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香港IPO面臨市場挑戰表現疲弱 GEM改革等重要舉措為香港資本市場復甦鋪路

博客

畢馬威:香港IPO面臨市場挑戰表現疲弱 GEM改革等重要舉措為香港資本市場復甦鋪路

香港受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不明朗因素影響,2023年第三季度全球IPO活動持續疲弱。香港的全球IPO排名也因第三季度表現持續低迷而跌至第八位。由於利率持續高企和經濟增長放緩,預計香港IPO市場表現在短期內仍面臨挑戰。儘管如此,根據畢馬威最新發表的《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2023年第三季度回顧》報告,在目前約110宗上市申請的支持下,香港有望在2023年年底重返全球IPO五甲。 A股IPO市場繼續領先全球,2023年至今累積貢獻全球募資總額約一半,交易宗數則佔全球約五分之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今年憑藉一宗超大規模的半導體與軟件設計公司上市項目,募資總額增至109億美元,全球排名躍升至第三。與此同時,紐約證券交易所穩居全球第四位;兩家交易所去年均五甲不入,今年的表現有顯著進步。 畢馬威資本市場及執業技術主管合夥人劉國賢表示:「環球新股市場在重重挑戰中持續面臨重大阻力,不確定性壓抑了投資者情緒。然而,近期一家知名科技公司的成功上市引起了全球投資者的高度關注,為提振全球IPO活動與重燃投資者信心帶來了一線希望。」 料A股IPO市場繼續高踞全球排名前列 今年首三季,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分別募資287億美元和19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42%和23%。儘管募資總額有所下降,A股IPO申請宗數仍然相對穩定,目前約有820家企業申請上市,由此可見市場對A股IPO需求殷切。從A股IPO市場的募資額來看,排名前三的企業均與半導體生產相關,反映中國內地重視半導體行業發展。訊息技術、媒體及電訊和工業製造業佔目前IPO申請人近七成,預計將成為A股市場長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為刺激資本市場活動、提振投資者信心,國家財政部和中國證監會早前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限制股權稀釋、調整IPO和再融資的發展速度。 畢馬威資本市場合夥人劉大昌表示:「中國證監會為振興A股資本市場而推行的措施有望在短期內平衡IPO步伐,並促進資本市場更健康和可持續的長遠發展。隨著金融監管措施不斷完善,加上上市申請數目保持穩定,A股證券交易所在未來幾年將繼續高踞全球IPO排行前列。」 香港IPO市場2023年首三季度僅錄得44宗IPO上市,募資總額為246億港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減少65%和15%,拖累香港下跌至全球IPO排名第八位。雖然新股市況仍然低迷,但上市申請宗數繼續穩步積累,截至2023年9月30日達到約110家。 港府新設專責小組有望完善上市制度 有別於香港整體IPO市場,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率先顯露增長勢頭,迄今有六家公司成功上市,超越去年同期的四家,再次彰顯香港作為生物科技公司集資樞紐的韌性。截至9月30日,共有29家訊息技術、媒體及電訊公司以及20家醫療保健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請在香港上市,其中包括9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這兩個行業合計佔香港新股申請宗數近一半,有望幫助香港在年底重返全球IPO排名前五位。 香港交易所最近發布了有關GEM改革的諮詢文件,提出措施以提升GEM對具有高增長潛力的中小企業的吸引力。此外,香港政府已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以全面檢視影響股市流通性的因素。這些舉措,加上持續完善的港交所上市制度,均有助香港加強多元化和多層次的資本市場發展,維持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畢馬威新經濟市場及生命科學主管合夥人朱雅儀表示:「儘管IPO活動仍然低迷,香港在持續擴大互聯互通機制,深化與亞太、中東和環球市場的聯繫上不斷作出努力,並透過優化氣候相關披露以促進可持續金融的發展,這些措施對香港持續增強國際聯繫並擔任中國內地與全球市場的橋樑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 延伸閱讀:就業市場緊張及僱主增聘人手 推高香港薪酬預期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博客

