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奧運獎牌效應系列(三):政府五大支援體育發展措施,能否推動香港體育運動?

香港政府統計處最新數字顯示,香港體育產業及相關活動的本地生產總值由2016年的510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590億元,佔同期整體本地生產總值的百分比由2.0%上升至2.1%。體育經濟雇用的人數亦由78,000人增加至83,000人。 香港成功將運動產業化,要數國際七人欖球賽和每年舉行的大型渣打馬拉松賽事。國際七人欖球賽這項長達超過40年歷史的比賽,不僅吸引大量西方旅客專程來港觀賞比賽,還為香港帶來不少旅遊收益。根據欖球總會的調查指出,2017年賽事吸引大約2萬旅客訪港,每人在本地消費達到1.9萬港元,以單次活動來說,盛事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甚高。 曾經有旅客透露,其實他們不太懂欖球比賽,但很享受觀賞比賽時的氣氛、音樂。所以專程來香港出席言一次之後就愛上了欖球比賽。至於渣打馬拉松比賽,從1997年首屆的1,000名參賽者,發展至2019年的近七萬人參加,成為了一項國際性運動比賽盛事,除了為香港帶來實質的經濟收益外,亦增加了香港在國際上的名聲。 要推動體育運動,除了私營企業的商業元素外,政府的推動也起著關鍵作用。繼2004年10月香港體育學院成立之後,2012年,港府又成立了70億元的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並於2018-19年度向基金注資60億元,為體院提供穩定的財政來源,支援精英運動發展。2018-19年,精英運動員發展基金共撥出超過5.9億元予體院。林鄭月娥更公布了政府五大支援體育發展的措施。 五大支援體育發展措施 當中包括政府決定撥款9.9億元工程費用,在體院範圍內興建一座面積約9,000平方米的新大樓,擴充其體能科學訓練中心和運動醫學中心,以及為運動員提供額外的訓練、休息和住宿設施。目標鎖在2024年6月,即巴黎奧運會開幕前啓用新大樓,以加強體院培訓運動員的設施。 政府和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會共同出資,設立3億元的特別基金,以提升運動員在未來數年國際賽事中的競爭力。 民政事務局與教育局檢視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和課外活動,幫助學生從小打好運動的基礎,以及增加他們參與不同運動項目和比賽的機會。政府亦會加大力度支持香港學界體育聯會發掘更多精英運動員的接班人。 政府會鼓勵各大專院校為精英運動員提供支援,讓他們在運動和學業方面雙軌發展,亦令家長更願意讓有運動天份的子女投身精英運動員行列。 隨着啟德體育園區在2033年落成啓用,以及社會日益重視體育發展,政府希望推動體育發展成一個事業、一個職業和一個產業,為運動員退役後以至為青年人提供在場地管理、運動行政、運動科學、運動醫學、舉辦體育盛事等方面的就業和發展機會。 目前,特區政府正全力推展「體育及康樂設施五年計劃」,預留200億元展開26個項目,以增加和改善康體設施。在26個項目中,20個已獲立法會批准撥款。20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宣佈預留3.18億元,推行「提升足球場設施五年計劃」,涉及超過70個場地,提供更多符合國際足協標準的足球場,以促進香港足球發展。 資料顯示,過去十多年間,香港體院支援的精英運動項目,由最初的13項增加至20項,目前共有約1,300名精英運動員在該項目下受訓,當中包括460名全職運動員。不過,亦可能是推行精英制,就必然會產生論功行賞的制度。在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獲得前6名的中國香港運動員個人和團體,分別獲得18.8萬元和26.3萬元的獎金。而今年的東京奧運,取得金牌的個人賽和團體賽的運動員,就獲得500萬至1,000萬的獎金。這種獎金制度無疑起到刺激運動員鬥心的其中一項因素。 全職運動員薪酬與獎牌掛鉤 香港體育學院為鼓勵運動員在國際賽事上創出佳績,香港體院還設立精英運動員獎勵計劃,向包括奧運會、殘奧會、亞運會、亞殘運、全運會和世界大運會的六大運動會中,表現出色的運動員頒發獎金。 不過,對於比賽成績略為遜色的運動員來說,可能就要面對更加殘酷的現實。有全職運動員透露,月薪僅得港幣7,000多元;也有運動員在贏得錦標後,月薪由3,000元增加至2.6萬元,但在以後的比賽中未能晉身三甲,月薪又被降為10,000多元,不少全職運動員為稻粱謀最終唯有放棄自己對體育運動的熱誠。 [...]

專題

奧運獎牌效應系列(二):西方國家運動產業化,香港能否成功複製?

