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購買力釋放 消費股爆上

港股經過週三月份大幅波動後,四月以來,走勢亦漸趨穩定,恒指4月7日更重上24,000點關口。雖然,歐美疫情仍未完全受控,但已有放緩跡象,只要疫情能進一步受控,相信可以進一步帶動環球投資市場氣氛回暖。 在疫情期間,受封城影響,內地消費額急促下降,但隨著復工復課,各城市解封,積聚已久的購買力,在疫情過後將全面釋放,料零售消費會有較快的復甦,因此消費股短期絕對有向上爆發的動力。 港股估值吸引 渣打香港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指隨著疫情發展及經濟數據陸續公佈,他預期港股未來2至3個月仍會較波動,並有機會向下走。惟由於港股估值已跌至較吸引水平,加上有望受惠於內地救市措施,料有力守住早前3月低位21,300水平。 梁振輝對亞洲市場,包括中港股市看法正面。他解釋相比歐美等國積極救市,內地刺激經濟政策的力度明顯較小,相信日後會陸續推出,加上國內經濟活動開始復甦,看好A股今季表現。而北水南下資金上升有利H 股表現。他繼續看好中港股市的消費類板塊,包括必需及非必需股份,同時亦看好科技股,另外,全球加大醫療開支抗疫,此趨勢亦有利健康護理股 。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對經濟的影響,美國通過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高達2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而市場仍在期待持續的紓困措施。嘉信理財私人客戶顧問副總監游國義指無論方案最後細節如何,它都有可能減輕對經濟造成的打擊,但實際上,與其說是刺激,現階段的方案其實是救市或起到分流作用。 從2月中旬到3月中旬,市場的跌幅處於歷史上衰退的平均水平,但考慮到病毒危機的嚴重性,這並不能阻止市場進一步下跌。而第二季度的GDP增長將下降至經濟蕭條水平。儘管尚未清楚它可能會下降多少或持續多久,但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似乎愈來愈大,同時已進入歷史上最快的熊市。至少在出現一些跡象顯示控制了這種病毒並且在各行業可以回復正常之前,市場買入的信心並不大。 游國義建議投資者應該分散投資和定期重整投資組合的分佈。他指市場低位往往是一段時間的過程,並非集中在某個時刻;正如投資行為亦應隨著時間而變化,而不只是著重某一特定時刻。從行業表現來看,儘管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將增加對其風險,但他對醫療保健仍然保持跑贏大市的評級。 在實施隔離措施以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兩個多月後,中國正走上經濟復甦之路。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大中華股票主管關少平指中國經濟是否復甦,關鍵的指標有許多,例如外來工人的復工情況,物流活動以及電力和煤炭的生產速度,從以上指標顥示,中國工業的復工率已達正常產能的八成。換句話說,中國的工業生產以差不多接近正常水平。 但是內地城市交通狀況(反映城市,商業和消費者活動的狀況)僅以正常水平的65%運行。考慮到社會隔離措施和逐步取消封鎖措施,這種滯後並非完全出乎意料。例如,餐廳僅在最近兩週開始營業,而學校預計在3月底和4月初營業。 四月對中國尤為關鍵 然而,製造商最初擔心是他們是否能夠提高產量以滿足需求,但現在卻擔心出口訂單的下降,尤其是來自歐洲的出口訂單的下降,特別是在下半年。另外,一些較大的沿海城市擔心第二波由外國的輸入病例。因此,關少平認為4月份對於中國來說將是關鍵的月份。如果四月沒有災難事件發生,樂觀估計五月初中國內部消費可完全回復。 最近幾週,中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支持經濟和金融體系。財政政策方面,措施包括為小型企業減稅和推出新的基礎設施項目以促進增長。同時,中國央行上個月向金融體系注入了1.2萬億元人民幣,並降低了基準貸款利率,以便銀行可以向企業提供更多貸款。此外,他希望內地能通過結構性方法的改變,例如放慢去槓桿化的步伐,以市場為導向的改革以及環境法規的實施。他認為進一步向外國投資者開放中國A股市場的努力已經步入正軌,甚至可能會加速。 [...]

