。」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STEM嘜』延續了工總多年來對品質保證堅持的優良傳統。工總連同理大在結合專業知識和完善認證體系上推出『STEM嘜』STEM產品認證框架,通過嚴謹且客觀的審核標準,幫助業界和消費者判斷STEM產品的效能和品質,讓消費者,特別是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可以安心為孩子和學生選擇更合適的STEM產品,從而推廣STEM教育的普及和發展。此外,『STEM嘜』展示了跨界別持分者對推動本地創科發展的良好示範,大家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生態圈,這正與特區政府培育創科人才的策略是一脈相承。」 理大校長滕錦光表示:「理大積極推動具影響力的研究與創新,將研發的科技轉化為實際應用,以應對全球最迫切的挑戰。我們很高興與工總合作,共同開發一套客觀而全面的STEM產品認證框架,滿足行業需求,堅信這個框架將有助於提升市場上STEM產品的品質,並提高香港STEM教育的整體水準。展望未來,理大期待與工總有更多合作,進一步推動STEM及STEAM領域的發展。」 工總同時舉辦了「STEM+A教育的未來發展分享會」,由學者及業界代表探討STEM+A(STEAM)教育的未來發展,冀配合經濟未來發展需要,為香港培育更多新型工業及創科人才。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

本港時事

工總成立第33分組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協會 丘應樺:為創科產業助建平台

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產業是香港近年快速發展的創新及高增值產業之一,為推進產業以及香港整個新型工業化和創科的發展,香港工業總會(工總)今日(30日)舉行「第33分組: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協會」成立發布會暨專家座談會,活動榮幸邀得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擔任主禮嘉賓,立法會主席及工總名譽會長梁君彥亦應邀出席,與香港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產業的領袖,合力推動產業進一步發展。 (左起:)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家亮;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協會主席杜偉樑;工總常務副主席林世豪;工總主席莊子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立法會主席及工總名譽會長梁君彥;工總名譽會長查毅超;及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 工總主席莊子雄 發布會上,工總主席莊子雄表示,協會的成立充份反映香港工業界邁向新型工業化的決心:「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產業蘊藏極大的發展潛力。近年,愈來愈多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公司在港成立,並有意加入工總。香港是國際創科中心,具『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優勢,是科企設立總部、進行科研及先進製造的最理想地方。我們將繼續凝聚業界,為政府出謀獻策,助業界把握商機,支持香港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致辭時表示:「『健康就是財富』這句話原意是鼓勵大家注重健康,但隨著時代變遷,這句話包含更深一層的經濟意味,就是健康亦蘊含巨大的商機。」他指出:「生物科技是香港具有優勢的領域,香港工業界具有充份的條件及能力,開發這個高增值的行業,相信新分組的成立能夠為業界提供交流聯繫的平台,推動行業向前發展。」 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協會涵蓋生物科技、生物醫藥、中藥、保健品及保健器材等製造企業。協會的成立旨在更精準地反映香港的新型工業發展情況、促進產業發展,以及更有效地服務相關企業。今年3月,水中銀(國際)生物科技首席執行官杜偉樑教授,以及維特健靈健康產品董事謝天澤,分別獲選為協會的正、副主席。 發布會後,工總還舉行名為「港產‧港創:生物科技與醫療保健的新型工業之路」的座談會,由協會正副主席杜偉樑教授及謝天澤擔任主持,與多名香港生物科技產業的領軍人物共聚一堂,探討產業的發展前景及挑戰,分享嘉賓包括: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研究)盧煜明、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陳家亮、相達生物科技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招彥燾、鎧耀生物醫藥科技(管理)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劉樂庭、位元堂藥業控股執行董事鄧蕙敏,以及科能三維技術(醫療)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行政總裁丘榮豐。 期間,論壇主持及嘉賓熱烈探討了多個引領生物科技及醫療保健產業蓬勃發展的關鍵議題,包括:業界所需的人才類型;科研機構轉化研發成果面臨的挑戰;維護專利權益所遇到的困難;內地及香港的相關產業發展如何優勢互補;生物科技為中醫藥產業帶來的機遇;以及港資生物科技與醫療保健公司如何在內地市場中大展拳腳等,為業界的創新和突破帶來意義非凡的思想啟迪。 杜偉樑總結時指出,盡管業界發展仍然面對投資門檻高、人才不足、回報期長等不同挑戰,但仍然對產業在香港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協會匯聚了業界各路精英,歡迎相關企業加入。我深信憑藉大家的拼勁和經驗、香港的科研水平,以及『香港製造』在國際市場上的品牌價值定能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工總舉行名為「港產‧港創:生物科技與醫療保健的新型工業之路」的座談會,探討產業的發展前景及挑戰。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