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科大創業中心 助學生夢想成真

年輕人若有適度的鼓勵,隨時激發起無限潛能。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下稱中心)的發展方向,正是協助學生的創業夢成真,由一個模糊的意念,進而成為實體的生意,過程並不容易,但卻令多方獲益,包括學生與社會。中心積極推動創業,在本地以至香港以外的不同公開比賽中,都不難看到科大團隊的身影。更有在科大的外國學生表示來科大就讀的原因,正正是被科大的創業氣氛所吸引。 創業中心署理主任兼主管(創業項目)蕭觀明(Donny)表示,「創業不單是為個人或公司製造財富和盈利,而是能夠為社會創造價值,這亦是中心過去多年積極推動『多元創業』、『社會創業』與『技術創業』的原因。」 經過數年的發展,同學對創業的興趣和校園的創業氣氛也越來越濃烈,繼而參與有關創業活動和發展的同學和團隊也越來越多,中心亦適時設計了相關的計劃和資源對同學和其創業項目提供實質的支持,包括財政上的協助。近年,愈來愈多同學將創業構思付諸行動,每年平均有七、八十個初創團隊註冊成立公司,落實創業的發展。 中心在1999年成立時的原意,主要是協助教授將研究成果的專利開拓成業務。直至2014年,當時的首席副校長史維教授決定要在學生層面推動創業,遂邀請熟悉學生事務的Donny來協助當時創業中心的工作。這個改革充滿挑戰,先是需要在校內比較偏僻的地方設立一個學生創業基地。「過程中,我邀請了不同學系及學會的代表共70多人參與分享、互換意見,在了解同學們對大學推動創業的期望和他們的需要時,也讓同學們明白大學這次推動創業的目的。就連學生創業基地的名字「theBASE」,也是根據學生的投票而選出,學生的參與度高,對中心留下深刻而正面印象,並且對中心有了寄望。」  軟硬件齊備 硬件準備妥當,但如何將創業思維傳遞給學生,這才是中心改革的原因。Donny相信,學生不只需要機會,更需要鼓勵,所以向70多位學生提出讓同學在theBASE 內開設小型咖啡店的建議。最終有8位學生決定承辦咖啡店,這對學校及學生來說,都是一個大膽的嘗試。 中心提供少量資金予學生學習咖啡的知識及到日本認識創意及創業文化,之後一切事宜都任由學生負責,中心唯一的要求,是同學需要承諾負責任地運作咖啡室。開設了這個先河,也令學生開始明白中心的作用。 接下來,要令創業氛圍在學校傳播,中心在2014年開始舉辦黑客松程式比賽(hackUST),第一屆有70多人參加,中心期望藉著這平台,吸引不同背景的年輕人共同協作,以創新元素解決問題。來到第二屆,參加人數即增至200多人,及至2017年,激增達650多人,並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外國學生參與。 「hackUST在2017年成為大中華區最大規模的黑客松比賽,曾有一名印度學生要求再度參加,原因是第一次比賽的經驗讓他在回國後獲得不少機會。今年因為疫情,改為網上進行,參與人數有近860人。有了創業基地,加上不同活動及計劃的影響力,軟硬件齊備下,學生的創業基因都被啟動起來。」  對創業點子一視同仁 創業的吸引力,在於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可行,所以近年有不少學生均熱衷創業。中心對於任何關於創業的理念,都會一視同仁的進行研究,盡力為學生強化理念,甚至最終成功落賽。「例如廢物回收,要發展成為可持續的生意,便必須在當中創造出價值。所以在3 年前,中心開始推行社創項目。」 而今年「科大-信和百萬獎金創業大賽2021」的頭5名隊伍,當中有3隊的業務均與減廢有關,冠軍隊伍The Able Company,回收麵包店剩餘的麵包及薄餅皮,改造成4種不同口味的啤酒,已於怡和飲食集團及美心集團旗下部分餐廳內發售,團隊亦正計劃擴展銷售地點至酒吧、網店等。第二名是Planeteers,亦致力減廢,研發出可食用的全麥餐具,用餐後可將餐具一併吃掉,味道似橄欖油及海鹽。 「環保項目的痛點是很難長久發展,所以首要思考如何自負盈虧,再回收物品轉化為可銷售產品,從而達至可持續發展的生意。我建議The Able Company定位為社創項目(有別於「社企」),集創新、技術、創業元素於一身,這樣有更多元化的商業運作及可塑性,有利於推動環保項目的長遠發展。」 另一方面,中心正積極推動「技術創業」。「科大本身有7000多個由教授研究成果專利,我們推動「技術創業」來活化大學和教授擁有的專利,邀請教授提供專利技術給學生一起創業,鼓勵師生以科研專利共同合作創業,有教授出任公司股東,亦有成為技術顧問,甚至無私貢獻技術讓學生使用在創業項目上。不論是社創或技術創業,都已獲得商界的認同及提供資金贊助。」 為學生建立龐大網絡 政府大力推動港人到大灣區發展,青年發展基金批出約1.3億元資助,讓多間機構協助香港青年在該區找尋機遇。科大是其中一間受惠的合作機構,獲得逾900多萬元資助,已開始舉行各式活動,以及發掘具潛力的創業項目,提供資金及各方面的支援。 科大亦早已於內地建立起不同的平台,如位於廣州南沙的香港科大霍英東研究院,於2007年落成啟用,其後陸續於深圳、佛山、北京等地設立平台。此外,在內地九個大灣區城市均有合作夥伴,這些合作夥伴均獲政府批准,在該區已建立起網絡,可為香港的青年創業者提供各式、包括落戶發展的支援。 「我們不單只要培養同學及創業團隊的創新能力,中心亦會繼續以『無事不可能,只要敢嘗試』的方式為中港以至其他國家創新創業發展努力!」 [...]