股市

互聯網 消費 醫療板塊 撈底秤先

環球股市經過近一個月下挫後,是否經已見底雖然仍然不得而知,但在各國央行積極救市之下,一旦疫情受控,相信股市隨時會有顯著反彈,而不少投資者已摩拳擦掌,準備趁低入市撈底,而在環球市場仍然波動之下,即使入市撈底,投資者宜選一些具實力,即有盈利基礎,增長潛力可觀的股份買入,當中科網、醫藥及消費股,就符合有關條件。 美國聯儲局為應對疫情,連番出手大刀寬斧減息,富達國際亞太區首席投資官Paras Anand表示,美國聯儲局減息能緩和市場流動性壓力,為企業降低成本,但措施未能安撫市場,主要由於投資者憂慮貨幣政策難以引導資金刺激實體經濟。 由於新型肺炎疫情對市場需求帶來明顯影響,他預期美國及其他成熟經濟體,在中期將會有更多財政刺激政策,如減稅措施,作為拉動需求和經濟活動的手段。Paras Anand指出,股市調整令價值投資機會浮現,不少具優質基本面的股份其價值被低估,對於價值投資者而言是機會買入優質股份。 在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下,施羅德澳洲固定收益及多元化資產主管Simon Doyle認為現時的經濟衰退風險顯然已提高。他認為有關新型冠狀病毒的問題,甚至是油價波動引起的問題已提升了該風險。Simon Doyle指油價波動可以為企業債券市場構成頗為顯著的影響,尤其是牽連甚深的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因為該市場有接近10%的高收益債券與能源業有關。當中許多能源生產商的槓桿比例相當之高,當油價下跌時,看到不少原本獲得資金的項目變得不合乎經濟原則。現金流很快便耗盡,這些企業的資本難以繼續支持營運。 他預期違約的情況會開始增加,同時留意到美國高收益債券市場的債券息差和債券風險溢價出現了明顯的爆破,尤其是能源板塊或與能源業相關的企業。這些企業的息差擴闊了1,400個基點或約14%,遠高於一般所見的指標性價格調整。他認為這反映了部分價格調整的問題,相信息差有可能進一步擴大,板塊以內亦將因為油價下滑而出現錯配的情況,從而導致市場進一步波動,相信能源行業將會出現更多動盪。 惠理基金投資董事兼中國業務總裁余小波指在疫情方面,目前 中國在全民努力下已經獲得了很大成績,但海外嚴峻局面可能剛剛開始。短期對經濟的衝擊大家都容易看到,但長期的影響可能非常深遠,導致全球產業鏈的布局甚至世界格局的變化,這取決於後續事態的演變。作為專業投資者,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外界因素變化帶來的擾動,需要看得長遠一些從不確定中尋找確定性。比如疫情短期衝擊很大,但是以目前中國的經驗看來,還是有科學方法可防可控的,而且這還沒有考慮到後續疫苗和藥物的開發結果。不要忘了我們遇到這種新病毒也才2至3個月的時間,隨着對其愈來愈瞭解,相信最終防治住是大概率事件。 港股不乏優質中國企業 他認為大中華區域內港股的機會比較好,尤其是港股上市的中國優質公司。其價格與內在價值上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偏離。這種偏離是香港市場自身特點和近期全球波動等因素造成的。這裡可能存在一個戰略性的投資機會。 首先,港股是一個國際化的離岸市場。其上市公司基本面主要是中國的經濟。尤其是近年來愈來愈多優質中國公司在港股上市,目前約7成以上都是中國公司,而且不乏互聯網、醫療、科技、教育等新經濟的龍頭企業。 第二,港股的投資者結構中大部分是國際資金。早年約60至70%為歐美外資,20%為香港本地資金,內地資金約佔10%。隨着互聯互通機制開通,內地資金佔比逐步提升,目前外資約佔50%,內地資金佔30%,港資佔20%。整體而言還是外資居多。 第三,港股整體的流動性偏低。港股市場年均換手率在60%左右,歐美市場大約不到200%,A股大約600%。因香港市場投資者結構主要以機構為主,這裡面又以長線基金、主權基金等大型機構為主。這些機構投資者通常看好中國某些行業,以長期投資配置中國資產為目標,不會頻繁交易。 [...]