劉嘉輝:季結港股正回報 科技石油各撐半邊天

環球市場受加息、金融危機及地緣政治等因素困擾,上月(3月)港美股市走勢同樣波動。適逢季結前,港股受阿里(9988)多年來最大重組、企業業績等因素帶動下,恒指季結埋單仍錄得3%的升幅,首季錄得正回報,算是有不俗表現。 成份股當中,科技及石油類股份可謂平分春色,升幅最大的為聯想(0992)及百度(9888),分別都升超過三成,另中石油(0857)及中石化(0386)分別升三成及23%。中移動(0941)業績符合預期,突破60元後再見年內新高,按季升近兩成三,另騰訊(0700)亦升逾兩成。至於跌幅最大的包括碧服(6098)、京東(9618)、藥明(2269)及受南非股東減持困擾的美團(3690)等,分別跌約三成、22%、19%及18%。   港股上試近50天線,重上3月初以來高位,按周表現連升三星期。截至3月30日的數字,整體好倉街貨最多的依次為騰訊、恒指、阿里、美團、中移及港交所(0388)等,分別超過8.8億、7.2億、5.4億、約2億、1億及8500萬元。   其中阿里的資金流情況值得與讀者分享。公司於3月28日公布集團歷來最大的重組計劃,將分拆旗下業務並計劃獨立上市,消息帶動股價公布後急升最多16%,令不少短期認購證突然由價外變為價內,加上引伸波幅造好,不少認購證及牛證單日都錄得不俗升幅。在股價急升的同時,當天認購證及牛證流出量合計有3500萬元,不過相比起相當於超過5億元的好倉街貨仍在市場之內,反映大量資金仍傾向等待「善價而沽」的機會。   由於大盤資金仍集結相關阿里好倉,不少上市已有一段日子,現時變為短至中年期,貼價及價外證街貨保持較高甚至100%的水平。以我們發行的產品為例,市場上有5隻行使價由96元至140元附近,今年5至9月到期的認購證,街貨保持100%,即所有已發行的貨皆在投資者手上。由於發行人已沒有貨可賣,這類高街貨產品的價格較受市場供求影響。   投資者現階段進場開阿里好倉,可留意市場上較低街貨的認購證。例子可參考140元價外證,今年7月到期為例,實際槓桿約8倍,適合作短線攻勢。而一些今年11月到期,貼價於約106元之選,實際槓桿約4倍,則適合投資者作中線看好坐倉部署。   撰文:劉嘉輝 滙豐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機構客戶及財富管理香港上市產品銷售主管 金管局及證監會持牌人士   [...]

股市

AI醫學影像市場巨大 鷹瞳科技發展空間廣闊

對於檢測高血壓、糖尿病這些常見慢性病,目前要用不同的方法,如果有一個既簡單易用且可靠的方法作全面檢查會是醫界的福音,據悉,視網膜影像AI領域或可以做到。簡單而言,就是對著眼球拍照後,AI可以從視網膜圖會檢測,將像中快捷精準地發現數十種慢性病和病竈隱患。今天上市的鷹瞳科技(02251)就是從事有關業務,值得留意。 據行業數據預測,中國的AI醫學影像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3億元(人民幣、下同)增至2030年923億元,期間的年覆合增長率高達76.7%。當中,人工智能視網膜醫學影像的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7600萬元增至2030年的340億元,十年內年覆合增長率超過了80%,可見發展潛力非常巨大。 鷹瞳科技是內地首批提供人工智能視網膜影像識別無創、快速、有效且可擴展的早期檢測、診斷及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公司之一。成立於2015年,公司是眼科AI領域的佼佼者,是在中國首批提供人工智慧視網膜影像識別的早期檢測、輔助診斷及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 作為醫療AI的頭部企業,公司建立了十分豐富的產品管線。公司自主開發的核心產品Airdoc-AIFUNDUS是一款人工智能醫療器械軟件,獲批用於輔助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協助醫生做醫療診斷,為同類產品中首個獲得中國藥監局第三類醫療器械證書的醫療器械。 Airdoc-AIFUNDUS的一體化醫療健康解決方案具備了提供普惠服務能力,即擁有大量的數據積累,據招股書資料,公司有370萬張完整用戶視網膜影像和相應多模態數據,基於這一全面、海量和多樣化的視網膜影像數據庫才有了AI算法的「訓練基地」;至於AI算法的優化叠代,與公司六年來紮根行業、積累豐富數據緊密相關,令算法和模型在訓練中不斷提升了智能化識別能力。 事實上,鷹瞳科技在專業人才儲備上也形成了堅實基礎,其研發團隊擁有涵蓋DL(深度學習)、ML(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大數據分析等方面的專精人才,在國內擁有152項專利及專利申請。公司過去兩年的研發投入分別達到4121.2萬元、4230.9萬元,今年上半年相關投入更增至2400.5萬元,按年增長39.3%。 多場景應用落地能力強 基於人才、技術等方面的優勢,目前鷹瞳科技在醫療行業的資源整合(多場景應用落地)能力特別強,除了已經獲得國家藥監局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的AI糖網輔助診斷軟件之外,其產品還覆蓋了醫院臨床科室,以及體檢中心、社區診所、視光中心、保險公司、藥房等多元化健康服務場景。 因此,今次上市能引入包括CloudAlpha、廣發基金、LAV及WT等八家實力雄厚的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719.87萬股。而集資淨額約16億港元主要用於Airdoc-AIFUNDUS持續優化、開發與商業化,以及用於硬件設備研發和生產,以及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的研發等,前景值得期待。 撰文: 鄭明輝 獨立股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