一直以來,對體育運動素有研究的專業人士都認為,體育運動除了是個人愛好和強身健體之外,結合經濟提升成為一門產業,肯定有助運動的推廣和進一步刺激普羅大眾對運動的持久熱誠。 政府很早便按精英化、普及化和盛事化三方面發展體育事業,不過,身兼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的霍啟剛表示,香港體育要向前邁進,除了「三化」之外,應該再加上一個產業化。他強調,要推動商界參與體育運動,成為一門產業,才能有利可圖。是故有企業為鼓勵消費者參與運動,只要每天累積一定的步行數目,並持之以恆一段期間就可以得到獎賞。這既有利於於商業企業宣傳,亦直接推動體育事業。 西方國家成功運動產業化 以西方國家為例,大型企業就十分支持運動比賽,成立自己的球隊投入比賽,既可提高商譽,亦有助推動運動產業化。由於得到大量觀眾支持,加上廣告商贊助,在豐厚獎金的吸引下,令到年輕人全力投入,爭取最好表現,換來高薪回報。 我們可能會驚訝於英超球員的身價以億萬英鎊計算。踢波都可以成為置富的一個途徑。當中就包含著不少商業元素為他們帶來可觀的收入。根據2019年安永發佈的英超經濟和社會影響力報告,僅英超一項賽事每年就為英國的經濟貢獻76億英鎊。而根據《泰晤士報》的推算,加上其它級別聯賽、國家隊、女足等賽事,全英足球產業一年的產值接近100億英鎊,相當於英國全年GDP的0.35%。 畢馬威Football Benchmark同年的調查研究亦發現,英國足球迷的主要消費源於購買球票、付費賽事轉播的電視訂閱費、球衣及相關衍生產品購買、比賽日餐飲、因足球產生的交通這五大部分。一名英超球迷一年的足球消費平均為1,888英鎊,佔其年收入〈平均27000英鎊〉的7%。英國如是,美國的NBA籃球比賽莫不如是。 近年,中國亦加速發展體育產業。根據國家統計局2019年公佈的《國家體育產業統計分類〈2019〉》報告,中國的體育產業可分為體育用品及相關產品製造業、體育服務業和體育設施建設業。與美國相比,賽事服務、健身服務等核心產業僅佔體育總產值的21%,遠低於美國同期的57%水平。 中國體育消費集中服裝和運動器材 中國的體育消費主要集中在體育服裝和運動器材等體育消費上,而體育賽事和健身服務的消費則相對較低。相反,美國的體育產業結構相對平衡。另一方面,中國體育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遠小於世界平均水準。在以美國和法國為代表的體育強國中,體育產業佔GDP的2.5%以上,全球平均水準已達到2.1%。而中國體育總產值僅佔GDP的0.8%。 目前,中國體育賽事規模為1,400億元人民幣,佔體育產業總產值的8%,遠低於美國職業體育產業的19%。在2025年行業總產值5萬億元的目標中,如果將體育賽事產業的比重提升到與美國相同的水準,到2025年中國體育賽事產業的規模將達到9,500億元。 同時中國體育產業的員工較少。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的統計,大約有400萬美國人從事體育產業,約佔就業人口的2.5%。在英國,有2.4%的勞動人口從事體育產業。在急需發展體育產業的中國,這一數字不到0.4%。 [...]

專題

奧運獎牌效應系列(一):港人慣性三分鐘熱度,奧運熱潮能維持多久?

中國香港奧運代表隊在32屆東京奧運取得有史以來最亮麗的成績,46名運動員征戰2020東京奧運共奪得一金二銀三銅。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奧運結束兩天後宣佈推出五大支援體育發展的措施,強調政府對體育發展肯定不是三分鐘熱度。事實上,要能夠讓大眾對運動的熱情延續下去,唯有將運動與經濟和商業活動結合起來,形成一個運動產業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分鐘熱度確實是香港對體育運動的寫照。香港隊這次在東京奧運取得佳績為本地體育事業帶來一陣熱潮。這股熱潮首見於於1996年「風之后」李麗珊為香港贏得有史以來的第一面奧運金牌。當年為迎接李麗珊回港,長洲萬人空巷,渡假屋早被預訂一空,為睹李麗珊風彩,不少人選擇露宿長洲都在所不惜。這股熱潮曾經維持了一段時間,風帆運動因而風靡香港,不少家長亦鼓勵孩子們學習風帆運動。長洲更為此而興建了一個滑浪風帆紀念公園。今日紀念公園雖然尚在,但遊人熱情不再。熱潮總有消退的時候,下一次熱潮的來臨,可能要等到另一位運動員在公開賽事中取得佳績才得以重燃。 香港回歸之後,從2000年的悉尼奧運到2016年的里約奧運,中國香港代表隊在連續五屆奧運會中奪得一銀一銅,包括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香港「乒乓孖寶」李靜和高禮澤在男雙乒乓波項目中奪得銀牌;以及2012年倫敦奧運,「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在女單車競輪賽中奪得一面銅牌,都曾經掀起學打乒乓波和踩單車的熱潮。 今年東京奧運,張家朗在花劍個人賽項目奪得金牌,距離李麗珊在奧運項目中奪金已是25年後的事,張家朗的金牌,加上香港「女飛魚」何詩蓓於女子200米自由泳決賽、女子100米自由泳先後兩奪銀牌,成為香港首位奪得兩面奧運獎牌的運動員,開創歷史。隨後蘇慧音、杜凱琹及李皓晴組成的女子乒乓球隊獲得團體賽銅牌;劉慕裳在空手道個人形賽,以及李慧詩在場地單車賽獲得銅牌,全港一時沸騰起來,單一屆奧運獲得六面獎牌,史無前例,再一次燃起港人的運動熱潮。不過,這股熱潮能夠維持多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