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系列

陳月明:村長變身議員 倡拓口岸經濟帶

時至今天,香港已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男女性別平等議題已不再是新鮮事。而在傳統新界鄉村事務中,仍一直由男性主導。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新任陳月明,作為女性原居民身份,打破了不少新界政治的傳統,先成為村代表,繼而成為打鼓嶺鄉事委員會主席,亦是本港史上首名女姓鄉委會主席。她坦言晉身議事堂後,作為女性,除了關注女性議題,包括婦女、兒童權益外,在任內大力推動發展口岸經濟,督促特區政府落實北部都會區各項政策,加強港深之間的合作,帶動本港經濟發展。   回看陳月明的從政之路,由2003年當選村代表起,至2019年成為香港史上首名女姓鄉委會主席,至今成為立法會議員,政途無疑是一帆風順。她承認若非新選舉,要成功擠身立會並非易事。「立法會議員的身份對我而言,不只是一個職稱,更是一種責任,不僅要關註民生生活,還要推動整個特區發展,爲整個特區層面和社會層面製定具體目標。另外,這次當選是我人生中的一種挑戰和機遇。」     大眾對打鼓嶺的認識,相信不少還停留在冬季出現持續結冰和霜凍現象的地方,有些甚或會說那裏有堆填區,但位處新界北的打鼓嶺,有12 公里長邊境區,當中有3 個口岸包括羅湖、文錦渡及蓮塘/香園圍。整個區面積達600 多公頃。雖然擁有便利人群出入的口岸及龐大土地,但打鼓嶺受到昔日禁區政策影響,回歸前約有一半地方劃為禁區,至今仍屬未發展的鄉村地方,遲至2013 年才大致全面解禁。   一件薄風褸  跑鄉察民情   在議會之外,陳月明會卸下行政服裝,落區落村總是一身運動打扮,上身穿上深藍色薄風褸,以防曬傷,陳月明說,自己在打鼓嶺坪洋村土生土長, 14年歲遠赴英國留學,大學修讀酒店管理,回來後亦到深圳創業,及後由商界逐步轉戰政壇。她坦言,家在打鼓嶺,「行出門口就望到深圳」,指深圳一日千里的發展對她有很大影響。她說:「村民總覺打鼓嶺太山旮旯,又長期是禁區,還有厭惡性設施(堆填區),有可能得到發展嗎?故我早前上任鄉事會主席之初,同他們到訪過深圳皇崗村、珠海橫琴,看看別人的發展情況。」     陳月明其後透過鄉事會主席晉身成為北區區議員,提出發展「口岸經濟」。她指出,全世界都發展口岸經濟,如法國及英國、越南及廣西、雲南及泰國,而本港東北共3 個口岸,各自分布在12 公里長邊境,與深圳只是一網之隔,她建議政府南面可做金融,北面可主打創科,並利用特區優勢,包括低稅制、國際性法制、資訊自由、貨幣流通、一國兩制等帶動經濟,發展不同的產業,促進就業。特區政府早前提出提出北部都會區計劃,陳月明直言:「終於等到今日」。「在未來的北部發展規劃中,我認為絕對不能盲目配置破壞經濟帶建設的厭惡性設施,應該以多元化發展為主,從國家和地區的角度考慮北部都會區、港深口岸經濟帶和深港深入合作發展模式等範疇,口岸周邊的土地主力發展不同的經濟產業,口岸帶後面的腹地進行產業支援,可以充分參考珠海和澳門合作的橫琴示範區,深入探索,積極革新,為日後的經濟帶發展創造更佳的條件。」   另一方面,她慨嘆特區政府一直忽視鄉郊發展,例如申請舖設一盞街燈都要等3至5年,這是完全不合理的事。日前政府已對新界北部地區作出規劃並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並計劃研究及規劃其中的「新界北新市鎮」部分,打鼓嶺區內一些地方如坪輋、打鼓嶺、香園圍等,都落入新界北新市鎮研究發展範圍,相信部分土地會被收回。陳月明說,希望發展上有平衡點,若收地盡量避開居民住屋,但無可避免的話,要合情合理,如原區安置。她說自己不能百分百保證做到,但會盡力做到最好。   問及如何在政壇中男性主導的社會,保障女性尤其原居民的權益?陳月明坦言,作為女性,又是原居民,在尊重傳統文化下力爭女性權益,強調對女村民有著更深的同理心和理解度。她又說,自己在外國讀書,回來後在外邊工作,2003 年得到村民支持出任村代表。又在男性主導的鄉委會中成為領導,坦言不覺有什麼不慣,因為不少村長都看着她長大,本身又是客家人,能說流利客家話,加上其個性開朗樂觀,喜與人溝通,萬事有商量。她相信,無論在議會內外,維持這種處事作風,未來續大派用場。     修港首本《鄉志》  保留村落歷史文化   環顧新界現時仍保存着一批歷史悠久的村莊,但其歷史文化尚未被系統性記錄。隨著特區政府落實發展北部都市區,可以預見打鼓嶺區發展愈加迅速。陳月明表示,毗鄰北區邊境的打鼓嶺區有近20條村落,擁有數百年歷史,存在豐富傳統文化價值; 她有感有責任及時保留村落原汁原味的歷史文化,供下一代了解香港的鄉村歷史,故以鄉事委員會名義,與嶺南大學高級研究員劉蜀永合作,發起撰寫全港第一本鄉志《打鼓嶺鄉志》,她透露,研究團隊亦將在鄉志中加入更多年輕元素,如打鼓嶺區旅遊打卡點、製成電子書等,與現代接軌,希望引起更多人對香港鄉村歷史的關注。 [...]

商事動態

北部都會區青年機遇論壇 開拓口岸經濟

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日前公布政綱六大核心政策中談到「開發北部都會,激活發展引擎」,令「北部都會區」未來發展勢將獲社會更廣泛關注。同日由北區青年商會主辦,前海管理局駐香港聯絡處合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北部都會區青年機遇論壇」。   北區青年商會會長陳春表示,年輕人缺乏向上流動性的機會是香港社會的核心問題之一,因此該會希望藉舉辦是次活動,帶動年青人多了解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機遇和香港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工作計劃將分為三部分,包括公開論譠、考察團及問卷調查發佈會,了解年青人對北都的看法,從而向政府提倡議。     規劃署前署長、特區政府前港深合作策略規劃顧問凌嘉勤表示,北部都會區並不是一個行政區,而是一個以行動為本的發展策略,所以有10個重點行動方向,及45個行動項目,它是有活力的城市空間,它的基礎是完整的創科產業生態系統,與維港都會區並駕齊驅。他介紹,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的10個重點項目方向,即5個新鐵路項目 (當中包括3個跨境鐵路項目) 、4大規模房產拓地項目、3個濕地公園、2個戶外生態康樂或旅遊宣間項目及1個新田科技城。     行政長官候選人政綱提到要設立「北部都會區」發展統籌部門,推展「北部都會區」的規劃和建設,加強與內地的聯繫和互動,就土地規劃、經濟發展、產業策略、房屋建設、基建接連等作統籌落實。與「粵港澳大灣區-北部都會區青年機遇論壇」嘉賓所討論的觀點統籌部門及多元經濟發展不謀而合。     洪爲民表示,從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解釋在區域協調發展下未來深化深港合作的方向,他今年在人大建議了「發展深港聯動口岸經濟帶」及「在香港北部都會區成立特區中的特區建議」。洪爲民建議,立法成立法定機構「新界北管理局」統籌北都發展,減少因為不同政府部門資訊不對稱、走不同流程而造成的效率損耗,同時向中央爭取政策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