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Master Code編程大賽2022/23:AI創想氣候藍圖」 助中小學生發揮創意

氣候變化是全球正面對的挑戰,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緩解氣候危機刻不容緩。有見及此,香港教育城與 Microsoft 攜手合辦一年一度的「Master Code 編程大賽」,以 「AI創想氣候藍圖」為主題,鼓勵學生發揮創意,以AI科技及編程設計出能減碳、減緩氣候變化的工具,改變人類未來。是次比賽得獎作品具備創新設計理念,頒獎典禮早前於教城舉行,展示得獎中小學生的創意傑作,激發同儕間的協作學習,為今屆比賽劃上完美句號。頒獎典禮獲不同界別人士和得獎學校支持,場面熱鬧。 全體嘉賓合照。一眾支持機構、項目伙伴代表到場分享得獎隊伍的喜悅。 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魏遠強,舉辦Master Code 編程大賽目的是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加深對編程及人工智能的了解及應用。 香港教育城行政總監魏遠強表示:「今年學界對Master Code 編程大賽的反應非常踴躍,當中有不少高水平作品,切合創想氣候藍圖主題。同學們善用AI科技及編程設計造福社群,展現對社會和環境保護的同理心和關愛;今次比賽證明香港創科和研發的潛力和實力不斷提高,每位參賽者都是未來創科精英,希望各位同學繼續發揮創意, 一同創造美好世界。」 魏遠強表示,早前舉辦創科編程教育活動為期3個月,共舉辦7個工作坊及145間中小學校約500學生名參與,而其後Master Code 編程大賽共有36間學校參加,參賽作品共收到50多份;今屆參賽作品水準卓越且富創意,入圍決賽的組別作品豐富多元,展露無限創意,充份應用 AI 元素,華實兼備。經評審團精心挑選後,聖安多尼學校取得 Minecraft 小學組冠軍,再度蟬聯;高主教書院取得 Minecraft 中學組冠軍。聖公會曾肇添中學奪得人工智能應用設計組冠軍;伊利沙伯中學奪得AI天氣預測比賽冠軍。得獎作品大多能應用所學的編程技巧,以及利用AI改善日常生活環境質素。 年底前擬推人工智能編程自學課程 他透露,為推動本港創科氛圍,加強認識人工智能及編程,教城計劃在年底前為中小學生及家長,提供網上自學課程,當中設有實時真人教學時段,目標引發用家對人工智能及編程的興趣。 奪得AI天氣預測比賽冠軍伊利沙伯中學隊伍,此隊同學分析歷史數據,抽取較為相關的其他氣象數據,包括相對濕度、降雨量及風向作參考數據。建立機器學習模型,輸入過去六天的溫度及參考數據,通過 LSTM 神經網絡,輸出預測的下一小時氣象數據。訓練及微調模型後,重覆執行模型並將時間向後推移,從而得出未來數小時的預測結果。(伊利沙伯中學團隊合照:物理老師陳志鴻、許博丞、黃進溢、王佩恩、陳祥偉校長)。   聖安多尼學校團隊設計出「智新綠島」,針對極端天氣、維護生態平衡和逆轉氣候變化,構想了多項適用於自然環境的 AI 設備。高主教書院團隊設計「濕地保護園區」,應用了多項 AI 技術,以達致更快更全面地收集、分析和優化濕地的環境。聖公會曾肇添中學得獎作品以「Plant Disease Detector」為題,製作利用手機鏡頭去分辨植物是否患上炭疽病、白粉病和銹病。伊利沙伯中學團隊建立機器學習模型,加強預測大帽山正午至晚上的氣溫的準確性及可靠性。   聖安多尼學校團隊針對極端天氣、維護生態平衡和逆轉氣候變化,構想了多項適用於自然環境的 AI 設備。他們所設計的設施,包括「智能氣候預測和模擬器」、「智能地震、洪水、颱風探測器」、「智能生態監測器」、「智能海洋實驗室和智慧城市」等。而獲獎同學凌琛及陳泳綝(中)出席頒獎禮。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

商事動態

設計營商周2020 70+環球創新領袖首於社交媒體直播

設計營商周(BODW)由香港設計中心主辦、香港貿易發展局協辦,香港政府「創意香港」為主要贊助機構,旨在每年於亞洲全面探索設計、創新及品牌趨勢。來自全球不同行業和領域的設計精英、創意人士、企業家和商界領袖,將匯聚於本年度的設計營商周,由2020年11月30日起至12月5日為參加者揭示「新常態」的面貌。在「願景20/21:洞悉幻變」的主題下,設計營商周2020將會集結講者的創意力量,全面探索未來趨勢,分享見聞。 環球創意領袖啟發新願景,開創成功之路 設計營商周峰會將在2020年12月3日至5日期間舉行,雲集超過70位本地及國際設計和商界領袖擔任講者。在策略伙伴英國持續支持下,其中超過15位來自英國。以「願景20/21:洞悉幻變」為主題,本年度峰會將展開一系列重點會議、論壇和大師班,探討多個熱門議題包括:品牌前瞻、健康互聯、出行新體驗、設計與可持續經濟、感官體驗與科技、創意領袖、無界空間、傳意與設計,以及文化與大都會。 部分將在峰會擔任講者的創意精英包括:Heatherwick Studio創辦人Thomas Heatherwick CBE(英國)、Brody Associates行政總裁兼創意總監Neville Brody RDI(英國)、藝術家及設計師Morag Myerscough(英國)、IDEO主席Tim Brown (美國)、藤本壯介建築師事務所總監藤本壯介(日本)、WPP行政總裁Mark Read(英國)、福特汽車公司前行政總裁兼特別顧問Jim Hackett(美國)、JA [...]

