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錦興:HK Vertical 1000

博客

廖錦興:HK Vertical 1000

在蜘蛛俠系列的電影裡,蜘蛛俠在大廈之間來去自如,好不輕鬆。但現實中只站在高樓大廈向下望已心驚驚、腳震震。剛剛過去的周日早上,在港島東區最高的大廈——港島東中心地下周圍有不少市民圍觀,他們統通都往上觀看,亦多家媒體亦有在場拍攝,所謂何事?   原來是由香港外展訓練學校(Hong Kong Outward Bound)正在舉行的「HK Vertical 1000」活動。這項充滿挑戰性的慈善籌款活動,吸引一群勇於挑戰自己,並且願意為慈善事業籌款的人士,而活動參加者則成為此次的繩降者(Abseiler)。此項高空游繩活動曾在英國倫敦著名摩天大廈Descent of the Shard(2012)和The City Three Peaks(2015) 舉行。2017年,香港外展訓練學校舉辦了第一屆「HK Vertical 1000 」,而今年是第二屆舉辦此項活動。香港前單車代表李慧詩亦也有參與這次挑戰,同時擔任活動嘉賓暨活動大使。 筆者也是今年繩降者之一,因受到工業界好友利記集團行政總裁、香港工業總會常務副主席及香港青年工業家獎得獎者陳婉珊小姐(Clara Chan)的啟發,而報名參加這項活動。活動是在港島東中心1,000呎的頂層沿繩下降至地面,籌款目的是讓香港基層青年有機會參與外展訓練,給予他們信⼼和勇氣。由於大部分繩降者都沒有沿繩下降的經驗,因此大會在活動前的為繩降者準備的訓練格外認真,以確保他們掌握沿繩技巧及安全知識,並在18米高的練習場進行訓練。 可惜天氣不似預期,原定於在周五和周六舉行等活動,因強風而改期周日。當天清晨頂層的風速仍非常大,第一位繩降者從1,000呎下降時因風速過大而遇到困難,不僅降落繩打結,繩索更被吹到大樓另一面,更差點卡在樓層縫隙中。在經過專業團隊的風險評估後,決定讓餘下所有繩降者均從風速較低的36樓(約500呎)開始下降。 首次在高空沿繩下降是一次寶貴的經驗。在36樓高空往下望時,筆者有一股強烈的畏懼感,踏出下降的第一步需要相當的勇氣和決心。作為一名工業家,需要具有堅定意志和勇敢嘗試的精神,這讓筆者敢於面對困難和挑戰。這種精神不僅給予我踏出這一步的信心,也讓很多基層青年有機會體驗外展訓練學校活動的機會。最終,筆者順利完成此項挑戰,衷心感謝一眾網上熱心慈善及留言支持鼓勵的朋友們,感謝他們一同見證筆者克服恐懼,戰勝自己的過程。 主辦單位香港外展訓練學校是於1970年成立的註冊慈善機構。現時亦是香港首屈一指的野外體驗式教育機構,宗旨是透過具挑戰性的户外訓練,讓學員認識自我,發掘潛能,從而推己及人,關心和幫助社會上其他有需要的人士。筆者少年時也很渴望能夠參加他們的訓練,惟礙於家境問題無法實現。因此今次以繩降者身份參與活動,並能為基層青年籌款,幫助他們爭取機會參與訓練,更別具意義。希望透過野外體驗式教育,裝備青年未來,一起建立更強大的香港。 撰文:廖錦興博士 萬通集團國際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榮譽會長 ============= 延伸閱讀:廖錦興:校園危機——學生自殺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platform.hk/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大中華時事

【綠色建築】既有建築的綠色機遇,共創健康舒適空間

香港是一個高度發展的現代化城市,建築物林立。香港現時有約42,000座私人樓宇和8,000座政府建築物,全港700多萬市民每天約九成時間都花在這些建築物裏面。建築物及相關活動共佔香港九成的耗電量,香港政府於《都市節能藍圖》中就2025年訂下減少能源強度四成的目標,因此,要讓這些現存建築物的運作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同時給予樓宇使用者一個健康和舒適的工作和居住空間,正正是香港面對的挑戰,也是將既有建築物變綠的機遇。 撰文  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綠色建築專家 尹振華工程師 物業管理對既有建築物的日常運作至為重要,而且當中的工作亦日趨多元化和專業化,包括工程管理、環保管理和租戶管理等。要推動綠色既有建築,物業管理公司可考慮以下三個策略性的營運管理方針,分別是(1)優良的日常保養及維修、(2)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和目標及(3)物管公司與租戶的緊密聯繫。   保養維修是變綠起步點  良好的日常運作和維修是讓建築物在整個生命週期中達致可持續和宜居的必要因素。樓宇建成後,在數十年的生命週期中,硬件應配合日常保養和維修,令建築物設備維持高效率運作,節省樓宇日常營運支出。定期保養有助延長更換設備的時間,以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也可保持甚至提升資產價值。 建築物節能方面,工程團隊可推行以知識為本的能源管理,為建築物安排重新校驗。透過分析能源使用的實際數據,發掘建築物節能的潛在空間,從而提升能源效益表現。此外,技術培訓亦有助建立工程團隊的專業能力,使重新校驗能夠持續進行。香港綠色建築議會推行ACT-Shop試驗計劃,為參與機構的商廈進行重新校驗,並給予節能方案的意見。根據試驗計劃,參與的既有建築經重新校驗後,配合節能方案,預計每年可節省約5%冷氣系統的用電量。 制定可持續發展政策 為使業主、物業管理公司及其各部門團隊都能一致推動綠色既有建築,業主也可透過成立環境管理委員會,制定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和策略,以及旗下物業的綠色管理政策和措施,例如綠色租約、綠色採購等。物業管理公司在日常營運方面,可遵照一些國際標準和良好作業規範,例如ISO 14001(環境管理)、ISO 50001(能源管理)、OHSAS 18001(職業健康及安全管理)等,又可藉參與不同類型的環保約章,提高各部門的環保管理知識。 物管公司鼓勵租戶參與環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