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陳家珮:增加誘因增膠樽回收率

香港土地矜貴,但處理垃圾仍以堆填為主。儘管回收再造有助減輕堆填區的壓力,但香港的廢物回收多年都不太理想。本港每年棄置在堆填區的膠樽逾15億,回收率只有約一成,低於不少國家或地區。政府計劃於明年就推展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現階段宜多聽不同界別的聲音,提高誘引增加膠樽的回收率,以避免塑膠成災。 政府計劃以「市場主導模式」來推行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飲品供應商要登記在本港分發的膠樽飲品資料,定期呈報生產及入口量;至於業界要繳付的循環再造徵費,在「市場主導模式」下毋須交予政府,但要自行安排回收再造,並向交回膠樽或紙包飲品盒的市民提供現金回贈。至於退還點是由飲料供應商或計劃營運者提供,政府將要求相關持份者設立合理數目的退還點,以達致法例規定的回收目標。政府建議的回收目標,首兩年為40%,五年後為75%。 計劃的關鍵,是能否提供足夠誘引,讓廣大市民願意將用過的膠樽作回收,而不是掉進垃圾桶棄置。政府初步建議,200平方米或以上的零售店,須設立指定退還點,提供回樽及回贈,最低回贈額將設定於1毫水平。然而,世界各地的膠樽回贈額大部分介乎在5毫至1元之間,每個膠樽額回贈1毫,但這退款金額可說是全球最低,就以冰島為例,當地膠樽的回贈費用為0.9毫,膠樽的回收率達87%。荷蘭的回贈費用為2.2元,膠樽的回收率更高達95%,可見回贈金額與回收率有着密切的關係。 過低的回贈金額,對市民自然欠缺吸引力,對提高回收率作用不大,相信沒有太多市民願意為一毫子,拿一個膠樽去回收。故此,香港應將膠樽回贈額,增加至最少5毫,以確保有足夠誘引,讓更多的市民參與回收計劃。 除此之外,根據國際成功個案,政府須將五年內的回收目標設定為90%,才能確保計劃有一定成效。政府亦應提高法例規定的回收目標,並加入罰則,若未能達標,系統營運者和飲品生產商都需按落後幅度受到相應罰款,以促成飲品生產商設立更有效的回收系統。立法草案也可考慮列明,若未能達致目標的回收率,下一年的最低退款金額可作提升,以顯示政府減廢的決心。 廢物回收看似小事一椿,但其實意義重大。國家對環保工作非常重視,更視之為國家體制優悦性的地方。香港在完善了政治制度後,實在沒有理由不大刀闊斧在環保工作做出成績,以彰顯良政善治。   撰文:陳家珮  立法會議員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朱立威 :優化政策增膠樽回收率

飲品膠樽垃圾氾濫,環保署正籌備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當局建議每個容器為單位設定最低回贈水平定為1毫,市民可在指定退還點領取回增,但坊間普遍認為,「1毫1樽」回贈金額太低,成效有限,計劃有必要進一步優化改善,提高市民參與回收的經濟誘引。 特區政府將在「市場主導模式」下推行計劃,回收服務將由市場相關持份者提供。供應商須自行安排回收塑膠飲料容器及紙包飲品盒作妥善循環再造,或於市場上聘用提供回收服務的計劃營運者。退還點是由飲料供應商或計劃營運者提供,售賣塑膠樽裝及紙包飲料並具一定運作規模的零售商,亦須設立指定退還點。 計劃成敗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回贈金額。政府建議,將兩者的最低回贈金額設定於每個容器1毫的水平。海外不少國家已推行類似的計劃鼓勵膠樽回收,膠樽的回贈額大都介乎5毫至1元之間,就如鄰近的新加坡,回贈額為每個膠樽6毫,冰島的回贈額為9毫,德國及荷蘭更高達2.2元,這些國家的膠樽回收率均接近九成。政府建議,「1毫1樽」,遠低於其他國家水平,經濟誘因不足大幅提升回收率。 就如政府近年在社區設置了120部膠樽回收機,提供每個樽1毫回贈,這計劃兩年來至今回收7,000萬個樽,聽下去看似很多,回收數量看似很多,但事實連香港一年產生的膠樽數目的1%也不到。相信最主要的原因,1毫所帶來的誘因極低,難以吸引市民大眾將膠樽老遠從家中拿到回收站。故此,政府應提高膠樽回贈額至起碼5毫,以確保回收計劃成效。 除此之外,政府建議訂立的膠樽回收目標低,計劃第一年為40%,第五年才提高至75%。根據外國的成功經驗,通常將五年內的回收率設定為90%。政府須要提高膠樽回收數量目標,並加入適當的罰款制度,以促使飲品供應做好一系列的回收細節,甚至調節出合理的回贈金額,以免被罰。政府在立法草案也可考慮列明若未能達到目標的回收率,下一年的最低的退款額會作調升。   撰文:朱立威  全國人大代表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企業策略

【迎戰16度】飲品生產商, 推減塑回收膠樽計劃

香港的回收系統一直為人所垢病,「三色筒」也形同虛設,加上市民的源頭減廢及回收意識不強,令每天平均有500萬個膠樽被棄置,加重堆填區的壓力。除了消費者要肩負起環保責任,其實作為生產商也要為環保盡責。近期本地三大飲品製造商推出不同的減塑及回收計劃,包括推出環保補水站、智能膠樽回收機及興建塑膠廢料回收設施,協助減少廢膠量。 撰文  余美玉 | 攝影  鄺銘漢 目前市場上的飲品膠樽普遍採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膠製造,而製造PET塑膠需要透過提煉石油取得原材料,此舉不單增加塑膠生產量,更在生產過程中釋出不少二氧化碳,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在2018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政府將在2019至2020財政年度增撥約3億至4億元,加強減廢及回收工作,當中包括推出「逆向自動售賣機先導計劃」,即市民把空膠樽放入特定售賣機,可獲金錢獎勵,以鼓勵市民回收膠樽。 事實上,「減塑」除了要有政府牽頭及市民的參與,作為生產者的飲料製造商也應該負起部份責任,才能解決廢膠樽堆積如山的問題。屈臣氏蒸餾水於上月宣布啟動香港「Go Green 由我做先」行動,將引進400部「Green Point 智能膠樽回收機」及100 部「Green Point 智能斟水機」,計劃5年內分階段設置於不同人流聚集地段,鼓勵市民參與膠樽回收及自攜水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