大中華時事

粵港澳大灣區共同體:香港大力推三創 助青年大灣區高飛

相比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香港特區政府在創新方面較為「慢條斯理」,難怪「世界經濟論壇」(WEF.World Economic Forum)早前公布報告,便把香港的競爭力再降一級至第七位,原因在於香港創新乏善可陳。特首林鄭月娥看到問題所在,在報告公布前所發表的《施政報告》,便通過注資「青年發展基金」,助力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創新創業。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其後在網誌表示,政府會大力在「三創」(創新、創意及創科)投入大量資源,提供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讓他們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在事業發展的新跑道振翅高飛,這一切機遇又和粵港澳大灣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瑞士世界經濟論壇十月十七日公布的二○一八年全球競爭力報告指,香港和新加坡的競爭力相近,可是在創新及勞動市場效率上較差,又直批香港創新能力差強人意,全球排名第二十六位,因此,便把香港的競爭力再降一級至第七位,亞太區排名在新加坡和日本之後。而亞太區創新能力最強者為台灣,名列全球第四,更與德國、美國、瑞士等國齊名,被世界經濟論壇譽為「超級創新者」(super innovators)。 就在WEF報告公布之前,特首林鄭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與去年一樣,將青年政策部分獨立成章,名為「與青年同行共創未來」。這部分的最大亮點是通過注資「青年發展基金」,研究推出新計畫,資助香港非政府機構為在香港及大灣區其他城市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更到位的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包括落戶創業基地。同時,與非政府機構合作推出試行計畫,鼓勵香港青年善用大灣區創新創業基地。可見林鄭政府既為青年謀發展和承擔培育青年成才的決心,也更加積極投入大灣區發展。 設立大灣區發展辦公室 林鄭在施政報告指出,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帶來經濟新增長點,並可拓闊香港居民生活空間的機遇,林鄭又表示,將善用自己作為大灣區建設小組的角色,為香港尋找機遇。隨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港珠澳大橋和蓮塘香園圍新陸路口岸相繼開通,粵港澳「一小時生活圈」的布局已基本完備。中央自去年起陸續宣布多項便利港人在內地居住、工作和學習的措施,特別是今年八月國務院推出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更大大豐富了這個「生活圈」。 林鄭續指,會透過大灣區建設為香港尋找和發掘在經濟、社會和民生各方面的機遇,並會成立一個高層次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由她出任主席,成員包括所有司局長,全面統籌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事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亦將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並委任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以具體落實有關的工作。由此反映,林鄭會在日後更加「肉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十月廿一日於網誌以「培育人工程.潤物細無聲」為題發表網誌,內文提到,粵港澳大灣區將為青年帶來新的機遇,新的跑道。大灣區十一個城市人口接近七千萬,相當於英國、法國或意大利的人口。經濟規模與韓國及澳洲相若,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其潛質不能忽視。不過,由於不少青年對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創新、創業政策及基地運作和落戶方法一無所知,而市場上亦缺乏相關資訊和服務,要他們到大灣區一闖實談何容易。 有見及此,政府在今年《施政報告》通過注資「青年發展基金」,研究推出新計畫,資助香港非政府機構為在香港及大灣區其他城市創業的香港青年提供創業支援及孵化服務,初步以試行計畫方式與「香港青年聯會」合作。由政府作為促進者及推廣者,而非政府機構扮演「引路人」和「連繫人」的角色,令有意到大灣區創業的青年能夠更容易落戶當地。 替港青拓發展空間及機遇 張建宗在網誌談到,政府的長遠目標是建構一個可持續發展、支援香港青年雙創的生態系統,為香港青年開拓更多的發展空間及機遇,打造大灣區為世界一流的國際雙創平台。而在支援青年的創新及創意外,還有就是創科發展。在這方面近年政府的決心更大及更明顯。網誌內續指出,人才是發展創科的致勝關鍵,青年正是堅實後盾。 政府明白培育人才亦非一時三刻可成。在今年八月起開展「科技專才培育計畫」,以培育及匯聚更多科技人才。計畫包括資助合資格機構及公司聘用博士後專才從事研發工作的「博士專才庫」以及資助本地企業人員接受高端科技培訓的「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畫」。 各界對計畫反應正面,截至十月中,「博士專才庫」已收到約一百九十宗申請,並已批出超過一百六十宗,涉及資助總額逾七千五百萬元。「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畫」則分別收到一百二十宗登記公開課程及四十三宗培訓資助的申請,其中五十四宗登記公開課程及三十四宗培訓資助(涉及六十二名學員)的申請已獲批准。 [...]