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張學修:李家超是新特首不二人選

參選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的前保安局局長及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提出未來施政三大方向,包括以結果為目標解決不同問題、全面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奠定香港發展的穩固基石。從個人工作經歷和執政理念及責任擔當各方面看來,李家超是不二人選。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面對黑暴,李家超作風強硬,及時止暴制亂且快速恢復社會秩序,不僅反映了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擔當,還充分展現了愛國情懷。愛國者治港需要的正是德才兼備,對國際格局以及港澳環境擁有清醒認識和戰略定力的人才,且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品質。   迎來愛國者治港時代  搭上國家高速列車     李家超表示如成功當選,新一屆政府會在「愛國者治港」原則下,積極與社會各界和市民互動,制訂解決各類問題的措施,讓市民真正得到實惠,分享發展紅利。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不做坐而論道的清談客;當攻堅克難的奮鬥者,不當怕見風雨的泥菩薩」。   香港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緊密相連,祖國是香港發展的堅強後盾。香港身處國際經濟及國家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雙重核心,必須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所面臨的形勢更具複雜性。李家超認為在「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下,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及惠港政策,為香港提供良好發展機遇。香港既要搭上「國家發展號」的高速列車,亦要在世界中形成自身獨特優勢,深化科技創新發展,走自身強港強國道路,改善民生和重振經濟,正是新一屆特區政府需要做的事,也是香港市民的共同期盼。   確保一國兩制 香港繁榮穩定   李家超提出創造安定穩固環境的施政方向,對香港發展極為重要。經歷「黑暴」後,香港經濟民生大受影響,金融、貿易及科創行業備受打擊,這無疑堅定了國家及特區政府依法治港和愛國者治港的管治理念。在香港國安法落地以及完善新選制落實後,令更多愛國愛港人士對「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抱有堅定信心。守住「法治」核心價值,確保「一國兩制」,香港才能長期繁榮穩定。   李家超強調,沒有人懂得所有事情,最重要是組成一個集合有智慧、有熱情為香港服務的團隊,他將邀請在各自專業領域有良好經驗、知識、視野和熱情的人士,組成強有力的政府團隊,形成有效的管理行政機制、統籌規劃各方能力、用好社會資源,同時深入探索、共同謀劃新發展道路、不斷砥礪前行,使香港重現往日繁榮,這些都是每一個香港人及中國人的共同願景。   李家超予人印象是勇於擔當、心思細密、實事求是、親力親為、願意聆聽和接納意見。民眾所需的正是一名為市民幹實事、為社會謀發展、為城市做改變的執政者。結合他提出的各項執政理念方針,堅持「一國兩制」,團結各界人士、制訂符合民情的政策、腳踏實地推進香港發展規劃,改善民生及重振經濟,李家超定能帶領香港走出疫情困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創香港民主發展新局面、良政善治新氣象、經濟發展新未來!     撰文:張學修  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

博客

【吳老闆週記】本港疫情回落慢 內地清零兩處難

吳老闆週記(4月7日) .港府只做全民快測,亦未隔離全部患者,做法莫名其妙。 .內地「清零」兩大難處,一是經濟成本,二是外防輸入。 .無論誰擔任下一屆特首,有三件事需做,全與「錢」有關。 本港疫情回落慢 內地清零兩處難 香港第五波疫情持續放緩,然而,單日新增確診回落的速度仍太慢,本週三(6日)公布的數字,仍達2,777宗;當中,核酸檢測與快速測試陽性的比例,維持在一半一半,前者有1,489宗,後者有1,288宗,另外,新增死亡個案仍超過100宗,本波累計死了8,136人,死人太多。按照目前走勢判斷,Omicron似乎真的要人口密集的地方「一鑊熟」,公共屋邨未中晒,老人院舍未中晒,還會繼續傳播落去。 港府做法莫名其妙 事實上,根據身邊朋友及集團員工經驗,住在人口密度較低的地方,受感染的機會較低;而受感染的,絕大部分是在家居感染,極少是在寫字樓被同事傳染。因此,若要「清零」,進行全民檢測,繼而將受感染者以至密切接觸者隔離,是唯一方法。 話說回頭,港府現時的防疫策略是甚麼?觀乎其「全民強檢」變成「呼籲全民本週五至日(8日至10日)連續3日自己進行快速測試」,以及染疫人士並非全部送往隔離設施,若是仍在堅持「動態清零」策略,做法便有點莫名其妙了。 猶幸的是,就算每日新增確診停留在1,000宗,根據內地的數據,無症狀感染者佔了95%,即是只有5%有病徵,相當於50人;如果當中有十分之一需住院,即是相當於5人罷了,不會導致醫療系統像此前般崩潰。 堅持「清零」兩點難處 內地方面,最新公布的新增感染數字再創新高,達20,614宗;當中,有症狀的佔了1,415宗,無症狀的佔了19,199宗。其實,不少地方的疫情都已受控,包括此前爆疫的吉林,也開始放緩,唯獨上海持續上升,不過,本欄相信始終能撳下去,只是成本愈來愈高。 內地不惜高成本仍堅持「動態清零」,自然有其原因,淨計對應香港750萬人口,今波累計逾8,000人死亡,上海2,500萬人口,萬一放手,豈非要死3萬人?再推展到全國,就是幾十萬人甚至更多,這是基於科學基礎上的政治決斷。 個人認為,堅持「清零」有兩點很難處理,第一,是Omicron的傳播力很高,患者又未必有病徵,如果走漏了一粒「老鼠屎」,「清零」過後,疫情還會重來,一次又一次的「清零」,經濟上的付出將是以萬億為單位的;第二,全球各國都選擇了「共存」,作為全球最大貿易國的中國,如何防止病毒輸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