可持續發展

信和夥科大 2050年前實踐淨零碳

在世界環境日,信和集團旗下信和置業宣布參與聯合國「Business Ambition for 1.5°C」聯署運動,履行企業減碳責任,將全球暖化升幅控制在攝氏1.5度內。為實現目標,信和置業將與香港科技大學合作,全面評估公司物業,研究如何減少建築物碳排放,並推動負責任使用能源。雙方將合作制定減碳發展路線圖,務求於2050年前實踐淨零碳排放目標。 信和集團支持可再生能源,在旗下管理的物業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 是次合作中,有關專才學者將對信和置業的物業進行全面評估,研究更有效地在生態系統中推動負責任使用能源,並達至真正而長遠的改善效果。 參與合作的科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勞敏慈表示,科大研究團隊很高興與信和置業合作制定發展路線圖,雙方將按照《巴黎氣候協定》,確立以科學基礎為減量目標,逐步減少建築物碳排放,務求於2050年前實現淨零碳排放目標。 信和集團聯席董事黃永龍表示,於世界環境日參與聯署,是希望在集團一貫制定的「環境、社會與管治」(ESG)目標之外,透過減碳與全球商界攜手應對氣候變化,從而實現建構更美好生活的願景。 信和集團於去年公布《可持續發展願景2030》,訂立方向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業務各個層面,包括在2030年前為旗下所有新建築及項目爭取綠建環評(BEAM Plus)認證及《WELL 建築標準》認證。 去年,信和置業簽署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承諾善用創新科技應用以推廣環保責任,而房地產科技是其中一大重點。 [...]

企業策略

Pure Living夥拍科大 研發手工啤 推出首款香港酵母

Pure Living於疫情期間生產了全港第一架熔噴布機,然後因應香港人搶口罩的需要而生產香港口罩。後疫情時代,Pure Living轉戰令人開心的研發,最新搞作是夥拍香港科技大學,研發出本港第一款釀製手工啤的酵母。以純天然水果提煉的天然酵母,經過實驗室生產再加入啤酒中,釀製出口味獨特充滿清香的麥啤。 Pure Living的行政總裁何寶琪   Pure Living的行政總裁何寶琪表示,疫情期間香港酒吧成為重災區,她希望可以為香港酒吧及香港人製造一點驚喜。「香港這兩年流行手工啤,卻從來沒有屬於自己的酵母,剛好生產『鬼佬啤酒』(Gweilo Brewery)的Henry Atkinson在我火炭工廠樓下,有緣傾談後就很想跟他為香港製造出一款本地生產的酵母,再用這款酵母來生產出獨一無二的本地手工啤。」 與大學合作  研發本地酵母 既然有方向,何寶琪就立即找來科大合作。在校園中,以天然環境中的花草樹木及空氣為樣本,一共做了30多個樣本,進行了數百次測試,然後進行一系列的實驗,最後憑數據來判斷酵母的表現及質素。何寶琪指出,人工合成的酵母穩定性高而且發酵快,所以酒廠一般都會以人工酵母來釀酒,但缺點卻是味道單一又缺乏層次感。「經過數百次的測試,終於找到一款由植物提煉而得的酵母,不但製作啤酒速度快、出產酒精含量高,而且味道還與啤酒非常配合,清香的草本味道混和濃郁的麥香,感覺無比獨特。」於是,Henry Atkinson在第一次試味後,即時拍板與Pure Living合作,開始生產本港第一款由本地研發生產的酵母釀成的手工啤。 [...]