股市

2020年基金三大投資主題:科網 手機設備 消費

港股踏入2020年,走勢已相當反覆,在人行降準下,恒指一度迫近29,000點,高見28,883點,惟在地緣局勢緊張下,週三(8日)一度失守28,000點關口。雖然,大市走勢波動,但中美貿易趨明朗,各行央行爭相推寬鬆政策下,2020年前景仍然樂觀。 去年消費股表現突出,累積升幅龐大,惟不少基金今年仍然看好消費股,主要是看好消費升級及中產階級的掘起。另外,5G發展已進入直路,在5G推出下,市場相信會掀起手機更換潮,故手機設備股亦是基金的選擇。另外,科網股盈利增長強勁,在5G的帶動下,市場預期盈利增長會加快,故亦是基金今年心水之選。 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環球財富策畫部主管黃栢寧指在貿易不明朗及其他因素下,2019年貨幣政策立場發生了重大變化,各國央行推出了更多的寬鬆政策。 到2020年底,預計12個月央行淨購入資產將增加8600億美元。 市場對2020年的期望增加,黃栢寧預計企業盈利增長將加強全球盈利增長大約7%,跑贏疲弱的2019年。雖然,政治不確定持續,但正在淡化。中美間的貿易議題是政策不確定的主要原因,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崩潰亦反映了這一點。但近月相關不確定正在淡化。雖然貿易戰有再度升級風險,但預期美國及中國會努力避免進一步的關稅升級 。達成貿易協議於政治上的得益,或阻礙關稅進一步上升。 除此之外,中國本地增長亦出現復甦。汽車業的庫存回補或可提升中國增長和行業利潤。中國亦可能出現週期性復甦,和2015至2016年股票出現穩健升幅相似。 5G改善網絡體驗 在多個行業中,黃栢寧指中資科網股今年增長料穩固。他指落後城市用戶對網絡及消費需求持續上升;5G將進一步改善網絡體驗,有助提升內容質素,並刺激使用量;加大海外市場發展或提供新增長動力。值得留意或更多美國預託證券科網企業來港上市。 手機設備股方面,今年5G料佔全球智能手機付運量20%,更多中低價5G手機推出,整體市場或恢復增長。至於中資消費股,在宏觀經濟未明朗下,黃氏對積極改革、提升品牌層次及創新的領導企業,看法仍正面。 匯豐私人銀行北亞首席市場策略師何偉華指出,亞洲的富裕中產階級消費者數量龐大,可帶來具吸引力的結構性成長機遇。亞洲私人財富顯著累積、中國空巢家庭數目上升,以及成長迅速的東協年輕城市人口,都是亞洲消費穩健增長的主要動力。雖然面對環球不明朗因素,但可在亞洲個人服務、高檔消費品、電子商務、娛樂、旅遊、教育、醫療保健和金融服務領域物色優質增長機會。 中國對半導體需求龐大 目前,中國經濟正進行轉型、科技升級、金融產業開放和刺激經濟政策帶來的結構增長機會。何偉華表示,中國的半導體淨進口量龐大,其總值2,270億美元占2018年進口總額21%,這是中國積極尋求科技自主和升級的原因之一。科技業是內地的單一進口產業,而台灣的半導體公司將受惠中國大陸對晶片急速成長的需求,其中包括明年第五代流動通訊(5G)的面世、更趨輕薄的智能手機和無人駕駛技術,都帶動對高端晶片和電子零組件需求的強勁成長。 目前,內地正處於工業革命,何偉華指5G技術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部分,將可顯著提高網絡能力,為消費者和企業開拓嶄新功能,包括物聯網、自動駕駛汽車、遠距手術、智慧工廠、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等。工業革命4.0主題也可把握數位消費領域、顛覆性金融科技創新及醫療科技急速普及所帶來的結構增長機會。 安本標準投資管理指環顧全球宏觀形勢,目前經濟增長穩定,通脹率亦相對溫和,從而環球貨幣政策預期趨於穩定。在此環境下,風險資產仍有望持續帶來回報,但恐怕難以重現2019年的顯著升幅,換言之,來年投資者需要從主流資產以外的資產類別中發掘較亮麗的回報。 [...]