人物專訪

科大 詹華強教授 拓中藥研發專利 對抗新冠肺炎病毒

詹教授早年在美國的研究主要是生物化學、基因工程、神經科學,如老年癡呆症、抑鬱症方面的研究工作,卻於20年前轉向做中藥研究,為何由西方科學轉向中藥研究? 他解釋:「中醫中藥是我國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年前很少有人去問如何用西方的科學講清楚中醫中藥,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去做這件事。而中醫中藥有很多理論是我們國家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陰陽的概念、原理就是從儒家、道家,還有周易思想中延伸出來的。我們學西方的科學,總是追求原因。但是中藥的原因在哪兒?功能如何實現?沒有人說得清楚。所以我決定轉向,把中藥真正的價值及好處向世界說明。」 研發專利  成果與企業共享  詹教授在大學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以系統生物學的方法來進行中草藥標準化;找尋常用中藥的基因及化學特質;研究中藥復方的作用機理。他多年來致力把中藥「物盡其用」,既減少浪費,也增加農民的收入,並降低生產企業成本,提高產業效能,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便是2010年研發的燕窩碎渣項目。 教授研發團隊成功將燕碎內含有美白功能的唾液酸用酶(Enzyme)充分提取出來,並將其製成面膜,為此成功申請了多個專利,2013年更轉讓有關技術予深圳某化妝品企業,令該項目可以產業化。其後,該企業也與科大共同成立了化妝品創新研發中心,開展更多研究工作。他領導的中藥研發中心,至今已累積逾40個美國、中國及本港研發的專利,並已成功轉讓多項研究成果給大健康、中醫藥及化妝品企業。 中藥產業  潛力巨大  詹教授提及,全世界中藥相關產品每年銷售額超過500億美元,日本及德國賺取了當中約七成,中國卻只賺取一成,但相關產品的原材料有95%是來自中國,「中國的中藥產業是很悲哀的,國家出人、出原材料,但賺的錢卻很少,因為技術較差。舉例說如上世紀70年代,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發現青蒿素有抗瘧效果,引發抗瘧新藥品的研發,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這些抗瘧藥本來可以為中國帶來可觀收入,但事實卻非如此。按照國際慣例,重要的藥物化學結構和產品都應先申請專利,再發表論文,但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時候,並無就此申請專利,結果這重大發現被瑞士一間公司搶先註冊。」 他指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內地沒有專利制度,多年來中國的醫藥公司只能以低廉價格出售青蒿素原料予瑞士公司,令該公司單靠該抗瘧藥,每年已有逾8億美元的銷售額。他又謂,中國有不少古代中藥複方早年外流,如日本某著名品牌腸胃藥,其配方及原材料來自中國,優質國藥變了他國的名藥,甚為可惜。「我們的中藥材不送去日本,也按國際先進標準在大灣區研發、製造、銷售,可以想像到這個產業有不俗的空間和收益。」 抗中藥新冠肺炎配方 為香港帶來開心笑容 他強調,中醫藥除了有治病功效,只要合理及有效地利用現代的創新科技,也可推出美容、保健等領域的大健康產品,令創新產品服務於民,更可提高產業效能,有助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他提及, 5 年前便發現抗炎中藥黃岑的地上部分原來亦有其價值,團隊把其製成改善魚類腸胃炎作用的魚糧,令其可取代抗生素,化廢為寶,令廣東大鵬灣漁民受惠。事實上,大學研發中心團隊一直與內地的農場合作,如早年協助雲南文山的三七產業升級,幫助他們改善種植技術、改良種植品種,並希望透過AI、區塊鏈等高新科技,協助內地中藥種植產業邁向智能化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