股市

內需肩負經濟重任 消費股逢低吸

內需股近日在高位進行整固,近日內地出口數據表現疲弱,因此相信在此情況下,谷內需以穩定經濟增長仍然是中央重要的經濟手段。在中央力谷之下,料內需股續受惠,加上業績表現對辦,料可支撐股價進一步向上,故不妨趁低買入。 中共海關總署12月8日公布數據顯示,按美元計價,11月份中國出口金額2,217.4億美元,同比去年減少1.1%,進口金額1,830.1億美元,同比去年增加0.3%。貿易順差同比收窄7.5%。中國11月份進出口數據進一步惡化,此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也均下跌,一方面國內經濟疲弱,另外也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而中美貿易協議的主要障礙在於中共在履行承諾方面遲遲未有表態。 作為帶動經濟的三頭馬車之一的出口,表現不濟,中央過去已積極推動內需,務求藉此拉動經濟增長。而最新數據顯示,國內生產總值(GDP)實際增速為6.0%,較第二季度下降0.2個百分點,創下1992年以來新低。受全球經濟增長持續放緩、中美經貿摩擦等因素影響,中國第四季度經濟增長依然面臨很大壓力。 消費對GDP貢獻率逾六成 市場預期中國政府將通過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加強逆週期調節,穩定經濟增長。消費仍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率為60.5%,帶動經濟增長3.8個百分點,可見消費對內地經濟擔當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中央未來在推動內需,將再會加大力度。 今年以來,消費股包括體育用品股、乳業股等表現標青,而市場憂慮經過今年龐大的升幅後,消費股的升勢無以為繼。而安踏體育(02020)上週雖然發出盈喜,惟未能刺激股價進一步向上,相反股價不升反跌,而李寧(02331)股價亦由高位顯著回落。 事實上,中央目前正力谷內需,而不少內需企業自身亦不斷提升產品結構,開拓市場,帶動盈利向上,因此內需股上升絕對是有基本因素支撐,因此在強勁的業績支持下,相信內需股經過此輪整固之後,可進一步挑戰高位。 富達國際亞太區資產管理主管Paras Anand指中國消費動力仍然強勁,而值得留意的是本地品牌消費增長率較國際品牌為高,而且涵蓋食品及奢侈品等多個不同類別。事實上,中國內地奢侈品品牌有望重演1980年代日本的情況,在短期內大舉進軍西方市場,這反映環球影響力的轉變。 因此,中國擁有自家品牌的消費股,潛力實在毋庸置疑,所以投資者在選擇內需股的時候,除要考慮品牌在內地的認受性之外,亦要顧及品牌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一度品牌能夠成功開拓不同市場,將會成為推動盈利增長的另一新動力。 先機環球投資全球新興市場主管Nick Payne指出一些投資者或會誤以為新興市場的經濟表現完全依賴於商品出口和廉價產品。在軟體與電子商務等高速成長的產業,許多新興市場都扮演領頭羊的角色。中國電子支付普及率之高,令中國成為全球電子支付系統的龍頭。2018年,線上購物佔中國整體零售消費的比重為18.4%,但是在德國與法國分別只有11%與8.8%。 被譽為「中國亞馬遜」的阿里巴巴(09988)每年舉辦雙11購物節,今年請到美國歌手泰勒絲擔任開場表演嘉賓,並在11月11日當天寫下380億美元的銷售金額。難道中國消費者不擔心貿易戰爭嗎?從阿里巴巴亮眼的獲利成長數字來看,似乎看不到中國民眾的憂慮:截至2019年6月為止,過去12個月的獲利成長幅度高達73%。 此外,對於中國消費者而言,沒有不對的價格,只有想不想要的產品。舉例來說,貴州茅台-全世界市值規模最大的酒廠-的一瓶白酒500 cc,要價高達250美元左右。同樣是截至今年6月為止,過去12個月的獲利成長幅度高達25%。這的確值得乾杯慶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